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韩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与中国神话

2022-03-02占才成

关键词:钟繇搜神神话

占才成

日本现存最早的典籍《古事记》中流传着一则神与人夜半相会的神话:容姿端正的女子活玉依毗卖未婚而孕,其父母生疑,问缘由,说是每晚有男子与其相会,不知男子姓甚名谁,故而有孕。女子父母欲知男子来历,教女儿在床前撒上赤土,并将麻线穿在针上,待男子夜会时,将针线刺在男子衣物上。女子依父母所教,翌日寻麻线而去,线到山中神社便止住了,始知夜会女子之人是神。因引针的麻线线圈只剩三轮,故该地被称作“三轮山”。这则神话不仅见于日本上古文献,且广布于日本列岛的民间传说之中,又对其后的《源氏物语》《平家物语》《雨月物语》等日本文学经典产生影响,历来备受关注,其神话传说群被日本学者称为“三轮山型”神话传说。(1)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也被日本学术界称为“蛇郎·苧环型”(蛇婿入·苧環型)或“苧环·蛇郎型”(苧環·蛇婿入型)神话传说。“蛇郎型”是指蛇变为男子向人类女子求婚的异类婚配神话传说,又可细分为“苧环型”“水乞型”“蛙报恩型”。其中,“苧环型”是指女子将针线刺入男子衣物而探寻其来历的神话传说。

“三轮山型”神话又与朝鲜半岛《三国遗事》中的甄萱神话极为类似,且与以中国为中心的越南、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老獭稚型”传说有部分情节上的吻合,因而引起了中、日、韩三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过激烈讨论,最后钟敬文先生力证这类传说源起中国,此一论断,“当时对中日学界发生过震撼性的影响”。(2)刘守华:《百年再议“老獭稚”》,《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然而,老獭稚型传说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匡胤的民间传说故事,此乃当代所辑之民间传说,很难作为三轮山神话的影响源来考察。因此,至今仍有不少日韩学者在研究三轮山型神话传说时,惯于将视角聚焦于韩国甄萱神话之上,认为甄萱神话与三轮山神话或有影响关系,而我国学者虽然热衷讨论老獭稚型传说的由来,却容易忽视探寻比这类神话传说更为古层的三轮山神话传说的根源。

近年来,也有日本学者发现了不少中国民间传说中与三轮山神话传说类似的故事。如千野明日香、百田弥荣子、斧原孝守等人,发表多篇论文专门讨论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关系,论据较多,颇具说服力。但遗憾的是,这些论据亦多为当代所辑的民间传说资料,在论证影响关系上,依旧缺乏最重要的传播时间上的决定性证据。另外,还有学者提到《宣室志》《通幽记》中类似故事与三轮山神话传说的关系,但《宣室志》《通幽记》晚出于日本记纪神话的原典——《古事记》《日本书纪》。因此,本文欲将先于上述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出典的《搜神记》以及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与日、韩神话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搜神记》神话故事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并探寻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祖型及发生地。

一、日韩三轮山型神话传说

三轮山型神话,得名于《古事记》。《古事记》中卷所载御真木入日子印惠命(即“崇神天皇”)一节有曰:

此,谓意富多多泥古人,所以知神子者,上所云活玉依毗卖,其容姿端正。于是,有壮夫。其形姿威仪,于时无比。夜半之时,倏忽到来。故,相感共婚,供住之间,未经几时,其美人妊身。尔,父母怪其妊身之事,问其女曰:“汝者自妊。无夫何由妊身乎。”答曰:“有丽美壮夫。不知其姓名。每夕到来,供住之间,自然怀妊。”是以,其父母欲知其人,诲其女曰:“以赤土散床前,以闭苏(此二字以音)纺麻贯针,刺其衣襕。”故,如教而,旦时见者,所著针麻者,自户之钩穴控通而出,唯遗麻者三勾耳。尔即,知自钩穴出之状而,从糸寻行者,至美和山而留神社。故,知其神子。故,因其麻之三勾遗而,名其地谓美和也。(3)西宮一民編『古事記』修訂版、おうふう、2000年、111-112頁。

由上述可知,三轮山神话传说是解释地名由来的解释性神话。此段文字中的“美和”即“三轮”的日语借音字。与《古事记》三轮山神话相对,《日本书纪》卷五所载关于崇神天皇纪事,有一则解释“箸墓”名称由来的神话:

是后,倭迹迹日百袭姬命,为大物主神之妻。然其神常昼不见,而夜来矣。倭迹迹姬命语夫曰:“君常昼不见者,分明不得视其尊颜。愿暂留之。明旦仰欲觐美丽之威仪。”大神对曰:“言理灼然。吾明旦入汝栉笥而居。愿无惊吾形。”爰倭迹迹姫命,心里密异之。待明以见栉笥,遂有美丽小蛇。其长大如衣纽。则惊之叫啼。时大神有耻,忽化人形。谓其妻曰:“汝不忍令羞吾。吾还令羞汝。”仍践大虚,登于御诸山。爰倭迹迹姫命仰见,而悔之急居(急居,此云菟岐于。)则箸撞阴而薨。乃葬于大市。故时人号其墓,谓箸墓也。(4)坂本太郎·家永三郎·井上光貞·大野晋校注『日本書紀』上、岩波書店、1967年、247頁。

大意是说,倭迹迹日百袭姬命埋怨夫君夜来昼不见,愿得见尊容。夫应允白天与妻相见,告知妻子将会出现在妻子的梳妆匣(栉笥)中,并嘱咐妻子切勿惊讶。妻更生疑,翌日见梳妆匣中有一美丽小蛇而花容失色。小蛇顿时化人形。小蛇即为其夫,乃是大神。因妻子对其容貌惊异,夫感羞耻,遂去。妻子当即后悔而跌坐在地,却被箸撞阴而死,死后葬于大市,其墓被称作“箸墓”。

“箸墓”神话传说与“三轮山”神话传说可谓同系。两则神话传说不仅同出于崇神天皇部分,均为大物主神之妻的故事,且情节大抵相似:男子白昼不见,夜晚与女子相会;女子(或女子父母)欲知大神真容,翌日得知男子为神。当然,“箸墓”神话传说缺少撒赤土、以针线刺衣物等索寻男子来历的情节,多了神化为小蛇、感羞耻而离去、女子意外暴毙的情节。

同为日本上代文献的《常陆国风土记》《肥前国风土记》,以及日本上野国(约为现日本群马县一带)利根郡布施村、越后国(约为现日本新潟县一带)南浦原郡笠堀村、纪伊国(约为现日本三重县与和歌山县部分地区)有田郡安谛村杉野原附近、日本北海道阿依努民族等地的民间传说中,亦记有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可知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不仅出于日本古代文献,亦见于日本民间传说之中,且广布于日本列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神话群。这类情节、结构高度相似的神话传说究竟源自何处?中、日、韩三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其中,日韩学者在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溯源研究上,习惯于将视角投射到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古文献中,有一则与日本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相类似的神话。《三国遗事》卷二“后百济甄萱”条引古记曰:

又古记云:昔一富人居光州北村,有一女子,姿容端正。谓父曰:“每有一紫衣男到寝交婚。”父谓曰:“汝以长丝贯针刺其衣。”从之。至明,寻丝于北墙下,针刺于大蚯蚓之腰。后因妊,生一男。年十五,自称甄萱。至景福元年壬子称王,立都于完山郡。(5)一然:《三国遗事》,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170页。

这则神话亦为人与异类婚配的异类婚神话,夜来者致少女未婚而孕、他人出谋划策、以针线刺衣物得见男子真身等神话情节、结构,与日本三轮山型神话传说高度吻合,历来为日韩学者津津乐道。较早关注这类神话的是日本人类学、民俗学家鸟居龙藏,他曾搜集了部分类似的朝鲜半岛民间神话传说,其中朝鲜咸镜北道的广积寺及咸镜北道豆满江畔的会宁附近流传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较为典型。两则神话传说分别抄录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此处有一个名为广积寺的大寺庙,寺中有一只大蜘蛛。寺里的和尚非常喜欢这只蜘蛛,每天给它剩饭。蜘蛛渐渐长大,后来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位少女不知何时怀了身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怀。和尚非常吃惊,问少女为何会这样。少女告诉和尚,每晚都有一个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其姓名的俊朗青年,往来其处相会,后生情愫,以至同衾,故而有孕。那位男子总是夜晚来,天未明而归,不让见其容姿。于是,和尚教她,让她将针穿好线放好,等男子再来的时候,将针线刺在男子衣服的什么地方,等男子回去之后,依线寻找,必能得知男子住所,也能解开男子为何物的真相。那晚,男子如平常一样来与少女相会,少女依和尚所教,偷偷将针线刺在男子衣服上,男子并未发觉,引线而归。少女便寻着线而去,发现那个男子进入了寺庙后面一座名为雪峰山的山中池里。始知男子的住所,并知道男子并非人类,而是住在池中的龙。

以前,某地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个漂亮女儿。从各处来的人都仰慕这个女子,想娶她为妻,但是女子的父母非常疼爱这个女儿,将她养在深闺,哪儿都不让她去。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女子却在不知不觉中怀孕了,且即将生产。她的父母非常吃惊,因为感觉没有外人出入闺房。她的母亲便把她喊来问缘由。这时,女子才告诉母亲,说有一个俊俏的年轻男子,不知来自何处,每晚来相会,不知不觉就和男子产生了深厚感情,而至有了恋情。该男子夜晚来,天明归去,所以不知道是谁。于是,她的母亲教她,今晚男子再来的时候,将针穿上线放好,偷偷刺在男子衣服上,以这个线为标记尾随其后,这样就能解开谜底。女子按照母亲说的做了,依线前往查看,那个男子进入豆满江中被称作鸟啼岩的岩石中的池子里。这才解开了每晚来相会的男子是池子的主人。(6)两则故事参见鳥居龍藏「日韓に分布する三輪山的伝説に就て」、『東亜の光』1912年第7号、27-28頁。

朝鲜半岛的这类神话传说的结构、模式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相似,故自鸟居龙藏之后,多被日本学者提及。综合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的类似神话传说,可将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主要的神话结构大致归纳为:①美貌的少女(或人妻)遇异常事,未婚而孕;②父母(或其他亲属)惊异,询问其怀孕缘由(或自觉不满,欲知男子来历);③少女告知父母,有一男子每晚与其相会;④相会男子不知来由,夜晚来,天明离去;⑤少女对男子产生情愫,相恋并怀孕;⑥父母听完事由,教少女用针线刺衣物的方法,寻索男子来历;⑦少女依照父母所教,针刺男子衣服;⑧翌日,依针线发现男子真身,真身多为异物或神;⑨怀孕少女后诞下异类或人。

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中,虽然部分神话传说与上述结构或有些许出入,但大体的主线基本一致。鸟居龙藏在列举朝鲜半岛神话传说之后,一并将日本记纪神话中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列出加以比较,进而指出“这类故事可以说是自朝鲜传至日本大部分地区的传说”,并且他认为:“这类传说在日本民族尚未移居此地之前,就已存在。因为,在我国这一类传说在《记》《纪》、最古老的时代,就已经流传有大三轮的传说。另外,在朝鲜,也流传在像极为遥远的长白山脉、豆满江边等,这样的未开发之地。再次,扶余族的传说多少与此相关。因此可见,日鲜的这类传说可以说在最为古老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同时,鸟居龙藏还自言他的调查是想“将其作为调查我们祖先和朝鲜关系的一个线索”。(7)以上引文参见鳥居龍藏『鳥居龍藏全集』第一卷、朝日新聞社、1975年、328-329頁。对此,仓野宪司的观点则更为明确,他说:“我认为这种三轮山式传说是北方系统的传说。很难认为这一传说先在日本内地产生,而后传至朝鲜。毋宁说,恰恰相反。这是经由朝鲜来到日本列岛的一部分通古斯族人,将其留在朝鲜,又传至我国的传说。”(8)倉野憲司『古事記の新研究』、至文堂、1928年、151頁。这种认为三轮山神话传说是北方系统的传说,经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韩国学者的支持。如裴素演就将日本“蛇婿入·苧环型”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与韩国神话相比较之后,认为:“日韩两国自古就有共同的自然崇拜、佛教信仰、社会习惯等相同的传承文化,它们相互之间产生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9)裴素演「日韓の三輪山説話とその比較」、『比較文化研究』2011年第95号、57頁。

然而,三轮山型神话传说是否根源于朝鲜半岛?这一问题需谨慎。首先,朝鲜半岛的《三国史记》(1145)、《三国遗事》(约1281)较记纪的原典《古事记》《日本书纪》晚出四百余年,而鸟居龙藏所举朝鲜民间传说亦为近代所辑,从传播时间上来看,同样不能作为比较研究的影响源来考察。其次,20世纪初,鸟居龙藏、仓野宪司等学者主张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乃北方系神话传说的观点,恰与当时部分日本学者鼓吹的所谓“日鲜同祖论”“日鲜一体论”的时代背景相吻合。上文提到,鸟居龙藏曾言明他对朝鲜半岛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调查是“将其作为调查我们祖先和朝鲜关系的一个线索”。从这句话来看,鸟居龙藏的调查目的似乎昭然若揭,难免留下为20世纪初日本殖民朝鲜推波助澜的嫌疑。

三轮山型神话的溯源研究,应该从朝鲜半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视野扩大到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视域中重新审视。如果仔细挖掘,会发现在中国,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古代典籍,都有不少日韩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先例,寻根溯源的话,这类神话还是应回归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

二、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

20世纪30年代,中日两国的神话学、民俗学家曾就老獭稚型传说,发生过一次著名的争辩。争辩源起今西龙、鸟居龙藏等学者探寻三轮山型神话的传播学关系。其后,自安南归日的松本信广提出,安南的丁部领的神话传说与朝鲜的老獭稚型传说同源,并推断说:“这类传说、信仰的起源,可以推断在两国中间的中国,我不才,很遗憾没能找到这中间国的资料。”(10)松本信広「老獺稚傳説の安南異傳」、『東亜民族文化論攷』、誠文堂新光社、1968年、148頁。随后,留学日本的钟敬文先生撰文《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列举了中国的赵匡胤出世等民间传说,并附带提及《通幽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试图证明松本信广的推断。(11)钟敬文:《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民族学研究》1935年第1卷第1号,第143-159页。不过,松本信广旋即回应说:“考察中国神话传说时,首先必须考虑到其文化是一个复合体,中国本身自古就受到四方影响,另外中国南部及海岸地区是土著民的居住地,中国文化是对其地逐步浸润,与土著民文化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他甚至意味深长地提醒道:“称神话传说宝库的中国青年意识到自己国家传承的重要性,这是幸事。但我很担忧,一味热衷证明近邻诸国传承是本国神话的支流,反而可能有碍于这类学问的进步。”(12)松本信広「明石貞吉『老獺稚傳説の安南異傳』の靈物と天文との関係について、附記」、『東亜民族文化論攷』、誠文堂新光社、1968年、154頁。松本信广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在证明文学上的影响关系时,我们须慎重。

但是,一味排斥中国影响,试图“去中国化”而不惜从南太平洋诸岛、越南等太平洋南部国家和地区,甚至从欧洲大陆寻找日本神话根源的风气,在当今日本神话研究学界愈演愈烈,这股风气一旦过盛,无疑也不利于日本神话的研究。日本在明治维新一百五十余年后的今天,“脱亚入欧”的思想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日本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依旧存在。日本神话、日本文化究竟该从何处溯源?恐怕未来这依然是摆在日本神话研究者面前的难题。神话原典皆用汉字记载的日本神话,受中国文化影响之深,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要真正探寻日本神话的真相,撇开中国文学、文化,不敢想象。

在论证三轮山神话传说与中国神话传说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钟敬文先生在《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文中征引的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的老獭稚型传说:

昔有一赵姓人家,以鱼船为住屋,讨生活于海浪上。一夜,船上忽来一大水獭,打滚变为白面书生。彼即走进赵女所住之舱间,自云与之有宿缘。嗣后,每夜必来与女同睡。日久,赵女之腹渐渐隆起,于其父祝寿之日,卒为老人看出破绽。彼即责骂其妻。妻细询女儿之结果,方明白其原委。于是,嘱女预置一穿上麻线之针,俟其人夜中再来时,刺插其衣上,观麻线究将被曳至何处。入夜,水獭精复来。赵女虽不免以将断情故而哭泣,然终依母命行事。次日清晨,其父携铁锹,依随麻线以追寻其踪迹。大水獭之身体,竟在沙滩上被发见焉。结果,彼卒被劈死而掩埋于其处。以后,赵女每经其地,即情不自禁而哭泣。数月后,女生下一小孩,父亲以自己无子,即将其留养,并名之曰赵小。(13)钟敬文:《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民族学研究》1935年第1卷第1号,第147页。

此段文字是老獭稚传说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天子地型神话传说,并非本文讨论重点,不赘录。其前半部分的水獭夜来的故事情节,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结构别无二致,具备本文前面所归纳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九个基本的神话结构,属同一神话群。

日本记纪文学研究领域关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研究,虽然更多的还是倾向于谈论朝鲜神话的影响,但近年来,日本民俗和神话研究学界,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关系。千野明日香在《三轮山神婚谭与中国王朝始祖谭》中搜集了十余例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其中江苏省四例、吉林省两例、辽宁省一例、河北省一例、山东省一例、河南省一例、湖北省一例。(14)千野明日香「三輪山神婚譚と中国の王朝始祖譚」、『口承文芸研究』2000年第23号、166-168頁。福田晃也指出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有类似神话。(15)福田晃「昔話の発生と伝播」、『日本昔話研究集成』2、名著出版、1984年、9頁。百田弥荣子从中国《山茶》《苗族民间故事选》等民间文学文献中找到彝族、苗族、羌族等民间传说十例。(16)百田弥栄子「中国の苧環の糸——三輪山説話——」、『説話·伝承の脱領域』、岩田書院、2008年、487-504頁。斧原孝守也多次撰文论述彝族神话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关系。(17)详见斧原孝守系列论文「雲南彝族の『三輪山型説話』」、『比較民俗学報』2003年第24卷第4号、1-10頁;「雲南彝族の『三輪山型説話』(補遺)」、『比較民俗学報』2006年第27卷第1号、15-17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の『三輪山型説話』」、『比較民俗学報』2008年第28卷第4号、9-15頁;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中国民间传说中尽管有颇多老獭稚型传说及其前半部分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福田晃也指出,“当然,我国苧环型·蛇郎谭神话传说的源流,可求之于中国大陆”,(18)福田晃「昔話の発生と伝播」、『日本昔話研究集成』2、9頁。然而,我们在论证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对亚洲诸国神话影响关系的时候,仍然遇到了难题。松本信广之所以质疑钟敬文先生的观点,是认为这类神话传说或许是日、韩、越等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他甚至认为“这样的各国传承,决不能简单说是源起中国,且属于与它不同的更古老的文化圈,或许中国自身反而受其影响”。(19)参见前引松本信広「明石貞吉『老獺稚傳説の安南異傳』の靈物と天文との関係について、附記」、155頁。因此,如果要证明中国神话对日韩三轮山神话有影响,恐怕还需找出更古老的、更直接的文献证据。

三、《搜神记》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

关于日韩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日本比较神话学鼻祖高木敏雄早就指出其与《宣室志》里所记载的平阳张景之女的故事相似,(20)参见高木敏雄『日本神話伝説の研究2』、平凡社、1974年、253-254頁。钟敬文先生也指出其与《通幽记》所载楚州沈氏之女的故事相近。(21)钟敬文:《老獭稚型传说之发生地》,《民族学研究》1935年第1卷第1号,第151页。百田弥荣子根据大林太良等人的研究,在分析了以线系衣物或撒朱砂于发髻的方法寻找不明来历之人的中国古代文献之后,总结了类似神话的用例:“唐《宣室志》有两例,南宋《夷坚志》有五例,金《续夷坚志》、明《说听》和《语怪》、清《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履园丛话》共十三例。”(22)百田弥荣子「中国の三輪山神話——蛇婿入譚と交叉して——」、『説話·伝承学』2010年第18号、30頁。可知中国古代文献中,亦多载有此类神话传说。

然而,《宣室志》为中唐作品,其著者张读一般认为生于834年。《通幽记》“王垂”条有曰“唐大历初”,(23)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681页。大历(766—779)为唐代宗年号,则该书成书年代可能至少晚于766年。其他南宋、金、明、清文献就更为晚出,而三轮山神话出典《古事记》成书于712年,故《宣室志》《通幽记》等中国古代文献,均不可能成为三轮山神话的影响源。千野明日香也指出,在三轮山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中,中国“还没有比《宣室志》更早的该类传说”,并认为“当今流传在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的‘蛇郎·苧环型’的神话传说,一般认为最早的是《古事记》(八世纪)的三轮山神婚谭,中国是否存在更早的类似的神话传说,期待今后的研究”。(24)千野明日香「三輪山神婚譚と中国の王朝始祖譚」、『口承文芸研究』2000年第23号、162、 157頁。显然,如果在中国还没有发现比《宣室志》更早的文献记载,那么三轮山型神话传说最早文献源头就是日本《古事记》。但据笔者所考,中国最早的该类神话传说,并非历来研究者们所主张的《宣室志》,而要上溯至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中至少有两则神话故事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相似,应属同系,或为三轮山型神话传说较为原始形态的来源。

《搜神记》的两则记载,分别是卷十六中的“钟繇”条:

颍川钟繇,字元常,①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②或问其故,③云:“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⑥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妇人后往,不即前,止户外。繇问:“何以?”曰:“公有相杀意。”繇曰:“无此。”勤勤呼之,乃入。繇意恨,有不忍之,⑦然犹斫之,伤髀。妇人即出,以新绵拭,血竟路。⑧明日,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伤左髀,以裲裆中绵拭血。

以及卷十八中的“猪臂金铃”条:

晋有一士人,姓王,家在吴郡。还至曲阿,④日暮,引船上当大埭。见埭上有一女子,年十七八,便呼之留宿。④至晓,⑦解金铃系其臂。⑧使人随至家,都无女人,因逼猪栏中,见母猪臂有金铃。(25)以上参见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06、225页。引文中的序数和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如果我们对照前文所归纳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九大主要结构,不难发现,《搜神记》中的这两则神话故事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基本结构大抵一致。

在钟繇故事中,男女人物的设定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正好相反,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中夜来者为男性,钟繇故事中则为女性。因夜来者性别相异,导致两则神话在细节上稍有出入,但本质却并无不同。钟繇故事主体结构可归纳为:①男子“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即与常态相异,引人注目(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异常妊娠,引人注目);②“或问其故”,因不解异常之变而问缘由;③“常有好妇来”,即有女子暗地来相会(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男子暗地来相会);⑥“必是鬼物,可杀之”,即“问者”教钟繇杀女以验其身(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父母等教其用针线刺衣物之法,寻索男子来历);⑦“然犹斫之,伤髀”,即依照“问者”所教,杀女;⑧“明日,使人寻迹之”,依血迹追寻,得知女子为鬼,即异类。相比三轮山型神话传说,钟繇故事缺少三个结构,即:④不明身份的男子夜来昼去;⑤少女怀孕;⑨少女诞子。但其实在钟繇故事中④已暗含,因为女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本就多为夜来昼去者。至于⑤、⑨,则是因为夜来者性别相反,故怀孕、诞子情节没有出现在钟繇故事之中。最后,钟繇故事中虽然未有针线刺衣物寻索的情节,但还是有依血迹追踪的类似情节。两者相似处颇多,已绝非偶然雷同可解释了。

猪臂金铃故事更为简洁,其与三轮山型神话相似的主体结构可归纳为:④“日暮”“至晓”,即夜来昼去;⑦“解金铃系其臂”,与三轮山型神话以针线刺衣物,可谓异曲同工;⑧“使人随至家”,“见母猪臂有金铃也”,即尾随其后,以金铃确定夜来者身份。这则故事的结构虽然简洁,但有两处需引起注意:其一,暗访者夜来昼去情节已明显出现;其二,系金铃情节与针线刺衣物情节,构思颇类似,已基本趋同,是日本学者所谓“苧环型”神话传说之类。这两点刚好填补钟繇故事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相比所缺少的情节。若将《搜神记》这两则故事结合起来考察,可以说,三轮山型神话传说早在东晋的中国古代文献中就已出现。

《搜神记》为东晋干宝(卒于4世纪中期)所著,较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最早出典《古事记》至少早出360余年,且平安初期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已录《搜神记》,可知《搜神记》很早就传入日本。《搜神记》与《古事记》的影响关系,早有中日学者指出。神田秀夫曾撰文《〈古事记〉与〈搜神记〉》,专门讨论两者关系,并于文后指出:“令人意外的是,《搜神记》有很多与我们民族的古传有关的故事,这不限于《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也与其后的中世、近世的诸传承有关,一一列举的话,恐怕有十数余条。”(26)神田秀夫「古事記と捜神記」、『古事記年報』1986年第29号、244頁。拙文《中国斩蛇神话群与日本八岐大蛇斩杀神话》也曾就日本八岐大蛇斩杀神话与《搜神记》的李寄斩蛇做过比较,并得出结论:“中国斩蛇神话群中对八岐大蛇影响最深的神话当属李寄斩蛇。”(27)占才成:《中国斩蛇神话群与日本八岐大蛇斩杀神话》,《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2期。即是说,《搜神记》与《古事记》有影响关系,已被多次证实,本文或可为此再添一证。另外,还需注意的是,钟繇故事亦可见于《陆氏异林》《幽明录》以及裴松之注《三国志》,其中《三国志》也被《日本国在见书目录》记录在册,并在日本广为流传。

《搜神记》中的钟繇和猪臂金铃故事,较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和老獭稚型传说简洁,不仅没有老獭稚型传说的天子地型神话情节,亦缺乏三轮山型神话中的怀孕诞子情节。但这恰恰说明《搜神记》的两则神话更为古层,是比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和老獭稚型传说更为古老的原始形态。同一神话传说群,多存在一个“核心-层累结构”,最为古层的结构常常更为简明扼要,它具备最主要的核心结构,这些核心结构是支撑整个神话传说群的主干结构。神话传说在其后发生变异或者翻案之后,会因时因地、因传播的主体等各方面原因,增生很多新枝,增生的新枝构成一个外层结构,这个外层结构伴随传播的进一步发生,会逐层递加,越往后越会形成情节、结构更为完备的神话传说(当然也会在传播中出现“层脱”的情况)。因此,越是处于古层的神话,其神话结构和情节常常越是简单,但是内核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正因为内核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才让我们今天有依据判断其为同一个神话群。剥开这种“核心-层累结构”的外层,我们才能发现处于神话群内核的原始形态。

钟繇和猪臂金铃故事虽然未必是最为原始的形态,但明显是较日韩等国流传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更为古层的形态。从传播时间上来看,日韩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受《搜神记》影响的可能性极高。可以推知,以《搜神记》为代表的中国原始形态的神话传说,在整个亚洲广泛传播,形成了后世规模宏大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和老獭稚型神话传说,这中间发生了诸多变异和层叠。如,传播至中国北方及朝鲜半岛后,这类神话变异为夜来者是高丽参等人参精灵,为抓住这一人参精,而产生了以针线系精灵的情节;传播至日本半岛后,这类神话又演变为夜来者是神社神灵,神道元素又成为新的添加成分。而在中国内部,这类神话还附会了风水思想,衍生了天子地型传说的新型神话传说,这一添加了新型元素的神话传说又再次由中国向四周扩散,构成了今日越南、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老獭稚型传说的广袤的传播图。如从“核心-层累结构”来看,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内核结构,与《搜神记》钟繇、猪臂金铃故事基本一致,不过是另外新添了神社、三轮山大神等日本本土元素而已。

三轮山神话中有部分情节,在目前发现的材料中,仅存于中国神话传说中,且《搜神记》为最古。在《古事记》所载三轮山神话中,索寻不明身份的夜来者的方法有二:其一,散赤土于床前;其二,以针穿线刺衣。方法二在遍布东亚的民间神话传说中均有所见,即所谓“苧环型”神话传说,与《搜神记》猪臂金铃的“系金铃”盖属同类。但方法一“撒赤土于床前”却暂未见于日韩其他神话传说。这类神话或以为与某种巫术有关,但如果结合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对《搜神记》进行考察的话,或许能揭开其真面目。

哈尼族有一则神话:

古老的年代,有三姐妹在箐河里捡到上游淌来的一个多依果,便顺着河流往上,在上游发现一棵结满果子的果树,树上有位很标致的小伙子在摘果子,三妹便让小伙子摘些果子丢给他们。小伙子让姑娘们闭上眼睛。大姐假装闭眼,看到小伙子伸出一条长长的尾巴把果子打落在地,于是她叫妹妹们不要吃那些果子。二妹听话没吃,但三妹还是吃了一口,便被大姐把果子打落在地。大姐告诉妹妹们,树上的小伙子不是人,可当她们抬头看时,小伙子不见了。当夜,妈妈听到狗吠声很急,就逐个让女儿们去查看。大女儿、二女儿都没有看到什么。三妹去了很长时间才回来,回来后说是摘果子的阿哥来接她了,她要跟他走了。母亲制止未果,就让她带上灶灰和粗糠,连路撒着去。天亮后,阿妈顺着灰糠的迹印,一路撵到山脚的水井边,阿妈心想一定是和龙宫的人相好,到龙宫去了,只好闷闷不乐地回了家。(28)罗开明讲述、郭东屏搜集整理:《祭龙的来历》,《山茶》1981年第4期。因原文较长,笔者引用时有删减。

这则神话中以撒灶灰和粗糠的形式探明男子来历的情节,启示良多。三轮山神话也有撒赤土于床前的情节,但令人费解的是,其记述中却并未交代撒土作何用,后文也并未再提赤土,以致产生诸多猜测。撒赤土,并非巫术,而应是另一种探寻夜访者来历的方法。夜访者踩到床前赤土,出门后,即可留下粘有赤土的脚印,是故将赤土撒于床前。“撒物寻人”的方法,与《搜神记》应不无关系。《搜神记》钟繇故事中,钟繇将女鬼砍伤,女鬼逃走后,一路滴血成了标识。“赤土”与“鲜血”,均为赤红,便于辨认标记,两则神话传说所用物品不一,但功能无异。三轮山神话用了两种方法寻夜访者,两种方法恰好分别是《搜神记》钟繇故事和猪臂金铃故事方法的变异。钟繇故事的“滴血为记”、猪臂金铃的“系铃作标”,三轮山神话在消化吸收这两则故事的同时,也借用了两则故事的寻索方法,并试图将其糅合在一起,但并未黏合紧密,以至于我们现在看三轮山神话时,对“撒赤土”情节不知其解。

结 论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推断:

第一,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之发生地在中国,具体位置可能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为南方系神话传说系统,而并非仓野宪司等日本学者所提的北方系神话传说。

第二,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祖型当是《搜神记》的钟繇故事和猪臂金铃故事,是两者混合影响的产物,抑或是比这更早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相关神话传说影响的产物,但就目前所知文献及汉籍在日本的传播情况来看,《搜神记》的可能性最大。

第三,《搜神记》的钟繇故事和猪臂金铃的故事不仅是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祖型,其同系统的神话故事其后通过添加天子地型传说等风水思想,成为新的老獭稚型传说,这一传说又再次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成为今天流传于亚洲诸国的老獭稚型传说的影响源之一。《搜神记》钟繇故事和猪臂金铃故事是比上述神话传说更为古层的神话故事。

《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居于海宁盐官,即今浙江省内,干宝祖父干统、父亲干莹均仕于三国时期东吴,历代受中国东南部的长江中下游文化之影响,其所著《搜神记》多采撷南方神话传说应不为奇。而被认为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关系密切的赵匡胤出世故事,也多发生于江浙一带,近年来日本学者亦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相近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种种迹象表明,三轮山型神话传说之源,应将目光投至中国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靖康之乱后,长江中下游汉族经历过大迁徙。历史上为躲避战乱、饥荒等,部分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汉族居民迁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迁徙民也将其文化随迁至西南方,故今日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不能仅仅认为就是纯粹的少数民族神话传说。综上,祖型为《搜神记》故事的三轮山型神话传说的根源更应该为南方系神话传说,绝非北方朝鲜半岛的甄萱神话及民间传说,甄萱神话及朝鲜民间传说本身也应处于这一影响流之上,是中国以《搜神记》为首的南方系神话传说影响的产物。

猜你喜欢

钟繇搜神神话
爱情神话
制造《搜神记》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钟繇未盗墓
干宝及《搜神记》研究综述
钟繇《荐季直表》(局部)
钟繇:盗墓贼这个锅我不背
钟繇学书
由对立走向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