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区景观改造设计中的文化传承
2022-03-03刘慧怡
刘慧怡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一、概述
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和比重随之发生转变,适应于当下经济状况的产业转型在所难免。现如今,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壮大,作为第二产业的大型厂区大多都搬离城市,原场地则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闲置的工业厂区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地段,数量庞大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所在城市的市容市貌带来消极影响,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始被各个部门关注和重视。
(一)工业厂区景观改造设计
建筑学对改造(Renovation)是如此定义的:进行重建、着眼于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提高环境品质,可参照原有建筑模式及形式。工业厂区景观改造设计也是同理,通过对老旧工业厂区在景观部分进行活化设计,并非完全推翻原有形象,而是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在原有基础上加入设计师的个人想法,以及对其新的定义和理解,使其设计后获得“新生”。这样的设计思路既是在传承中蜕变,亦是在蜕变中传承,而蜕变作为一个生物学上的定义成了一个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拥有很多意义和优势,包含了广泛的设计领域和规划发展。其中涉及土地用地比率提升、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商业价值的对应增长。打破传统的认知维度,进一步激活原有环境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脉。
(二)相关政策
“退二进三”政策,文件归属于“国办发〔2001〕98号”。该政策提倡加速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鼓励和促进我国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进步和发展。其中,“退二”主要指对于城区内部及其附近出现重污染、能耗大等存在严重问题的工业型企业进行改造或关闭停产。该政策主要用于促进国家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等方面,但也通过实施使工业厂区景观改造等环境设计领域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提出应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改造和利用旧厂房。老旧工业厂区的建筑风格独特,也承载着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潜力和宝贵的能量。通过该文件的支撑与保护,可以更加有效保留拥有优秀文化精神的工业厂区,并通过后期改造设计和再利用,充分挖掘和剖析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发挥其最大价值和作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3月印发颁布了《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在内容上详细介绍对推进老工业区在搬迁和改造方面的价值和影响,以及对应的总体要求、任务、保障等内容,同时强调了老工业区改造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二、文化传承相关概念
对老旧工业厂区景观空间的改造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和优化该空间及其周边环境,还有精神层面的作用和影响,例如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质、推动城市的风貌提升与产业的升级、保护与发扬优秀文化精神及历史文脉,以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功能。所以,文化传承问题是设计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考虑条件之一。
文化传承主要指延续和发扬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对于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宝藏进行保护和继承。对于文化的传承有所选择、有所扬弃。其主要作用有:
1.尊重和保护优秀文化精神。
2.使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优秀文化精神得以延续。
3.在传承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功能,间接性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人们的爱国情怀,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4.通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传承中进步,在传承中创新。
三、文化传承与工业厂区景观改造设计的结合
景观改造设计的主要设计范围是室外的空间环境、景观生态、建筑外观等方面,而改造也不仅仅是改善和优化空间结构,优秀的景观改造设计更是保留和传承原有空间内的历史文脉,作为历史长河中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是值得被铭记的。
(一)二者实现结合的载体和途径分析
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条件进行结合是需要通过载体和实现途径来达到有机的结合。通过景观的改造设计,保留和放大原有文化所拥有的重要元素、重现其经典场景,通过文字、图像、电子化技术等诸多途径的巧妙运用和表达,利用环境设计的艺术语言来唤醒观赏者对该区域原有角色的回忆,文化精神在唤起历史记忆的同时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景观改造设计当中,通过景观设计的描绘与表达,重现或模拟原有景象,塑造优秀的文化精神面貌;通过具有一定代表性空间的保留将人们带回到该空间所代表的时代和情境当中,以达到活化记忆和传承文化的双重效果。例如由于长期的废弃和闲置的工业厂区,其厂房内部大部分都已清空,建筑外部也有着明显的岁月冲刷的痕迹,尽管依旧被称作为“建筑”,内部却不具备任何功能。在遗憾岁月无情的同时,可以发现工业厂区及其厂房的不完美之美,岁月的冲刷的确让它失去原本的生机和气息,却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这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崇尚缺憾的枯槁之美,所以现在的设计师们常常会选择从其他角度重新解读工业厂区的改造和再利用,也并未像常见的做法那样通过在老旧建筑的基础上“添砖加瓦”来让它获得新的功能和定义,反之,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该工业厂区内大部分老旧厂房的基本样貌或基础框架。
(二)国内外研究与设计应用现状
对于工业厂区的改造是很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工业厂区改造设计方面,国外在该领域起步相对较早,我国则在第三产业发展起步的初期开始逐渐涉及。尽管如此,我国也依然有很多工业厂区改造设计优秀案例不断出现,很多设计师对此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设计,诠释着各式各样的理念和文化。
1.陶溪川文化创意园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是诸多工业厂区改造案例当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优秀案例,该园区位于江西的景德镇,占地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该园区在景观改造设计当中选择保留原有的建筑及其风格,将设计亮点和重点放在景观和内涵文化上,最大限度保留其历史风貌。外部景观主要运用灯光营造夜间的奇妙视觉效果,通过灯带的设置强调其框架结构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设计不仅保留其历史文脉,还使该空间在外观上增添了不同时间上的不同效果。内部空间部分则具有丰富的功能与其浑厚的陶瓷艺术的文化底蕴。
其中,在陶溪川文化创意园的设计当中完整地保留了当地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即陶瓷艺术,并未将该区域彻底的改造成为另外的某一种空间内容和性质,而是继续传承了原有的陶瓷艺术文化,结合景德镇本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历史文脉,并在此基础上举行陶艺方面的趣味集市,最终形成属于陶溪川文化创意园的独特文化,成为一个创意陶瓷的代名词。在陶溪川的景观改造设计当中,通过景观的具体设计和与之相配套的相应文化活动,既保留了人们对于该厂区原有的宝贵回忆,也推出属于改造过后的陶溪川的新事物和新的精神文化,使陶溪川原有的优秀文化及其历史文脉得以更好地传承。
2.法国废弃工厂和福利院
早在20世纪末,国外的设计师便开始对于工业厂区的改造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将工业厂房和其旁边的福利院街区进行连接,最终设计成现如今的文化生态园。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去掉了顶棚破碎掉的玻璃窗和一些损坏的墙面,将原有的框架结构暴露在外并进行重新粉刷,顶部结构换为更稳固的新型透明合成材料,在内部种植大量植物,营造“温室”的特殊视觉效果,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观赏和休闲娱乐,也有很多孩子喜欢在这里阅读和嬉戏玩耍。设计后的园区不仅拥有了新的功能,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和定位。
3.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园
该园区位于北京市的朝阳区,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二十世纪中叶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遗址改造形成,是近年来非常著名的时尚文化创意园区,受国内外设计者们广泛关注,同时也吸引众多文艺青年慕名而来。现如今的北京798艺术区不只是一个集时尚与创意于一身的产业园区,更是北京市的新地标,甚至成了一种文化概念、一种新潮艺术的代名词。
该园区内的建筑均为二十世纪的老建筑,具有浓厚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的造型和轮廓简洁大气,建筑改造的设计手法和理念与上海E仓创意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均保留了大部分建筑结构和建筑外观,未进行大幅度的改动,但都扩大了窗户尺寸,意在扩大室内受光程度,并且在窗户垂直下方的外墙边缘用灯带或射灯进行修饰和照明。不同的是,北京798艺术区内部建筑的外墙用很多创意墙绘装饰,使原本冰冷的建筑充满希望与活力,使单调的砖墙或水泥墙面变得鲜活灵动,吸引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成为一道有趣的风景线,同时具备一定记忆性和宣传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内一些外饰面明显受损的墙体在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并没有被重新装饰,而是保留了这份岁月冲刷的痕迹,凸显出来自历史的厚重感,保留了人们对原本的工业项目遗址的回忆。
(三)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与优化
在对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过程中,大多数厂区会存在比较相似的问题和特点,所以在改造时对于相同问题的解决对策和解决思路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1.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化策略
(1)景观改造设计当中文化性匮乏问题的解决和优化。
①具体问题:在对于老旧厂区的景观改造过程当中,忽略对其文化传承方面的设计导致整体设计缺乏深度和艺术性,该空间内原有的优秀文化也得不到保留、传承和发扬。
②优化策略:在设计前期需要针对原厂区的企业文化、精神、历史,以及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充分调研。在设计中、后期,基于前期调研内容选择性的运用到设计当中,将文化元素重组和转化后融入具体设计中,使该设计拥有与其相匹配的独特设计语言,以此解决其文化性匮乏的问题。
(2)厂区内局部老化、损坏存留与文化传承问题的解决和优化。
①具体问题:老旧工业厂区建立较早,再加上未对建筑物和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导致现在的厂区建筑、设备设施、道路等区域有明显的老化和损坏,然而很多老化的景观恰巧可以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也是对厂区精神文化的部分表现。所以在老化、损坏的部分的保存与否问题变得难以抉择。
②优化策略:出于对原有空间优秀精神内容的传承和利用,在设计和表达上更多趋于对优秀的工业文化精神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历史的厚重感的保留与表达。所以,经过评估后对没有危险性的老化、破损情况予以保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修缮、改造等措施,道路则重新规划和铺设。改造后到访者仍能感受到原空间的故事和历史文化。
(3)文化传承与教育性结合问题的解决和优化。
①具体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对优秀精神文化传承同时,使其具有教育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设计只将文化元素照搬到表面上,并未达到教育的意义,削弱了设计所能够带来的价值和影响。
②优化策略:在厂区内设立介绍立牌,对于植物、工业零件、厂区等进行介绍,可设置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景观创意小品,在美化景观的同时具备教育意义,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起积极作用。
2.其他方面的优化策略
第一、道路交通问题的解决与优化。在老旧工业厂区周边的道路交通往往较落后,存在交通拥堵、缺少停车位、道路狭窄或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如果厂区周边有较多居民区,显然道路扩建和通过车辆、人群的增多会给周边居民区带来诸多不便和噪音影响。所以,在改造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区位条件对其主入口位置进行调整,可避免对周边住户生活造成不便,提升该空间的道路交通结构和功能性。第二、服务人群问题的解决与优化。考虑到老旧工业厂区往往处于旧城区或市区内部,周边以居民区和学校为主,所以对于公共空间、良好生态环境空间均有迫切需求。改造设计后的空间主要服务人群应以学生和中老年群体为主,青壮年群体为辅,满足不同群体对生活空间的需求。第三、工业厂区内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和优化。工业厂区内部环境整体较差、绿化率极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应针对此类问题大幅提升绿化率、改善整体环境。以原有植物种类为主,其他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为辅,通过不同植物组合和排列形成不同造型的景观小景。利用不同花期的花卉造景,以达四季均有鲜花盛开的景象。铺装方面采用雨水采集和雨水循环系统,便于保持长期稳定的整体空间状态。
结语
本文意在对老旧工业厂区的改造设计进行着重研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探索和分析其在景观改造设计与文化传承结合上的具体内容、可行性和发展趋势。通过进行景观改造设计,在改善原有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最终转化为工业文化生态园。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设计能够丰富和开拓该领域设计师和工作者们在老旧工业厂区改造设计方面的思路,引发设计师们的深入思考,同时老旧工业厂区改造问题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最终达到更好地设计和传承工业厂区旧址及其历史文脉、共创美好生态环境的双重效果。
注释:
①杨希文.后工业语境下的景观设计——以广州创意产业园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1.
②张晓燕,黄利兵.触“景”生“情”——论环境设计中场所记忆的连续性[J].美术向导,2013.05.
③孙守东,王宇佳.大连地区工业建筑更新改造探究——以大连15库为例[J].门窗,2016.08.
④诺伯舒兹(挪).场所精神[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⑤王天雪.开放建筑视角下旧工业厂区改造更新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⑥周珊羽.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以河北省秦皇岛港厂区改造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2.
⑦雒敏华,罗沁.老工业区规划改造研究[J].山西建筑,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