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海地区明清时期的海防

2022-03-02周晓惠刘辉张斌

大众考古 2022年9期
关键词:卫所洪武海防

文 图/周晓惠 刘辉 张斌

威海,别称威海卫,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而得名,寓意威震东海。其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是南北海运、海防军事的重要门户。自元代始,威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侵扰,为加强海防、抵御倭寇,洪武元年(1368)五月,明政府整饬海防,于胶东沿海要冲设卫屯兵、移民屯田以抵御倭患,创立了营、卫、所“亦兵亦农”的新型海防体系,对日后威海乃至整个中国海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海防

14 世纪,日本进入南北朝时代,政局混乱,大量亡命之徒窜入我国北方组成海盗团伙,抢夺钱粮,杀掠人丁。尤其是元末,倭患更为严重。沿海各地,从福建到江浙,再到山东、辽东沿海,均遭受过倭寇荼毒。

明代倭寇侵袭路线示意(威海卫所博物馆)

巡检司

为加强胶东沿海防御,明洪武元年,文登地区设立了温泉镇、辛汪寨、赤山寨、乳山寨4 个巡检司。用以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

乳山寨巡检司,位于登州府宁海州境内(今乳山市乳山寨镇)。该巡检司是今天威海境内4 个巡检司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宋时已设,元因之,明属宁海。

温泉镇巡检司,位于登州府文登县境内(今威海市环翠区温泉寨村)。该巡检司源于金代温水镇。

《辛汪巡检司创寨记》碑拓片(威海市博物馆藏)

辛汪寨巡检司,位于登州府文登县境内(今威海市环翠区长峰)。设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宣德九年(1434)二月,司址移置于长峰寨。1991 年,“辛汪巡检司创寨记”石碑出土于威海市寨子村附近一处工地,据碑文可知,赤山、温泉、辛汪三个巡检司均设于洪武二年。

赤山寨巡检司,位于登州府文登县境内(今荣成市斥山)。设于明代洪武二年,嘉靖三十一年(1556)革除。

洪武三十一年(1398)后,随着威海三卫四所相继建成,巡检司处于防倭海防体系的辅助位置。

文登后右所与文登备御千户所

北齐天保七年(556 年),文登置县,旧为土城。洪武二年(1369)二月,明政府在渤海沿岸设置了第一个军卫—莱州卫,在府治(今莱州)东南,莱州卫初设5 个千户所,文登后右所便是其中之一。

洪武五年(1372),设置莱州卫文登备御千户所,委任管军千户、镇抚等官员。清《光绪文登县志》记载:城池周七里,高二丈五尺,厚一丈;池阔三丈,深八尺;设城门三座,东曰“望海门”,南曰“新建门”,西曰“昆嵛门”,并设楼铺十五座。

威海三卫四所

明朝卫所制度是在继承元朝旧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重定卫所制度,规定每卫设前、后、中、左、右5 个千户所,以5600 人为一卫,1120 人为一千户所,112 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2 人,小旗10 人,分别由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官、小旗官等率领。遇有战事,五军都督府下令给都指挥使司,都司再下令给卫,卫再“下于所,千户督百户,百户下总旗、小旗,率其卒伍以听令”,由上至下,军事命令得以有序执行。

增设七卫分布图(威海卫所博物馆)

随着倭患日重,宁海卫难以承担西至烟台,东到成山头,东南到石岛、靖海,南到浪暖、大嵩漫长海岸线的守卫任务。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二十日,朝廷下令,山东都指挥使司增设七个属卫,分别为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

威海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徐达长子徐辉祖设威海卫,寓意“威震东海”,最初威海卫有防无城,不利于海岸陆地防守。永乐元年(1403)调陶钺为威海卫首任指挥佥事,命其征集宁海州和文登县军民数万人建筑威海卫城。城为砖城,周长3004 米,墙高5.6 米,池深2.6 米,宽5 米,设4 门。共辖墩9 座,堡4 个。初设指挥14 员,屯田74 顷50 亩,左、前、后三千户所置正副千户13 员,百户30 员。

威海卫城南门

《新建环翠楼记》碑拓片

弘治二年(1489),山东按察司奉敕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奉派赴青、莱、登三府巡察,抵威后发现城池倒塌,兵政废弛,于是调动人夫数千名,支泰山香火钱数百金以修筑威海卫海防设施。威海卫军民十分感激,时任文登营把总王恺捐出俸银,在威海卫西城墙高处建楼,以纪念赵鹤龄功德,并请阁老刘珝撰写《新建环翠楼记》。

成山卫始建于洪武三十一年,石城,城周长3280 米,墙高6 米,厚7 米,设4 门,东门名“永泰”,西门名“天顺”,南门名“文兴”,北门名“武宁”。共辖墩18 座,堡16 个。初设指挥17 员,屯田187 顷,左、前二千户所置正副千户16 员,百户20 员。1942 年,出于抗战需要,城垣被拆除,成山卫仅留东、北二城门。“文革”期间,东门被拆除,现仅有北门尚存。

靖海卫建于洪武三十一年,石城,城周长3237 米,墙高8 米,池深3 米,厚7 米,设4 门。共辖墩20 座,堡9 个。初设指挥12 员,屯田118 顷75 亩,左、中、后三千户所置正副千户16 员,百户30 员。为建靖海卫城,窑湾处建立了上百座砖窑,上千民工源源不断地把烧好的长一尺半、宽八寸、厚五寸的城砖送入修筑中的靖海卫城。

洪武三十一年,在威海地区设三卫之余,增设百尺崖备御后千户所、寻山备御后千户所、宁津守御千户所、海阳守御千户所四所。自此,威海地区卫所联动,互为犄角,大大加强了胶东半岛的海防军事力量。

文登营

因永乐六年(1408)倭侵之害,为了加强山东地区海防,明政府决定于登州水城内设立备倭都司,“以节镇沿海诸事”。同时于永乐(1403—1424)、宣德年间(1426—1435),在胶东半岛先后设立即墨、登州、文登三营,以应援沿海卫所,从而使山东地区海防形成了“营、卫、所”的海防体制。

图① 文登营东门遗址

图② 文登营西门遗址

图③ 文登营城墙遗址

文登营设立于宣德二年(1427),营址初设于文登县城内西门里,宣德十年(1435)东迁10 里筑土城,周长3 里,设东、西、南三门。文登营驻军1100 余人,设把总或守备(兼总指挥),多由四卫指挥兼任,指挥、节制宁海、成山、威海、靖海四卫及宁津、奇山二守御千户所。

据史料记载,文登营正门为砖砌圆拱门,门洞广丈余,深两丈,大门额前后各镶石匾一块,均长二尺五寸,宽一尺五寸,内凿“齐东重镇”,外镌“东方名藩”。这两块石匾现藏于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

“齐东重镇”石匾拓片

“东方名藩”石匾拓片

城中央建议事厅一座(俗称衙门),厅前廊庙柱粗可合抱,白石琢成花窗隔扇,朱漆大门。厅后左右两侧分别建粮秣库和军械库,藏军粮、马秣、甲胄、土炮、戈、矛、藤牌、弓箭、刀、枪、火药、旗、鼓、军乐器等。厅左右设东西箭道,为平日习功练武之地。土城东千米外为教场,教场北端分建旗纛庙和检阅厅。

“营”是高于“卫”的军事机构,为卫所的领导机构和军事大本营,对卫所具有统领、指挥、应援的使命。三大营的建立,营、卫、所、司多级海防力量随之加强,使得山东沿海卫所有了更强大的纵深支持,在当时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各部能就近快速传达军令,便于各卫、所及时策应,为海防守军提供了稳靠的后援保障,对倭寇形成了强力的震慑。

明代抗倭名将

明代威海地区涌现了许多抗倭名将,他们因英勇的抗倭事迹而彪炳史册。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所。嘉靖三十三年(1554),戚继光从海上巡视文登营所在防区,写下《过文登营》抒发自己忠心报国的情怀。“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楂。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该诗前四句写作者在文登营所见边防形势,后四句怀古感事,描绘了文登营防区一带风光和秦汉历史遗迹。

毕高(1520—1563),字士登,号月亭,威海神道口村人。善骑射,爱读兵书,少年时即有抵抗外侮之志。嘉靖二十二年(1543),袭威海卫指挥同知,后升任登州营后营把总、即墨营守备等职。嘉靖三十九年(1560)升任淮扬营参将。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二月,戚继光回浙江作战,倭寇乘机进犯福建,围攻兴化城。他率众固守。倭寇攻城不下,围困月余。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在与倭寇作战中阵亡,赐祭葬威海钦村狮子园。

清代海防

裁卫设县

从顺治二年(1645)开始,清政府将威海卫指挥使司改为威海卫守备署,改设五品守备一员,废除世袭制,负责管理卫中庶政,兼理屯务。

到了清代,卫的存留与否,对其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巨大。一般而言,卫的辖区较县小,但官员设置、赋税征收、生员学额却优于县。因此,卫所裁撤历程十分曲折,每当裁卫的动议一出,就会遭到卫所乡绅、生员的强烈反对。以威海卫为例,康熙二十年(1681),威海卫绅士连名公呈条议,以威海卫为军事要地为由,说明卫所屯地应该保留。同时,莱阳、文登二县及大嵩、成山、靖海三卫士民,亦反复敷陈不便裁并卫所。到了雍正三年(1725),兵部行文裁卫,威海卫贡生吕曰卓执笔《阂卫绅士留卫公呈》,要求不要裁卫。威海等卫又得以保留,改为附近州府管辖。雍正四年(1726),山东巡抚陈士倌奉旨至沿海察看,之后在《奏留山东沿海七卫》中,以五点不宜裁卫的理由,让威海诸卫再次得以保留。

威海卫于雍正十三年(1735)裁撤,并入文登县,军屯18 处并归宁海州、文登县、海阳县。将文登县原属之温泉镇巡检移驻威海卫,改设巡检司,设巡检一员。成山卫于清雍正十三年撤所置县,雍正帝为新县荣成命名,于乾隆四年(1738)完工。至此,历时半个世纪的“裁卫”之举终于画上了句号,历时330 余年的卫所制度也结束了其使命。

文登营改制

雍正十三年取消卫所后,文登营作为绿营军营仍存在,但驻军由过去的世袭军制改为非世袭的绿营兵制。其属于登州总兵的镇标下属部队,按绿营部队标、协、营、汛的建置组建,设马兵、步兵、水兵。其战略地位虽有所下降,但仍兵多将广,多次参与战事,战功显赫。文登营从明永乐四年到清光绪二十年(1406—1894)间,与倭寇和海盗发生大的战事20 多次,有力保卫了国土安全。民国元年(1912)1 月,辛亥革命爆发,文登营主官中军都司杨飞鹏逃跑,存在了近五百年的文登营退出历史舞台。

烟墩传递信号线路示意

海防遗存

烟墩

卫所主要是靠烟墩传递军事信息。根据燃料不同,报警信号分为烟、火两种,据其视觉特性分别在白天和夜晚使用。明代应槚所辑的《苍梧总督军门志》中详细记载了墩堠的报警制度:“如遇瞭见异船在海行驶即于贼船近处,墩上举大白旗,各墩连接走报;如贼势将登犯某处地方,日则举烟,夜则举火,仍放大铳三个,鸣锣,令一军执小旗、打小锣将贼船数目、约贼若干、登犯某处地方情由,毋分雨夜,走报邻墩,一体传报各军。敢有私自下墩者,捆打一百;离墩所回家躲闲者,斩首传示。如失报误事,若已得邻墩之报而不即传闻误事者,亦斩首传示。附近各衙所掌印官兼督提调,另委督墩官一员往来查督,总兵、参、游官仍不时稽阅,不致废驰。”

烟墩台体顶面多呈内凹状,台体主要分为梯形台和圆台两类,台体底部多呈方形、长方形、圆形,整体高度在数米至十数米不等。烟墩、烽堠可以是单独的台体,也可以是数个台体的组合,可分为实心墩和空心墩两类。今威海境内烟墩遗存仅见实心墩台,主要分布于各卫所辖区内的沿海港湾高地和各卫所驿道沿线,分四条主干线传往文登营方向。

南线负责前岛、长会口、靖海湾畔及东海域情报传递任务,由高村的墩后往团山、文登营的墩前传至文登营。

北线负责威海附近海域情报传递任务,由江家寨东山的堡子顶,经文登的大庄北墩、窦家头、止马岭,最后传到文登营。

东线负责宁津所、寻山所等处的情报传递任务,由寻山所,往崖头附近传至堡子后,再经大水泊的堡子传到文登营的墩前,最后传到文登营。

东北线则主要负责成山卫西和南海域的情报传递。沿今荣成县北海岸,经墩东夼、泊子周家南的墩后,往西到达泊于家之北,转南到达桥头以东观里的堡子岗,桥头西的墩前,报信口子,折南到达杜里的堡子,又西到达文登营。

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在成山卫设墩18座、堡16座,寻山所墩8座、堡7 座,靖海卫墩20 座、堡9 座,宁津所墩8 座、堡9 座,威海卫墩9 座、堡4座、炮台3 座,百尺崖所墩6 座、堡3 座。在50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城且不论,仅堡、墩等军事设施点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真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威海地区明清时期的烟墩隶属及分布表(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

(续表)

百尺崖墩现状

陈家庄墩现状

磨儿山墩现状

唐家嘴子烟墩现状

姚山头墩台现状

长会口烟墩现状

石刻

文登备御千户所碑,又叫《文城门廊碑记》。该碑于1938 年冬拆除文城城墙时在西门外出土,今已失。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钦惟皇明革命,天下又安,边庭无警。圣天子安不忘危,爱命武臣分镇四方,滁州曹春、陆安、孙辰适膺兹命,来守宁海军之文登县。是邑僻处山隅,然而三面环海,倭奴不时入寇,城池日以颓圮。于是,亲率军士兴工修葺,补筑垣墉,更新门廊。不逾年而厥功告成,未始劳民动众也。于以上答洪恩,下安黎庶,不甚韪欤! 用勒圣珉,以纪岁日。

洪武五年夏四月二十五日立石

武略将军莱州卫文登备御后右所管军千房曹春

文登备御千户所碑拓片

武略将军莱州卫文登备御后右所管军千户孙辰

忠显校尉莱州卫文登备御后右千户镇抚李恕

忠显校尉莱州卫文登备御后右千户镇抚韩整

营、卫、所“亦兵亦农”的海防体系构建了一个大范围、广纵深、长时段的军民融合、移风易俗的海防文化。卫所官兵,世代相袭,他们携带家眷同来,最后都入籍威海,境内人口大增,以致当地人称“军多于民”,威海乃至整个胶东半岛成了“军人的世界”。军户后裔多聚居卫所周围,繁衍成村,成为今天威海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爱国亦守家”的海防文化随着卫所军士的世代繁衍已成为胶东人的“基因”。

猜你喜欢

卫所洪武海防
书法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春满人间
清代卫所裁并概述
清代东南四省卫所裁撤研究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明代土家族地区羁縻卫所研究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