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3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情境评价过程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 于 娜

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课堂主题,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围绕着该主题,在强烈的问题驱动和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完成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学习。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教学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所设定的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同时还要在课堂中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对任务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创设获得一定的趣味性,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在该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

一、分析教学内容,针对性设计任务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管理技巧。知识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的专业水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知识进行获取,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最后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知识创新。根据不同知识所具有的内涵,可以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大类,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知识所述的类别。

例如,按照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将课堂教学知识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知识为“是什么”,主要包括一些事实或者现象描述类的知识,针对这类知识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只需要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识记;第二类知识为“为什么”,如一些需要让学生知道原理的知识内容,针对这类知识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教学活动,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第三类知识为“怎样做”,如要求学生对课程进行设计以及一些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知识等。

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透彻的分析,才能对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制订出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依据对知识进行的分类,教师可同样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操作课以及探究课等。但如果教师将这些课程独立出来分别进行,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过于枯燥的纯理论课,学生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教师的教课内容。因此,教师在对知识完成分类之后,还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教师在对知识以及课程安排进行了合理的操作布置之后,即是整个任务驱动法中的重难点部分,如何进行任务设计。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任务设置的合理与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好的任务设计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到知识和个人成长。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除了紧抓教学大纲之外,还需要注意任务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趣味性强的任务能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还需要把握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最理想的状态是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引出新的知识内容,一方面减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二、创设适当情境,引出课堂任务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任务应始终贯穿在整节课堂中。而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任务的解决过程中,就要创设具有一定意义的教学情境,用情境创设将任务引出来或者将任务隐含在情境当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打消学生的抵触心理,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能使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情境应尽量真实,贴近生活,尽量让学生有一种代入感,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和热情。

例如,在学习“文字排版技巧设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该主题进行如下情境设计。

教师:端午节即将到来,在我国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学生都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习俗呀?

学生A: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古时这一天人们要登高望远……

学生B:我也知道,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

教师:学生既然知道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那么为了庆祝端午节,纪念诗人屈原,我们将在班里举行一次端午节海报设计大赛,学生是否能利用Word和PPT这两个软件制作一幅关于端午节的海报呢?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通过情境对课堂学习任务产生探索兴趣,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来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堂创设情境所占用的时间,要注意创设情境知识导入课堂任务的前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知识,解决任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给出课堂任务后可以将学生分为五到六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围绕任务主题进行思考讨论,如何实现任务,需要怎样的步骤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作用是引导与辅助,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鼓励,但是要尽量避免直接介入学生的小组讨论当中。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如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对学生的分组尽量做到均衡合理,避免小组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影响解决任务的效率。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进度及小组内交流情况等,以便在学生遇到棘手问题时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展示学生作品,科学总结评价

教师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在相关教学改革的文件中多次强调对学生学习的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实现主体多元化,即评价的人不单单是教师,还有学生自身、组内成员以及班级成员等。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除了评价出题多元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形成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教师可先安排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内部成员的评价,并在小组内部首先进行展示汇报,由小组投票筛选出组内成员公认较为优秀的作品,再组织优秀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汇报,由小组内成员说明作品设计过程中的想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教师再在班级中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投票选举,以作品创意、结构布局、主题贴合度、作品美观度等为评价标准,综合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作品评价,最终筛选出优秀的作品。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内容包括该节课堂的任务完成度以及评价目标。教师应对优秀作品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能适合学生进行普遍学习的地方,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优化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出对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学生的评价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分析,表达评价的方式更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做出具体的调整。同时,教师的评价要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教师也要适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在每节课过后都能有所获益。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对以往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改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情境评价过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