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方式探究
2022-03-02吴韩杰
吴韩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州实验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学习方式,这一点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小学所学的内容少,难度低,灵活度低,而且一名小学老师所对应的学生也比较少。因此虽然满堂灌、死记硬背是错误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老师、家长盯紧学生,要求其一定要背熟,这也是可能的。但是当学生升入初中,就面对着内容多、难度高,题目灵活度高的问题。而且初中老师普遍都要同时带二到三个班的课程,盯着每一个学生去背诵、记忆内容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科学这门课,比起语数英,它的课时安排更少一些。也就是说留给初中科学师生的,能够被保证的学习时间只有课堂上的时间,时间有限而要高效利用就必须讲求方式方法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就这样凸显了出来。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学习方式分为四类的理论,这四类学习方式分别是:机械的接受式学习、机械的探究式学习、有意义的探究式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这四种学习方式中的前两种为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方式,而后两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以这四种学习方式为基础来探索研究初中科学学科学习的有效方式,并引导学生运用它们来学习,这样既可达到事半功倍学习的效果,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分析。
一、高效的接受学习
“接受式”这个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听来似乎有些敏感,不是反对满堂灌吗?不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吗?怎么能让学生“被动接受”呢?但既然奥苏贝尔提出了机械的接受式学习、和有意义的探究式学习的概念,那么就意味着“接受”对学习是有意义的,出现问题的是如何接受。孔子也说过;“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不给学生一些知识让他们以此作为基础,而是直接让他们进入“思考探究”那么他们就没有思考的方向,不知该思考什么内容,这样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才是低效的。所以作为初中科学老师在我们面对探究能力正在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时,我们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接受式学习的。不过这种接受时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摒弃机械地接受,所谓“机械”就是指要接受的内容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是照本宣科,而不考虑学生思维学习习惯的。我们要摒弃这种机械地讲授方法,赋予“接受”意义,这样学生才能有高效地接受学习。什么样的“接受”是有意义的呢?“接受”,应该是学生在面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之时,自主去思考、理解、整合之后再讲这些知识合理记忆、内化的一种学习方式。若想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教师首先就要在准备教学内容,选择讲授方式上下一番工夫,我们要保证我们讲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系统的,有条理的,这样才方便学生的接受、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尽可能地理解、记忆、内化更多的知识。一节课这样上下来,学生不仅高效“接受”了这一节课的内容,还对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树立起了信心。
在具体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接受格局呢?笔者认为运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它从形式上就先在提醒学生注意,要求他们回答问题,也就是敦促他们必须参与到课堂中来,必须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思维懒惰,等着老师告诉知识、定理、公式。教学越抽象的概念时,越要注意运用问答调动学生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其理解。笔者在教学“功”这部分内容时就运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易于接受。笔者先向学生抛出问题:1.本节课所学的“功”和我们常见的“工”有什么差别。2.满足怎样的条件之后力才能做功3.列举你生活红做功的例子。在备课阶段,笔者就充分地考虑了学生们对于“功”这一抽象概念的接受程度。因此我率先让学生区分物理学的“功”和生活中的“工”,这就是在提醒学生要深入认识这个单独的概念,让他们在对比思考中将“功”这个概念逐步明晰。在他们明晰概念的过程中抛出第二个问题,助其把这一概念完全理解透彻。最后再回到生活中去,由他们自主举出生活中做功的例子,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完全理解了这一概念,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一定的运用。这样一组问题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它能够帮助学生把这个新概念完全理解后,再把它成为自己只是体系的一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接受。
二、真正的自主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学习方式理论中强调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先动起来的也是是要他们自主来学习。这个“自主”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自我调动激情、鼓励自我、调控自我等方式,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方面全方位提升自我,那么他们就能彻底摆脱被动和机械地学习方式。当然,这种自主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我们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发现疑问的方式来促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学习。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要从方法到内容上都寻找能令他们感兴趣,愿意探究的东西。
笔者曾经在教学“走向成熟”这一部分内容时尝试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选择这一部分内容是因为它和学生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初中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变化的青春期。而现在是二胎甚至三胎全面来临的时代,学生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观察婴儿成长到幼儿的过程。另外,现在也是老龄化的时代,学生们生活中的老人尤其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老人也很多,他们也有观察老人的机会。这三中生活体验,恰好可以对应到教材中的人生不同阶段的相关知识。这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内容。而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搜集关于各年龄段的人的生理特点的过程中,笔者有意提醒他们关注网络。在笔者的这一启发下,学生们极大拓展了自主探索的范围。有的学生由网上的婴儿辅食视频入手,探究了婴儿咀嚼、消化功能的发展过程;有的学生从网上各种老人护理床、行走辅助工具入手,探究了老人骨骼、肌肉衰老的过程。在这个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渠道获得了笔课本上更多、更深的知识。他们对于人体不同人生过程的生理特征有了深入地认识,对关于人体的科学也更感兴趣了。当然自主学习的过程也需要我们教师的监督,比如关于青春期不同性别学生身体会怎样发展的问题,笔者并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而是让学生自主总结自己近一二年身体的变化,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由我来给学生们讲解其后对应的生理机理。这样做的原因是网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鱼龙混杂,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不能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
总之,在这一次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应该如何从生活入手,搜集整理关于科学的知识。而且因为他们选择的生活切入点不同,他们还发现了和生活相关的每一方面知识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这激发起了他们从生活中的各个点入手提出关于科学问题的兴趣,还有学习、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可以说引导着他们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三、密切的合作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定进行的一种必须的具体学习方式。因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有限的,完全自己思考问题,很大可能上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只能提出一两个问题,这样不利于自主学习的高效持续进行,而在互相讨论提醒的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甚至还能够互相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过为了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甚至是变成聊天大会,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的。
第1,要有明确分工。在进行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这样才不会有学生浑水摸鱼不参与学习讨论。仍以“走向成熟”这一部分的学习为例,在指导学生们自学这一部分时,笔者提前了解了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基本保证每组都能分到一名家里有二胎弟妹的学生、一名家里有高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学生、一名生长发育比较快的学生。并且在布置学生们自主收集资料时也建议他们最好没人搜集一部分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资料搜集阶段大部分组就都能做到“人人有活儿干”,分工十分明确。
第2,要有积极沟通的合作氛围。笔者认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关键不在于学生们是否愿意沟通,因为他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不存在不熟,不愿意沟通的问题;关键在于学生们其实在于学生们不知道如何深入沟通探究各自的学习成果,因为不知道如何深入探讨,所以就是每一个人把搜集成果分享了之后就结束了,无法积极地进一步沟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在汇报不同年龄的人的身体特点时,笔者执教的很多学习小组也是大家把在网上搜到的各年龄段的人的生理特征分享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笔者这时及时提醒他们:“照顾婴儿和老人哪个更难呢?为什么?”根据笔者这个问题,学生们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又进一步反观生活,总结出了更多知识,如有一组学生一开始只关注到了婴儿长牙的问题,在新一轮讨论中他们又提出了照顾婴儿饮食需要费心不仅仅是因为婴儿,没有长牙,还因为他们会有吐奶等问题,所以照顾婴儿更需尽心。我们发现这一组的讨论已经开始关注婴儿整个消化系统的特点了,这就是他们在积极沟通的合作学习中得到的。
第3,要推动学生得出综合学习成果。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得到个人自主学习得不到的成果,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们讨论完了就结束这一课,这样学生们极容易只记住热闹闹的过程而没有得到知识成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的合作学习一定要由老师来帮助他们总结结尾。在学生们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出了老人或者婴幼儿在某一方面全面的某种生理特征之后,笔者让每组派一人汇报该组的成果之后,笔者再次帮助学生们整体总结,帮助他们认识到婴幼儿的娇弱和老人的衰老都是全方位的。并且向他们抛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在课下了解一下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怎样哪一种老年人得的慢性病。这样你的方式既把学习又向下一步深入推进了,又可以让学生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四、深入的探究式学习
作为初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式与接受式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初中科学学习中的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强调教师要根据教授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帮助他们确定需要探究学习的相关主题,并在课堂上创造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分析问题、提出猜想,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来得出结果,在对此结果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探究结果。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构建完善了自身的知识体系,还体验了探究问题的过程,得到了探究问题的争取方法。与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结合问题情境的探究式学习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等优点。我们倡导以探究的方式学习其目的就在于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思考和认真感悟来形成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得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科学探究所要付出的艰辛,这样的感悟就是让学生们体会到了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和科学精神的严谨。
现在已经有很多教师认识到了探究学习法的重要性,教师们努力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合到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去。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犯千篇一律,没有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情况。探究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们提出假设,接着由学生们进行实验,以此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甚至有时还会在讲解作业题时也进行探究。但这样程式化且没有结果的探究其实并起不到作用,这属于矫枉过正。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探究“探究在精,不在多”的理念,不用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探究。真正的,合适的探究学习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实践、探究,使他们能够深入分析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细致地进行数据分析并和教师一起归纳总结的。这样的探究学习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适时地引导,让学生不仅能在探究过程中自由思考,而且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正确的探究方法和实践经验,这样的探究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比如,在教学的“杠杆”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探究任务:研究秤杆的秘密。我们在给学生发下称之后,先给学生一点时间来研究一下,在他们初步掌握了如何用称之后,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1.找到秤杆刻度点起始于哪个位置。2.你发现秤杆上的刻度分布有什么规律了吗?3.你认为称上的提纽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4.称为什么能够称出物体的质量。接下来学生们会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探究,这里的探究是通过动手实验来得到结果。在课上帮他们总结出实验的结果之后,在布置其课下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出的结果。这样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既进行了动手实践,又经过了“真理”的验证,这就是一次合理有效的探究学习了。
综上所述,其实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深入探索它们每一种的合理用法,并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进行使用。这样就能够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功能了。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就能学会灵活运用每一种学习方法,最终以更高的学习效率来进行科学学科的学习,这样最终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