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2022-03-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苏朝帅

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对顶角补角变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 苏朝帅

[概述]

新课程带来教学大变革,变式教学应运而生。所谓变式教学,是指教师有目标地对命题做转化、调整、优化处理,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切点。教师变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或者变换问题设计形式,配设和调整应用环境和条件,都能够形成崭新学习局面。变式教学强调一个“变”字,变换教法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举一反三的环境,让学生快速进入问题核心,在主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变式教学需要遵循针对性、适用性、参与性原则。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以及思维特点进行设计和组织,能够赢得教学主动权;教师求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复杂,提升适合性是最需要遵循的原则;变式教学不是单方面追求教师的“变”,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跟进思考,以训练其思维能力。

[意义]

变式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有广泛应用,其助学价值极为显著。教师需要有整合优化意识,推出更多变式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要求,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求变”是变式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设计,其助学作用会更突出。

1.优化教学氛围

变式教学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机会,学生对教师变式设计有更多关注,自然进入到变式情境之中,在主动思考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教师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组织个性学习活动、推出创新训练任务,都属于变式教学范畴,学生响应更为积极,其助学作用也会更为丰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利用变式教学作为调动手段,将学科教学推向高潮。

2.激活学生思维

变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变式”设计,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有特殊探索兴趣,教师推出新问题、新活动、新任务,学生会主动展开思考和探索,建立新的学习起点。教师对问题条件、结论、形式等做变式设计,能够呈现问题的本质,学生进入研讨环节,其探索效率更高。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大多呈现直观性,变式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机会,也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

3.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利用变式教学建立更多教学启动点,不仅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还能够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动力。变式教学有更多设计选项,教师灵活组织,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动力,自然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和品质。

[策略]

变式教学在数学学科有广泛应用,教师需要有整合创新意识,对变式教学操作程序做优化处理,推出更多变式活动形式,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以提升其学习品质,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教师是变式教学的设计者、执行者,需要建立科学的态度,对教情和学情做合理把握,以提升变式教学的适合性。

一、变式数量的确认

变式教学包含诸多内容,教师需要有整合应用的意识,对变式教学设计展开创新研究。在变式教学启动后,教师要关注变式数量的确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更深入的探索和设计。其一,学生学力基础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变式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盲点,提升变式设计的针对性。其二,教师推送变式要做好筛选,变式内容众多。学生对变式也有不同需求,教师需要做出匹配设计,以提升教学适合性。其三,变式教学追求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增加训练机会,唯有提升参与性,才能赢得变式教学的主动性。

变式数量确认没有固定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做设计,以提升教学适合性。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平行线,再画一条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利用量角器测量三条线的所有夹角,归结出角与角的关系。学生开始操作,教师深入观察,对学生操作中存在问题做纠正,课堂研究学习气氛逐渐建立起来。学生对测量结果做分类分析,找出一些等量关系:两条直线平行,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教师对学生介绍情况做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线的性质方面的认知。为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三支铅笔,摆出图形,利用角度测量手段,对平行线性质做直观解读。学生积极响应教师提议,进入操作环节,并主动做互动研究,训练效果良好。

教师组织学生做现场规划,带有变式设计意识,特别是让学生利用几支铅笔做摆拼操作,让学生自然进入到直观学习环节,变式教学特征更为明显。如果能将铅笔换成细线,其操作效果会更好。学生对操作性学习比较有感觉,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做设计,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二、变式问题的设计

教师执行变式教学方案时,需要追求契合性,不能对所有做出变动设计,也不能要求学生对所有地方展开变式思考,合理设计问题,以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这是教师执教的原则。所谓合理变动,是指问题设计、任务组织、活动优化等教学操作时,要对部分做变动处理,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学科研学环节,在深度分析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变式问题设计,教师要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找到变式设计的切点,以提升问题的适合性。

学生对变式问题有更强敏感性,教师借助问题设计展开教程,能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在主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如教学《相交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知道对顶角相等,探究对顶角与邻补角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教学目标设计比较适中,学生刚刚接触对顶角、邻补角概念,自然有一定好奇心,教师开始设计:在我们生活中可以遇到很多相交线、平行线,现在展开观察,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做观察,很快就有一些新发现:桌子边为直线,每一个角都带有相交线的特点。小剪子的形状是很典型的相交线。教师组织学生对对顶角和邻补角做具体认识,学生逐渐掌握了相关概念。当学生掌握对顶角相等、对顶角与邻补角互补后,教师再度展开设计:你能够利用邻补角互补来推导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吗?学生利用相关数学法则做推导尝试,很快就获得学习结论。

教师让学生利用邻补角做对顶角相等推导操作,这是比较典型的变式设计。学生有学习经历,对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了一定认识,自然能够顺利进入到推导环节。变式问题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角度,教师对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做客观评估,利用问题做调动,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

三、变式活动的组织

变式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对数学活动形式做具体研究,推出更多新型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建立学科思维基础。质疑释疑、课堂辩论、案例解析、信息搜集、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数学实验等,都能够渗透变式设计内容,教师对这些活动做创新设计,为这些活动增加更多新内容,提出新要求,设定新规则,都能够建立变式活动方案,为学生顺利进入学科研学环节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设计变式活动,学生会积极响应,其激发效果会更为丰富。特别是一些趣味性活动,学生更感兴趣,其参与主动性更高,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先利用黑板画出直角坐标系,引导学生做观察,利用具体点位做梳理,学生逐渐掌握坐标概念。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将教室内学生座位做编排:中间这条纵向路为y轴,教桌前面这条横向路为x轴,自己琢磨一下,你的坐标是多少。老师开始叫坐标,叫到谁的坐标,谁就站起来。学生对教师游戏设计比较感兴趣,开始研究自己的坐标,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教师开始喊坐标,学生应声而起,有个别学生出现了判断错误,引起周边学生的哄笑。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推出一个游戏活动,带有变式设计的意味。坐标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却利用学生座位进行编排,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学生需要对坐标概念做梳理,还要找准自己的坐标位置,其操作难度比较适合,训练效果更为突出。学生出现判断失误,为课堂增加了更多趣味性,学生展开深度研究,其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了。

四、变式方法的研究

变式教学是一种模式应用,教师在具体执行教学策略时,需要有优化意识,对变式取点、变式方法、变式效果做出客观评估,以提升变式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对教师变式设计有不同感应,变式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做好筛选,在学情调查基础上做出客观判断,为学生做出具有引导和启示,通过任务布设、活动组织、操作引导,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变式应用之中。学生学习思维都比较灵动,教师需要做出针对性设计,推出更多变式思维提示,让学生顺利启动学科思维,在深度思考中建立学科认知。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变式思考的机会,能够形成更多教学激发动力,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深入思考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如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定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学生对不等式的认知还比较有限,教师先推出一些不等式例题,利用示范操作形式,与学生一起研究不等式解题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不等式解法有了一定了解。教师设计训练题目让学生做实践尝试,学生积极响应,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为促使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教师鼓励学生归结解不等式的步骤,并做出具体的变式设计:我们对等式都比较熟悉,在不等式求解时,不妨做一个对比,等式和不等式求解上有哪些异同点?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做比较观察和分析,逐渐找到解决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让学生尝试做分解操作,并利用等式做变式思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带有变式意味,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不等式和等式求解过程有较多相同点,学生从这个角度思考,能够形成渐进认知。教师从学生学习旧知出发展开设计,为学生准备更多创新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自然展开变式思考和归结,为学生主动学习规划清晰路线,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五、变式训练的优化

数学学科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推出一些数学题目,引导解题思路,要注意增加一些变式提醒,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思考环节,在对训练题目做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建立学科能力。数学训练题目设计时,要注意做好优化处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嘴的操作过程中进入训练核心,摆脱书面作业单一模式束缚,展开多种实践活动,在数学游戏、数学操作、数学观察、数学讨论、数学讲述、数学分析中找到思维切点。

在教学《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相关内容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抽样调查关涉到的术语: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学生掌握相关数学概念之后,对抽样调查特点做深度思考,对获取样本路径做规划。教师推出抽样调查任务:七年级学生体重调查。自行成立调查小组,设计调查方案,做好调查分工,搜集相关数据,对数据做科学处理,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准备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做具体规划,课堂学习气氛火爆起来。学生对抽样调查有浓厚参与兴趣,教师针对性做出指导,让学生集体设计调查方案,以及数据处理方式。为提升调查准确性,教师建议学生对各个学校的七年级学生体重做调查,借助问卷、采访,以及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调查程序。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大多顺利完成调动任务,得出调查结论。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调查情况做专业分析和评价,学生深受触动。

教师推出抽样调查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参与学生集体研究活动,这无疑带有变式设计意味。学生对抽样调查比较陌生,教师推出调查任务,具有更强吸引力,其调动作用更为突出。社会性调查带有实践属性,学生参与热情更高,其助学效果也会更好。教师适时做出指导,对学生调查成果做评价,学生回馈更为主动。

求变是变式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针对性展开问题设计、问题呈现、问题组织,推出更多活动任务、训练形式,都能够形成更多学习契机。数学学科与变式教学高度契合,教师要有创新应用的意识,对变式教学设计和组织展开深入探索,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建立举一反三意识。变式数量的确认、变式问题的设计、变式活动的组织、变式方法的研究、变式训练的优化,都能够建立深度学习机会,教师做好优化设计,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猜你喜欢

对顶角补角变式
对顶角不一定相等是命题吗
《余角和补角》作业讲评课教学思考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余角、补角与对顶角
“相交线”检测题
华东师大版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相交线”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