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应用创意美术

2022-03-0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幼儿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泡泡绘画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幼儿园 张 婷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幼儿园教师加强对创意美术的游戏化应用,能有效提升幼儿的绘画以及审美水平,但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并未掌握创意美术的教学要点。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

一、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原则

(一)正面教育

教师在开展幼儿园优化课程的时候采用创意美术教学,应当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教师使用更加生动、丰富的语言能切实提升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进而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提高幼儿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使其对教育的本质产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对幼儿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其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从实际情况来看,幼儿本身的年龄较小,如果教师采用过于单一、粗暴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以及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适当情况下对幼儿的行为予以肯定,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促使幼儿更加开放地同教师进行沟通,在遇到困难、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向教师反映。

(二)循序渐进

创意美术游戏化的开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幼儿本身的年龄较小,通常来说,他们在游戏开展过程中适应性较弱,如果教师在刚开始就教学有难度的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参与形式,并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要素以及幼儿未来个性化发展需求,对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确定,所以教师应当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展开长期观察,并有计划和有目的地逐步深入。

(三)生活化

教师在进行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充分将幼儿的日常活动和幼儿美术教学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幼儿的艺术水平,促进幼儿自身能力的深化发展。幼儿同教师沟通的时候,可以在教师布置的任务基础上对任务的实质展开科学合理的解读,同时将这一任务落实,还可以在该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进而最大限度实现活动创意性以及挑战性的提升。除此以外,当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时,可以同环境产生一定的互动,并在该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强化。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创意美术的优化应用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研究选用绘画方法

创意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幼儿本身在性格、心理特点、绘画水平以及年龄上不尽相同,这要求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也要有差异性。例如,小班幼儿双手协调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实现精准掌握握笔技巧和握笔姿势,基于此,在小班幼儿的创意美术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学会运用简单工具进行绘画。比如,可以使用棉签蘸颜料进行《一串红》以及《绿色小草》等的绘画,或者使用玻璃球,使其通过在纸上的滚动完成对《漂亮的裙子》的绘画。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报纸,让其采用撕纸的方式创作拼贴画。这种采用生活中较常见物品进行作画的方式能充分冲破传统绘画使用画纸、颜料以及画笔等的局限性,并且有着更强的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幼儿参与绘画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对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

对中班的幼儿来说,其双手无论协调能力还是控制能力都有了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添画创作。比如,用手指蘸颜料为小猫添画脚掌;在三角形、圆形以及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其呈现小猪和小鱼的形态;采用射线或者折线,为狮子添上鬃毛,此举有助于展现狮子的威严。

相对小班和中班来说,大班幼儿有着更强的表现能力以及绘画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大班幼儿的创作天赋,教师应当营造出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并保障各种绘画材料的充足性,激发幼儿创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创作出更加生动和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比如,教师提供宣纸、颜料以及树叶等工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幼儿可以只采用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也可以利用树叶创作叶脉画,或者将颜料和宣纸结合起来进行扎染手绢的创作。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保障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并促使幼儿之间能充分交流,进而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创意美术的创作。

(二)根据幼儿喜好特点选择绘画内容

幼儿年龄较小,生性活泼好动并且对游戏有着天然的喜爱,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倾向于选择那些涉及游戏的内容,并且对游戏有着极为强烈的欲望和需求。基于此,教师应当实现游戏和美术的充分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展现出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应当尽可能选择幼儿本身感兴趣或者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提升游戏的生活化以及趣味性,让游戏具有更好的情节性。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融入游戏化的创意美术活动,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幼儿通常很喜欢“吹泡泡”这一游戏活动。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组织幼儿“吹泡泡”。先用吸管蘸取一些肥皂水,再把吸管的另一头放在嘴里轻吹,这样便能吹出个头不一的泡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泡泡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以及“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对泡泡进行自主探索和深入了解。教师要鼓励幼儿全面、仔细地对泡泡的形状进行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来,让幼儿在对泡泡进行观察和绘制的时候,对泡泡的颜色以及形状变化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幼儿也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泡泡和空气接触之后所产生的现象进行深入的了解,该方式的应用能达到吸引幼儿注意力并激发其参与热情的目的。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烧毛线”的绘制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将不要的旧毛衣拆掉,让幼儿在拆毛衣的时候,对直线、曲线的线条变化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种游戏活动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还能在对幼儿想象能力进行深化的基础上,切实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三)依据幼儿语言特点创设故事美术

为了切实展现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水平,教师应当强化对角色表演以及动态舞蹈形式的应用,进而使美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同时,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自己作为故事中的角色融入故事当中,进而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交流和对话。

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幼儿对各种美术作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能切实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阿拉丁神灯》这一故事的时候,可以先采用故事引导的形式展现出其在色彩以及线条方面的呈现方式,这样就能通过线条纹样团的变化将其中的美感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各种类型的渐变色,与《阿拉丁神灯》的具体故事内容相配合,充分体现出其神秘性的特征,幼儿在这种变幻莫测的斑斓效果中既能对故事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还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心灵感悟。除此以外,幼儿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还能通过自由创造在其中融入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想法,教师也应当引导幼儿用颜料和画笔,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这样便可以充分将语言故事和美术活动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幼儿美术素养,提升美术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采用游戏化的创意美术教学形式,能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学水平,这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未来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当加强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游戏化的形式,为幼儿开展创意美术教学,以切实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猜你喜欢

泡泡绘画美术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创意美术
巨型泡泡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