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物理教学
2022-03-03李东
李东
摘 要:本文结合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从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途径;开展探究式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突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优点,以及探究式教学活动弥补了应试教育的不足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了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认识。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 指导思想 途径 问题
引言
当教育工作者看到或听到“探究”这个词时,[1]许多人想到的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科学的方法。美国1993年出版的《科学素养的基准》和1996年发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里所出现的“探究”,也是这种教学和学习科学的特殊方法,称之为探究、探究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2]
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3]就在于它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倡导学生采用“自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针对教育现象中暴露出的种种不足,我国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终于被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4]
1.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几乎成了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手段,而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也备受关注,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1.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替代,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方式主要存在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的学习过程中,知识是先贤们以经验、总结的直线形式呈现在书本上,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教育方法各有千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前者主要是突出和强调掌握和接受知识,仅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过分强调模仿和记忆,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热情和乐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探究式教学,它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是发现学习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在“研究影響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时,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实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验,最后填写实验册。学生提出了温度、天气、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树立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教育观念。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教会学生以有限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也即是以旧知识为载体,去研究、发现新的知识。“兴趣、思维、能力”是教学指导思想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学到会学善思的好本领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见物识理、以物教理、制物证理,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2.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途径
在新时代下开展探究式教学有着诸多的优越性,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有什么具体的途径呢?我们就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讨论。
2.1.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曾有教育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5]可见,兴趣在教学中对教学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某个事物、事件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不会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对教育工作者要达到他的教学目的是有害而无利的。例如:在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引言部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在教学中我以“小电风扇”“小发报机”“吸盘挂钩”等小实验引入新课,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为今后的物理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因素。
2.2.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与重要源泉,而物理学始终站在科学前沿,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6]从中使我们认识到,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创造性学生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究式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
2.3.通过开展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直接思维到逻辑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这一基本途径,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其中,探索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研究、验证知识迁移等探索活动,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和概念。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可由生活经验猜想电流可能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系,再由学生设计并提出实验方案,在学生分组实验时互相探讨,教师巡查时进行指导、点拨,最后,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规律,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组织者的关键作用,使学生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2.4.通过探究式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教学。
在现代的教学形式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已经确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领导者地位已经确立。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活动时,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7]所以,不能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要始终坚定“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3.1.精心組织探究活动。
学生的探究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执行,教师要重视、总结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精心引导,要依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确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创设探究性问题,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8]实践是探究式教学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3.2.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的作用。
物理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教师应改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角色,在物理探究活动中,与学生同研究,教学相长、不断丰富自己,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去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会研究,这是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发挥积极作用。探究式教学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9]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
3.3.在探究式教学中,应重视过程,不要只看结果。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究、探索问题,不应用会不会做,或做对做错来区分不同的学生,而应重视学生研究问题的深度。[10]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会有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错误的结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拨,不包办代替学生去完成任务,要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任务,训练他们的创造才能。
4、结 论
进行探究式教学后调查统计:
对学生的调查:①学生对 “探究式教学”的态度:很喜欢41人,占34.2%,喜欢68人,占56.7%,能接受11人,占9.2%,不喜欢0人;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量:明显减少57人,占47.5%,略有减少50人,占41.7%,略有增加11人,9.2%,明显增加2人,占1.7;③实施探究式教学后学生是否养成预习习惯:已养成67人,占55.8%,有时预习51人,占42.5%,基本不预习2人占1.7%;④通过探究式教学对教材内容掌握情况:完全掌握35人,占29.2%,基本掌握56人,占46.7%,有部分疑惑29人,占24.2%,基本不会0人;⑤学生通过探究式教学练习的有效性:有效86人,占71.7%,基本有效34人,占28.3%,无效的0人。
对家长的调查:①是否了解探究式教学:听孩子讲70人,占58.3%,家长会47人,占39.2%,校讯通3人,占2.5%,没听说过0人;②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减少50人,占41.7,略有减少59人,占49.2%,略有增加10人,占8.3%,明显增加1人,占0.8%;③对探究式教学改革的看法:很有必要73人,占60.8%,没有必要0人,都可以47人,占39.2%;
通过一年的实践教学表明,学生和家长对于探究式教学法都很欢迎,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创造能力为主导方向,在多方帮肋学生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从中探索奥秘,发现规律,然后经教师归纳点拨,使学生的认识中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现象深入到本质,进而获得知识。
探究式教学是对原来物理教学方式的一个补充,不是完全取代,不是每节课都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它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面对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使探究式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并学以致用。[11]这样,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学生的独立性、适应性和合作性得到了发展,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发展和充分体现,这是应试教育所不及的。
参考文献
[1].文森、邓金洲主编郭长江著《新课程物理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22-38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003年版.P107-108
[3].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P3-15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P8
[5].叶一舵.心理学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P36
[6].麻晓春.中国教育报[N]2003-5-20.P3
[7].任长松.探究式教学18条原则[M].P16
[8].阎金铎.物理课程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P31
[9].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7
[10].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P51
[11].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等.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