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不微,微而不凡
——以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2022-03-03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教育集团总校印仁德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早睡早起重难点微课

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印仁德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任课教师更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些年飞速发展的微课,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德法课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变革了常规课堂和传统育人方式,大大提高了德法课的实效。

一、微课应用的重要意义

微课是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虽然不是对整个德法课程的浓缩,却是对德法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提炼、延展和升华的一种方式,因此,微课在小学德法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青睐和重视。

(一)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德法课吸引力

微课的教学形式多样化,而且微课的制作形式也并不单一。一般来说,微课时长主要控制在3~8分钟,教师如果能充分地把握其内容,就可以既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又能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让微课的应用不单单是灌输知识,更多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播放微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和讨论,从而达到预习的效果,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其注意力。在临近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微课直接上传到教育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不过,虽然微课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避免微课成为学生与电子产品之间的沟通。

(二)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德法课真正开放

教学内容上,微课可以根据德法课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教材以外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内容融入其中,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时间上,微课可以实现与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教学空间上,微课可以把德法课堂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从而真正体现德法课的开放性。

(三)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德法课实效

微课关注的重点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得以提升。合理应用微课,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逾越的教学重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学生积极投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激烈的讨论,正视自己的不足,对“讲文明”“守规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让“讲文明”“守规则”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由内省到内化再到内生,最后又外塑、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二、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巧用微课,创设体验情境

鲁洁教授曾经说过:针对《道德与法治》,无论是教材,还是课程,所强调的都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要努力让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与体验之中去学习。因此,体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育内化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与事件,教师就要懂得合理地利用微课创设活动体验角色。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下不断地探寻与建构,最终实现活动中感悟的教育目标。

如“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我是小小优秀售货员”的体验活动。利用商场购物的微视频,引出这一次体验活动的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商店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体验活动,学生会感受到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不容易的,从而懂得换位思考,同时还可以了解这一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以此引发他们对生活中不当行为的理解与思考,最终学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突出重难点,充实课堂

由于微课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在微课制作时应该尽量将重难点凸显出来,从而将具体的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透彻深入地进行学习。在实践环节,部分教师还没有将微课与视频的实质区分开来,经常会混为一谈。因此,教师需要对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重新审视,利用微视频突破教学重难点,以此实现化难为易,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以此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如“早睡早起”这一课的教学,这一课程的难点在于学生虽然明白要早睡早起,但是很多学生依旧停留在表面认知上,并没有在生活中真正落实早睡早起。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语言形式进行传输,希望学生能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如果熬夜,将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这些简单的话语无法对学生产生强烈冲击。所以,学生对早睡早起并没有太多的印象。通过微课播放熬夜对身体产生的不好变化的视频,这种视觉上的冲击,会使学生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熬夜的身体变化,这样就能对早睡早起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所以,通过微课的应用,直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可以让原本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简洁,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微见效,延展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无法参与,这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对孩子的课后辅导难以落实;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其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再加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相对短暂,在课堂上无法将教师讲授的内容听完整。所以,在放学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其学习效率都是低下的。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分享交流展示。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就可以考虑到微课的运用,而且由于微课视频本身的文件体积较小,也方便录制与传输。

如在“变废为宝有妙招”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垃圾暴增带来的危害有所了解,并且能明确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学会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以此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在本堂课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制作微课《废旧物大变身》,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共同动手完成一项变废为宝的创意小发明,并且将其带到学校,在下一堂课上展示,然后评比一下哪个学生制作得较好,并且可以清楚地将其所使用的材料,节约了哪些材料,怎样的用途全部表述出来。

又如在“新年的礼物”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发现自己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进步与成长,主要包含了学生自身的变化,如兴趣爱好、道德行为、体育运动、生活技能、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还无法完全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本领。这时,微课的运用,就能满足课堂空间的拓展,让学生通过微课录制的方式,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在全班学生面前,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录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点点滴滴的变化,最终实现自我提升,同时也能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不微,且微而不凡。德法课教师还要进一步认识微课在德法教学中的价值,熟练掌握并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一新兴的技术和课程资源,让德法课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让新时代的德法课充分发挥出关键作用,不辱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早睡早起重难点微课
当一个人变得自律
早睡早起(部级优课)
早睡早起 不易抑郁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