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现状分析

2022-03-03刘振尚均林王赞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刘振 尚均林 王赞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校大学生成长过程经历了三网融合和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信息裂变式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他们接触信息的量前所未有的庞大,接触、传播信息的途径史无前例的多元。高校辅导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契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才培养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新媒体适应高校教育改革新要求,然而融合现状还面临诸多困境,如部分辅导员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和应用态度问题,辅导员职业定位以及综合素养,特别是舆情应变能力、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都制约着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此,本文通过介绍新媒体对于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重点阐述目前融合工作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完善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引言

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要始终走在先进性教育前沿,辅导员应站在自身教育职责基础上,立足新时代,结合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以此确保大学生思政观念契合时代要求。因此,文章就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及行为特点为开篇,结合目前教育现状,并给予创新式解决之策。

1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与新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融合度不足

一是在意识形态上,部分辅导员没有切实认识到新媒体的作用,迫于教育改革与学校要求,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将新媒体的应用置之不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于重视形式,看重“政绩”效应,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没有真正发挥新媒体的效力。二是造成新媒体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还有外界对辅导员工作的忽视,存在着这样一种声音“辅导员没有能力进行思政工作新媒体融合创新”,实际上是对辅导员职业任务定位以及个人工作能力认识不准确。一个是自身的原因,一个是外界的干扰,二者有其一都会制约着新媒体应用。

1.2缺失技巧

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感知途径也变得五花八门,而只有在传统思政工作手段下结合相关技巧,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可是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大多为面谈或者微信,而交流内容大多为学业上的任务等。这使得师生关系中间一直存有微妙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使得学生对于教师只有尊重,却没有亲近。而高校辅导员亦是将大学生看作为自身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学生个体而已,没有将其处于平等的朋友地位,这对于思政工作的落实自然存有一定阻碍。另外因为现代大学生大多为90、00后,现代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愿意被人支配,尤其还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存有一定叛逆因子,这些都是辅导员思政工作难以落实的重要因素。

2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拓展的优化路径

2.1提升辅导员话语水平

辅导员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话语水平的提升,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生活化,即话语内容要符合或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其兴趣爱好,满足其情感需求。同时,善于抓住国内外热点话题来设计话语内容,在话语表达上要盡量做到生活化,比如可以关注学生的网络行为和语言,带领学生深度挖掘、分析热点事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时效性,即教学中引入当时热议的潮流话题,在增强话语的权威性与传播力的同时,增强引领能力。

2.2开展实践活动

高校教师应抓住课外实践这一活动,将实践活动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让学生对我国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实践基地,采用实地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国家产生热爱之情,能更好地与共产党人的爱国之情产生共鸣,进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3创新教育方法,灵活育人

新媒体时代,讲究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吸引大众关注。而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创新亦是如此。只有彻底打破传统说教式思政的禁锢,才能真正做到创新。辅导员可以适当融入学生群体中,了解现有阶段学生中间最热的话题度,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的灵活性,将创新思政工作落到实处。例如,辅导员发现有部分学生崇尚国外政策生活制度等,辅导员可以将现有爱国教育主义红色基地、感动事迹,进行整合,形成短视频,投放于新媒体平台之上。在针对学生观点上,无须点名批评,让学生在爱国的氛围中被其感染,引发爱国情感。润物无声中落实思政教育。或者在班会中,可以针对时政要闻,让学生都讲讲自身心得,在表扬时要着重表扬,在批评时点到为止,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具有一定自尊心,针对辅导员的点拨自然会领悟。而针对这种方式,也可以将那些沉溺于网络中的学生引导出来,使其敢于在现实生活中发言,重新和同学之间形成默契,一点一点走出虚拟世界,重写拥抱生活。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巨大考验面前,辅导员应提高对新媒体积极作用的重视,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庞德英.新时代辅导员提升思想引领能力的路径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01):23-25.

[2]傅艺娜.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内涵、构成与提升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9(04):38-41.

[3]康娜,韩薇,黄荟宇.高校学生工作治理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141-145

[4]刘琤.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和模式研究[J].化工进展,2020,344(5):436.

[5]张宝君,刘静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