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中读写结合的路径分析

2022-03-03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张雅琴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材内容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张雅琴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新模式、新观念的影响下,要求教师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在小学语文学科中,与我国历史文化存在极大关联的学科便是语文,提高当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有充分的认知,也能帮助学生充分接触到语文学科内容中包含的大量艺术性内容,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素养。而阅读和写作作为组成语文基础教学框架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的困难所在。因此,教师需要更好地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平衡阅读和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将读写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以此为引导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语文教学,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关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都是极其关键的内容,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内容开展教学,是传统教学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内容,而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则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新为学生开拓一条全新的学习道路,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因素。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对语文教材内容的阅读,还应包括相应的课外读物的阅读。而开展语文教材阅读活动,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大体框架,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且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也能更好地强化学生自身的写作积累,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与语文学科沟通的最好渠道,语文内容的学习就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因此,良好的教材阅读活动能更好地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阅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质积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多来自于教师的讲解、自身的思想以及教材中存在的知识,且此过程大多在课堂中发生,尽管也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但是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素材积累的发展。而利用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选取一部分符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后完成阅读,以此不断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最终达到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当前读写结合现状分析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开始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但是实际的教学课堂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过于追求学生自身成绩的高低,而且一直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首要标准。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和二者的本质,从而导致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却无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理解与写作能力,不但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当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读写结合的路径研究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

无论对语文教材包含的文章内容还是课外阅读书籍中存在的文章内容来讲,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包含丰富且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元素内容,这是构成优秀文章的基础,也是作者描述自身经历的重要途径。而作为学生开展写作活动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存在,关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和选择是决定学生写作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也对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对语文写作过程来讲,写作素材是其中的关键,也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素材的积累直接决定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是否具备自主写作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书籍中,往往包含许多优秀的文章以及写作素材,而在课堂中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文章中存在的优秀写作素材,不但能帮助学生简便地完成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也能提升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增强二者融合教学的质量。对当前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他们大多数并没有过多对社会实际进行接触,自身的社会经历和情感并不丰富。因此,在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难以对阅读的文章产生共鸣,无法通过自身情感的输入得到想要的情感反馈;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内容无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导致文章显得较为空洞,而缺乏情感注入的文章就会显得比较呆板。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观点,让学生能从课文、生活等多方面发掘写作素材,从而充实学生的素材积累。

例如,在组织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本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的有关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告诉学生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告诉小学生《红楼梦》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文学名著之一,其影响力和文学造诣是非常高的。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和学习,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素材,《红楼春趣》这篇课文其唯美的辞藻、精准的逻辑推理和完善的小说架构,对小学生而言通俗易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小学生在全文通读的基础上,对个别重点语句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确保将这篇课文的精髓学会。

(二)强化阅读与文章仿写的结合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极其紧密的关系,从某种方面来讲,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的看、读、听、说以及写的融合过程。看、读和听是一个阶段,学生能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更好地完成语文知识的吸收;说和写则属于另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吸收的内容与自身的想法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观点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看法。因此,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能综合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本质的理解。课外阅读活动是学生课堂阅读之外最重要的阅读补充。语文教材虽然囊括了很多内容,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仅仅依靠阅读语文教材内容,无法很好地顺应当前的新课改推行进度和社会教育潮流,从而无法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课外阅读活动相对课堂阅读来讲,学生接触的阅读内容更为丰富,角度更为广阔,且选择更为自由,方式更为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喜好通过书籍、互联网等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语文学科的实际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通过对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书籍中相关的优秀文章、语句进行阅读和理解,并进行模仿,再逐渐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过程不仅是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也是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首先带领学生阅读一遍文章,从题目中提炼关键词:我—写作视角、伯父—关系、鲁迅先生—人物,这是能从题目中提炼出的关键词。然后从课文中提炼,如“伯父和父亲为拉车的包扎伤口”“自己病得厉害还坚持深夜写文章”“伯父的脸上没了往日的慈祥,深深地叹了口气”等,要求学生采取相应的写作方式,来代入自己与亲人或者朋友的相关经历,进行文章的仿写,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多媒体课件将部分难懂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讲,并跟上教师的节奏做好笔记。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读写结合,不但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能增加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素材积累,促使学生自身的语文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主要内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