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2022-03-0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赵雪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过程语文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赵雪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运用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自己为课堂核心主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和总结,接受来自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难以凸显出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此外,教师还会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将知识点全部进行梳理和盘点,这样学生无须过多的思考和动脑就可以直观了解到语文课堂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维发展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深度思考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呈现更加具有自主性和科学性的课堂模式。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价值、现状以及有效性措施等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

(一)有利于创新教学观念,突出学生核心角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运用合作模式,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突破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的状态。这给学生创造出更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互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合作学习的模式通常要求学生能在小组中根据教师所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协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新时期教育理念下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有利于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上突出学生的核心角色,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教学引导者和辅助者,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有利于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语文兴趣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学生往往在独自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是有局限的,只有在课堂上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合作学习的机制有利于加强语文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更加充满兴趣,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现状

(一)合作意识不足,教学质量需要提升

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已经开始使用合作教学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从合作开展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依然不足。他们所认为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区和偏颇,不利于更加全面和系统化地展示出合作学习的优势和价值。例如,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根据语文知识点,让学生与邻桌之间进行讨论就算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从教学理念上来看,这样的合作过程过于随意,缺乏一定的主题环节和结果导向。因此,从合作学习的模式上来看,很多教师的合作教学意识依然需要提高,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

(二)合作模式单一,难以收获丰富体验

对学生来说,创新化的课堂改革才能将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牢牢地紧扣在语文课堂上。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合作模式比较单一,运用的合作方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因此学生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也容易感到枯燥和无趣。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学生就很难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收获丰富的课堂体验,使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更上一个层次。因此,如何去突破语文课程中合作模式的单一化,发展更多科学的合作模式和路径是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究的。

(三)缺乏科学指导,自主合作能力不高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虽然给学生留出了充分合作和开放式讨论的空间,但是在此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科学指导,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缺乏目标性和方向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走弯路。虽然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基于生本理念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和营造开放的环境,但是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他们还需要一定的辅助和引导才能顺利沿着科学的合作道路进行发展。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一)根据学生特点分组,构建科学合作模式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能力,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师将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模式相结合,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课堂模式。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性格等因素对他们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能在小组中找到与自己匹配且志同道合的同学。这样的分组方式有利于构建科学的合作模式,让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在课前预习阶段建立起不同的小组,可以将语文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和一些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分为一组,充分发挥出优带差的合作学习优势,全面提高班级整体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设定语文合作主题,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与采取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路径相同的是,教师可以在合作教学机制中给学生设定语文课堂的合作主题,让学生能在小组中根据教师所给出的特定任务内容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能动性和学习方面的优势。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学习任务。任务的完成和实践过程,能进一步发挥出学生学习这些语文知识点的潜能,也可以弥补很多学生在一些语文学习环节中的不足。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意见的交换和讨论,能有效完成教师所设定的任务目标。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小组成员针对“英英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大家通过分工的方式完成教师所发布的课堂合作任务。

(三)鼓励参与话题讨论,引导各方总结意见观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话题的讨论过程中。对一些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主动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这些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合作学习的机制中,加强学生对课堂互动讨论的反思和总结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总结各方的意见观点,从而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线索,有利于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或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

(四)多元评价合作成果,提高自主合作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建设系统化的合作教学机制,就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表现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人的合作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也可以根据小组的合作方式和成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和反馈。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认识到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继续发扬的优势,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高效和高质量的合作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科学的合作模式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此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合作互动,提高课堂质量。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过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圆满的过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