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西式面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3葛晨
葛晨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素质、强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众多中职学校研究重点。对中职西式面点专业教学来讲,教师围绕工学结合内涵,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利于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针对性,促使学生综合化、专业化发展。本文就工学结合背景下西式面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看法,希望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西式面点;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重视校企合作,完善教学体系
为了进一步实现工学结合下的教学目标,中职西式面点专业教师需围绕校企合作,充分掌握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并围绕这一内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是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推动专业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工学结合视域下,专业教师以及学校则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落实有效措施,并通过与企业优秀工匠、人才的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校内教师能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则需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方面,落实必要的奖励机制,鼓励并组织校内教师积极参与培训以及岗位一线的工作,使教师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内容,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企业人才来校指导。企业优秀工匠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过程,引导教师掌握更多与生产相关的操作标准,让教师掌握更多可以构建有效教学环境的方法。其次,西式面点教师围绕学生就业,与合作单位人员共同研究,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教师通过分析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并通过与合作单位人员交流,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最新知识、落实全新教学理念,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接轨;适当调节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空间,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学生正确价值理念。
二、创新教学方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西式面点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时间,以此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化、专业化发展。在这一需求下,项目教学和混合教学成为众多教师沿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舒芙蕾制作”教学中,笔者借助混合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开展了教学活动。在线上预习教学阶段,筆者首先结合教育重点,制作了精良的学习视频、教学案例、操作流程、面点发酵时间等内容。同时,为了最大化教学效果并强化学生学习意识,笔者还在视频中加入了符合“00后”学生认知的表情包、GIF图等趣味内容,并渗透了精益求精、CAD在现实中的应用范围等内容。其次,笔者将这些内容上传到班级学习网站,并将网站生成的二维码分享到班级群,让学生扫码学习。平台具备记录功能,学生不仅可以提出相关的疑惑点,同时也可以在学习库查阅相关的资料。笔者则是将学生学情记录、整合,以此来确保线下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之后,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笔者借助项目式教学,开展了线下教学活动。首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教学重点,笔者再次讲解了基础的操作流程,并将学生分组,以便开展之后的教学活动。其次,笔者引出了项目案例,并为学生讲解了目前西式面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工作标准,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计算机素养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随后为学生布置学习项目,让其在组内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为学生提供线上资源库,让他们在小组内思考项目的设计、流程安排、完善等,并最终进行实践。
三、围绕工学结合,完善教学评价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西式面点专业教师同样需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从多方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主要是教师结合学生的成绩对其进行评价,但是此种方式并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学习情况。首先,学生的线上评价。结合线上平台的记录功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尽快加入学习过程。其次,重视学生的课堂评价。可以从考勤、任务完成情况、参与积极性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的同时,树立学生的发展认知。
四、结语
引言:工学结合的内涵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实际就业、岗位相关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急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在中职西式面点专业教学中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利于改善教学现状、完善教学体系、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因此为了发挥全新模式的教育价值,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专业教师需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校企合作、打造良好教学环境,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娟.塑形注魂——中职西式面点实操教学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209-210.
[2]穆丹.通过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J].食品安全导刊,2020(27):34.
[3]付晓冬.浅谈在西式面点职业技能培训的课堂中体现市场性[J].才智,2019(3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