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补白艺术研究

2022-03-0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史小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初中语文文本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 史小花

一、补白艺术分析

补白艺术属于留白艺术的延伸,其中留白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构图形式,是作者在绘画过程中留给鉴赏者的一个巨大想象空间,补白艺术更多是对创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进行深度剖析。在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文章作者都是国内外文学领域的名人,在这些文本中蕴含着作者留下的浓厚内涵与思想,它们通常不会直观展现给学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这与我国传统绘画领域的留白艺术与寻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补白艺术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巧妙引入中国画领域的补白艺术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有很好的帮助。在当前开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处于被动地位,对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运用文本补白艺术,可以强化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有足够动力参与到学习中,在有效调动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蕴含于文章中的情感、内涵,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是影响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运用文本补白艺术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创新能力、教学水平持续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闲暇时间对文本内容的含义进行分析,找到文章和补白艺术的契合点,把握好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以便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

三、运用文本补白艺术的方法

(一)利用补白艺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思想

对文本的创作背景进行补白,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创作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及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思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背景进行补白,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通过预先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了解文本背景,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逐渐总结文本的主旨与思想。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阅读2~3遍《沁园春·雪》,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学生在预习任务的指导下,对文本内容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后续教学环节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将大幅提升。比如,在学生了解到《沁园春·雪》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通过阅读‘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词,学生认为毛主席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这句具有超过境界的词句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5~10分钟的讨论时间,随后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结果及课堂讨论结果,将自己的答案大胆分享出来。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可能着手点不同,不过最终都殊途同归,尤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容易明确文本的主旨和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补白文本背景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跨时空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二)运用补白艺术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营造的情境进行补白,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对文本情境进行补白,主要是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将文本中的内容转化为动画、图片、语言等,让学生直观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并与文本进行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想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认识到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强烈喜爱之情,就可以带领学生对文本蕴含的情境进行补白,通过提前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景色,如河岸、假山、池沼等。教师通过向学生播放视频,可以给学生带来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将他们带入文本所营造的情境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音乐,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谈一谈置身于苏州园林的古人是怎样生活的。通过文字、画面、音乐有效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情境进行补白,并在后续教学中大胆分享,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挖掘“苏州园林”的美,通过运用补白艺术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这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有效手段。

(三)补白情节促进学生感知文本情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本的情节进行补白,采用文本补白艺术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知。在文本情节的补白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情节,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生活情节、故事片段、心理活动等多个角度入手,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在《背影》一课的阅读教学中,作者多次写到“眼泪来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自己落泪的原因描写出来。教师就可以围绕落泪这一内容,结合文本标题《背影》,带领学生对“落泪”这一情节进行补白,让学生思考,当“父亲”给“我”买橘子的时候,“我”的心理会产生哪些想法。在经过短暂思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自主补白文本情节的方式谈一谈面对“父亲背影”时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图画纸上作画,自主创作自己心中的那道“背影”,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情节的感知。在带领学生补白文本情节的过程中,可以让文本中蕴含的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精彩,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深刻烙印“父亲”的背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子之间那种浓厚亲情,并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内容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在学生脑海中树立“父亲”丰满、高大的形象,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懂得尊重父亲、懂得珍惜亲情。

(四)补白文本结尾强化学生想象能力

教师在运用补白艺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留意文本结尾这一契机,带领学生对文本后续发展进行补白,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有效延伸,在强化学生理解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样以《背影》为例,许多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后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背影》这篇课文的结尾进行补白,让学生大胆发挥自身想象,继续编辑文本故事。比如,对一些比较感性的学生来说,他们总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他们在对文本结尾进行补白的时候,可能会推动故事情节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如“我的学业结束后,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写信和父亲谈了谈一起生活的想法,经过多次书信来往,父亲终于决定辞去在南京的工作”,学生通过运用补白手法,弥补了“我”对亲情的期盼,一切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补白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想象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让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为获得美好生活付出更多努力。在学生自主对文本结尾进行补白后,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教师要给出适当点评,纠正学生的阅读思想、情感认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认识到了补白艺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认为,教师在运用补白艺术的过程中,需要先找到文本中的“留白”,在阅读教学开展之前,深入对作者蕴含于文本中的情感、思想和内涵进行剖析,灵活设计补白教学方案,从文本的标题、情境、情节和结尾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全方位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让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强化对文本所蕴含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以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