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3杨东东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长方体应用题图案

杨东东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三里店小学,甘肃 庆阳)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发展并不完全,因此,教师有必要借助各种教学工具,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实践证明,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丰富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形式。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各种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协调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时也应当结合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一、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一些色彩鲜明、形象可爱的图片。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效结合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进行知识教学[1]。在习题的操练中也可以利用动漫形象进行引出,这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更加积极。

例如,在教授低年级100 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在为学生出题进行巩固时,如果单纯将题目展示给学生,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视觉压力,而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卡通人物,例如喜羊羊、美羊羊、熊大、熊二等图案,每一组题目都会伴随着动物图片出现。教师还可以形象地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聪明的喜羊羊要与大家挑战,比比看谁算得最快吧!这样一来,新颖、有趣的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比赛中,不知不觉中题目的完成也会更加高效。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和情境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有一些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达到深入理解。若讲解过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乱,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详细展示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2]。尤其是讲解一些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知识时,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辨图案是如何平移、对称和旋转的,如果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足,思考结果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例如中国结、建筑图案、窗花等,再用鼠标将这些图案通过平移与旋转,让学生感受到图案的移动。如此一来,通过观察具体的过程,学生也能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感受图案对称美的同时,也能享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三、借助信息技术,有效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排上有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也应当重点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材规定的所有重难点进行凸显,让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较大的长方体,然后用灯光闪烁显示长方体的各个顶点,让学生思考顶点有多少个。再用动态的线段表示长方体的各条棱,学生也会跟着线段的变化仔细观察。最后教师再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长方体的面,如此一来,借助不断变化的颜色,学生在脑海中会构建出清晰的长方体图形。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还可以邀请若干名学生上台,通过鼠标依次点击点、棱、面,点击的过程中,所有的图案会再次出现,学生在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也会提高学习自信心。

四、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思维

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应用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学生需要通过题目给出的已知信息,经过思考找出隐含信息,从而顺利找出解题思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静态的应用题目转化成动态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题目中的各个条件。

例如,在相遇类的应用题解答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两辆汽车相向运动,在该运动中,学生可以观察汽车的移动,感受两辆汽车每小时共同行进的距离,再借助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观察动态的线段图形,就能在逻辑思维的推动下准确解答题目。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其次要灵活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教材中的各种数学知识,再次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长方体应用题图案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