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小学音乐美育的践行途径
2022-03-03王天薇郑云宏费松琪杜衣杭
王天薇 郑云宏 费松琪 杜衣杭,3
(1.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北京 100044;2.中国音乐学院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3.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北京 100073)
音乐是听觉艺术,能够满足人的听觉审美需求,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指出,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通过音乐作为载体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双减”是指面向义务教育阶段,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减轻家长负担,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对学校美育的时间、空间和能动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作为美育载体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音乐美育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从课堂教学、校内艺术社团和多元艺术实践等方面进行优化,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优秀的教师胜任素质在音乐和艺术美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育人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刻关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
一、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音乐课是小学生接受系统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双减”强调校园教育的回归,在相对稳定的师生结构中开展美育的互动与实践,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投入音乐的学习,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主动、探究、合作的教育理念下,以教师为主导的鉴赏、体验和合作式音乐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性,构建良性循环的课堂音乐美育环境。
1.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音乐的美感需要在具身体验中通过感知和行为而获得,体验式教学是理解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艺术美的认知,提升的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音乐的学习注重在表现、创作和欣赏中通过直接经验获取,从而建立对艺术美的认知。欣赏、演示和行为参与是体验性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师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分析、模仿、评价外,还可以借用诗歌、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进行辅助,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学生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课堂上实际音响和视觉示范能够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教师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范唱、范奏、朗诵传达给学生,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行为参与是对学生内生性音乐感知能力的检验,体验式的演唱、器乐演奏和综合性视听艺术表演等形式,把学生从固定座位上“解放”出来,将身体动作、视听知觉和思维逻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实现艺术感知能力在逻辑思维中的迁移。
2.强调教学中的互动性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律动和游戏化教学,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互动性。律动是人体随音乐做出有规律的协调动作,学生能够在音乐聆听的同时通过肢体自觉表现出来,从而感受和表达音乐的关键要素。律动实践将肢体、视觉、听觉和情感融为一体,实现空间意识、知觉深度和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中要多发挥“通感”的作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项感官。例如,歌唱欣赏曲目的旋律主题或主要片段、用乐器演奏乐曲主题或片段;再如,参考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教学方法,结合音乐节奏或律动进行身体动作或表演,随着律动做拍手、晃动、转身、踏步和跑跳等,做一切可以相互配合的即兴动作。采取上述方法,可以避免依靠过于单调的听觉感受和语言讲述产生的呆板乏味现象,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设计游戏规则,在角色扮演、限时问答和进取闯关等环节中,将音乐知识和技能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丰富教学的内容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双减”将学习能力的培养分配到包括音、体、美等各个学科中,因此遵从音乐教学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习能力的养成在音乐课程的进阶教学中得以实现。
1.理论学习的迁移
理论不仅对于音乐的学习很有必要,对于培养小学生可迁移的学习能力更有益处。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教研组根据具体情况修订音乐教学大纲,开展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理论教学研究,针对审美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可操作化建议,将国内外经典作品根据复杂程度和文化深度进行难度划分。在教学中结合创作背景、创作风格、音乐结构及作曲家特征向学生普及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以音强、音色、音长、音高等物理属性对音乐艺术本体进行解构,强调听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理解音乐是如何从其物理属性特征向情感体验转化的审美规律,在青少年阶段初步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艺术观和世界观。另外,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音乐学习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性表达,将复杂多变的五线谱音符和记号进行特殊性记忆,有助于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积极作用。
2.红色基因的作品选择
在作品案例选择方面,注重用艺术的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音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载体,通过音乐建构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取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内心深处培养家国情怀。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讲述了我们从哪里来,应往何处去,在《黄河大合唱》中领略祖国山河气势磅礴的壮丽图景,坚定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在《长征组歌》中体悟亲人的送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卓绝、胜利会师的动人心魄。新时代主旋律音乐同样也是鲜活的育人教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阅兵音乐,由1300人组成的联合军乐团演奏,作曲家们为这次阅兵创作的《钢铁洪流进行曲》《东风浩荡进行曲》《冲上云霄》展现了新时代军人风貌和大国气概。所选取的作品多是大型声乐套曲,由歌词和旋律组成的作品能够丰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要素,在教学中以领唱的方式带领学生感知作品的旋律,采用模唱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歌词内涵的认知,两者相互作用建立起感性旋律与符号化歌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上升到情感的层面。以音乐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红色种子,让爱国主义、民族情怀、崇高理想在小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三、开展校内艺术社团实践
校内艺术社团是指学生因某已门类的共同兴趣而自发管理、自由参与的团体组织,以学习、体验和展示艺术才能与风采为主要动机和目标,且不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约束。“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社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发挥空间。作为第二课堂美育的重要阵地,音乐社团通过编创、排演多元的音乐作品,拓展音乐学习的形式,将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延伸,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1.音乐社团的组建
音乐社团的组建得益于管理机构的支持、学科融合的建设和充足的师资力量。创建音乐社团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自我检视的平台,从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对全体学生的育人作用。“双减”政策实施后,艺术实践类课程每周的能够增设至2-4课时,为精心设计的音乐社团排演活动提供有力的时间保证。音乐社团活动内容要根据准确合理的阶段性目标而设定,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中完成合作性教学。以管乐社团实践为例,器乐常常以小组制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开展。在教师设立课程中短期目标后,学生按照任务复杂程度、技能的进阶性和岗位的角色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排演,在此过程中包含知识的交流、技能的互动和情感的深化,充分调动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要素,从而实现相互促进的教学目标。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因此,校园音乐社团的排演活动,应当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开展。
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革命红色基因的作品选取,是艺术社团美育的关键。两年一度的市区级艺术展演活动指定作品一般会选定由我国当代优秀作曲家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管乐作品。如管乐合奏曲目《打起手鼓唱起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陈黔(1962-)创作,采用当代音乐的写作技法和演奏法表现同名新疆民歌的旋律。熟悉的旋律和复杂的管乐演奏技法,能够将优秀的民族艺术和现代视听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约3分20秒的曲目时长也更适合小学生的演奏习惯和生理特征。
同样由陈黔作曲的管乐合奏作品《篝火-阿细跳月》,取材自彝族三弦舞的民族民间音乐,采用现代管乐描绘彝族人民在月光下围着篝火欢乐起舞的景象。作品的原始形态三弦舞是集合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改编后的管乐合奏由长笛、单簧管等木管乐器演奏优美的旋律,与小号、长号等铜管乐器所演奏的高亢段落形成对话式结构。打击乐器组在常规管乐团编制中的定音鼓、小军鼓和大鼓等基础上,加入康佳鼓和邦哥鼓再现彝族原生态舞蹈中的节奏部。在排演实践中,通过知识讲授和鉴赏的方式使学生对彝族民族风格和三弦舞的样态先行认知,在对三弦舞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开始逐渐融入器乐的演奏,使得歌舞乐在个体表演的过程中融为一体。在色彩打击乐如康佳和邦哥鼓的演奏中,舞蹈化的肢体动作不仅可以使乐器的发声更加自然,让学生在互动式的演奏过程中体验艺术所营造的快乐,更能够以身体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艺术和非遗文化的认知。此外选取具有红色基因的音乐作品,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是塑造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手段。
3.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下,学生在艺术社团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深化对艺术美的理解,并能够形成知识和能力在学科类教学中的正向迁移。小学阶段的器乐学习不仅着眼于技术技能的培训,更注重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音乐通过听觉通道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以器乐复杂技术的驾驭、多变旋律的转化和富于表现力的音响效果。因此器乐演奏技能的训练有助培养学生手脑眼耳手等方面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认知广度和创新性思维,尤其对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器乐的学习能更好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将相关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方法中,在艺术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中,形成健全人格。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不仅在教书育人中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也时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思政教育,充分发挥音乐和艺术在价值观引领中的作用,将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趣味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景意识、关键决策能力等方面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学中双向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美感的同时,全方面提升个人的非技术技能,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有利于为日后能独立自主、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社团不仅承担着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还肩负着传承优秀音乐文化的责任,推动“以美为媒”的美育价值与德育意义相结合的育人实践。经过精心设计的排演方案具有崇高审美价值和格调高雅的内容,在作品的演奏过程中,通过内容的理解和视听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音乐课堂的延伸,通过视觉与听觉结合、极具渲染的表演方式,触发具有鼓舞人、激励人内在的力量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激励,达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创新性思维、升华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结语
“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为小学音乐美育提供了更大发展的空间,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校内艺术社团的实践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质量,丰富艺术的学习的内容,坚守第二课堂的美育阵地。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推动音乐课程改革20年成效在教学一线中的实践,也为关于艺术社团的适人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思考空间,在减轻学科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收获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