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教学

2022-03-03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范阳小学王伟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法阅读教学

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范阳小学 王伟娜

阅读是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然而,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以及采取的教学手段等。因为应试教育、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现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并不理想,学生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抑制。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新阅读教学策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新课改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影响,加上部分教师在工作中“稳中求胜”的心理根深蒂固,所以阅读课堂的改变并不明显,最常见的是教师依然沿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上,教师通常对照着课本以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计划将现成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以古诗词为例,部分教师往往先给学生讲解这首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生平经历、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等。然后,对这首词中的生字词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且做好笔记。接着,对这首诗词的主题进行分析,阐述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最后,给学生讲述考试中经常考或者可能要考的知识点。这样就完成了一篇课文的讲解与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让学生掌握了全部的知识,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但是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中,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调动,全程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阅读浮于表面。虽然学生看似掌握了丰富的字词等知识,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素养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培养,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他们独立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创新阅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阅读教学的阻碍非常大,不仅抑制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抑制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众所周知,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所以在阅读文本时获得的感悟与体验是不一样的,教师不能用自己的阅读过程代替学生的阅读过程。通俗来说,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站在自己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基础上的感悟,但是并不能代表学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课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同时,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呼吁教师在课上适当“放权”,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和空间。这些都意味着教师在阅读课上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模式,让阅读课堂充满趣味性,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教学创新路径

(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拓宽学生阅读深度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阅读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所学的文章,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表达对课文的不同见解,然后针对各自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因为每个学生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而且有不一样的成长环境、语文基础,所以在阅读同一个语篇甚至同一句话的时候所产生的感悟与看法也存在差异。通过思想上的交流,学生将他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理解综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考和阅读能力,使他们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

例如,在上《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穿插着各种问题,并且组织学生围绕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去探讨问题,如“五粒豌豆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为什么明明是一株豌豆苗,但是妈妈却说它是一个小花园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这类问题贴近课本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适合用于小组讨论和交流。通过在组内交流、探讨,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而且阅读深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宽。

(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翻转课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符合现代化教学特征,对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积极作用,可以消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降低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不管是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还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均有积极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模式创新上,教师可以立足实际运用翻转课堂,以此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教学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这一课之前,笔者可以通过钉钉平台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草原借箭的背景知识,包括借箭的原因、涉及的人物以及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诸葛亮成功的原因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后,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并结合资料探讨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积极分享自己收集的信息以及阅读感悟,真正实现了课堂的翻转。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教学法近些年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中高年级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以及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包括故事情境、表演情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语言情境等,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置身其境,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充分感受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笔者看来,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展现自我的欲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情境,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上《将相和》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等角色,将文中的几个故事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梳理,而且因为代入角色而对每一个人物的特点都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认识了廉颇知错就改品质的可贵,也感受到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精神的可贵。相较于传统课堂上的口头阐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让他们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运用以写促读教学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中高年级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采取“以写促读”教学法,顾名思义,通过指导学生写作的方式促使他们认真阅读,以此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阅读课上常见的以写促读方法主要有写读后感、仿写、续写、改写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上《穷人》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续写。学生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认真梳理小说的情节,揣摩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发挥想象力续写结尾。又如,在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由于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所以笔者在讲解的过程中将一些使用了修辞、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挑选出来让学生进行仿写。在这样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化品格均得到培养,这对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当下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找到现下阅读教学方案中的不足和缺陷,并结合新课标中的要求进行探究,在这个基础上采取措施。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以写促读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性以及阅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故此进行分享,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阅读课教学法阅读教学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