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幼师实际优化学前心理学教学

2022-03-03山东省临清市聊城幼儿师范学校邹洪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幼师心理学幼儿教师

山东省临清市聊城幼儿师范学校 邹洪升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学校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个摇篮,在幼儿的所有课程中,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幼儿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流程

根据幼儿教育教学的要求,幼儿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结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制订符合幼儿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以此深化幼儿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心智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流程增多,幼儿有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而能更加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幼儿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掌握其心理和性格特征。作为幼师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前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制订时要做到具体与整体有机结合,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在每节课中幼儿教师都能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思路,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保证幼儿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内容。

同时,幼儿具有差异性,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幼儿都有课堂参与感,让幼儿能发挥其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个小班的幼儿人数在20人以上,幼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把握幼儿在该阶段的普遍规律,掌握其整体特征,做到从个性差异的单个掌握到普遍现象的总体把握,实现同一层次的学科横向结合。比如,将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以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统筹结合,丰富学前心理学教育的内容,从而用科学的方式解决教学问题,将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实际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实现更为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学校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幼儿教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摒弃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幼儿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传授知识时,将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渗透进教学的方方面面,针对幼儿开展一对一或群体心理咨询和交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增强幼儿的思想素质,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幼师可引导幼儿一个一个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发出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进而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丰富幼儿认识的动物类型和动物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通过叫声判断动物种类。在这个过程中,幼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活动,了解班级中性格开朗和性格腼腆的幼儿,让开朗的幼儿思考动物的叫声,让腼腆的幼儿张口模仿叫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公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坚持“理实结合”的原则

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幼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幼儿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多听、多看、多想,活跃幼儿的思维,减少固定思维对幼儿的束缚。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上课情况。比如,有些幼儿很容易被外部事物分散注意力,时常东张西望,动来动去,这时,幼儿教师就要联系实际,思考是否外界事物有符合幼儿的某些兴趣点、需求或者愿望,致使幼儿的注意力被分散。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要用自然而合理的手段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回来,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对症下药,在课堂教学中提及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减少幼儿的分心现象,这样不着痕迹地提醒幼儿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让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我改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不仅在理论上掌握幼儿心理过程,而且学会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升华。

四、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发现式学习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观察法

结合教材,引导幼儿对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问题进行思考,观察幼儿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其心理和行为举止。同时,让幼儿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观察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发现其中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这样不仅利于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调查法

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然对幼儿有着充分的理解,而这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相处,在这个过程中,调查法能快速增加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从幼儿的情感、个性、习惯到幼儿的行为、处事态度等。因而,幼儿教师要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确定本次调查的目的以及通过这次调查想要了解幼儿的哪一方面,调查步骤和调查问题有哪些等。同时,分析调查结果后要制订具体的调查报告,并将其记录在教学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3.测量法

在心理学教学中,幼师要尽可能利用客观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教学态度,遵循科学的原则,使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检验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通过一些行为标本,引导幼儿对其进行思考和模仿,从中进行客观测量。比如,让幼儿画出自己爸爸妈妈或家庭其他成员,从幼儿的绘画中分析其思想深度,幼师还可以制作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用来测量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变化,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心理方面。

4.实验法

幼儿的很多心理轨迹和心理现象需要通过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发现。因此,进行适当的实验可以帮助幼师全面了解幼儿差异性和特殊性。比如,在进行“感知觉”这部分教学时,幼师可指导幼儿认识和使用心理测试仪器,或者其他简单的工具,并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幼儿在心理实验室中进行一些小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感知觉水平明显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对仪器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每个幼儿的情感内容都有不同的表现。

(二)问题式学习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是人类的特征,只有不断思考,人类文明才能进步和发展。在心理学教学中,幼师应引导幼儿不停地思考,不仅思考教学内容,还要思考日常生活的现象,比如,开汽车为什么比人走路快,钟表为什么一直滴答滴答转,等等。对这些生活现象的思考也能体现幼儿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过程,而通过思考问题,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激发出来,不停地开展头脑风暴,调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等到问题得到解决时,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会得到提升,从而推动其开展更多的学习活动,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幼儿发展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全方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因此,在制订相关幼儿教育教学的教学方案时,要组织幼师进行深入研讨,制订符合幼儿心理和情感阶段的科学教学策略,优化心理学教学,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幼师心理学幼儿教师
男幼师荒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