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该如何精准施策
——鄞江镇中心小学落实“双减”工作的五大路径
2022-03-02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中心小学叶杰军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中心小学 叶杰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双减”的根本目的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双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问的具体举措之一。“双减”背景下,学校该如何精准施策成为我们中小学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鄞江小学在落实“双减”工作中紧紧围绕以下五大路径开展。
一、建章立制,统一思想
“双减”减什么?为什么减?如何减?减的如何?都是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的四个问题。一问“减什么?”,解决“想清楚”的问题。也就是吃透政策的内容,弄清概念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保证方向不错,行动不偏。二问“为什么减?”,解决“提认识”的问题。也就是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弄清国家改革的目的,意识到这是国家从战略层面解决的民生问题,保证理解不质疑,执行不犹豫。三问“如何减?”,解决“优策略”的问题。也就是找寻最佳路径,保证形式多元,方法科学。四问“减得如何?”,解决“要效果”的问题。也就是不断监测、评价和调整过程实施,保证减负保质、提质增效的基本效果。笔者认为学校层面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章立制,统一思想。学校一方面按照上级要求陆续拟定出台《鄞小“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鄞小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鄞小2021学年“课后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并着手修订《鄞小“养正小先锋,阳光好少年”评价评选活动实施方案》以及《鄞小教学常规细则修订》等。另一方面在2021秋季开学前的8月份暑期教师师德业务集中培训学习中安排组织学习有关《评价》《五项管理》和《双减》等一系列国家文件,统一并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二、立足课堂,提质增效
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核心在于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学生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有效,那学生的学习课业负担自然而然就轻,反之就重。因此教师在深入领会“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如何主动自觉地立足课堂,提质增效,即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是关系到“双减”能不能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双减”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教务处首先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细则,抓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培优辅困、质量测评等“教学五认真”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反馈。尤其重点关注每个年级各学科作业布置与批阅,新增建立每班每周作业公示制,各班门口都有一周的作业公示栏。其次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对于学校各学科、各年段、全体教师的课堂进行质量把控,通过听课评课的互动引导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以及制定后续改进的学案。
2.组织好教研组活动
“双减”下,要求各教研组切实围绕“教学五认真”,开展常态化和专题化的课堂互联网+、作业设计、出题比赛等研讨活动,积极参加承办市区教研活动、各级各类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借力名师工作室
早在2017年学校就以“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培养集团学科骨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镇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首批语数英名师工作室在我校成立,借助于名师工作室,这几年来一批专家名师特级教师每两周一次来校开展培训指导,在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下,带动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管理、教学水平。
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如何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缓解教师的压力,是推动课后服务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双减”落地的现实需要。
三、精准服务,减负保质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学校课后托管工作。笔者认为学校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逐步完善托管服务机制,适度扩大托管服务面,是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去思考如何把有益于家长的好事、实事做好,需要广大教师精准服务好学生,达到减轻保质的实效。
以我校为例,2021年秋季全校1302名学生中,参加托管的学生人数有1157名,约占比88.9%。与此同时在开学前组织了党员、年级段长、全体教师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对“双减”工作有了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全校没有一位老师不愿意参加托管,都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笔者作为校长向全体教师提出两个“不回家”——“每天作业不带回家”“每天书包不背回家”。“双减”背景下,只有作业精准化,才能真正实现减负保质。“书包不回家”的既定目标,意味着要求学生(也力争包括未参加托管的约10%学生)在校完成所有的学科作业任务,这个目标有效倒逼教师去思考“作业精准化”。鄞江小学从三方面积极推进作业精准化。
1.调“难度”,进行作业分层
根据课程标准的学科评价要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按基础、提高、拓展三个梯度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提出不同的家庭作业难度要求,鼓励各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发各年段的校本作业,只有设计出难度适当、内容匹配的作业,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体现因材施教。
2.控“时间”,实行作业公示
为加强作业的统筹安排,确保作业效果,要求老师先“试水”作业,更精准地把控作业完成时间。通过每日作业登记和每周班级作业公示的方式,由教务处、年级段长和班主任对学科书面作业总量进行监督。力争让托管的学生在第二课时中都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科普、文体、艺术、劳动等社团活动。
3.变“类型”,提高作业效果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它并非只能是书面化的,枯燥无味的,我们鼓励老师进行各种作业类型的创新,将作业多元化,如设计跨学科的“学以致用”型实践作业,设计主题探究类合作作业,将日常短作业与项目式长作业相结合等,让作业有趣又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更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要求参加托管的管理老师(不管是不是语数英科老师),都要尽自己所能关注指导好班上托管的学生。一是根据“全员参与,年段搭配,跨段调剂”为原则,学校76名教师全部参与课后服务管理,每个班级每天的进班辅导老师均有变化,文化课与技能课老师组合搭配,使学生能学有所需,学有所辅。二是“教师互换、异班答疑”促均衡优质。每一科目的老师都可以与隔壁班级互换的自由,如果一个班级的答疑告一段落,可以去另一个有需要的班级进行答疑,确保学生“有问即答、有问必答”。这样能在托管时间里,要求学生第一节课内完成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同时学校免费为每一个学生购买配备一个环保帆布袋,周一到周四实现“作业不回家,书包不离校”,在减轻学生每天负担的同时,也努力确保质量。
四、课程建设,五育并举
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所有的培养目标最终都是通过课程实现的。“双减”政策中明确要求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等个性课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鄞江小学秉承着“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的校训,构建了童蒙养正课程体系。在童蒙养正课程中,除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性规定课程,我们还构建了“礼”“乐”“射”“御”“书”“数”新六艺拓展课程。“礼”指礼仪,“乐”指艺术,“射”指体育,“御”指能力,“书”指文学,“数”指科学。我们通过课程建设,全面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些拓展性课程中我们比较重视“射”课程的开设。在学生的成长中,笔者始终坚持小学体育是第一课程理念,没有健康的体魄,那何谈快乐,更不用去谈一生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全国的小朋友讲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们不能无视学生“一站就晕,一晒就到,一倒就断”的非常危急的体质,不能无视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纷纷戴着近视眼镜,波光粼粼一片的“十米之外、六亲不认”的视力。在鄞江小学的一天中,从学生进校门开始自发的晨练,校田径队的日常训练,全体学生大课间操活动,到一周3-4节常态体育课,每周四下午集中起来两节乡村“复兴少年宫”中射课程:包括有轮滑、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跆拳道、舞龙、威风锣鼓、太极扇、篮球、空竹、拳击、武术、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汉字棋等,还有一周三训的精品社团(壁球、攀岩)以及每年一届体育节(运动会),可以说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体育课程。最终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在基础性国家课程,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本学年起我们在重点探索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化,研究“德育+”主题整合课程的基础上,在3-6年级专门开设每周一节的心理辅导课程,主要由心理专业毕业的宁波市教坛新秀张雯老师担任,1-2年级与《道德与法治》等整合在一起,目的让学生能舒缓学习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快乐轻松地学习。另外还有新劳动教育课程,把原来的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升级改造为新劳动教育主题园;教育部规划建设中心支持的未来学校项目STEAM创客中心,初步把省级玩转易拉罐精品课程、市级好玩数学创新实验室、少儿编程等整合一起,打造我校特色的项目化学习课程。
五、四方协同,避免内卷
在一个有竞争力的环境中学习,会使学生有更大的动力获得进步。不过如果该竞争环境已成为了超负荷的学习目标,就演变成为恶性竞争的学习环境。现实中不同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的竞争环境造成了压力,导致学生之间的“内卷”问题日益严重,并随之“抢跑文化”(不能输在起跑线)蔓延为家长、整个社会的教育“内卷”。到底是谁——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哪一个先沦陷到“内卷”,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双休日、节假日不是在校外培训班里学习,就是在赶往培训班的路上;学生校内校外跳楼的事例也是层出不穷;个别老师动不动就在群里要求家长配合工作,配合监督孩子的学习,配合辅导、批改孩子作业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方协同、明确职责、避免内卷。孩子在校时间的增加,绝不只是简单地给教师增加了任务,它也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家长高质量陪伴习惯的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立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对家庭的责任做了详细的规定。只有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都尊重教育规律,树立正确教育观、成长观,才能真正破除“剧场效应”,消除焦虑,避免教育“内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告家长书、家长学校、家长会等积极向家长宣传“双减”形势下的四方职责。学校的任务是完善机制,创新方式;统筹安排,科学管理。老师的任务是扎实备课,精准教学;分层设计,精简作业。家长的任务是放下焦虑,调整心态;放下手机,高质陪伴。学生的任务是认真学习,养成习惯;兼顾特长,全面发展。
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托管,从“周四无家庭作业日”到“作业不回家,书包不离校”的迭代优化,从课程建设到五育并举,鄞江小学一直以一以贯之的定力,致力于通过朴实无华的“精准施策”,实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双赢”。鄞江小学的“五大路径”是加强“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五育并举”的实践案例其一,我们希望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努力下,鄞小学子能在轻负高质的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