超越自由与尊严的人类教育蓝图:斯金纳行为主义理念背景下的教育文化设计探析
2022-03-03卢建筠崔岐恩卢祖琴
卢建筠,崔岐恩,卢祖琴
(1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是20世纪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代宗师,斯金纳也坚持从外显行为的变化来了解机体内部。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显然比从前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有着重大的进步,因为这里毕竟开始出现了机体的主动性,虽然其基本观点仍然是以行为为基本研究对象的。而在其学术生涯后期,为了应对人们“小白鼠心理学”的嘲讽与质疑,斯金纳开始直接关注真实的人类社会,并提出了社会文化设计的想法,其基本的假设就是抛弃了传统人文社会研究中的“自主人”概念,重视环境对于人形成的作用,并提出了“他主人”的概念。笔者认为,这种文化设计思想概括地提炼出了重视环境文化设计的理论,并认为只有重视他主人的社会理论,人类才能真正前进,因为“一切控制都是由环境实施的,因此,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是设计更好的环境而非更好的人”[1]。即要从人治的目标明确性转向环境的温和作用,“只有采取温和的非消极控制形式,自主人的自由与尊严似乎才能得到保障”[2]。也就是说,要积极主动地控制环境的条件作用,促使教育参与者通过把外部期望转化为内部要求的方式,来发挥内部动机的作用。可见,基于这种理论,他认为人类的自由与尊严其实都不是什么高贵神秘的东西,相反,这些都是对环境的服从的结果。由此可以认为,追求教育自由的核心就是摆脱不利和空虚;满足教育尊严就是要给予教育参与者有力的强化。一言以蔽之,教育参与者冲破教育的束缚、获得教育自由之后,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强化的满足。
一、超越自由导向的教育文化设计特点
斯金纳认为,自由不是传统的为所欲为,而是对负强化物的摆脱,诸如排名类的隐私披露、体罚、严酷、恐惧、匮乏、羞辱、藐视等。因而可以说,需要超越自由的教育因素很多,所以我们才要批判现实,然后才能找到光明的目标。正如斯金纳所说的,“人类为自由奋斗,不是由于人有要自由的意志,而是由于人这种有机体所特有的行为过程所决定的,这种特性的主要效能在于躲避或逃脱环境中的所谓的‘不利的’特征”[3]。超越自由导向的教育文化设计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特点。
(一)从教育目标上要努力挣脱现实的束缚
斯金纳认为,无聊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心理,甚至对于动物也不例外,“动物园中关在笼内的狮子得到了良好饲养,享有充分安全,但它的行为表现却与野外饱餐了一顿的狮子完全不同;它和关在疯人院中的人一样面临着最严峻的问题——无聊”[4]。人们之所以要追求自由,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是人们需要摆脱人生空虚、无聊。人类为什么要受教育呢?因为我们需要超越现实,超越自己。而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或人生追求,这样的事情才可能长久、才能具有永恒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希望、才能持久,正如老子所言,“不失其所者久”。所以,我们就要追寻自己充实的教育人生梦想,创造专属自己的人生精彩故事。在教育现实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中心,也会产生深深的无聊感。其实,教师亦然。一个教师不学习而只是重复性地教书,很快就会体会到无聊的,自然也会产生职业倦怠。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有恒产者才有恒心”的思想,仍然闪耀着光辉。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也是有助于充实教育参与者的生活,摆脱无聊,找到目标与兴趣焦点,从而有可能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为了实现这个超越自由的教育文化的目标,也就需要教育做出一定的反应。首先,教育者和家长要有属于自己的教育价值观,要构筑自己的教育梦想。有了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教育的支点,也就是世界的参考系基点。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是有助于教育参与者理解和批判教育现实。因为既然自由是对不自由的摆脱,那么就有必要深刻认识什么是不自由的、什么不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什么是可以改善和超越的、什么是虚伪和丑恶的。可见,批判是建设的前提,批判未必就是不热爱,反而可能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理性评价。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理想就是要培养理想的人类成员,就是要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前进,从必然王国奔向人类理想的自由王国。斯金纳本来就是一个纯粹的心理学家,而他之所以要跨界探讨社会改造问题,就是出于他对人类理想国的梦想。他的初衷大致如此:“设计一个更美好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让最有强化力或者可能最有强化力的因素发挥作用,因此,这一世界肯定将得到未来生活于其间的人们的喜爱”[5]。叔本华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生的幸福并非快乐,而只是免于痛苦的折磨。以此来看,如果能摆脱不利影响,则这样的教育人生就是幸福的。其次,我们的学校要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多样化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选择和追求自己的未来道路,包括多样化的专业和职业、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注重培育学生的兴趣,努力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坚持多样化的评价标准,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贯彻到位。笔者听过一节高中物理课,授课者张老师出色的物理实验设计、制作水平和丰富内容令课堂精彩不断,组合拳式的有趣物理实验让全体学生和听课者都被其深深吸引。当时一个听课的资深教师评论道:“这才是真正的探索性课堂。”
(二)从课程内容上要不断拓展自主学习的资源
我们只有持续减少教育资源的匮乏,才能促进教育公平,因为现实总是有限的,无论表现在人际资源上,还是表现在人类浩如烟海般的远远超出课程内容的书籍上,特别是信息时代的电子资源上。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如等级森严的学校差别,更不用说无穷无尽的家庭差异了。所以,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限因素影响是追求自由与超越教育的基本选择。这里就要求我们妥善地处理有限的课内知识与无限的课外资源之间的关系,要鼓励学生向时代学习,向古今中外的贤者学习,敢于反思当代过分实用的导向,敢于坚持教育本身的原则,以学习特别是自由学习作为教育的核心,包括黑洞、引力波、人工智能等当代前沿探索都可以成为学习餐桌上的佳肴。
(三)从课程评价上要不断改善评价,摆脱低级简单评价
评价是教育的导向,也可以说是最有制约性力量的教育手段。真正地推进教育进步,必须建立在评价进步的基础上。要摆脱低级评价,就要鼓励自主评价,听从内心的声音,培育自由且强大的心灵,降低他人评价的权重,重视培育自己的想象力,发挥个性化评价的导向功能,从而增加生命体验的内涵,感受生命的意义。另外,还要发挥家庭的支持性功能,正如俗话所说的,“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庭的支持是人生力量的根本来源。一个温暖、宽容、民主、理性、有文化的家庭,无疑对于一个人的终身成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更是个体成长环境重要的现实存在,学校应该发展包容性评价,要让每个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不是那种粗暴的排名,我们要警惕应试教育把本来是隐秘生长的教育变成赤裸裸的可视化教育。所以,学校需要不断改善评价机制,废除或者至少降低统一考试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就极力反对统一考试,坚持认为“所有用来考察单个学生情况为基本目的的外部考试制度,都不可能有效,而只能造成教育的浪费”[6]。甚至我们还可以重视游离目标评价,提倡柔性教育,以减少负面刺激对学生的伤害,如此才能奔向教育乐土,最终也才能实现人生潜能。为什么中国普遍热衷于学校排名、学生排名?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体制的过分行政化,大学和基础教育都需要去行政化,因为所有的教育都需要自由生长的空间。如果说教育体制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那么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教室的改变就不会遇到那么大的阻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启示就是小步子原则的奇效,这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可能,看到了微小的持续改变的力量。
当然,要真正地追求教育的自由与真谛,我们不但要摆脱不利刺激,更要追求满足有利刺激,真正增强进步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朝着超越尊严的方向努力。
二、超越尊严导向的教育文化设计内涵
(一)尽量减少损害尊严的负强化
负强化物的存在是追求自由的动力,因为“负强化物是有机体要‘摆脱’的东西”[7],从教育现实来看,竞争已经成为教育的本源性动力,甚至演变为恶性竞争。考试排名,自然是最基本的竞争方式,不但班级排名,而且有年级排名,甚至学校与地区之间也有排名。如此激烈的学习竞争,自然会导致结果导向的学习,导致记忆与训练取代了理解和探索,也必然会损害学习过程的丰富和快乐。分数排名也导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敌视,造成相互伤害。不少学校甚至通过考试排名而分班或再分班,有的班级还通过排名来安排选择座位,更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排斥、紧张和恶化。有些大型的中学,一个年级就有四五十个班级之多,两千多名学生参加排名。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情景。如此残酷紧张的人际关系必然伤害儿童正常的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培育出“弱敏感性”的特质,有点儿类似反应迟钝,就是不能对外界的看法太敏感。而这种弱敏感性也是要在12周岁之前发展起来的。长期处于激烈的竞争中,势必左顾右盼,更关心他人,却迷失了自己。另外,成绩排名也导致标签效应的持久发酵,影响学生正常的自我认知,造成自我矮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8周岁以下的都是儿童,基本涵盖了全程的基础教育。这些少男少女处于生命最旺盛的时期,正是了解世界,培育对世界的热情、对人生的向往,享受世界的精彩,探寻自己未来之路,构筑人生梦想的黄金年华,但所有这些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却在应试排名的摧残下变成了一路的花果飘零,童年的初心沦落为一地鸡毛。过度排名也导致了为了成绩而不顾一切的后果。大家蜂拥奔向传统的优质大学,而职业教育受到歧视,动手能力不被重视,这样不但造就了大量眼高手低的失业大军,也使得我们的产业严重缺乏高级技术工人,精密高端制造业严重滞后。而且,仅仅学习考试的知识,必然就要脱离丰富多彩、激流壮观的伟大时代,也与信息时代有助于造就强大的具有自主选择能力和多种选择机会的个体的大趋势相悖。
所以,我们不但要努力超越现实,摆脱不利因素,也要学会在现实中增加获得追求梦想的力量。当然,从根本意义上说,正强化才能给人以更多幸福的感觉。
(二)不断改善强化的方式,提高强化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教育强化是保持尊严的基本方式,也是保障教育动力的基本条件。但是,如何才能更有效、更持久地促进教育良性进步?这的确是摆在全球教育人士面前的重大挑战。笔者认为,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按照心理学的原则,不断提升教育强化的层次。
首先,超越尊严的教育应该顺从人性变化的时代趋势,从刚性强化转向柔性强化。这里所谓的刚性强化,其实就是相对具体的重视外部与他律强化方式,比如直接的、物质的、即时的强化,分数排名的强化也可以归入这一类,也就是不那么文明的、缺乏人性内涵的、不考虑隐私与尊严的、相对传统的强化方式。这种强化方式非常普遍,可以说是相对低级的,也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而柔性强化,则是相对抽象的、注重精神因素的、富有人性的、重视内部与自律的强化方式,比如想象的快乐、情感的享受、探索的乐趣,可见这就是一种柔性的、相对间接的、重视远期与延迟效果的、重视部分强化和素质导向的强化机制。不文明的教育往往也是过分功利的,也是没有人性的和没有持续能力的,当然也是没有创造性的。东亚地区教育很多都有这类色彩,如补习学校大有市场,“虎妈”“狼爸”的父母角色就是其中的典型。儿童本来应该拥有的快乐时代充满了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导致自由丰富的健康人格被功利教育所摧残,而生命力匮乏也不再鲜见,最终的结果是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了“考生”。可欧美澳等发达地区的教育,往往更重视生命力的培育,重视潜能、创造力、想象力和健康人格的生长,于是其教育强化方式就显得自然、柔和,甚至目标游离评价也可以大行其道,而结果则是后来者居上。可见,教育的强化方法必须持续进步才能适应人性的要求,也才能接近心理及生理科学对人性真谛的探索。
其次,超越尊严的教育要从外部控制的结果导向转到内部控制的过程导向。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教育的核心术语就是行为矫正。无论是教育学的塑造还是心理学的强化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但是良好结果的达到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合理过程之上。只有符合结果特征的过程,才能真正保障目的的达成。所以,我们要强调过程强化的基础地位。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呢?当然是要培育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有创造力的人,这样的一代新新人类才能把国家带向美好的未来文明。但这样的人不是仅仅通过考试与训练就能培育出来的,而必须由丰富自由的学习过程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品质、主动精神,都是积极的过程强化的自然产物。教育要由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的自我控制,因为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内部动力才是进步的根本动力。教是为了不教,教要转化为学,能够做到这样教育才是成功的。其实,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尽管很重视外显的行为,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自我内部控制力量的重要性,比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就非常重视自我强化的价值。尽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基础是条件反射,但在斯金纳这里已经升级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就是开始重视自我的主动操作力量。所以,我们要努力把握斯金纳思想的实质,促进教育的强化从他律性动力向自律性动力为主转换。
再次,具体来说,超越尊严的教育文化设计要求我们教育参与者持续地改善受教育者成长的环境,提升环境中的自由和丰富程度。其实这一点也是斯金纳提倡的追求超越自由的重要基础。自由曾经是、应该说一直是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人类就应该从必然王国迈进自由王国”,那么,教育文化的发展也应该服务于这个人类发展的总体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善教育环境。从改善家庭经济和文化环境开始,鼓励父母加强学习,重视孩子的童年幸福,建设书香型家庭,倡导亲子阅读,使家庭成为人生自由教育的发动机和加油站。更要建设温暖型学校,重视学校小生态的建设,让中小学也能有接近、类似大学那样的文化资源,让如饥似渴的年轻学习者能够浸润其中,乐不思蜀。社会化的学习环境当然更是人类进步的宏观土壤,所以我们要关注、推动社会与教育公平,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合适的土壤。由于图书是人类灵魂的家园,所以公共图书馆应该大力加强建设。不是提倡功利满足型的幸福,而是加大遥远目标的吸引力,显然,这种“文化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个人置于其行为的遥远后果的控制之下”[8]。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地形成一种自由发展、快乐成长的文化土壤。假如这种延迟满足的文化能够弥漫校园,我们的创造性人才培育就不仅仅是梦想了。
三、教育文化设计中的文化选择与重新定位
(一)设计合适的教育环境是优化教育文化的核心
斯金纳关于超越自由与尊严的心理学理论启示我们,要将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一个国家只有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才有希望。我们也可以看到,只占世界人口0.2%的犹太人,却拿走了全世界超过20%的诺贝尔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犹太民族重视教育,热爱读书,尊重拉比(教师与学者),崇尚应对危机与创新。由于以色列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培育与开发创造力,他们的教育部长才敢于夸口:“以色列是一个出口天才的国家。”正因为以色列如此重视教育,才使得国家如此强大,能够面对周围若干倍的强敌而安然无恙,而且愈战愈强,更不用说以色列的高科技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都在以色列设有研究院了。可见,一个重视人的环境对个人潜力开发的推动力有多大,反过来,个人的充分发展对于地区又有多重要。而且,重视教育的地区,其经济的潜力也会更大,比如江浙沪一带长期重视教育,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一直高居大陆区域前列。而小到一个家庭或乡村,其教育气氛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再回到我们的学校教育,虽然大环境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改变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的生态还是很有可能的,只要校长与老师努力,大家有了共同的愿景,形成了积极强化的机制,就有可能了。美国的伟大教师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能够在学校超大、贫困生居多、家庭教育恶化、非英语家庭的环境中创造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使学生因为热爱阅读、热爱学习、追求卓越而留恋学校,而成为优秀学生,最后改变自己的命运,再次说明合适的教育小环境对于一个学生有多么重要。
所以说,斯金纳强调教育环境而非自主人的观点,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就像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进化论(即动物器官通过效果强化和环境支持而获得进化的用进废退理论),斯金纳认为,“文化的传递就是获得性行为的传递”[9],人的多数行为习惯也是环境熏陶和支持的结果,正如斯金纳发现的,“实验分析把行为的决定因素从自主人那里转到环境上,是环境支配着人类种族的进化,并提供了每个人类成员所获得的技能”[10]。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也说明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神奇功能。当然,孩子也还可以说是老师的影子,是教室文化的产品。虽然很可能有人质疑斯金纳对个体主动性的忽略,但是斯金纳补充说,“虽然被取消的乃是自主的内在人,而这是一种重要的进步”[11]。而这种消除虚幻的影响力、建立在心理科学之上的关于人的假设也许有着重大的意义,斯金纳终生坚信,“关于人的科学观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可能性”[12]。我们之所以那么重视群体与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也是此意。
(二)关于教育环境文化的反思:谨慎对待自主人
虽然斯金纳80年前提出的社会文化设计把关于人的认识的科学水平极大地提升了,但是,由于世界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的复杂性却大为提高了,特别是信息自由时代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我们在分析受环境影响的具体机制方面,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由于环境的异常复杂和丰富,太多的自由信息充斥人间,于是人的内心世界也复杂化了,使得个人选择的难度增大了。更不用说除了海量的显在信息,更有过滤而沉积成的潜意识,使得汪洋大海般的无意识不断积累,潜能难以估量。加之环境太复杂,信息太多元,条件反射之间交互影响而导致归因起来异常错综复杂,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并存,社会本身的加速度变革,使得精确预测越来越艰难。家庭熏陶、一个教师的言行、一位亲戚的观点、某个同学的示范,甚至一则新闻、一个偶然的梦境或者一句古人的名言,所有这些都可能对一个人产生重大的影响。据说,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之间几乎都有代沟了。教育越来越像变幻莫测的天气,而教育预测也更加类似天气预报了。这样的时代里,我们还能把人当成小白鼠来分析吗?我们不也应该敬畏人的复杂性与可能性吗?
当然,简单化地一味重视教育环境,也很可能造成对人自身的轻视,包括冒犯个人尊严的嫌疑,还有蔑视人的神秘性的倾向以及忽略人的自主创造性。毕竟,人不是环境的被动产品,人是一个最复杂最高级的存在物。识人容易识己难,甚至很多情况下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科学就可以忽略人性的要求。丰富滋润的人性,永远都是世界上最诱人的存在,也是教育潜力最大的因素,这些都是教育过程中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学会尊重、坚持信任、付出大爱、积极支持、鼓励尝试、淡化失败、榜样引领和殷切期待等人性化的行为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准则,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人性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作为教育文化设计者的选择与进步
虽说教育主要是一个由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而进行行动的过程,但是,由于大家对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各有千秋,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是经常有着差异巨大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就使得教育者一方面可能是文明的推进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现存教育秩序的既定维护者、旧有传统思想的传承者,甚至成为人才成长的阻碍者。由此看来,教育者的作用的确非常重要。
首先,作为教育文化设计与选择者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提升智慧,做出教育文化和哲学上的慎重抉择。无论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孩子的教育,都坚持自己的假设,而且最好是接近实际的假设,如此的教育进程才能有适切性,最近发展区的功能才能实现。譬如:准备接受什么样的理论原则?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还有国际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折中主义,有着多种多样的选择。还有认知重心的偏好,或理性,或感性,或实践,性善或性恶假设。学生的行为习惯只有靠严格的监督才可能培育吗?自我调节与环境控制的机制到底如何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分数的指标多大程度上能说明学习的真实内涵?潜能仅仅是看不见的存在吗?如何对待情感的作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话题,都值得缜密思索,方能避免决策时的鲁莽。因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正如怀特海所说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而天使们在跳舞”,所以教育者必须有符合或接近人类文明大趋势的大体认知。大家的观点不必一致,却需要在大方向上基本接近,有底线的约束,这就是国家法律与基本人性道德,特别是人类文明大趋势的引领。
其次,我们要努力创造能够适应孩子们的教育,因为说到底,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透过优化的教育环境来帮助学生成长,这也是教育文化选择与优化的核心。斯金纳的理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助我们建立环境中的规则,通过奖惩联系建立价值导向体系,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从而矫正行为,塑造价值观。而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遵循教育的自然机制,就是生长力量的推动和遥远目标的引导,就是不教而教,恰如春夜喜雨,随风潜入,滋润万物。如果能创造一个优良的校园,全校的学生就有了成长的保障;如果能创造一个优质的班级,全班学生就有了茁壮成长的小环境;如果能创建一个自由丰富的书香家庭,孩子就有了进步的基础。
再次,我们必须看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性与锤炼心性。但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环境就一了百了,因为环境也是由人建立起来的,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一分子,正如有人说不要一切都推给体制,每个人都是体制,因此斯金纳才坚称,“人受着环境的控制,但环境本身却几乎完全是由他自己创造的”[13]。人们往往容易将责任推给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但是,环境那么大,特别是当今的局势,环境那么复杂,也那么丰富,为什么不主动吸收时代大环境的有利因素呢?为什么不把时代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老师呢?一个人如果可以拥有如此广阔的视野,则自然就可以建成丰富强大的自我,内部的力量就会不断增大,而“当一个人依赖于事物而不依赖他人时,他人干预的作用就似乎大大减弱”[14],环境的作用就沁入心脾了,就可能进入到罗杰斯所说的“全身心学习(gut learning)”的境界。长期浸润其中,自然可望融为一体,意外惊喜的结果也就可能了,最终也许会到达陶渊明的“物我两相忘”的境界。而斯金纳也乐观地相信,“人改变着生活在其间的世界,但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他也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人的自身”[15]。家长就是家庭文化的发光体,教师就是教室文化的发光体,因为家长和教师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如果说学校、社会的改变不那么容易,至少家庭的改变是每一个家长可以做到的选择,班级的改变也是每一个教师所可能的,教育文明也是这样一步步地积累起来的。
作为心理学者的斯金纳对文学的唯一贡献就是其乌托邦小说《瓦尔登湖第二》, 这也可以说是他基于其行为主义的社会文化所设计的理想实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人际关系轻松,大家既不赶时髦也不用听取外界的命令,组织的力量在这里几乎遁形了。本实验核心的设计者之一如此自我评价:“我们的享受漂浮在空中……我们有足够的老顽童心态。”[16]而这里的教育环境中也充满了一种由自动自发兴趣支配的自由生长态势。如果有人对于这个理想化的文学作品不以为然的话,那么斯金纳的这部作品从1953年的销量104本,攀升到1990年总销量250万册[17],则预示着人们对改变现实的渴望和桃花源生活的向往,也给予我们的努力以信心,说明教育文化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在其论述行为主义专著的结尾也对行为主义的未来应用如此期盼:“我认为行为主义为健全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基础……它应该使所有的人渴望重新安排他们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为培养他们自己的孩子健康发展而作准备。”[18]显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们的探索,有着充分的理由鼓舞我们当今的教育研究者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改变无奈的现实并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