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2022-03-02郑逸凡江腾飞
◆郑逸凡 江腾飞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福建 350108)
1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责任,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事关总体国家安全。“零零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生长的一代,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网络议题,深受互联网主流舆论的影响。但目前互联网中“性别对立”思潮愈演愈烈,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也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下,进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互联网“性别对立”现象影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在当前的互联网话语场,“性别对立”无疑是矛盾最尖锐、“群体极化”现象最突出的一项议题。知名大V“papi 酱”因孩子没有随母姓而被网络暴力、脱口秀演员杨笠调侃男性的段子引发巨大的舆论争议、“部分男性对丁真的态度”这一话题再次引爆了针对性别的骂战……性别议题已成为不可触碰的互联网敏感神经,任何一起事件只要与“性别差异”稍有关系,就会可能引起一波舆论高潮,在无关议题下也常见不明目的的“挑事者”制造事端。更有甚者,舆论场中还有将其上升为对社会和国家制度的不满的趋势,其中不乏辨别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参与其中。由此可见,互联网“性别对立”已开始危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1)网络拟态环境催生群体极化
自媒体时代,社会事件能迅速被大众知晓,人人都握有网络社会话语权。在观点多元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网络拟态环境下催生的观点对立、极端和盲目。所谓“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对信息进行筛选、重构并再现给人们的一种环境。[2]随着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各类媒介能够更精准地为受众者推送他们所偏好的信息,为其构建出更为细分的网络拟态环境。有特定“需求”的受众者在使用媒介时会倾向选择与偏好、观念相符合的平台进行互动。[3]长期在固定媒介平台接受信息、参与讨论的人们容易将该平台的主流观点视作客观世界的主流观点,并且不断强化该观点,而这种循环往复的双向加深又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立场,由此便形成了“信息茧房”,也加剧了“群体极化”。[4]多数群体极化事件的消解因一方舆论彻底压倒另一方,但“性别议题”却是一个例外。无法更改的性别和为捍卫自身利益而难以更改的立场,极化环境加剧了群体的非理性,让理性讨论在“性别议题”中似乎无法立足,这也使“性别对立”的消解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2)极化思维蔓延至高校
“零零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共生一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互联网“性别对立”群体极化思潮的影响。近日,某高校宿舍电梯使用问题引起互联网舆论关注。该高校男女人数差距较大,为优化宿舍床位配置,采用男生住低层,女生住高层的混住模式。此前该高校的混住宿舍形成了“低层男生尽量不坐电梯”的潜规则,但因一位女生在洗澡后与男生同乘电梯感觉尴尬而提出将此规则明晰化,有男生持反对意见,认为公共资源应共享,由此引起纷争。该事件本质是校园内资源使用权利的问题,但学生的争执却演变为针对性别的互相攻击。在聊天记录发布至各网络平台后,又引发了一场关于“性别对立”的狂欢,同时也让该高校卷入互联网舆论旋涡。这是一起典型的受互联网“性别对立”思潮引发的高校舆论风波,进而危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事件。
(1)互联网“性别对立”影响高校学生思维方式
部分平台和某些势力为吸引流量或搅乱互联网舆论场,刻意炒作和引导“性别议题”,使当前互联网“性别议题”逐渐泛化,似乎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套进性别议题的“大筐”,从而滑入性别议题的“陷阱”。同时,群体极化也导致讨论非理性化、偏激化,网络戾气较大,这不可避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如同上述高校中的学生,因长期浸淫在极端的“性别对立”境况之下,看待问题时无法从问题本质出发,理性地从问题根源进行解决,忽略背后的结构性矛盾与冲突,将性别差异作为评判事件的标准,而非使用道德与法律进行评判,不断在男女性别差异中打转,把任何问题都粗暴地套上“性别对立”的外衣。若不加以引导教育,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更会极端化,仅以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代替辩证思维看待一切事物。同时,网络中的戾气蔓延至现实生活,引发现实中的对立和冲突,网络拟态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开始冲击现实世界。
(2)互联网“性别对立”割裂高校学生
互联网“性别对立”在影响高校学生思维方式后,进一步造成高校学生群体的男女对立以及割裂,不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一方面,涉及学生矛盾的议题一旦在冠以“性别”的帽子后,多以“骂战”开始,粗鲁不堪的言论与人身攻击充斥校园网络之中,极大危害校园网络环境。同时,由于“性别议题”具有巨大的网络流量,经过营销、炒作和发酵后,极有可能导致高校舆情事件,不利于高校和谐稳定与整体形象。另一方面,线上的攻击与谩骂将会带来线下的敌对与矛盾,若学生群体中的矛盾激化,可能造成诸如“非法游行”、“非法集会”、“打架斗殴”等恶性群体性事件,和谐、向上、奋进的校园环境将被打破,同时也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3)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性别议题”的争议常常已不仅局限于讨论男女平等、男权、女权的问题。在部分“性别议题”事件发生后,不难看到某些势力在其中煽风点火,企图放大负面问题的影响、激化矛盾、加剧对立,更有甚者试图阻碍司法公正,抹黑中国,撕裂中国社会,消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借机渗透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模式,妄图以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5]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时期,对社会的认识常会陷入理想主义,富有激情但缺乏理性。在非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击下,高校学生容易受极端观点的影响与蛊惑,常常成为不良势力“借刀杀人”的刀,网络中部分青年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在受煽动后被不良价值观念影响,抗拒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对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产生怀疑,极大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而危害国家安全。
3 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下的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在互联网“性别对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的境况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尤为重要。高校应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平等故事,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环境。
(1)高举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理论扎实才能精神富足,精神富足才能信仰坚定。高校作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应该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一方面,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从意识形态的根基上防范“性别议题”导致的舆论危机。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三全育人,在教书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增强学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自发、自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找到互联网“性别对立”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辩证地看待互联网“性别对立”事件,通过理性的方式参与网络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没落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而维护国家安全。
(2)对症下药,掌握高校在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话语权
一要掌握学术话语权。互联网“性别议题”能屡掀舆论波澜,有其存在的社会深层原因。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术优势,从学术角度研究“性别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通过开设专家专栏、学术讲座、课程研讨等方式,在面对学生产生的“性别对立”困惑时,能以科学的方式答疑解惑;同时也邀请学生积极参与“性别议题”的学术讨论,让不良情绪有更合理的宣泄渠道,从而进一步掌握学术话语权。二要掌握舆论话语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同样的,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高校应当主动出击,积极开设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 站、知乎、豆瓣等大学生热衷使用的网络社交平台账号,勇于参与互联网“性别议题”的舆论争议,敢于亮剑,抢先占领互联网“性别议题”的舆论阵地。同时,也应鼓励理性平和、思想成熟的学生在互联网积极发声,借助朋辈优势发出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声音,带动校园舆论风向。三要掌握社会话语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解放事业,把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事业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涌现出一大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模范。高校应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平等故事,利用集中教育、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讲解,让广大青年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正能量,进而反哺互联网舆论场,带动互联网舆论风向朝正面转向。
(3)凝聚共识,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环境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6]要贯彻落实习好总书记关于网络文化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青年学生思想开阔的优势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强项,发挥出更加强有力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应当在教学育人中,以互联网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的眼中、脑中和心中,通过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的转变,带动青年学生凝聚起强大共识,自觉参与积极网络环境的维护之中,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空间治理,同时要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坚决遏制不良和错误的言论、行为及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育人模式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通过举办各类网络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表达爱国情,砥砺强国志,付诸报国行,更好地丰富大学生正向、积极的网络生活,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环境。
4 结语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当前互联网世界“性别对立”议题给高校学生带来不良的思想引导,同时也给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若对高校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不对“性别对立”现象进行干预和管控,互联网“性别对立”议题甚至会成为敌对势力洗脑青年、分化社会、“颜色革命”的新武器,进而严重危害国家安全。高等学校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新阵地,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充分发挥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优势,直面问题、敢于亮剑,提高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带动大学生引领互联网正能量风潮,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