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传承新思路
——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

2022-03-02

关键词:白蛇传戏曲传统

倪 红

(安徽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系,安徽 合肥 230011)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于一身,既古老又现代,可以说从各方面综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气质和中国式的审美倾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电影的技术形式革新对戏曲内在的艺术风格和主题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由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剧院联袂打造的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自2020年5月20日上映以来,引起较大的反响,并荣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奖。《白蛇传·情》可谓是在新技术语境下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市场实践与艺术探索。本文通过对《白蛇传·情》的分析,思考中国戏曲电影在新时代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戏曲是音乐和民间习俗的产物,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很强的亲和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过去,戏曲不仅是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快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艺术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充满着新机遇,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传统戏曲艺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时代文化娱乐选择日趋多元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并不太乐观,主要面临着市场萎缩、观众断层、与青少年愈行愈远的困境。究其原因,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环境变化的外在因素。

首先,戏曲剧种内在特质形成的传承困境。戏曲艺术是在农耕时代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过去由于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稀缺,戏曲非常受欢迎。然而在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镇化加速、人员流动性强、青年人追捧时尚的形势下,戏曲虽然具有文化底蕴深邃、内涵丰富的特点,但也存在节奏慢、方言发音、地域性强等特征,造成戏曲传播面的窄化。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很少接触戏曲,更不用谈了解它、懂它、传承它。因此,以地域环境为依托的完整的戏曲表演体系传承出现断裂。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戏曲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戏曲组织形式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班社制,松散、自由,其生存状态由市场决定,艺人的地位也比较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戏曲改革,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主要内容。其中“改制”就是把班主制的旧戏班改成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和剧场,采取剧院团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人员、经费、演出等由政府统包统管。通过“戏改”使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焕发出新的光彩;促进了戏曲的发展,提升了剧种的地位;提高了戏曲及从业人员的地位;对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创作发挥了引领作用。传统戏曲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化体制的改革,剧团推向市场,实行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加上电视机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从20世纪80年中期开始,地方戏面临经济困难、剧团锐减、剧场缺乏等诸多困境。据统计,1965年全国有国办戏曲剧团2 318个,1980年尚存2 224个,2002年只存1 472个,到2015年也就1 524个,而且三分之一的剧团年演出不足100场[1]29。民营剧团更是举步维艰,数量、人员快速递减。

再次,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年群体更热衷和追捧时尚文化。如今的网络化时代,具有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快捷性的特点,可供观赏和选择的娱乐节目很多。而慢节奏、方言化的传统戏曲艺术对青年人来说,已经缺乏吸引力。一项调查显示,戏曲观众以中老年为主,真正称得上“戏曲迷”的主要是70岁以上老年人。大多数剧种面临剧本荒,老一辈艺人远去,一些戏种列入了“非遗”却没有了演出……传统戏曲艺术式微,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二)传统戏曲艺术发展也充满着机遇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光荣与梦想,是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火种,连接着中国人生活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赓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现实需求。

首先,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扶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规章制度,把戏曲传承纳入国民教育的范畴,助推各种具体措施、行动方案落地。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规定:“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做好京剧‘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推进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排练演出场所建设,政府采购戏曲项目,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戏曲进校园。”[2]接着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也明确指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3]同时,近些年国家实施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重点京剧院团的评估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戏曲艺术保护、建设项目,以项目带动相关戏曲艺术建设,加大对活态艺术保护力度。国家出台和实施的这一系列措施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关注民族艺术的生存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地的民族戏曲和民间艺术,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广大民众精神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戏曲”,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造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戏曲是文化的浓缩、语言的载体,从古到今,相对于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戏曲的受众最为广泛,作为看的艺术、听的艺术,从上层到市井,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戏曲无处不在。在过去农耕时代的中国社会中,戏曲是非常受欢迎的,拥有很多忠实观众。那时候,男女老幼都喜欢看戏,每次演出,不管是剧场还是露天草台,都是人满为患、热闹非凡。戏曲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看戏曾是上至帝王将相下及贩夫走卒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勾栏瓦肆、茶园戏庄曾经是一代代民众获取历史知识的课堂,接受道德教化的圣地,娱情悦性的乐园。戏曲在塑造民族性格,激发爱国热情,促进族群团结,导人向善,引人致美等方面也发挥过巨大作用[4]6。因此,传统戏曲艺术的这些精神特质是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再次,科技力量的助推。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传统戏曲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为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机遇。与互联网融合,为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而多元化的传播思维、工具和手段。新媒体手段整合其他资源介入当代戏曲传播途径很多,戏曲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5G移动技术向用户快捷地提供戏曲相关信息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欣赏媒介;数媒技术在戏曲制作上可以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手段,如戏曲动画,就是将传统规范程式与动画趣味同步表达;此外,借助新媒体技术还可以对戏曲进行多媒体演示、趣味化展示、互动化体验等。

二、新媒体时代《白蛇传》改编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新尝试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就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一)布景与转场的现代性转换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承载表演形式的通常为戏曲舞台,舞台布景与道具最简单的就是“一桌两椅”。戏台上的“一桌两椅”是具象与抽象的结合体,“一桌两椅”借助于其他道具的配合以及演员的表演,可以成为其他物件的替代品。无须写实的舞台置景和复杂的舞台调度就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场景,在“高度留白”的舞台上,更多的是通过演员的表现,引导观众通过想象来填补道具与影片的空白。比如,白天与夜晚、春夏秋冬、风雨雷雪等往往只需借助演员的程式化动作,观众便可以理解。还有一些场景,只需简单的物件和动作来指代即可,如趟马,由表演者手持马鞭表现人物在马上疾驰的一套程式动作。再如,人物上楼梯,只做出提衣、抬腿、上楼的动作,楼梯却是没有的。戏曲电影如果仍然按照折子戏的演绎方式生搬硬套,最后呈现的结果和传统录影没有太大差异。电影镜头的叙述可以通过蒙太奇的组接方式来突破时空限制。《白蛇传·情》制作团队巧妙地将传统戏曲表现手段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用数字媒体的特效合成和渲染,将戏曲艺术自表演以来诞生在观众脑海里的“神话浪漫想象”美轮美奂地呈现出来。比如,水漫金山在戏曲中通过演员的水袖表演虚拟展现,而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则通过数字化技术的特效呈现出真实的水浪场景,镜头中滔天巨浪翻滚前进的同时,还出现了猛兽吼叫的声音,增强了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力。

正如《白蛇传·情》的导演张险峰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借助西方的特效技术来呈现东方的美学,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在影片中削弱光影,以精美的构图和东方的韵味去展现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同时因为大量的特效的介入,对于戏曲电影走入工业化电影制作进行了尝试。”[5]由于戏曲舞台表现的“留白式”特征,使其相对其他具象化的戏剧艺术形式(如西方歌剧)与电影有更高的兼容性。相较从古典时期就已经“具象化”的戏剧艺术,中国戏曲的“留白式”演绎与当代新媒体数字技术融合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经过特效制作,还可以将原先折子戏用“楔子”来引导的转场,通过一些符合电影叙事逻辑的方式进行表现,如水漫金山寺部分就是通过特效制作的壮阔场景来切入的。

(二)电影运镜强化戏曲表演的张力

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戏曲与电影两种媒介融合在一起,使其既具戏曲“唱念做打”的身段唱腔,又有电影中的巧思构图与镜头转换。“镜头改变了戏曲原本的叙事结构。从实际情况来看,戏曲电影的结构特点应该是镜头和场相结合的结构方式”[6]214。

传统戏曲中的打戏以及身段功夫搬上大银幕后更有感染力,如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中的白蛇盗宝中的打斗、水漫金山寺中演员的水袖功等。该影片演员功夫本身就已足够精湛,但配合演员动作而处理的运镜、分镜以及特效,强化了演员的表演力。影片运用慢镜头、大角度旋转拍摄、俯拍,与特效技术、声音设计融于一体,增加戏曲艺术表演的张力。比如,白素贞与十八罗汉的打斗运用戏曲中的水袖表演方式,将数媒技术融入传统的程式化演出手段中,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白素贞的水袖卷过灯台,灯台中蜡油洒落,烛火摇曳,一击甩在罗汉身上,每个镜头的组成与衔接,是通过慢镜头来展示的,保留背景音乐的烘托,使气氛达到高潮。该剧因改编于传奇故事,故而有一个潜在的叙事语境,在真假之中、虚幻之间形成了一个叙事空间,并且其以镜头为故事的叙述单位,代替戏曲舞台上以“幕”结构故事,以影视化的思维铺垫连接着剧情更显灵活。

(三)老故事与新技术的有效融合

《白蛇传·情》这部电影在故事取材上并没有做太大改变,始终是传统戏曲《白蛇传》的故事内容与桥段。在演员对故事的演绎上也主要是通过戏曲的“唱念做打”等传统功夫呈现,且保留了戏曲《白蛇传》最初的“宿缘论”“情太痴”两大核心要素,但去除了原来戏曲里的庞杂线索,仅以一个“情”字统领全片[7]。主要选取了游湖—酒变—盗草—水斗—断桥几个经典片段进行演绎,并将视听语言与戏曲唱念有机地融合于钟情—惊情—求情—伤情—续情的情感变化之中。可以说《白蛇传·情》突出并放大了“情”的因素,极力表现了“情”的主动性与纯粹性。比如,故事高潮的第四折“伤情”最具“电影感”,通过“白蛇救夫”和“青蛇对战法海”双线结构来叙事,尤其是在水漫金山这一片段中,电影通过大量的CG动画将原本舞台上虚拟的东西全部真实地呈现出来:法海屹立在巍峨的庙宇之下,白蛇和青蛇立于汪洋之中,随着双方打斗,汪洋卷起巨浪,汹涌澎湃[8]。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特效的使用上,大量流动的粒子特效和水墨风渲染符合东方美学,而水墨渲染的流动变化,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对“吴带当风”的仙人飘逸姿态的想象相符。在对戏曲中神话部分的演绎中,此类风格可能成为中式电影独有的特效风格语言。

另外,《白蛇传·情》的再媒介化的巧妙运用。再媒介化是指一种媒介在另一种媒介中的再现。美国大卫·博尔特等在《再媒介化:理解新媒体》一书中指出在融媒体的当今,“没有任何媒介可以独立运作并在分离和净化的空间建立自己的文化意义,因为它必须和其他媒介建立或尊重或挑战的关系”[8]65。因此,再媒介化叙事成为数字化时代艺术再现的必然趋势。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通过再媒介化手段有意义地融合了电影、粤剧、舞蹈、武术、绘画等多个媒介,从而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现方面呈现出“以情叙事”“以情塑人”“融舞于武”“融技于艺”“融画于影”的艺术特征[10]。这种再媒介化叙事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戏曲之虚和电影之实相融,既让新媒介——粤剧电影变得透明,又继承了传统文化媒介,展现出粤剧的艺术美。

(四)戏曲电影传播的效果化追求

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传播媒介,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的迅猛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戏曲电影的制作技术也得到很大提升。数媒技术下的戏曲电影所追求的目标由“虚拟现实”向“增加现实”再向“混合现实”的方向发展,让观众看到新的创造及对经典的新阐释。《白蛇传·情》团队利用大量且高质量的CG特效对水漫金山、白素贞与十八罗汉打斗进行了再媒介化叙事就是戏曲电影传播的效果化追求。

首先,运用动画场景设计和游戏美术设计的风格元素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如水漫金山、求仙草等剧情,从画面色调、构图形式、美术造型等凸显时尚的文化元素。在求仙草中对昆仑山场景的设计,一方面有着鲜明的游戏美术风格,另一方面又以白雪、云雾为远景,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11]。同时,电影制作可以在环境设置、服化道、音乐、舞蹈等中式美学上全方位有机结合,相比传统戏曲舞台表演形式,《白蛇传·情》在视听感受上为观众带来更强烈的感官冲击。

其次,中国水墨画元素的大量运用,营造意境,对叙事与抒情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戏曲电影的观赏性。《白蛇传·情》通过竹子、荷叶等画面的呈现形成了大量背景虚化的空镜头,以留白效果为剧情服务。将水墨画元素与戏曲艺术进行杂糅形成丰富的画面语言与生动的画面效果。同时,影片还借鉴大量古代名画尤其是宋元山水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方式形成独特的写意画面,不仅使影片更具观赏性,而且与剧情发展完美融合。

三、关于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创新的思考

中国戏曲是承载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信息的活化石。戏曲的产生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戏曲是传播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戏曲从传统走向当代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戏曲如何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华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传承是戏曲发展的基础,创新是戏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创新文化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

首先,坚信戏曲艺术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传承与弘扬戏曲艺术关系着民族精神的维系与传递。戏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现存约360多个剧种、数以万计的剧目。我国传统戏曲声腔众多,经典剧目不胜枚举。戏曲舞台上,绝妙的表演程式,美轮美奂的戏曲脸谱,精彩绝伦的表演方式,以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舞台人物形象,都在向人们展示它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无穷的艺术魅力[13]。可以说,每一个剧种、每一出优秀剧目都是一本生动鲜活的地方历史文化教科书。这些精神食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而且依然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

其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摈弃传统戏曲艺术过时论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及快节奏的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盛行,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节奏慢、方言重、地方韵味浓厚的戏曲不太感兴趣,再加上许多剧目内容陈旧、与时代相去甚远。因此,很多人认为传统戏曲已经过时了,任其自生自灭。其实,传统戏曲并没有过时,中华文化是一个接续的连绵不断的脉络。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表征,我国的悠久历史、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审美崇尚、哲学观念、文化艺术等都为其所承载,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载体,是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戏曲在中国广大观众中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既要容许表现传统文化的戏曲样式存在,又要吸收现当代艺术元素,进行转型、创新发展。自觉地承担起中国“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重任。

再次,彰显戏曲艺术的时代内涵。中国戏曲集民族传统的音乐、服饰、美术、文学、舞蹈、武术乃至礼仪于一身,是中华文化之树上的硕果,蕴含着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价值观念。中国戏曲一招一式里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民族精神,对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将来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2]。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戏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先锋。

(二)融入时代精神,丰富戏曲表现形式

戏曲艺术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很丰富,精华与糟粕并存。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方式主要是古为今用、赋予其时代精神。对传统戏曲艺术中体现出的敬老爱幼的家庭规范、与人为善的社会处世原则、友好相处的人际规范、在艰苦磨炼中成长、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人生态度等内容,应该充分发掘、大力弘扬。如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黄粱梦》;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不仅是过去所必需而且也为当下所需要的。通过戏曲传艺、传神、传德,讲述中国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引人向真、向善、向美,不仅能很好地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而且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根基。

但是,戏曲的特点是节奏比较慢、方言难懂,在互联网时代及快节奏的当今社会,对戏曲感兴趣、爱看戏曲的年轻人并不多。因此,传统戏曲在形式上也应进行创造性地转换。结合网络技术对传统戏曲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和手、眼、身、法、步的传统表演艺术进行转化,融入充满时代感的科技元素。比如,在《白蛇传·情》中,制作团队巧妙地将传统戏曲表现手段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结合,使故事情节和场面更加真实而又光彩照人。在新媒体时代,戏曲脸谱的多元视觉表现创新设计、戏曲舞台场景设计、美术设计、道具设计等都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真实地展现出来。

(三)搭建数字化平台,打造多元传播手段

传播手段创新既是传统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内在诉求,又是新媒体时代的现实必然。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改编的新尝试,用新方式讲老故事,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首先,搭建各种数字化服务平台,扩大戏曲传播的范围。建立数字化资源库,方便信息检索与利用;实施数字化戏曲文献存储,建立数字资源总库和戏曲音频库、视频库、动作库、文化空间库、演出习俗资料库等分库,方便戏曲的保存、研究、教育等;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探索戏曲的精准推送服务;构建数字化戏曲人才队伍[14]。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电视新媒体技术,制作新媒体传播资源、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开发新媒体传播介质、拓展新媒体传播范围。搭建具有专业性的戏曲网络传播平台,如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在其中开设京剧、豫剧、越剧、苏剧、秦腔、黄梅戏、昆曲等模块,建立著名戏曲唱旦人物库、经典唱段集锦库等。

其次,强化媒介融合,增强戏曲传播力。新媒体技术颠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媒介传播手段已从单一媒介到多平台、多终端互联互通,媒介融合已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传播手段多元化且相互融合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将戏曲融入电影产业中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艺术家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总结,取得了巨大成就。前些年的京剧《霸王别姬》改编为电影《霸王别姬》就是一次最为成功的尝试。2020年所推出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是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成功实践。同时,探索戏曲与电视融合的新路径,创建有关戏曲类的电视节目,建设地方戏曲品牌。比如,天津电视台《国色天香》运用各类戏曲剧种改编时下热门的流行歌曲,河南电视台《梨园春》专门为少儿设置比赛环节。这些创新举措,扩大了戏曲传播范围,提升了传播效果。

四、结语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发展。戏曲从诞生开始就奠定了其不停拥抱新事物的基调,一个能够在发展中不断地与新事物融合的艺术形式必然是长久且有生命力的。在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并加剧融合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同时从东、西方文化中汲取精华,在艺术领域游刃有余地创新与探索。只有尽可能透彻地了解其创作方式和传播路径,才能在这一类艺术呈现形式的新方向上有迹可循,并加以延续和完善。新媒体技术给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带来新的可能性,戏曲只有与数字化技术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不仅拓宽了戏曲的现代化传播途径,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而且为戏曲艺术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猜你喜欢

白蛇传戏曲传统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