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科书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2022-03-03徐学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科书德育教材

姚 刚,徐学福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①石鸥,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第92-97页。德育教科书②因各时期教科书称谓不同,在具体到某一教科书时采用专门称谓,其他均称德育教科书,特此说明。是专门和权威化的道德教育形态与具象媒介。小学是儿童思想道德发展与成长关键期,小学德育教科书对其价值观念传递和内在意义建构具有内隐和外显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学德育教科书取得了显著成就,审视其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学德育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演变特征,揆度发展路向,希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一、小学德育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变革,小学德育教科书呈现不同面貌,可据重要事件、政策文件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1.起步奠基期(1949—197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亟须稳定社会环境,因此,该时期教科书主要为政治服务。此时德育课程体系尚未建立,教材编写、出版和选用处于无序状态。1949年10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指出,教科书要由国家办,自此之后教科书内容才符合国家政策。1950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规定,小学五、六年级要开设政治常识。同年7月,《关于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的决定》规定,小学高年级使用高级小学《政治课本》(华北新华书店出版,武纡生编)。同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成立,至此,方形成了统一编撰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制度。

1953年以来,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脱节,此时未开设政治或其他德育课程,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各科教学或课外活动。1959年3月,《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指定教育部负责编写通用教材供各地采用,地方可适当变动和编写补充教材和乡土教材。1963年,《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增设政治课。“文革”时期,德育工作被政治斗争取代,教科书亦沦为政治运动的附庸。

2.恢复调整期(1977—198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邓小平同志要求尽快编写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科书,并强调教材要从中小学抓起,教科书要教最先进的内容。1977至1978年,因欠缺全国通用德育教材,多数地区只能使用本地区经修编的过渡课本。①李祖祥:《新中国小学思品教材之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12期,第43-47页。为贯彻邓小平同志“要引进国外教材,吸收外国教材中有益的东西”的指示,人教社用专款从苏联、美国、英国等国选购教材供国内参考。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且每周2课时。据此,人教社出版了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政治课教材。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研究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修改意见(讨论稿),并于9月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强调,学校须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1981年,教育部印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将小学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要求小学各年级设思想品德课。

3.实验探索期(1982—1991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教科书进入实验探索期。1982年5月,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5年1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指出,中小学教材要编审分离。②陶芳铭:《我国中小学德育教科书百年历史演进及价值嬗变》,《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6期,第10-16页。同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此后,教科书确立了“一纲多本”制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标志着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1986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教委”)颁发《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并委托北京市教育局、人教社等机构编写了一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

1988年5月,国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大纲初审稿,同年7月又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1988年8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指出,要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鼓励多方编写教材,在教材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20世纪80年代末,教科书由“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形成了“一纲多本”局面,此时“八套半教材”影响颇深。199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初审稿)》发布,人教社和北京市教育局合编出一套五、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③瞿楠,薛晓阳:《小学思想品德课程60年:1949-2009》,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4.渐进发展期(1992—2000年)

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党中央提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德育教科书试图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接轨。1992年8月,国教委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其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明确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目的等,要求加强思想品德教材建设,据大纲编写课本和教学参考书。④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4页。据此,人教社出版了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试用本)》。⑤课程教材研究所:《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政治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页。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实现多样化。1997年,国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同时,人教社出版了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一些省市也编写了《思想品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教材多样化,以及要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

5.多样并存期(2001—2016年)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科书建设进入繁荣期,是实际层面的多样化。此时正式引入竞争机制,诸多机构或单位投标教科书编写工作。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小学将“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纲要》强调实行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相关机构、出版部门等编教材。随后,教育部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此,“品德与生活(社会)”拥有了课程标准。此时,据新课标编写的政治(道德和法治)教科书由教育部统编。①石鸥:《中小学教科书70年忆与思》,《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第1-7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体现国家意志。②潘信林,陈思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研究评估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9期,第12-20页。2014年3月,《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同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课程,此举催生了《道德与法治》课本的编写。

6.统编统用期(2017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材建设被视为国家事权。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多次就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做指示。2016年10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要求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2017年3月,国家教材局成立。同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材委”)成立。随后,设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规定从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这预示教科书“一纲多本”的终结,进入了统编统用期。2017年9月,全国新入学小学生全部使用《道德与法治》,之后将逐步覆盖小学所有年级。

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强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实行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分类指导。③郭戈:《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5期,第4-14页。同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国材委要统筹思政课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2020年,国材委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等教材管理办法文件,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至此,小学德育教科书迈入了“大一统”阶段。

二、70年来小学德育教科书演进的特征

综合上述发展历程,小学德育教科书在价值取向、内容取向、结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凸显以下演变特征:

1.价值取向:从“工具价值”趋向“本体价值”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反映,是维系主客体关系纽带的特定质态。价值取向是主体依据一定价值标准,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所秉持的价值立场、态度和倾向。小学德育教科书呈现由工具价值趋向本体价值的价值取向。德育教科书的工具价值取向旨在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需求,而本体价值则强调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需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7年,小学德育教科书在曲折摇摆中前行,教科书革命性、政治性色彩浓厚。改革开放时期,教科书逐渐从浓厚的政治情结中脱离,转而关注学科本位,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习得,且倾向于为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新课改以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获得普遍认可,教科书在注重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其生活化、人本化取向凸显。此时,《品德与生活(社会)》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科综合性及品德培养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道德与法治》坚持儿童立场,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和情境问题编写,力图通过建构时间性、空间性或平常性的生活事件或问题,来引导主体构建生活纪事和生命叙事。

2.内容取向: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教科书内容选择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具象化。小学德育教科书内容取向愈发从关注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教科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载体,彰显国家权力的强控制。改革开放前,教科书内容紧扣政治经济形势,革命话语浓厚。1966—1979年,德育课被政治斗争所取代,教科书内容均是政治性知识,道德教育相对阙如。1977—1978年过渡期,教科书亦未完全脱离泛政治化情结。改革开放时期,教科书从偏离轨道走向科学、规范化方向,内容回归基础,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成为内容选择依据,如政治常识、生活常识、人际交往等。教科书逐渐淡化阶级斗争,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关注学生学习和现实生活,课程目标上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科书内容紧扣三维目标,重视学习者经验和体验及德育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该时期《品德与生活(社会)》秉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品德与生活》紧扣社会品质,包括四个学习主题: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社会》紧扣社会领域,包括六个学习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①王世光:《简析现行统编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诚信内容》,《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期,第91-97页。教育话题和范例以儿童“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②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9-16页,第37页。《道德与法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方向,基于儿童立场,指向核心素养,秉持“生活教育”理念,以儿童生活为轴心,贴近道德生活;以生活事件或问题为线索,将道德与法律教育融入学习活动,注重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培植法治思维。

3.结构体例:从“单独成课”走向“主题组元”

结构体例指教科书知识的编排和组织形式。小学德育教科书的结构体例总体上呈现由“单独成课”走向“主题组元”。新课改之前,基本以“单独成课”的方式编排,即将反映相同德育目标的课文编排在一起,内容以学科知识为基本逻辑体系编排。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结构体例愈发走向“主题组元”,即将主题内容相近或具有共同点的文本编排在一起,逐步实现德育课程分科化向综合化的转变,及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如2002年人教版《品德与生活》通过“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以下简称“三轴四面”)来架构教材,“三条轴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和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轴四面”交织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三对关系能转化为具体课程内容。《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不同场域,以场域中的“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自然)、社会活动(生活、文化、经济等)、社会关系(人与人、社会规范、规则等)”为凭借,坚持“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点面结合(‘点’即社会生活中的要素、‘面’即生活场域)、综合交叉(社会要素和社会领域)、螺旋上升(内容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的编排思路。

《品德与生活》采用“主题—课题”的编排方式,而《品德与社会》多采用“单元—课题”的编排方式。《道德与法治》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度设置了六个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领域按照学习难度差异,采用螺旋上升式编排。教科书围绕核心教育主题设单元主题、课题及话题(栏目),课文内容采用栏目与活动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单元主题体现学习领域,课题体现核心目标和聚焦学习主题,教学话题(栏目)体现重点学习内容,课题经由教学话题(栏目)去追寻儿童的生活轨迹。《道德与法治》关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能把握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畦畛之处,关照儿童成长、生活、认知发展和心理逻辑。通过“暗线(儿童生活或成长中遭遇的重要事件、问题、道德现象)+明线(时间:日常、季节、文化;空间:自然、家庭、社会、民族、世界;心理空间:自我)”内在逻辑的学习活动问题域建构单元,凸显德育学科的综合实践性。

4.呈现方式:从“单一板滞”皈向“灵活多变”

教科书呈现方式即教科书内容要素的表达与组织方式,具体表现在插图、叙述风格及素材等方面。小学德育教科书呈现方式从单一板滞皈向灵活多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小学德育教科书插图偏少,且内容和颜色单一,缺乏趣味性。改革开放后,教科书插图变得灵活多样,尤其新课改后,插图更为生动,表现为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图片来源多样且符合儿童认知。

儿童不是小大人,他具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①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91页。,因此话语权是其重要权利。纵观教科书语叙风格,倾向从成人“独白”转向儿童“对话”,而叙述风格倾向从“动员式”(道德指令式)转向“复员式”(道德对话式)。20世纪80年代前,教科书表达方式单一,惯以成人化语言阐释德育内容,呈现“独白”式口吻,割裂了与学生及其生活世界的联结。教科书“动员式”文本叙述方式如“要……”“你应该……”等道德祈使句,强调个体对社会规范单向度的服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语叙风格倾向生活化、儿童化、对话性。第一人称叙事增多,儿童成为表达主体,“复员”式话语增多而政治话语减少。道德要求内化成儿童生命吁求,即通过儿童自主道德叙事发展道德理性和建构道德图式。反观素材,教科书实现了从英雄榜样模范事迹到儿童个体生活事件的接续:以往主要通过英雄榜样模范与历史事实进行革命道理说教;新课改后,素材变为儿童日常生活境遇的事件或问题,如班校生活、与人相处、知法守法等。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叙事,有一个或多个主体,且生活事件旨在将儿童带回生活情景中去再现其成长中体悟到的美好与遭遇到的困惑。②高德胜:《叙事伦理学与生活事件:解决德育教材困境的尝试》,《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第8期,第56-66页。儿童生活共同参与者进入教科书,他们是儿童熟悉的人(家人、教师、医生等),而非远离儿童的“英雄”。教科书呈现一种“成人退场,儿童入场”和“儿童是生活当事人而非旁观者”的编写立场。

三、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发展的未来展望

回顾小学德育教科书的历史变迁,成绩有目共睹,其未来发展应着力于如下方向:

1.明确教材建设指导思想,把握教材建设目标方位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而教材是培养人的依据,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事关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③靳玉乐:《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教材体系》,《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7期,第4-8页。小学德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虽历经“由工具价值转向本体价值”的蜕变,但始终体现国家意志,亦愈发注重发挥教科书的育人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科书始终并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紧扣国家意识形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材编写中的指导地位,确保党对教材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领导。

新时代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须将党的主张落实到教材建设各环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推进其进课程、课堂、教材和学生头脑。同时要依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课标适时完善教科书内容,且内容要始终贯穿国家意志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育人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④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0期,第21-27页。,也是教材设计的内在要求。小学德育教科书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的载体。“立德树人”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导向。因此,要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贯穿德育教科书建设始终。小学德育教科书作为德育课程育人的强有力抓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所以在教材一体化建设中,要始终确保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提升教材政治性,将政治属性贯穿各学段教材中尤其是统编教材①石书臣,曾令辉:《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6期,第19-25页。,抓好教科书的横纵向衔接工作,发挥其在教材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和关键性作用。

2.构建多元融合视域,内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德育教科书既要融合国家意识形态与学科核心素养,又要有跨学科视野并融合信息技术。受西方文化影响,学生价值观必遭挑战与威胁,因此,教材建设须把控好意识形态关,只有在内容取向上体现德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保证编写的科学性。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问题的回应。“核心素养”已成为课改新动向,它规约了教科书的发展方向。

教科书应精选兼具学科和素养发展双重价值的内容,尤其应围绕核心素养,精心设计内容。②石鸥,张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呼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9期,第14-19页。德育教科书内容取向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契合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特色。教科书编写强调的学科融合并非消弭学科界限,而是在原有德育知识基础上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打破学科壁垒,编织德育知识图谱,丰富教科书知识体系和创造新型德育课程形态,提升德育教材建设的专业品质。③檀传宝:《德育教材编写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6期,第35-38页。信息化时代,教科书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立体化样态。传统单一、平面化的纸本教科书愈发难以适应时代冲击。而数字教科书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便于教学组织与管理④穆建亚:《教科书发展的伦理困境及其消解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1期,第43-49页。,因而,要依托信息技术开发“便教利学”的多维立体化数字教科书及数据库教学资源。

3.优化教材结构体例,复归儿童生活实践

教科书结构体例的编排方式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整个过程,科学合理的编排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学德育教科书始终不断完善教材体例结构,逐步追求教科书的育人价值。但无论是“单独成课”还是“主题组元”,都难免存在局限,目前,教科书结构体例仍需完善。譬如:教学话题(栏目)整体性有待提高,部分栏目在内容和定位上存在相似和交叉性,缺单元和课前导语等,因此,需分析归类、优化整合教材栏目,增强整体性⑤白秀:《〈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11期,第82-83页。,统筹推进教材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教材要素及其关系优化配置的必然追求。

同样,小学德育教科书编写要回归生活实践,符合学科知识逻辑、学生“成长—生活—认知”发展逻辑和教学逻辑。小学德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智慧的生成,但又不能囿于当下生活,而是要超越现实生活去感悟和体悟文化。因而,教科书单元主题、课题及话题(栏目)的设置要紧扣儿童生活,即生活事件的素材选取要多种多样且赋典型性、道德教育性和实践性。通过生活事件,方能将儿童带回生活情境,唤醒其自在经验,激活其主体意识,促使其实现经验表达,进一步联结自我经验与社会、人类经验,实现从经验到体验的过渡,进而确保生活事件中的儿童由“不在场”转向“在场”。

4.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提升教材创新能力

教科书呈现方式彰显着教科书整体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结构特点,小学德育教科书呈现方式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小学德育教科书,提升教科书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小学德育教科书变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未来小学德育教科书的变革不仅要传承既有的优秀编写经验,更需要在时代浪潮中植入时代新元素,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小学德育教科书开拓升级空间,进一步提升其创新能力。目前,小学德育教科书在呈现方式方面已较好地体现了当前课程标准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活动性、适宜性、实践性”等灵活多变的要求,但是还需加以完善,避免模式化。

基于此,未来小学德育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文字叙述应更具可读性,减少单调的文字叙述。文字叙述应以不同学段的学生为本,符合其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力图激发该学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其二,叙述视角应更为多元,增加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关注小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其三,插图设计应更富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要将抽象的德育知识转变为小学生易学易懂的具象体验式的知识;其四,德育教科书要利用信息技术,探索立体化教科书及其教学数据共享资源库的数字化编写,并通过网络媒介平台呈现给不同学段的小学生,进而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传统纸质德育教科书也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在适当处增加二维码链接,这些二维码链接可以是生动直观的图文、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学习材料,以此实现文字符号向非文字符号(如视觉、听觉)转变。

猜你喜欢

教科书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