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研究*

2022-03-03葛余峰喻荣彬

大众文艺 2022年3期

葛余峰 喻荣彬 赵 丹

(1.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当前,党和国家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且明确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在高校各个部门,都应该遵循“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更是责无旁贷。本文将对“三全育人”进行概述,对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并就“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开展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一、“三全育人”概述

(一)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乃是对教育对象的囊括,由广义层面来看,育人队伍应当涵盖社会全体成员。由狭义的层面加以审视可以看出,育人队伍则应当由高校教职员工共同组成。依托思政教育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确保育人理念的融入,进而使每一个高校教职员工均成为担负思政教育与教学活动和工作的育人者。此处所说的高校教职员工并非仅仅局限于辅导员,同时,高校各个专业的任课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以及后勤人员,均应当参与到全员育人工作之中。为此,高校应当让全校教职人员从思想层面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并且在践行育人工作与活动的过程之中同辅导员进行有效的配合。从社会全体成员的角度来看,不同行业的行业模范、专家学者,均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与学习的榜样。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双亲亦应当发挥对子女的育人效用,其言谈举止将会对子女产生直接影响。有鉴于此,在推动全员育人工作落地的过程之中,应当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效应,以此实现对大学生科学思政观的塑造与形成,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教育体系的健全,尤其重要的是,依托育人工作的持续推进,将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乃是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活动应当贯彻其入学始终。担负全程育人主体的国内各大高校,其应当将育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并将育人活动纳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可以说,全程育人理念是终身教育理念当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大学生作为心智处于发展阶段的主体,通过高校思政工作者按照其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全方位的育人工作,将让其心智得到健全,并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当中得以立足。

(三)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乃是要求高校、家庭和社会借助不同的教育途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健全发展。结合自身的思政教育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开展全方位育人工作必须注重课上教育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协同。高校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均应当从本职工作出发,将之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创新与调适。

二、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直接接触者与管理者,其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在“三全育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是担负“三全育人”体系得以落地的实施者

第一,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中是最基础的实施者。在“三全育人”体系之中,同大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主体均应当担负育人主体地位,尽管说具体担负的职责存在差异,不过从推进“三全育人”体系的整体性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理应成为“三全育人”之中的关键节点,甚至可以这样说,“三全育人”中任何一个教育节点效用的凸显,均有赖于高校辅导员的参与。

第二,高校辅导员作为对学生实现全方位思政观教育的主体,其地位是因为其是同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为密切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通过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其能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洞悉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而作为学生而言,其在生活以及学习当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习惯于同辅导员交流和请教。由此可以说,对比于其他思政教育主体,辅导与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意味着高校辅导员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性格表现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思想教育模式,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同。辅导员的工作贯穿于每一届学生入校的始终,其不但需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加以关注,同时亦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

第三,高校辅导员在同学生接触的过程之中,能够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在具体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之中,高校辅导员能够借助单独谈心、班会、校内活动等途径实现对学生的系统思政教育,由此将会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高校辅导员自身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会通过对辅导员言行举止的观察和模仿,实现对自身正确三观的塑造。

(二)高校辅导员承担着“三全育人”工作的协同任务

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政教师而言,其应当具备丰富的学识、卓越的教学水平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作为高校辅导员而言,其不但应当具备足够的学生管理知识,同时亦应当储备足够的思政理论知识,唯有如此,方才能够有效地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同时,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当中,高校辅导员需要同其他思政教育主体进行密切的联系与分工配合,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表现不佳,则此时辅导员应当同任课教师进行积极沟通,以便共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从思想层面对学生加以科学的引导,使学生走出低谷。从“三全育人”体系来看,高校辅导员所表现出的协同者地位乃是由下述方面得以显现:

第一,高校辅导员的协同者地位体现在其可以在参与“三全育人”体系的过程之中发挥联动效用,也就是说,其可以与其他思政教育主体进行沟通,以此来确保“三全育人”工作得以顺利贯彻、落实,进而发挥出中转站和枢纽的作用,让“三全育人”体系当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均被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确保“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效用真正得到实现。

第二,高校辅导员在参与“三全育人”体系的过程之中,能够从不同的思政教育主体方面实现借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续力,进而最终达成思政教育合力形成的目的。在“十全育人”体系当中,每一个主体均无法独立实现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完成,其必须依托和借助其他思政教育主体的力量,而借助高校辅导员的协同参与,将让不同思政教育主体原本分散的“力”被整合为“合力”,这样将有效增强“三全育人”的效度。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一)对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地位加以科学界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内容,高校辅导员应当成为思政教育的实施者,不过从高校的内部运行体制来看,通常情况下,辅导员被定位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辅导者,同时,多数辅导员习惯于将自身的工作范畴定位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则关注力度不足,由此让高校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导师,而未能被塑造为学生的思政辅导者。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高校辅导员应当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任务,并在思想层面秉承党员带头意识,对党出台的大政方针坚决拥护,在行动中亦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辅导员不能满足于常规的工作内容,而是应当将思政教育置于所有工作的头部位置,石刻注重向学生传授和传递正确的思政观。从高校思政教育提升的角度来看,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为辅导员开展和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引,并面向辅导员开设各类思政专题培训,如可以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为辅导员开设专题讲座,让辅导员领会自身在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掌握面向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高校亦应当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打造良好的校内育人氛围。

(二)注重彰显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的积极效用

在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深入的过程之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将思政价值引导内容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此来达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的目的。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此,高校应当出台相关的举措确保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的积极效用得到发挥:

1.注重凸显出辅导员思政工作者的价值引领效用

作为高校辅导员而言,其乃是担负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亦是“三全育人”体系当中担负着协同效用的参与者,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对辅导员思政价值引领效用的发挥,具体而言,高校应当出台明确的辅导员岗位职责,并将承担思政教育工作纳入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范畴之中,以此从理念层面让辅导员对自身的工作形成足够的认知与重视。同时,高校辅导员亦应当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思想建设,以便能够在为学生提供帮助和辅导的过程之中,向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传导,从而帮助学生在思想、理念层面获得进步和提高。

2.注重凸显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效用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而言,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而忽略实效,而是应当让思政教育真正让学生从中获益,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观的升华。因此,高校应当秉承“高处着眼、低处着手”的做法,即,依托对辅导员学生管理者主导效用的发挥,将之作为高校开展效度化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此来盘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局。

3.注重凸显出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当中的串联效用

正如前文所分析和指出的那样,“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并非高校当中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职位可以独立完成的,其需要高校上下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方才可以实现。为此,高校应当注重凸显出辅导员的串联效用,让其在从事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之中,积极同高校内部的各个部门(诸如教学部门、职能部门、教辅部门、后勤部门等)进行沟通,在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生活以及学习当中的问题过程之中,实现对思政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以此来确保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同时,当辅导员在发挥自身的串联效用过程之中,学生亦能够发现辅导员为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并由此产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从而有助于思政教育效度的达成。

(三)构思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

高校在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构建“三全育人”模式,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思政价值观的全面引领和建设,为了提升“三全育人”的有效性,高校应当打造辅导员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

1.秉承协同育人理念

秉承辅导员同任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将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并深入开展,具体而言,任课教师应当就在教学当中观察到的学生的课堂表现、思想动态同辅导与进行积极沟通,让辅导员得以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辅导员亦应当就学生的日常表现向任课教师加以反馈,从而让任课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之中更加有的放矢。由此将达成“三全育人”体系的立体化构建,并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确保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2.打造高校协同育人平台

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之中,高校应当对现有的教育机制进行调适与重整,并实现工作理念的创新,确保各个思政教育主体必须之间能够实现高效的教育协同与教育联动,为打造高校协同育人平台,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高校在打造协同育人平台的过程之中,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首先,学校层面。高校应当组织各个教学院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适与重整,并在这一过程之中实现对优势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教学资源平台,鼓励广大教师以及教学团队依托专业课程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

其次,教学系院层面。高校各个教学院系应当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将思政教育内容安排到教学内容之中,并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当秉承学生本位主义这一教学理念,对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创新,依托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确保思政教育真正得以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之中落实。

最后,教师层面。教师应当结合对自身所承担的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准分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之整合进教学内容之中,同时,教师应当通过以微信、QQ为代表的线上沟通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之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素材。

结语

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先锋,是“三全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思政育人思路,架构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合力育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的神圣使命,真正担当起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