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
2022-03-03李晨
李晨
摘要:高中生群体中存在着自尊感薄弱和生活无意义感明显的现象。本文从这两个特点入手,阐述生涯教育如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力特点,建立合理和稳固的自尊感,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并且通过系列体验活动明确生命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关键词:生涯教育;空心病;自我同一性
教授徐凯文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其中提到了当代学生的一大心理困境:“空心病”,这一观点引来许多心理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据笔者观察,“空心病”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不稳定的自尊感——这种自尊感时常建立在和他人的比较之中;二是强烈的无意义感——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
虽然这篇演讲距今已经5年了,但徐凯文教授提到的问题在现代高中生群体中仍旧非常普遍。近些年逐渐被重视和关注的生涯教育,似乎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答。本文将从高中生存在的“空心”状况入手,探讨高中生涯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和有效的价值感,从而找寻到当下的意义,使得“空心不空”,理想与生活变得丰满而美好。
作为高中心理教师,我观察到学生们的焦虑感往往爆发在考试前后,经常有学生和我倾诉自己的成绩或学习状态不如班里的其他人,对未来感到很恐惧和焦虑。伴随着焦虑的是低自我价值感。在很多学生的心中,分数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自我的标签,分数高了自尊就往上升,分数低了就直线坠落,甚至坠成“没用的人”。但问题是,即使一位学生再优秀,“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总有人落在平均线之下,总有人在最后几名,如果让自尊建立在成绩上,那班里的后进生不就都是“低自尊”人群了吗?按照这个逻辑,“尖子生”似乎可以幸免于难,但实际并非如此。即使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也难保每次都考的理想,也难保离开了高中,未来一直都是顶尖者。只要自尊感是依靠着成绩、依靠着“超过别人”建立的,它必然是脆弱的。更近一步说,任何以外界评价标准为依据,而非产生于内在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可的自尊,都面临着随时坍塌的危险,都是“虚假的自尊感”。学生形成这类“虚假的自尊感”,一次那个程度上是“唯分数论”教育模式的后果。那么面对这一现状,老师和家长能够做些什么呢?
我们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中需要经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挑战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依据这一理论,高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建立”,即明确“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这一阶段顺利度过,青少年会逐步增加对自身的了解,确认自我独特性,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健康的自尊感。在促进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生涯教育是有力的手段。
第一,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探寻“我是谁”这一问题。生涯教育带领学生探索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知识和事物,未来想要做的事情,让学生从消极的“考试工具”,转变为满怀期望、富有追求、充满冲劲的梦想探索者。兴趣找到了,学习动机和内在积极性自然提高。虽然对学习的投入增多,但因为喜欢,负担感反而会减少。工作中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因为孩子学习动力不足联系了老师。心理老师和学生交谈后发现,这个学生并非厌学,只是觉得学不学都一样。实际上,他内心有一种“穷游”的理想,想要在未来走遍世界各地,探寻不同的文化和风景。因此他认为,好好学习再按照父母的意愿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就会使他失去完成这一理想的机会。“我不介意成为和尚或者外卖员,那样反而比较自由”这是学生的话。家长希望孩子的未来稳定,这是他们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于是事无巨细地检查、督促孩子的学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难以打动孩子的内心,因为这终究不是他们期待的生活,他们会以各种形式反抗。后来心理老师与学生深入交谈,从生涯规划的角度不断地引导,询问他为什么不考虑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这类专业呢?这样既贴合了他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又可以用专业的知识代替纯体力劳动谋生,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时间做想做的事。学生交谈后也表示自己获得了不少启发。
除了兴趣探索,生涯教育也关注学生的性格和能力特长。这种“关注”是包容和多元的,不简单地评价高低优劣,只为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领域。在实际的工作中,当学生填写完MBTI性格测验、多元智能测试之后,普遍表现出了对自身更多的好奇和思考;学习风格测验让听觉型、视觉型、语言型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自己具有独特性时,他们更容易舍弃单一的评价标准,而是从更多元的角度看待自身。即使在分数这件事上我一直不太出色,那又怎么样呢?分数只是我的一面,而我还有其他的特点,有其他擅长和优势的东西,我依然相信自己具有无限潜能。
除此之外,用多元视角看待自身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朋友们不必在一个维度上拼得你死我活,而能够在不同的方面互相鼓励,一起成长。这样一来人和人的联结更加紧密和真诚,友谊便不会因为过度比较而受损,学生的孤独感减少,人际支持增强。
第二,生涯教育在讨论学生“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里涉及了学生对未来的专业、职业和人生发展方向的规划。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很多高中生,甚至是高三学生,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未来想做的事情。有的学生只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做题上,认为“想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是生涯意识不足的体现。他们应该认识到,考个好成绩好大学不是人生終点,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要往前走,也要知道为什么往前走。如果目标不明确,方向都是混乱的,只是一味向前,最终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概率又有多大呢?还有的学生,因为内心对“要往哪走”并不确定,所以缺乏学习动力,迷茫感很重。高中生处在急速的发展中,他们面临非常多的变化,而变化中“方向”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现实中往往是老师、家长定下了方向,学生就一直跟随着权威人士的意见行事,顺应外在要求,慢慢变成“为别人学”的被动状态。他们需要自己找到学习目的,摆脱外在逻辑的束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这是一种内在力量的体现和延伸,从这里也可以收获更多的自尊感——这是我想要的人生,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靠近它,去实现它。除此之外,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有助于他们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和磨炼自己。哪怕对现在的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只要努力,未来也可以成为心之所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希望教育呢?
在规划未来的过程中,实际上也隐含着一种对价值观的探讨。一些学生表示自己时常倍感压力,体验到的生活乐趣显得单一而匮乏,因而对生命的价值感到困惑。生活必然是充满了挑战性的,但是多数人还是愿意向前,是因为在挑战、责任和压力之后,依然能看到希望,我们依然能够去追求心中认为有意义的东西。为什么有的学生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意义?一定程度上,他们的生活被困在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中了。每天面对的道路是固定和单一的,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受限的,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在这一点上拓展他们视野,学生很难看到世界呈现给他们的丰富选择。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他们尚未看到,因此尚未考虑,更不用提尝试和体验了。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生涯教育中的一些活动会如此受欢迎。例如职业模拟体验,它不仅让学生了解每个职业的工作任务,还让他们走出家和学校,看到、感受到更多元和复杂的生活。意义感很难通过“说”去传递,学生必须在实际体验中自主发现和领悟;职业故事分享,各个行业中的优秀人物是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和梦想教育的绝佳案例。如前文所述,高中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将他们的形象和生活作为目标,为之奋斗和努力。分享企业家们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从更高的水平看待生活和世界,让他们明白“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进而主动的探索“我想要怎样活”,“生命中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一系列问题。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一些民族企业家的个人经历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从而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在当代一些虚无主义的文化浪潮下,找到能够长期坚守的价值。毕竟,背负一些东西才能稳重前行。
当然,在生涯探索的过程中,家校联合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止学生努力完成了“父母想要的人生”,我们需要把职业规划中亲子间的不一致化解,转变某些家庭中的固有观念,整合家庭资源,为家长和孩子寻到共同的方向。
当生涯教育在高中生群体中广泛和正确的开展,我相信“空心病”现象会越来越少,学生能够从“无意义感”“被推着走”的困境中出来,重新获得内在力量,主动掌控自己的人生。他们会明白,意义与价值就在他们的每一次选择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东燕.青少年“空心病”的解決之道[J].求学,2022(01):76-77.
[2]胡艳.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待高校大学生“空心病”现象[J].改革与开放,2018(07):74-75.
[3]陈建俏.高等院校大学生“空心病”心理危机的理解与化解[J].校园心理,2021,19(05):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