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质量的价值研究
2022-03-02周萍戚桂艳宋燕秋杨双双刘文悦付玲玲白经伟
周萍 戚桂艳 宋燕秋 杨双双 刘文悦 付玲玲 白经伟
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而患者高度消耗状态,营养不良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削弱患者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或住院时间等,不仅影响患者预后结果,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诱发医患纠纷,造成严重不良后果[1]。早期肠内营养是纠正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首选措施,但肠内营养喂养过程中,患者极易发生胃潴留、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影响喂养效果[2,3]。目前,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是一种新型喂养方法,可确保患者24 h完成营养液输入目标总量,提高喂养效果,保证患者营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筛选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试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7.34±6.17)岁;体重指数(21.49±5.15)kg/m2;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8.02±6.23)岁;体重指数(22.04±5.63)kg/m2。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3 d,患者达到并耐受持续肠内营养目标喂养速率,年龄≥18岁,住院时间>10 d。(2)排除标准:合并有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腹腔内感染等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禁忌证,肠外营养支持者,不愿参与本研究,使用胰岛素泵或糖尿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依照常规方法进行肠内营养喂养,经鼻胃管泵入营养制剂,方法:患者从小剂量进行喂养,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调整剂量至目标热量20~25 kcal/kg,初始输注速度以25 ml/h进行喂养,每间隔4 h进行1次胃内残余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入速度,若胃内残余100~200 ml,维持原有输注速度,若患者胃内残余量>200 ml(连续≥2次),则暂停或减缓输注输入,若胃内残余量<100 ml,则增加20 ml/h输入速度。
1.3.2 观察组:准确计算患者能量需求20~25 kcal/kg。采用喂养方式:首先根据每日目标喂养总量,计算患者平均输注速度,计算公式:输注总量/24 h=平均输注速度。本研究中最大输注速度为150 ml/h,若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因不良反应或检查等因素,终止喂养,再次开始喂养时需要根据营养液剩余容量重新计算输注速度,计算公式:剩余营养液总量/剩余时间=平均输注速度。在此过程中,若患者胃内残余量<300 ml,则无需调整输注速度,若胃内残余量≥300 ml,则需要降低25 ml/h输注速度,给予胃肠动力药物;若是患者胃内残余量仍然过多,则暂停喂养,其后每间隔4 h监测患者胃残余量,若胃残余量阈值<300 ml,则可逐渐恢复肠内喂养,增加输入速度,尽量完成每日喂养目标。
1.4 观察指标 2组临床指标对比,记录达到预计目标量消耗时间,记录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记录预计目标量百分比、每天营养制剂输入剂量。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简表(MNA-SF)评价2组营养状态,该表总分14分,包括:精神系统疾病或神经类、活动能力、饮食状态、应激性、体重指数等。评分≥12分表示营养状态正常;评分≤11分,表示潜在性不良或营养状态不良。采用血清酶法测定2组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使用Abbott Laboratories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操作依照说明书进行。统计喂养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出血、呕吐、胃潴留、肠鸣音减弱、腹泻、腹内压升高。
2 结果
2.1 2组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营养达标时间、ICU病房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营养达标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2.2 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指标与MNA-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试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MNA-S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与干预前对比,试验组各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腹内压升高、腹泻、肠鸣音减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出血、呕吐、胃潴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肠内喂养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60,例(%)
2.4 2组喂养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喂养中断时间与中断次数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喂养中断次数、中断时间与目标喂养量达到率比较
3 讨论
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因素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时,可能出现不耐受情况,如胃排空延迟等,导致摄入能量未达到预计目标,限制了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4,5]。肠内营养不耐受,多伴有营养不良加重,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与风险。重症患者处于高度内耗状态,若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导致无法经肠内营养供给,加重自噬代谢;同时,重症患者多伴有肠黏膜功能障碍,肠内营养不足,则会引起肠内毒素与菌群的异位,加重全身感染[6-8]。此外,长期肠道功能不耐受,极易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如何预防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提高肠内营养质量,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营养达标时间、ICU病房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比常规喂养方式,利用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可有效缩短患者营养达标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机械通气与ICU病房时间。基于容量的肠内营养方案,依据患者每日喂养总量,计算平均输注速度,提高肠内营养效率;即便患者因外界因素影响,喂养中断后,仍可根据剩余营养液容量,重新核算输注速度,确保患者每天达到营养液摄入目标,有效的提高肠内营养喂养效率[9,10]。同时,在喂养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胃内残余量,评价患者胃排空状态,必要时给予促胃动力药物(即连续≥2次胃内残余量>250 ml),确保患者总营养供应的达标。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肠内营养不良最直接影响的是导致患者蛋白质、热能摄入不足,引起营养状态受损[11,12]。前白蛋白半衰期为2~3 d,属于急性时相蛋白,能够对机体营养状态及时反馈,是临床监测营养支持效果、评价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13]。本研究显示,干预1周后,试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MNA-S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干预后,患者机体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得到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得到显著提高。
研究显示,试验组腹内压升高、腹泻、肠鸣音减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有助于预防患者肠胃不耐受,降低喂养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风险。试验组患者喂养中断时间与次数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传统的喂养策略,依据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改变了护理人员或医师根据经验调整喂养量与喂养速度的观念,提高医务人员主观性与积极性,根据患者喂养容量控制喂养速度,提高重症患者能量摄入水平,与喂养达标率,进而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与免疫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14,15]。
综上所述,对重症患者实施基于容量的喂养策略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喂养达标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