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3-03赵晶晶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模精神大学生

赵晶晶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主体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和标兵榜样,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归属性和历史意义。[1]劳模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展现的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2]P7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高校通过创新路径和方法做好开展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仅是深入贯彻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新时代的人,也是构建反映新时代特点劳动教育制度的一个关键环节,使劳模精神与时俱进,彰显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研究劳模精神,无论是小到个人还是大到社会,无论是内在的思想还是外化的行为,都很好地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目标。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高校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模精神,提升劳模精神的育人效果,是新形势下高校应当担负起的重要责任,用劳模精神中包含的价值取向,激发更多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与积极参与,使大学生群体能够热爱劳动、追求知识、渴望成才,努力创造,展现新时代风貌。

(一)劳模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资源

劳模精神囊括各行各业,积极肯定了每一位社会主义先进工作者和每一个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审视劳模精神,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的精华,为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供了雄厚的教育基础,创造了鲜活的教育资源。首先,劳模精神凝结着时代新风的价值导向,弘扬时代新风必须要依托劳模精神。劳模精神始终以敬业爱岗为先导,以积极奉献为指针,保持着劳动精神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体现出职业精神的可贵和人性的高尚。如金牌工人许振超、“抓斗大王”包起帆、冲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钟南山等各个行业的劳动模范,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光辉的榜样,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添了一分生动的气息。其次,劳模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劳模精神的重要元素和构成因子不仅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促进大学生群体在课堂上真正理解和学习劳模精神,将会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职业素养、个人品质和促进其个体良好发展的崭新资源。

(二)劳模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拓展了新途径

新的时代要求解决新的矛盾,培养新的人才,承担新的使命。根据这一新形势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迈开步伐,拓展创新,走在新时代潮流的前沿。首先,劳模群体优秀事迹所展现出来的劳模精神,相对于普通教学中单纯的思想灌输,劳模精神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更为感性直观,提倡劳模精神培育,不仅能保证劳模精神的正确价值导向,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指导地位,也能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空洞广泛化的理论讲解现状,有助于走出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困境。[3]其次,劳模精神将观念与现实中的、具体的人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树立了鲜活的典范和样本。最后,劳模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将其融入高校教育中,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升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促进思政工作与时俱进[4]P96;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触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主体意识。[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劳模精神教育环节,不仅是弘扬劳模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路径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

(三)劳模精神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新形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通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而实现。培育一批愿担大任、勇担大任、敢担大任且能担大任的新时代人才更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向。劳模精神为高校涵养青年一代提供了一个新形势,评选劳模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形势,是一种树典型、追标兵的“正强化”。[5]对先进的个人给予奖励,其直接效果就是树立一个榜样,让所有人都向榜样看齐。因此,劳模精神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及典型的导向作用,通过树立劳模,提倡与弘扬什么,反对与摒弃什么,一目了然。劳模精神高度彰显了广大劳模一直以来所坚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追求、人生境界,只有始终自觉地将劳模精神有效地融入高校,赓续劳模精神,才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大学生要以劳模为榜样,增强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情感认同,[6]有效引导大学生培养勇于担当的精神、敢于奋斗的精神、乐于劳动的精神,让劳模精神真正成为培育德智体美劳时代新人的高校孵化器,进而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苗。

二、劳模精神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劳模精神走进校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对劳模精神教育重视不够,在劳模精神的宣传与培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学习劳模精神相关知识的途径不够丰富

一方面,劳模精神教育载体不足,致使劳模精神教育效果不佳。总得来讲,当前高校所开展的特色活动较少,无法承载劳模精神文化教育的所有内容,更存在部分活动走马观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劳模精神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此外,一些高校的网络建设滞后,未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流中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将劳模精神进行实时的、有针对性的宣传,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另一方面,劳模精神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单一。大多高校劳模精神教育方式不具有新颖性,多是拉条幅和喊口号等形式化、空泛化的宣传方式,没有达到启发学生的作用,未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劳模精神。除此之外,多以理论说教为主,缺少生动的、贴近学生的案例教学,光辉的劳模事迹在部分高校中教育教学中均未充分体现。同时,很多高校也未能充分深入挖掘本省、本市的劳模或先进分子,以及本校优秀劳模校友或优秀教师中的劳模精神要素,学生在日常中缺少可以效仿的榜样,以致劳模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劳模及劳模精神的内在动力也严重不足。

(二)部分学生对劳模精神认知存在偏差、思考不够深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沛东选取当地十所高校,其中包括多个专业的大学生,累计发放问卷1000份,就劳模精神的认知情况为主要内容做了相关调研,其结果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劳模与劳模精神的整体认知状况及倾向性问题。[7]首先,偏爱知识型、创新型劳模且呈多元化、多样化认知状态。多数学生认为,那些知识型和创新型的劳动者对自己更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此外,受当下新兴媒体、成长环境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认识角度多元化、多样化倾向十分突出。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内涵认知度不高。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及意义表现出高度的认同。但问及劳模精神内涵时,却只有13%的学生能对此准确回答,在高校以往的神化劳模形象、强调劳模的自我牺牲精神的这种重表面轻实质传统宣传教育中,很多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使劳模在学生心中仅仅留下埋头苦干、为大家舍小家的片面化刻板化印象,从而未能理解劳模精神的真正含义。

(三)部分学生学习劳模精神存在知行不一致现象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的一致性,即在拥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做出实际行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知行一致。学劳模,不仅要学习每个时期不同的劳模事迹和劳模精神,更要思考不同劳模事迹和精神背后所体现出的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价值观、方法论。进一步说,学劳模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不行动就无实际意义,只有将学习劳模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践行劳模精神,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然而,当前在学习劳模精神时,仍有部分学生未从理论自觉的高度,将理论知识化形于行,存在知行不一致的现象。首先,部分高校劳模精神教育仅仅纸上谈兵,不能促进学生学而思之,做到把劳模的智慧经验运用到现实工作中来。使得学生未能学以致用、用以促行,只知道劳模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但不明白如何将学习劳模的成效真正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现实中更做不到积极实践劳模精神,自觉奉行劳模精神。[8]其次,部分大学生参与劳模精神教育缺乏主体性。长期以来,部分当代大学生因受西方思潮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反而思想上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缺乏学习劳模精神的情感和积极性。此外,仍有一些大学生虽然在情感上认同,劳模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并没有付出切实的行动。当他们面对劳模精神教育时,仍然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且不重视劳模精神学习的状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总体来说,他们这种行为与已有的认知,是不一致甚至相反的。

(四)部分学生对劳模精神教育的体悟不够深刻

“悟”是完成“学思践悟”过程的最后一步,同时,它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悟是在把握现状之后的总结与探索,既包含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总结,也包括对未来如何去做的探索。只有通过“悟”推动“知”的巩固与深化,“学思践悟”才算真正完成。因此,在学习劳模精神这个过程中,既要不断地“学”,也要不断地“习”,在不断地模仿与重复、探索与创新中深刻体悟、用心感悟,直至达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然而,当前一些学生对劳模精神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不深刻的。一方面,部分学生把听劳模事迹的报告宣讲,等同于对劳模精神的体悟与习得;还有不少学生在学习劳模精神时,过于注重于精神品质方面,反而忽视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劳动模范的事迹和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学习、致敬劳模的最好方式,就是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感受他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信仰、精神、坚守与家国情怀。但事实上,针对不同时期劳模事迹和劳模精神所体现的共性的精神特质,学校教育未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提炼,更未引导学生对此深度思考,因而在真正的实践中学不会劳模精神。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的、落后的宣传教育方式有关,使得劳模精神高山仰止。正如学生所期待的那样,劳模精神不应只停留在媒体、报纸上,高校开展劳模精神教育应该更具体化、生活化些。

三、“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劳模精神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去学习及践行的标杆性精神。面对当前劳模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提出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学生领会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感悟劳模精神;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劳模精神;融入网络教育新渠道,更好地传播劳模精神等路径,深入推进劳模精神全方位落地生根。

(一)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学生领会劳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并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应仔细落实教师的育人职责,鼓励教师充分且深入挖掘劳模精神的教育资源,把劳动模范身上的职业素养与大学生的课程内容紧密地相结合,设立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与魅力,来培育大学生劳模精神。

除此之外,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思政课仍然是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应致力将劳模精神的本质、内涵,渗透在各门思政课中。[9]抓住教学契机,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在诠释人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章节时,重点强调敬业、诚信、守法等思想品质和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厘清劳模精神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大关系,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的方向,培育坚定而又优秀的职业品质,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行业先锋,做时代的建设者;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第十一章中讲述民族复兴时,一方面可以结合近现代中国因落后被列强欺凌的惨痛教训,以分析入手的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实业兴邦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以劳模精神的韧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另一方面以近现代史教材上所涉及到的大国工匠如邓稼先、于敏等,帮助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那种高贵的匠人品质,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以此为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做事态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中,谈到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时,就需要明确指出,劳模精神的形成就是推动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的一种重要精神驱动力,务必一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10]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讲述如何实现的一个人整体健康发展时,应该启发一些大学生从具体的个性化人、现实的个性化人身上来作出发点,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自觉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性认识;在《形势与政策》中,当学习党的会议精神,了解我国经济与政治发展形势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制造2025”与培育劳模精神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清晰意识到劳模精神所凝聚的内在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感悟劳模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11]P9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推动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利用文化育人软方式,能起到良好效果,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

首先,以主题节日、营造劳模文化氛围的形式为载体开展劳模精神主题教育。在五一劳动节期间,高校可以开展大学生劳模精神宣传教育,在学校里的重要位置,发放劳模精神读物及宣传册子,举办向劳模学习的宣誓签字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劳模所展现出的整体风貌的认知和认同。学习广大劳模的责任意识、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等劳模精神。此外,高校还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增设劳模文化书籍阅览室、劳模英雄模范墙来营造学生学习劳模精神的文化氛围。其次,以学术讲座、论坛为载体,构建劳模精神相互交流的平台。高校通过开展劳模精神的学术研究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劳模精神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展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期刊专栏鼓励大学生投稿。此外,劳模精神也应被列入宣讲计划,邀请劳模进校园开展宣讲会,讲述职业见闻和技术趋势。与此同时,也可以邀请全国知名大学毕业生或本省、本市、本校的优秀毕业生来分享各自的行业见闻及前沿性信息,包括他们对劳模精神培养的理解。正因为他们是大学生中的模范代表,又与本科生有着相似的年龄和教育背景,所以他们宣传劳模精神更有影响力。最后,以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创新劳模精神融入的形式。[12]将劳模精神的核心元素融入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中,如“我心中的劳模”征文比赛,劳模精神主题朗诵、辩论赛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利用学生社团的影响力来开展活动,以促进劳模精神在校园里的传播,对能够乐于参与社团互动的学生给予适度的奖励与激励,以此提高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劳模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真正地被激活,将其入脑入心、化形为行。

(三)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劳模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思想,使他们获得思想认同,并最终外化到实践中。而社会实践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将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理论认同转化为大学生现实行为的关键环节。[13]因此,高校要重视拓展实践教育教学的内容,积极将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加强这种精神的培养,贡献于社会。

首先,劳模所展现的榜样力量是无限的,高校可以聘请与所开设的专业密切相关的劳模、行业精英,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与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我国某一行业领域取得的贡献成就及劳模可歌可泣的奉献与创造,形成育人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来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教育的效果。[14]另外,通过成立师生互助兴趣小组,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研和各类学科竞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发挥专长、勇于创新的能力。其次,高校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打破过去封闭的办学模式,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双向参与机制。通过与企业制定相关的、合理化的合作机制,包括大学生实践、实习、个人或团队科研成果转让等各项协议,建立完善大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机制,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社会中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科研、生产环境中切实感受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优质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最后,高校应鼓励师生利用寒暑假或教学实践周走访劳动模范所在单位,切实体验劳模的工作环境,倾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使大学生在走近劳模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劳模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时也引导和鞭策着大学生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明确时代使命及自身肩负的责任,积极践行劳模精神,为社会及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融入网络教育新渠道,更好地传播劳模精神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新型载体的传播优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伴随着高校网络的全面覆盖和微媒体的日益兴起,网络也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已成为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要推进劳模精神理念、劳模精神内容,劳模精神融入手段等各方面的创新,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利用好网络这一新的载体。[15]P122

首先,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为重要推手,构建校内教师和学生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高校可以设立劳模精神教育专栏,定期转发有关劳动模范事迹和有关劳模精神的学术文章,通过在专栏下方的评论区精选优质的留言,来提升在校大学生参与弘扬劳模精神的热情。另外,通过微信微博的多元互动功能,开展校园优秀劳动模范投票,高校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投票,共同选出心中的优秀劳模,并进行典型报道,使大学生从仿效劳模典型的行为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向更高、更好的目标接近。其次,高校可以利用微课、慕课打造弘扬劳模精神的云课堂。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劳模精神的教育资源,录制一些理论性、趣味性互动的慕课视频,如劳模精神的历史演变、劳模文化解析、劳模人物评说等,并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上,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劳模精神的兴趣。还可以在网页的底部设置评论区,不仅可供学生们相互交流观点、互通有无,还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作出相应的引导和教育。最后,高校要借助当前短视频方兴未艾之际,抓住劳模精神的教育契机。汇聚集体智慧,鼓励教师和学生制作彰显当地特色劳模文化的短视频,鼓励教师和学生拍摄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微视频,投放在学校官方网络平台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劳模精神的时代魅力,强化劳动情怀,提升大学生群体对劳模精神的认同,助推高校构建超越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的劳模精神教育体系。

总之,通过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坚守劳模精神之“德”,能掌握劳模精神之“才”的新时代人才,对我国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学生成长、成功都极具意义。

猜你喜欢

劳模精神大学生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拿出精神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