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心理学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2-03-03金弘大
张 莉 金弘大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在社会经济、文化、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人们不约而同会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压迫。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机制,让心理健康疾病潜藏于不同社会个体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也指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困扰。其中,30%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症,4.76%-10.9%有过焦虑症,还有不同程度的孩子在遭受校园霸凌,创伤经历(例如,性侵、身体虐待,家人离世、父母离异)而导致的情绪问题。面对如此状况,心理学家及教育学者积极地推动艺术治疗在构建心理健康方面的运用。
一、基本概念解读及理论基础
绘画测验属于艺术治疗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形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欧美地区。即通运用绘画介质或材料、艺术创作的意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患者对作品的反馈,来呈现个体的发展、能力、人格、兴趣、关注和冲突。这种测验方法整合了两种方式。将言语心理治疗与视觉艺术形象结合起来。绘画作品充当了一定的介质,通过画面形象及创作者对形象的解释,引导其表述内心感受。
绘画治疗主要依赖的理论基础有大脑偏侧性理论、心理投射理论以及空间象征理论。美国生理学家斯佩里开创了大脑两半球研究实验。在其裂脑实验中发现两侧大脑运作时负责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右半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图像、空间等较为敏感。而左脑善于逻辑分析、判断,以抽象思维为首。绘画治疗以大脑两半球分工理论为基础,认为言语和图像存于于不同的认知系统中。绘画这种方式有效的绕过左脑对于信息的判断、辨析,开启右脑中视觉图像信息的储存,将言语无法表达的痛苦情绪借用绘画语言中的色彩、线条、拼接、剪贴等加以宣泄,达到刺激和疗愈效果。
“投射(projection)”这一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家自弗洛伊德提出,出自他所创建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其理念为当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投射就是其中一种保护方法,阐释为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思想在潜意识中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使之脱离自我,以减轻内心的焦虑,避免痛苦而求得心里安慰。绘画测验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原理。一方面,绘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活动。在一过程中个体身心较为放松,治疗师只要为其提供一定的作画工具,参与者可很快安静下来投入到绘画中去。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个人情感转移到作品中。另一方面,此测验对绘画水平没有要求,使用范围广。不管画的好坏与否不作为评定的标准。只要受测者按照一定主题或者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表达形式都是可以被接受。
二、当下学校美术教学存在问题
从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了解到,教学计划的实施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并与美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理念存在冲突,致使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笔者曾深入中小学美术教学第一线,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了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调
许多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本就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忽视其他资源在建构美术课程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一部分教学内容缺失。在具体教学中不可否认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但不是唯一。笔者曾在观摩小学美术教学时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过分依赖课本知识,仅将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在实施时会选择简单易讲解的段落,人为地避开某些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或者需要利用校外资源进行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
(二)评价模式缺乏主体性
在课堂中美术评价应无处不在,并贯穿于教学全程。学生美术涵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采用一节课的主题或某个素养目标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失客观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在实地观摩中,学生学习的内容的多少以其掌握的美术技法为标准。简单地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评判学生的作品,导致学生在绘画时会执拗于自己画的“像不像”“画的好不好”“是不是老师喜欢的样子”,较少关注个体在绘画中的情感体验。同时老师也较少的注意学生“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长此以往,一些画得不太好的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而一些有艺术天分的孩子会陷入单纯追求技法的泥潭中。
(三)教学方法固化
在美术课程标准实施理念中强调:“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要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但现实中部分教师任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美术知识,变成了老生常谈的说书先生,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影响。还有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师排斥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简单的依附于网络课件。
三、绘画测验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填补学校美术教育存在的偏差
美术作为培养人们美育的核心内容,有其独特的审美性和技能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强调该教学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精神文化需要,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健全完善的人格和提升人的基本美术素质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忽视其他美术素养的价值。将绘画表现技法置于学科中心位置。将绘画测验融入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平衡单纯追求技能价值取的教学。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从多维度思考如何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师更好理解和评价学生作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素质。在这一基本素质包含学生不同能力的发展。想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及不平衡性。绘画心理学能够帮助教师在美术教育中了解学生不同个性、兴趣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绘画心理学理念的核心是通过绘画作品及过程将混乱的内心、解不开的情绪导入到可表达的意识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绘画作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将绘画治疗方法引入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提醒老师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或单一技法断定学生作品的好坏。而是能够读懂学生作品中的心理诉求。教师能从多个视角权衡学生的绘画作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完善情感表达力,使学校美术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三)提高学生情感体验性,缓解心理压力
学生压力不仅有来自生活的,更多的可能是来自学校。学习的重担压迫着每个学生,使得他们的情绪极易发生变化。心里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也会因此产生更大的身心伤害。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因为对自我及他人的不正确的认识,从而做出过激行为的报道层出不穷。例如,学生无法面对学习的压力,选择极端的行为结束生命。因内心郁闷产生报复他人,破坏公共设施的暴力行为。在学校中难以控制情绪与同学发生争执等。这些都展现出个体对情绪的不恰当处理。绘画活动是一个相对平稳缓和的过程,有助于培个体对于情绪的把控度。将画面作为排解心理垃圾的窗口。
(四)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教材是美术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基本载体,但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因为美术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课本所选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选取的图片较为有代表性,材料拓展方面还不够丰富。对于部分美术教师任照本宣科,坚守课本中心论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教学行为限制了部分学生感知绘画作品的通道。而绘画情感体验活动不仅限于书本内容学习,强调美术的表现形式多样性和广泛性。在绘画疗愈中以学生的情感表达为核心,不同的美术活动和作品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多种情感体验。因此,它以整合资源的多元性,贴合学生生活经验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感。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独特的装扮》一课中,要求学生绘制可佩戴面具。教材选用了京剧脸谱和地方特色祭祀面具,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因此可在教学中充分引入网络资源分析面具特点和用途引起学生兴趣。在绘画测验根据面具的神秘性,引导学生去创作代表自己面部表情的面具。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学生实际生活拓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一个人真正地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那么便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研究,也只有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其才会更加愿意进行美术的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本身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周围世界及身边事物具有极大的探索兴趣。如何引导他们将兴趣恰当运用到学习中,转化成持久的动力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职责。绘画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是肯定每一位学生所绘作品的价值,给学生充分的反馈和肯定。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绘画中增加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参与热情。其次,绘画测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材料描绘画面内容,教师只是作为辅助人员。从心理上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画不好,画得不像的恐惧感。切实做到保护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意愿,激发学生情感表达的需求。
四、绘画测验融入学校美术教学的相实施建议
(一)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
任何一项合作工作的展开都离不开彼此之间的信任。教师与参与学生建立良好互信关系是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绘画治疗中,信任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信任关系建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改变的过程。参与学生通过在与绘画辅导老师的接触中逐步产生安全感,从而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获得新的关系经验和情感表达的满足。
如何建立互信关系,教师的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在长期的干预治疗中,辅导老师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和急于求成的功利性,便会使参与学生受到压迫产生退缩心理,从而隐瞒内心的真实想法。要明白信任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端正自身态度。要以真诚而积极的态度接纳每个个体。耐心引导和解释参与环节的设置,降低其对于绘画测验的焦虑感、不适感,使其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创造良好的作画环境
环境是影响创作者画面内容与风格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学项来不是仅仅依靠言语表达就可完成的学科。试想有两所不同环境的学校,在一所学校内,美术活动的环境是一间很狭窄的房间,教室内光线昏暗,有序摆放着陈旧的座椅。学生们拥挤在堆满课本的书桌上小心翼翼地进行构图、涂色。在这种具有强迫感的空间下,大家可能很快产生急躁的情绪,随意图画以潦草应付施教者。另外还易受他人的影响,在交头接耳中大家相互临摹,最终画出了相似的内容,相同的颜色。
而在另一所学校内,拥有可供学生自由走动的空间,合适的座椅。相对独立的空间将学生与干预者隔离开来,对于一些胆小、害羞、焦虑的个体,这种方式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生理和心理状态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将学生内心情感充分激发出来,提高其绘画参与度,尽情地宣泄情绪。所以,必要而充分的环境搭设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合理引导方案
首先,在对个体进行绘画测验治疗介入时。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绘画的接受程度等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实施美术治疗时不可脱离实际的选取实践方式和主题,要避干预环节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果我们在实践前未对实践对象有足够了解,那么制定的介入方案会对参与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因此,根据不同阶段绘画者的图像造型能力以及表现情况,遵循个别化介入原则,给予有效的专业性指导。
其次,绘画作品是一种有效的讲述的形式,在实施干预过程中要将绘画与其与参与者语言描述结合起来。通过倾听他们自己对于作品的描述,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作品意义的理解。但这种倾听不是没有反应的机械应答,当其向我们提出问题时,不可冷漠回应,会使其感到不舒服,进而打断其讲述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简单有效的说出自己在画面中看到的形象,对下一问题内容进行合适的引导。
(四)绘画材料的重要性
绘画材料是绘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对绘画内容、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工具有利于表达他们的想法。目前市面上绘画材料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合适而又必要的材料是进行绘画治疗必要物质资料准备。首先,应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不同阶段儿童发展所达到水平的差异性、不平衡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例如:有的儿童喜欢干净、整洁的颜料。有的儿童对纸张的大小、颜色有特别的选择。有的在形象的绘制上则倾向于选用细小、灵巧的画笔画出细节,而有的儿童则选用粗笔带来大面积涂抹的快感。其次,绘画治疗师本人要具备应用于实际治疗过程的绘画材料的知识。一方面如果儿童寻求向其帮助,可以为其提供适宜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灵活组织不同绘画材料性质的干预活动,丰富儿童绘画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