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分析

2022-03-0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光明小学梁国锐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创客情境信息技术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光明小学 梁国锐

新课改背景下,创客教育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教师应结合创客教育的整体特征,灵活将其渗透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但是为发挥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优势,还应深入探究二者教育结构的关联性,明确创客教育基础上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

一、创客教育相关概念

创客,具体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知识储备和交流意识的人,并且出于自身兴趣偏好,创客会利用相关技术转化自身创意。创客教育是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产物,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创客教育与实践性教学较为类似,但更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创客教育本质是深入梳理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挖掘各学科教育资源,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等。创客教育更关注学科的相互联通,无须教师增设某一课程,而是基于学科资源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二、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

(一)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后,教师为满足创客教育要求则会主动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传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相关的知识储备少,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但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相互渗透后,教师可用更新颖、有趣的方式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体会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提供助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客教育在实际应用时,其教育理念对多学科知识、多学科教育资源的强调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创客教育理念,教师会科学汇总各学科资源,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合作能力、创新思维,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融合后,教师可按照创客教育的基本目标,发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科教学情境、创客教育目标的融合,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

创客教育是学科资源、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应用创客教育理念时,教师会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综合性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进行“跨界思考”,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潜在能力,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其他学科资源的应用水平。

三、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

(一)搭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创造思维的重要学科,融入创客教育理念时,教师可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搭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应按照创客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设计生动、新奇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用更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产生更多“创意”。教师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别设计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生活情境,用情境化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进行“立体化”思考,学会借助“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内化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知识。

以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植物信息大搜索”这节课为例,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设计“寻找珍稀植物”的故事情境、初步引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在学生结合故事情境,尝试用电脑搜索相关文字后,教师可拓展情境内容,请学生思考在了解不明植物时的搜索方法。学生讨论、探究后,教师给出“以图搜索”的概念,让学生实践练习搜索的过程。之后,教师请学生总结搜索技巧、熟悉搜索方法,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一说更多的搜索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思考空间,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二)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创客教育体系中创客思维是一种新型思维模式,教师在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还应转变教育观念,用创客思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树立“问题意识”,抓住“创新创造”的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度思考。教师应以“创客教育理念”“创客思维”为导向,针对性地补充、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用启发性、探究性的教学内容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小小挂件展创意”这节课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导入“汉字字库”“输入法”,能掌握装饰文字的方法,优化汉字作品的整体设计。在导入环节中,教师用PPT呈现中国结、钥匙扣等挂件,让学生分享自己常见的挂件,然后思考挂件的意义。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后,教师引出“文字挂件”的概念,并组织学生学习在汉字字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

当学生通过操作可以将文字插入文本后,教师讲解编辑模式的“粘贴”“文本插入”操作,并请学生思考如何装饰文本上的汉字。教师示范操作后,带领学生重复练习,同时尝试设计自己的“文字挂件”,发挥学生的创意精神。学生完成对“文字挂件”的创意设计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分享,说一说自己的创意设计过程,增强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认知体验,使其逐步具有创新、创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三)加强任务驱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应用创客教育理念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时,还应加强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驱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利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可自主探究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按照分层设计、分级设计的任务逐步完成信息技术相关的作品。在此期间,教师还应将创客教育、创客思维、信息技术应用价值渗透到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树立交流意识,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例如,在“成语故事巧存储”这节课中,教师可分别设计“成语故事存储”“网址收藏”等任务,为体现任务设计的创新性,教师可搭建生活场景,请学生结合人们的兴趣特征,设计存有故事的文件夹、文档,让学生在学习信息存储方式的同时,深入思考如何高效存储信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主动思考,体会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尝试用更新颖的方式设计故事文档、故事文件夹,有效将创客教育渗透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时的创新意识。

(四)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小组合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客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还应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此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体验,提高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参与度。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完成实践型的创意设计,从而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课程知识。

以“三维造型初体验”这节课为例,本节课学生需要认识3D设计软件的界面,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场景中的问题,并且可以学会构建球体、正方体,用“四格视图”调整其位置。教学重难点是用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可设计微课视频指导各小组学生基本操作,让各小组学生按照视频动手操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创客教育作为新衍生的教育理念被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尽管当前阶段尚未建立更完善的创客教育机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体系,但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越发明显。对此,相关教师应深入分析创客教育核心内容,总结小学信息技术渗透创客教育的根本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客情境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