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给学生插上语文学习的“翅膀”
2022-03-03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司子嫣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 司子嫣
朗读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做的事情。一是感知性地读,要求读得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二是理解性地读,读懂,读通,读畅,读出节奏来。三是有感情地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的读。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重音或轻音,句子的快慢,语气的变化。”
对这样的朗读,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这样的朗读真的有效吗,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真的有帮助吗?笔者认为,这样的朗读虽然有层次,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思考,没有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在其中,也是徒劳和苍白的。其实,多年的教学经历让笔者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一些思考和经验,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在朗读中“画画”
这个方法适合那些写景抒情、画面感比较强的文字。比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6课《海上日出》中描写太阳升起的这段内容:“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如果让四年级的学生照着这段文字的描述来画一连串海上日出的色彩鲜艳的画,一定不是问题,因为它的画面感强,色彩变化也很明显。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梳理出太阳在颜色、光亮、位置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再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出一幅幅太阳在不同位置时的画面,然后让他们交流头脑中的画面,并说说最喜欢哪一幅,然后他们通过朗读把这一幅幅画呈现在师生眼前,同时让其他学生评议,看看谁读得更有画面感,从而体会海上日出景色的美丽。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觉得有两个环节很重要:一是让学生描述画面,这是让学生读出画面感的基础;二是评议环节,这样的评议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朗读哪里需要提升,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朗读,让其更有画面感。
二、在朗读中“倾听”
这个方法适合对声音进行描写的课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水的内容:“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这段内容分别写到了小雨滴、小溪、河流、大海的声音,这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声音变化,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1.分别体会小雨滴、小溪、河流、大海的声音
师:孩子们,你们在生活中听到过小雨滴、小溪、河流和大海的声音吗?那声音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生1:小雨滴的声音不大,滴滴答答的。
生2:我在森林公园里听过小溪的声音,它的声音是哗啦哗啦的,很清脆。
生3:我在山里听到过河流的声音,河流比小溪更宽,水更多,流得更快更急。
生4:我在三亚看见过大海,大海很壮观,声音很大,大浪拍打在沙滩或者礁石上会有白色的沫子,哗哗哗的。
师:是啊,这些声音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轻柔,有的力量很大,你们喜欢谁发出的声音呢?你就读读描写它的那句话吧。
2.体会课文的内在逻辑
师:课文描写的这几种声音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出场的:小雨滴—小溪—河流—大海,这个顺序能不能改变一下或者颠倒过来呢?
生:不行,因为大海是由河流汇聚而成的,河流是由小溪汇聚而成的,小溪是由小雨滴汇聚成的,所以必须是从小雨滴开始,最后形成大海。
3.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
4.师生合作读
教师: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一组学生:小溪淙淙,流向河流。
二组学生:河流潺潺,流向大海。
全班学生: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在这4个环节中,第2个环节看似和朗读没有关系,但是其实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在逻辑。因为学生的朗读不能只是停留在技巧层面上,不能为了读而读,而是应该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之上,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而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也仿佛听到了小雨滴、小溪、河流、大海不同的声音,感受到了水声的美妙。
三、在朗读中“品尝”“触摸”
对有些食物或者场景气氛的描写可以用这个方法。比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这样描写了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这句话写得很生动,吃过杨梅的人读到此句会感同身受,没有吃过杨梅的人读了会被这样的描写引得食欲大开,垂涎三尺。在教学时,笔者让吃过杨梅的学生介绍一下他所尝过的杨梅的味道,再让没吃过杨梅的学生说说他们吃过的哪种水果也是“又酸又甜”或者“甜津津”的,这样就能让他们体会到杨梅的味道了。然后再问问学生:如果你吃到这样味道的杨梅,有什么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最后再让他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对杨梅的喜爱。另外,例文中描写杨梅身上刺的内容“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四、在朗读中理解、感悟
前面的方法更多适用于写景、写物的文章,而这个方法更适合写事、写人的文章,这里的理解、感悟指的是对人物内心而言。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能通过朗读理解感悟人物内心的课文很多,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就有《在牛肚子里旅行》《父亲、树林和鸟》《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等。人物内心大多是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所以学生要理解、感悟的也是这样的内容。在这些课文中,《灰雀》一文是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人物内心的典型文章。笔者先让学生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指导朗读。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第7段)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第9段)“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下:
1.体会内心
(1)列宁(第7段)
师:列宁真的是在自言自语吗?他说这句话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2)列宁(第9段)
师:这句话列宁说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为什么?
2.小结
所以人物对话的背后隐藏的是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内心,才能真正读懂这些对话。
3.分角色读句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追问、添加提示语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感悟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在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朗读。
五、结语
对朗读,窦桂梅老师曾这样说道:“的确,我反感单调重复的文法训练,我愿意紧紧牵动朗读的琴弦,在反复品读中,努力将静态的文字赋予动态的生命,并借此丰富语言的内涵,丰富人物的精神,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使课堂充满‘故事’,充满艺术的情趣。”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窦桂梅老师为我们明确了究竟该如何让学生进行朗读,笔者也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笔者愿意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让朗读之花在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