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维审视
2022-03-02刘迪翔
刘迪翔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无论古今中外,人类社会都对富足幸福生活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但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和所处阶级状况的制约,广泛的、真实的富足幸福生活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随着共同富裕思想在理论上的逐步完善和实践上的持续深入,人类社会越来越接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足幸福生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预示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已经来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要想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综合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定位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内含的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等内容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想深入诠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必须立足一定时空场域,既不能脱离共同富裕这一总体范畴,又需要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区别开来,明晰其中蕴含着的独特精神品性。
(一)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的有机统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以“富裕”为物质基础,又要明确“共同”展现的价值指向。“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涉及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表达出人类社会对物质资料的占有程度,要求物质层面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达到一定水平。“共同”并不意味着“同时”“同步”“同等”,而是要遵循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参与主体涵盖全体社会成员,活动范围辐射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因而,“富裕”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共同”则是先进生产关系的集中反映。从唯物史观上看,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包括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现实状况,人类社会“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158,进而才能从事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活动。通常来说,只有社会成员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巩固,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相应的精神文化需求则会趋于旺盛,宗教、艺术、道德等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当然,受到精神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影响,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共同富裕的精神生活要素源于现实,同时又具有显著的能动作用。
(二)大众精神世界丰盈充实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精神生活并不以独立实体呈现,而是活跃在各行为主体的心理情绪、思想观念之中。在一定社会共同体中,大众精神世界的丰盈充实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生活质量,既体现这些行为主体开展精神生产活动的意愿和能力,又折射出他们在精神需求方面的满足状况和享受状态。事实上,精神生活状态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如习近平所言:“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4]395-396越是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越是正向积极的精神满足达到一定程度,越能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激发出持续涌动、昂扬向上的社会活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们的思想、文化习俗和精神生活状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要求每一个个体的精神世界能够丰富多彩,实现多样化发展,也要求大众的精神生活习惯、思想价值观念应与社会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从相对精神生活贫困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避免社会陷入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但精神生活贫困的尴尬境地,也能够有效解决精神空虚、理想信念缺失、社会思想紊乱等问题,从而大幅度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一个理想目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起来。一般而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绝不意味着每一个行为主体都必须熟识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需要其习得所有领域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而是每一个行为主体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兴趣和社会需要,全面提升个体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个人素质既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协调有序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更为成熟、定型的社会制度进行保障,这只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这一制度背景下,相应的社会生产生活并不是维护一己私利,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物质和精神两大基本需求得到真正满足,也就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强调只有对私有财产的彻底否定和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之后,才使得“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5]186。列宁也同样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6]546。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类发展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其既肩负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又围绕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二、共同富裕的精神生活的突出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精神世界丰富多样、层次鲜明,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精神生活,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状况也千差万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不是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千篇一律,而是旨在丰富全体成员的精神生活,并展现出层次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多样特点。
(一)层次性:感性活动与理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人的精神生活是一个由知、情、信、意等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系统性结构,涉及情感、知识、道德等多重内容。从本质上说,精神生活是人生的体验、态度、意义等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集中反映,既涉及人的情感意志、心理表现,也牵连人的道德操守和内心自律,还指涉人的理想、信念、信仰等思维活动。因为不同的联结方式,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精神生活,形成了表现多样的精神生活样态。可见,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状况并不是纯粹的心理反应或理性思维活动,而是既掺杂一定的心理情绪因素,又囊括针对各种现实问题形成的思想文化内容。总的来说,人们的心理情绪和成体系的思想价值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源于客观现实,是人的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态度、意见、情绪、观点等更具有直观性、流变性,社会心理不需要更多环节就可以直接反映社会存在。而作为较高级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会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支持。从发展过程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充实发展,必定要经过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所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能够通过精神生活中的各种衍生性活动,产生持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能够形成维持社会良性运行的思想价值体系。
(二)主体性:个体行为与社会文明的多频互动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要尊重人民群众个体精神生活的差异性、多样性,切实关心和维护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尊严,又要强化社会共同体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促使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蓬勃发展,从而构筑成形态万千、积极向上的人类精神家园,让人们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理性思考的活动场所,从而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但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积极向上、健康进步的精神生活,个体既然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也就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试图满足这些需要。伴随着能动的、自觉的行为实践,人们会进行广泛、多样的社会交往,直接或间接获取个人发展所需的各种精神文化资源。在社会文明演进史上,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和作用都不容忽视,作为实现共同富裕主力军的广大劳动人民,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璀璨的中华文明,是因为有广大中华儿女的勠力同心、共同发力。这种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也给予了物质文明进步强有力的动力支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落脚于“共同”之上,尤其是要彰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反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奋发图进的价值导向。
(三)发展性:阶段表现与整体要求的高度融合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远没有终点可言,总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朝着更为完备健全的方向推进。尽管在长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西方社会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原有的血淋淋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与福利制度相关联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起来,但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关系,致力于追求利润的自我增殖和少数人的发财致富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注定使得西方福利制度存在极大的虚假性、片面性。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先天和后发优势,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之上,且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仍需要经历一个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因此,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既不能盲目超越现实阶段,也不能无所作为、坐享其成,而是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不断创造充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财富,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状况都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式提出,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之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飞跃[7]。当前,着力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阐释,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历史反复证明,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制度都追求真实的共同富裕,也不是所有的社会制度都能有效保障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或谋求片面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受到高度重视,正说明了这一点。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理解越来越全面、深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精神生活理论的基础上,实践经验必定会越来越丰富,道路会越走越宽广,形成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也会更加成熟。从党的发展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发挥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既注重思想文化建设,提倡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积极排除包括主观主义、享乐主义在内的不良思想观念的干扰,又善于发挥精神文化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关切人民群众最根本、最深厚的利益福祉,这既是共产党的宗旨的鲜明体现,也是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必然选择。
(二)契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物质生活富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物质生活的富裕并不必然表明精神生活也达到了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文化状况。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外交往的频繁,都促成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量”的要求向更加注重“质”的要求的转变。人们对精神生活、思想文化方面的诉求愈发多样化、个性化。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党的十九大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8]1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明确指出,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9]。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必须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精神生活的高质量发展,用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三)直面多元思想文化的激荡,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全面深入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积极健康的精神氛围,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交融更加频繁紧密,但同时,也为不同思想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凭借自身资本、技术和市场等优势,以“强势文化”的姿态在国际上频频向中国施压,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渗透蔓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注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共同富裕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的有益探索,既能注重精神文化资源的挖掘,让人民群众热爱并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又能保证在对外思想文化交往交流中,彰显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
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面对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由“缺不缺、够不够”朝着“好不好、精不精”转变,需要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地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精神生活的具体状况,可以从精神生产、精神传播、精神消费三个维度加大工作力度。
(一)注重发展精神生产,丰富精神产品,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精神产品的需求
同物质生产一样,精神生产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社会意识的生产,能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持。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和本质要求的精神生产。其一,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生产。通过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建设等事业,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的繁荣,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精神需要,尤其是满足人们对知识、真理、道德、信仰和审美的追求,进而丰富和拓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其二,加强文化观念的整合优化。提倡社会精神生产,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也不是对外来思想文化的照搬抄袭,而是要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创新,明辨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维系好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思想格局。无论存在多么明显的个体性差异和处于怎样的社会发展阶段,都需要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三,生产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进步的精神生产类型,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时代要求和审美状况,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合理规划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更高精神品位的文化服务。
(二)发挥多种媒体传播效能,多维扩展正能量、主旋律内容传播范围
传播是精神交往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会传播活动,能够促进人的社会性意义得以生成和发展,让更多人的精神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当代社会,随着人们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也应有所变化和调整。其一,优化传播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清新向上的文艺作品能够教育人、引领人、熏陶人。面对网络空间充斥着的“负能量”以及各种众说纷纭的社会谣言与莫衷一是的社会舆论,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其二,适应传播新形态。要适应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采用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喜闻乐见的话语,将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融入其中,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课题,宣传党的主张,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和独特魅力。其三,扩展传播范围。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0]203。围绕社会舆论场出现的国内与国际相呼应的传播态势,要做好分众传播、定向传播、对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感召力,既要有效回应“中国威胁论”“中国帝国主义论”“中国间谍论”的诋毁,又要防范诸如“中国责任论”“中国义务论”等“捧杀”舆论的不断鼓噪,充分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三)高度重视精神消费,多形式合理提高消费中的精神文化含量
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人们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有了大幅度提升,与之相匹配,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作为实现精神文化享受的重要形式,合理范围内的精神消费有助于满足人们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消费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高质量的精神供给。一些精神产品的消费不但是一种商品的消费,也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面对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高质量精神享受愿望,必须改变此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内容单一、供给缺乏弹性等问题,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人们在文化知识、艺术熏陶、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精神生活内容。其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真正的精神享受,并不是刻意追求心理和生理上的物欲满足、骄奢淫逸,而是要注重灵魂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在内心深处产生幸福感、获得感。相对于仅仅是满足个人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放松身心乃至纯粹娱乐或享乐的低层次需求,更要创造优越的条件,满足休闲、娱乐、体育、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高层次精神需要。其三,高标准的精神风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关涉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影响着共同富裕的成色、品相。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既要培育人们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又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人们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