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安脑丸的合理应用分析
2022-03-03梁闯
梁闯
中成药为我国传统医学瑰宝,应用历史悠久,安脑丸作为中成药中常见丸剂,主要成分包括人工牛黄、黄连、朱砂等,自我国传统中药安宫牛黄丸改进而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安神醒脑等功效,常用于高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可对高血压及一些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疾病起到一定治疗效果[1]。此药临床应用较广,在医院中成药使用中占比较大,但本药内含有雄黄、朱砂等成分,患者长时间服用或大量使用具有毒害作用,需在用药管理层面进一步强化本药的管理工作,确保药物合理使用[2]。目前本药的常规药物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依然存在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如何从用药管理层面保障安脑丸使用安全性为安脑丸推广使用的基础。本文对2016 年3 月~2017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患者安脑丸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比本院2017 年3 月~2018 年2 月落实强化管理工作后临床用药中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以期为安脑丸的合理应用提高指导意见,详细报告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3 月~2018 年2 月 收治的1863 例应用安脑丸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 2016 年3 月~2017 年2 月加强管理前收治的980 例,其中男533 例,女447 例,平均年龄(58.63±4.26)岁,2017 年3 月~2018 年2 月落实加强管理工作后收治的883 例,其中男493 例,女390 例,平均年龄(59.31± 4.33)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016 年3 月~2017 年2 月期间980 例患者安脑丸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安脑丸用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2017 年3 月~2018 年2 月期间833 例落实加强管理工作,统计此两年的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详细改进方法见下文。
1.2.1 成立用药管理小组 由用药监督员5 名,组长1 名组成,负责对临床安脑丸的使用进行监督。监督方法包括每日对药方安脑丸支出情况进行统计,明确使用科室、使用医师后查找相应处方,对处方中用量、时间进行核对。
1.2.2 组织科室人员接受系统性培训 针对最常使用安脑丸的科室人员进行培训。虽然临床安脑丸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已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知晓,但本药的危险剂量、应使用时间、可能存在的毒副反应、此药毒副作用机制等信息了解不够深入,在用药管理中存在药物剂量把握不准、使用时间把控不足现象。因而进行药物知识学习对安脑丸合理应用至关重要。药物管理工作中除专业知识外,工作态度为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安脑丸另一保障,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部分医师及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及责任心,对安脑丸合理应用重视不足,在培训过程中强化法律教育、责任意识培养为改善科室人员工作态度的关键。此外,需对医务人员辨证施治能力进一步强化,临床安脑丸的使用中,西医治疗中常常忽略本药的辨证施药环节,不仅导致本药使用效果不佳,且增加了用药风险,因此西医医师也需具备基本辨证分型知识,在符合辨证分型的前提下应用安脑丸实施治疗。
1.2.3 落实责任制度 用药管理小组在用药监督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需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进行沟通,询问开具药方中药物剂量超标或不足、超时或不足时的原因,排除非患者病情需要时给予的特殊剂量,对此类问题处方的医师进行处罚,当月连续多次用药错误给予警告处分并扣薪资1/3。
1.2.4 临床治疗中适当应用其他药物代替安脑丸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多利用其他类似药效的药物代替安脑丸,如在头痛患者的治疗中,可适当开具西药给予治疗,减少安脑丸使用量。
1.2.5 强化临床患者知识宣教工作 临床安脑丸的使用中,除强化院方施药人员的管理工作中外,提高受药患者对此药的认知也是安脑丸合理使用的关键。在临床研究中指出,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本药的认识,在医生开具药物使用剂量后依然按照自认为对的剂量服药,大大增加了用药风险,此外,许多患者在医师开具不合理药物剂量时,由于缺乏相应知识只能按照错误剂量及服用时间服药。针对于此,向患者宣教安脑丸正确的药理知识至关重要,宣教内容需包含安脑丸临床应用中主治对象;中医辨证中哪些症状可使用安脑丸治疗;安脑丸成分中主要有哪些成分有害;具体可造成的危害包括哪些;临床合理的安脑丸使用剂量;使用时间等。通过提高受药患者对安脑丸的认识,不仅有效避免了不合理用药的毒害性,且可对临床医师用药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加强管理前患者年龄分布情况、科室分布情况、疾病分布情况、使用安脑丸剂量分布情况、对比强化管理前后用药不合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加强管理前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加强管理前使用安脑丸980 例患者中,15~29 岁12 例,占比1.2%,30~39 岁14 例,占比1.4%,40~49 岁51 例,占比5.2%,50~59 岁293 例,占 比29.9%,≥60 岁610 例,占 比62.2%,≥60 岁患者占比最大。
2.2 加强管理前患者科室分布情况 加强管理前使用安脑丸980例患者中,神经内科使用安脑丸总计850例,占比86.7%,中医科54 例,占比5.5%,心脏科72 例,占比7.3%,其他科室4 例,占比0.4%,神经内科患者占比最大。
2.3 加强管理前患者疾病分布情况 加强管理前使用安脑丸980 例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481 例,占比49.1%,高血压疾病410 例,占比41.8%,其他疾病89 例,占比9.1%。
2.4 加强管理前患者使用安脑丸剂量分布情况 加强管理前使用剂量为1 丸/d 患者560 例,占比57.1%,2 丸/d 患者420 例,占比42.9%。
2.5 强化管理前后用药不合理情况对比 强化管理后用药不合理发生率2.5%低于强化管理前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强化管理前后用药不合理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中成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通过一定制作工艺制作的一类中药制剂,常见如散剂、丸剂、片剂等,均为中成药中常见类型。丸剂中成药中安脑丸较为常见,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应用[3-6]。
此药临床研究中指出,其可能存有部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的物质,可促使患者体温恢复症状,对“热、痛”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用于急救,在脑昏迷、中毒急症狂躁等疾病治疗中也可应用。安脑丸整体应用价值较高,不过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用药风险,如何发挥其药效同时减少其毒副作用为安脑丸合理应用的关键[7-9]。
本院针对以往用药主要用药对象、科室、剂量等进行分析后,通过强化用药管理以保障安脑丸临床应用合理性,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全面综合提高医务人员对安脑丸剂量、时间的把握精准度,并提高其工作态度及责任意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管理后用药不合理发生率2.5%低于强化管理前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安脑丸临床应用中需强化用药管理以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有研究中指出,雄黄人体每日最多摄入量为0.05~ 0.10 g,安脑丸每丸约含有雄黄0.095~0.110 g,若按照 2 丸/d 的用药计量,患者雄黄日摄入计量可达0.220 g,超过了规定剂量,用药宝风险增加,本院以往2 丸/d剂量已不适用,需在后续工作中进行改进。安脑丸内含有朱砂,长期使用可导致汞中毒,一般建议治疗时间为12~30 d,超过此治疗时间极可能造成汞中毒,增加用药风险[10]。
综上所述,安脑丸整体要用价值较高,但其也存在一定毒副作用,临床应用中需强化用药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