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子全书》附录所收张载传记
2022-03-02刘宁
刘 宁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65)
刘学智、方光华总主编的《关学文库》于2015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对关学史上重要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关学文库》包括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两大系列,共40种47册。“文献整理系列”中有林乐昌编校的《张子全书》,这部书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达刊刻的《张子全书》为底本,校勘使用古本或善本,附录文献丰富,有张子传记资料,张子抄释、张子全书、张横渠集序跋书目提要,张子单行著述序跋书目提要。
《张子全书》附录一为“张子传记资料”,收有四篇作品,依次为吕大临撰《横渠先生行状》,脱脱等撰《宋史·道学·张载传》(见《宋史》卷四二七列传第一八六),冯从吾《关学编·横渠张先生传》(见《关学编》卷一),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献公张横渠先生载传》(见《宋元学案》卷十七横渠学案上)。[1]455-465这四篇传记因写作原因、写作时代、作者等不同,故每篇叙述的重点不同、对传主的评价也有差异,本文将对此一一分析。
一、吕大临撰写的《横渠先生行状》
行状,是中国古代传记中的一种文体,主要记录死者的世系身份、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及一生的行事大略。行状往往由死者的家属、门生、故吏写成。行状作品的出现,根据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引《文章缘起》说:“始自汉丞相仓曹傅干作《杨远伯行状》,然徒有其名亡其辞”[2]。现存最早的行状作品见于《文选》,是任彦升作的《齐竟陵王行状》。[3]齐梁年间后,行状作品大量出现。行状的作用主要是送考功审查,送太常议谥,送史馆编录,作墓志之材料。
吕大临(1040—1093)[4],字与叔,陕西蓝田人,其所作《横渠先生行状》历来被学界认为是研究张载生平、思想最可靠的资料之一,全文共两千八百余字,分十五个段落(笔者依据林乐昌编校《张子全书》对此文分段,便于说明)。
1.作者身份
吕大临师从张载。吕大临初入张门时给老师张载写信说:“近得伏见门墙,累日侍坐,虽君子爱人无隐,赐教谆谆,然以不敏之资,祈进大学,恐不克奉承,以负师训。”[5]764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到熙宁十年(1077)张载去世,吕大临问学于张载。又据吕大临撰写的《宋故清和县君张氏夫人墓志铭》记:“大临既学于先生之门,继又受室于张氏,得以外姻见。”[5]751可知吕大临不仅是张载的学生,还娶了张氏女子(张戬的女儿)为妻,与张氏家族有着姻亲关系。由吕大临执笔撰写《横渠先生行状》是在情理之中的。
2.写作原因
据《横渠先生行状》最后一段:“某惟先生之学之至,备存于书,略述于谥议矣。然欲求文以表其墓,必得行事之迹,敢次以书。”[1]458吕大临表明这篇《行状》是请人给老师张载写墓志前,按当时普遍的做法是由家里至亲或门人提供逝者生平事迹的文字材料所写。
3.写作时间
《横渠先生行状》(初稿)写作于张载去世到下葬前这段时间,即熙宁十年(1077)十二月到元丰元年(1078)三月期间。
据文章第二段所写:“是年冬,谒告西归。十有二月乙亥,行次临潼,卒于馆舍。享年五十有八。是月以其丧归殡于家,卜以元丰元年八月癸酉藏于涪州墓南之兆。”[1]455张载病死于临潼(由京城回家的路上),当月运送灵柩到凤翔眉县家,占卜后打算来年元丰元年(1078)八月下葬。
又据文章第十四段所写:“没之日,惟一甥在侧,囊中索然。明日,门人之在长安者继来奔哭致赙襚,始克敛。遂奉柩归,殡以葬。又卜以三月而葬。其治丧礼一用古,以终先生之志。”[1]458张载去世时,身边只有外甥一人,没有钱。第二天在长安的学生们前来奔丧,凑齐了钱将其装入棺材,护送回家。再次占卜,元丰元年三月下葬。为了让先生的主张得以实现,其丧葬采用古代的丧礼。
吕大临在文末明确了张载下葬的准确时间,即采用第二次占卜的时间,元丰元年三月下葬。这样,这篇行状应在三月下葬前写好,以供撰写墓志之人参考。三月下葬前写成的《横渠先生行状》是初稿,以供急需。日后,吕大临对其进行修改,使其臻于完善。张波引用确凿的材料对此问题专门说明,观点令人信服。[6]
材料一:《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一载:“吕与叔作《横渠行状》,有‘见二程尽弃其学’之语。尹子言之,先生曰:“表叔平生议论,谓与颐兄弟有同处则可;若谓学于颐兄弟,则无是事。”[7]414-415
材料二:朱熹《伊洛渊源录》又云:“案《行状》今有两本,一云‘尽弃其学而学焉’,一云‘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其他不同处亦多,要皆后本为胜。疑与叔后尝删改如此,今特据以为定。然《龟山集》中有《跋横渠与伊川简》云:‘横渠之学,其源出于程氏,而关中诸生尊其书,欲自为一家。故予录此简以示学者,使知横渠虽细务必资于二程,则其他固可知已。’按横渠有一简与伊川,问其叔父葬事,末有提耳恳激之言,疑龟山所跋,即此简也。然与伊川此言,盖退让不居之意,而横渠之学,实亦自成一家,但其源则自二先生发之耳。”[8]
材料三:《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云:“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程语。”[7]13元丰己未即元丰二年(1079),是年,吕大临东入洛阳求学于二程。
据此,《横渠先生行状》(修改稿,也就是现存本)是在张载下葬后吕大临继学于二程之时,即元丰二年(1079)吕大临入洛后不久修改完成。从写作时间来看,吕大临的《横渠先生行状》初稿、修改稿都应是张载去世后最早追忆其生平事迹的珍贵文章。
4.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
全文十五个段落,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概述家世、进士及第、履职、两次皇帝召见、病故、丧葬、妻与子。第二部分(第三段至第十四段)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张载生平及主要经历。依次写了张载从小志气不群,父亲器重;十八岁上书拜见范仲淹,范公劝他放弃军事专心学问,从此走上治学之路;嘉祐初年,张载与二程讨论道学;地方做官亲民、善民,为民分忧;熙宁二年(1069)、被人推荐,神宗召见,委以要职;张载辞官;居住横渠,张载治学、教学、著述、日常生活、日常交往;张载主张仁政,推行井田,“验之一乡”;张载第二次被推荐,神宗再次召其入京委以要职,张载再次辞官,归途病逝及丧葬情况。第三部分(第十五段)简略说明写作这篇行状的原因。
5.文章写作特点
首先,生动、栩栩如生。例如第四段写嘉祐初年,张载见二程一起讨论道学,坚定了自己的学术之路,对自己的理论充满自信。文中写道:“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1]456涣然,即涣然冰释,指一下子消融,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张载疑虑完全消除。从此以后,张载放弃其他学说,理论更加纯粹。
再如第九段,写熙宁九年(1076)张载完成《正蒙》总结并评价了这部著作。
出示门人曰:“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于前圣合与!大要发端示人而已,其触类广之,则吾将有待于学者。正如老木之株,枝别固多,所少者润泽花叶尔。”又尝谓:“春秋之为书,在古无有,乃圣人所自作。惟孟子为能知之,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穿凿。及诗、说、书、礼、乐之言,多不能平易其心,以意逆志。”[1]457
用张载自己的说法生动地展现了他本人对这部著作的认识与价值评判。
其次,具体翔实。文章第七段写王安石会见张载,王安石推行“新法”很希望得到张载的支持。这一段具体写了王安石对张载说的原话及张载的回答。
执政尝语曰:“新政之更,惧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先生对曰:“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玉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执政默然。所语多不合,寝不悦。[1]456
张载并不反对变法,但提出不能“教玉人追琢”,意思是把完美的玉人再作进一步雕琢,也就是主张变法要有度,不要为变法而变法,把好的传统都改光了。听了张载的回答,王安石的反应又怎样呢?“默然”二字写出了同时代两个伟大人物政治见解的明显分歧。
文章第十二段具体写了张载主张仁政,推行井田,“验之一乡”。张载主张变法,第一次神宗召见时问治道,他就以“渐复三代为对”,这一段开头写“先生慨然有意三代之治”,那具体如何施政呢?
方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灾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1]458
张载具体的变法方案就是国家要划分公田、私田。公田可以保障国家的财政运转,私田可以保障百姓的生计。只有将公田、私田划分清楚、明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宋一朝积贫积弱的政治危局。
第三,叙述全面。与宋代的三大行状相比,这篇行状算是短篇。苏轼写的《司马温公行状》共九千五百字,朱熹写的《张魏公行状》四万三千七百字,黄幹写的《朱子行状》有一万六千字。[9]《横渠先生行状》全文不到三千字,显然篇幅短小。但这篇行状对张载一生方方面面都有介绍。写先生日常生活的有:“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1]457写先生治学的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其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1]457写先生气质的有:“先生气质刚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1]457写先生与人交往的有:“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以感人,人未之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虽有未论,安行而无悔。”[1]457不一而足。
6.文章叙述的重点
全文以时间顺序为明线、以张载之“志”为暗线,娓娓道来。“志”字在《横渠先生行状》第二部分(第三段至第十四段)中多次出现,如第三段开头“先生始就外傅,志气不群”、第八段中“其志道精思”、第十二段末“此皆有志未就”、第十三段末“知道之难行,欲与门人成其初志,不幸告终,不卒其愿”、第十四段末“其治丧礼一用古,以终先生之志”。
张载一生的志向是什么?借用《行状》中所录张载曾对学生们所说:“吾学既得于心,则修其辞命;辞无差,然后断事,断事无失,吾乃沛然,精义入神者,豫而已矣。”[1]457概括来说就是以所学回报社会,解决社会中诸多事务。张载一生志向也可用“横渠四句”来概括,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从北宋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力图探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当代东亚实学学者尊张载为实学之发端的代表人物是十分恰当的。笔者认为,张载一生的志向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学以致用”。
7.对传主的评价
吕大临在行状中虽没有直接评价自己的老师,但文字中、材料里充满了崇敬、赞叹之情。《行状》中有六位重要人物对张载进行肯定或高度赞扬,由此可以间接反映作者对传主的评价。
第一位张载的父亲,第三段写张载的父亲张迪(在涪州任职,被称为涪州)见小小年纪的儿子“知虔奉父命,守不可夺。涪州器之”,受到父亲的器重就是对年幼的张载最好的肯定。第二位范仲淹,第四段写康定初年张载上书拜见范仲淹,此时范仲淹已年过五十(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了促进作用),“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范仲淹看好这个年轻人,想让他成就伟业,劝他放弃兵法学习《中庸》,从此张载走上了治学之路,范仲淹是张载走上治学道路的引路人。第三位是文彦博(北宋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声名闻于四夷的一代名臣,谥潞公),第四段写张载未及第时,“文潞公以故相判长安,闻先生名行之美,聘以束帛,延之学宫”“士子矜式焉”,文彦博听说了张载得美名,聘请他讲学,张载因此成为读书人敬重、学习的榜样。第四位是吕公著(字晦叔),第六段写熙宁二年(1069),御史中丞吕公著向宋神宗推荐说“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上即命召”。第五位是吕大防,第十三段写熙宁十年(1077)秦凤帅吕大防向神宗推荐张载,评价说:“张载之学,善发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以复古。乞召还旧职,访以治体”。第六位宋神宗,宋神宗两次召见张载,对他所说都很满意、很认可。熙宁二年神宗召见张载,文中写道:“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说之,曰:‘卿宜日见二府议事,朕且将大用卿。’先生谢曰:‘臣自外官赴召,未测朝廷新政所安,愿徐观旬月,继有所献。’上然之。”[1]456神宗听了张载的回答很高兴,认为张载说得对。
吕大临的这篇《横渠先生行状》写得生动、具体、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是一篇优秀的传记作品。这篇传记成为元代史官修撰《宋史·张载传》的主要资料来源,也是明清学者研究宋明关学发展、理学发展的一篇重要文献资料。
二、《宋史·张载传》
《宋史·张载传》见于《宋史·道学》中。《宋史·道学》共四卷,从《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到列传第一百八十九。道学一是北宋“五子”传,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附录张戬)、邵雍。道学二是程氏门人传,有刘绚、李吁、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昞、尹焞、杨时、罗从彦、李侗等十人。道学三是朱熹、张栻的传记。道学四是朱氏门人传,有黄干、李燔、张洽、陈淳、李方子、黄灏等六人。
1.写作时间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从至正三年(1343)三月到至正五年(1345)十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宋史》成书。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2.《宋史·道学》设立的原因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明令科场考试:“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10]随后,朝廷更以“朱子之说为主,定为国是,而曲学异说,悉罢默之”。把程、朱的经注、经解作为科场试士的法定根据,而“朱子之说”更成为有元立国之本。至此,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开始确立。程朱理学之立为官学,直接影响到元代官修《宋史》的编纂。事实上,它已成为这部官修史书发凡起例、评断史事、裁量人物的理论依据和是非标准。清人谓此书“大旨以表章道学为宗,余事皆不措意,故舛谬不能殚数”[11]。《宋史·道学》的设立,就是这一思想背景下的产物。
3.文章特点
这篇传记简练,但不失公正。全文八段,共计一千二百余字。所记张载生平事迹参考了吕大临的《横渠先生行状》,又有补充。
《张载传》中生平事迹主要参考了《横渠先生行状》,依次是书谒范仲淹、与二程语道学之要、进士及第后地方做官勤政亲民、吕公著推荐、神宗召见、王安石会见、浙东明州审案、告病返乡、治学、讲学、吕大防推荐、神宗诏同知太常礼院、与朝臣议礼不合、告疾归乡、卒于途中。
另外补充了六条材料。其一,第一段中:“尝坐虎皮椅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12]12723其二,第五段后面,翰林学士许将等言其恬于进取,乞加赠恤,诏赐馆职半赙。其三,第六段全文收录张载《西铭》。其四,第七段引程颐对张载《西铭》的评价:“《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12]12725同时也补充说明了当时学界对张载著作的尊崇。其五,最后一段补充了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曰明公。其六,还是最后一段补充了淳祐元年(1241),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庭。
《宋史·张载传》补充的第一条材料很重要,这个材料补充了《横渠先生行状》洛阳见二程的情节,说明了张载认为自己在易学方面造诣不如二程,但在道学方面的造诣是高于二程的。这条材料既可让我们看到张载作为学者的谦虚,又可让我们清楚张载与二程在学术上各有所长,也说明了张载学说不同于二程学说。
比起《横渠先生行状》中仅提及张载著作《正蒙》书名,《宋史·张载传》全文收录了张载的《西铭》全文,使读者通过这篇最能代表张载学说的文字来进一步认识传主,这种“以文传人”的方法是中国古典人物传记中常用的方法,恰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等篇中司马迁惯用此法,达到了很好地刻画传主的艺术效果。第四条材料引程颐评价张载《西铭》,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张载著作的学术史价值,张载是自孟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第二条、第五条、第六条材料说明张载一直是一位得到朝廷高度认可的学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宋史》的编撰者们在《张载传》的写作上能够真实地记录、客观地评价。
三、冯从吾《关学编·横渠张先生》
《关学编》四卷,始于横渠,讫于秦关,计姓字三十三人,虽诸君子门户有同异,造易有浅深,然皆不诡于道。
1.写作时间
冯从吾《关学编·自序》写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九月,可断定《关学编》成书于这一年。
2.编写目的
余懋衡在《关学编·序》中指出冯从吾编写这部书是“为关中理学而辑,表前修,风后进,用意勤矣”[13]410。李维桢《关学编序》指出:“仲好之为是编也,直以子厚承洙泗。……要之以子厚为正。故关学明,而濂、洛以下紫阳之学明,濂、洛以上羲、文、周、孔之学亦明矣。”[13]411冯从吾的《关学编·自序》明确指出编写此书的目的是“聊以识吾关中理学之大略云。”[13]412
《关学编》凡例说明了五点:其一,是编专为理学辑,故历代名臣不敢泛入;其二,理学如秦子南、燕子思、壤驷子徒、石作子明,俱孔门高弟,第事迹多不详,故另列小传于前,而编中断自横渠张子始;其三,次序各以时代,庶古今不相混淆;其四,宋、元诸儒有史传诸书可考,不佞稍为纂次,十五仍旧。至国朝诸儒,中多僭妄论,著文之工拙不恤也;其五,国朝诸儒,特录其所知盖棺论定者,其所未知者,姑阙之以俟。[13]413这五点使我们今天的读者一下就能明白冯从吾编写的关中理学发展史中张载是处在肇始地位。《横渠张先生》见于《关学编》第一卷卷首。这篇文章有关张载生平、思想的介绍与评价主要参考了《横渠先生行状》与《宋史·道学·张载传》的材料,但行文中也有自己明显要突出的内容,即张载对于关中风气、士人的巨大影响。
全文十三段,共计两千四百多字。文中新增内容有三:
第一,文章第五段写张载倡导“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后,增添了“闻者始或疑笑,终乃信而从之,相效复古者甚众,关中风俗为之大变”[13]416。
第二,文章第十段整段内容是作者新增加进来的,写张载转变:由自己钻研道至引导他人学道、明道,从而引领了关中多代学者躬行尧舜之道,形成了与洛学比肩的学术影响力。
始先生为学亦颇秘之,不多以语人,曰:“学者虽复多闻,不务蓄德,只益口耳,无为也!”程伯淳闻之,曰:“道之不明久矣,人善其所习,自谓至足,必欲如孔门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师资势隔,而先王之道或几乎熄矣。趋今之时,且当随其资而诱之,虽识有明暗,志有浅深,亦各有得,而尧舜之道庶可驯至也。”先生用其言,故关中学者躬行之多,与洛人并,历数世不衰。[13]417
第三,文章最后一段第一次提出张载是“关中士人宗师”这一新的学术观点,借朱熹的话高度评价张载,又补充了宋、明时期朝廷对张载称号的变化。
先生学古力行,笃志好礼,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门人私谥曰诚明。朱文公赞曰:“早悦孙吴,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变至道。精思力践,妙契疾书。订顽之训,示我广居。”理宗淳祐初,谥明公,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庭。国朝嘉靖九年,改称“先儒张子”。[13]418
冯从吾率先总结了关中理学的发展,尤其明确了张载是关中士人宗师这一学术观点,客观上为关中理学建立了一个学统。
四、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献公张横渠先生载》
《宋元学案》计有一百卷,主要撰著者是黄宗羲、全祖望,而这部著作的完成又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我们今天阅读的由陈金生、梁运华点校的《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点校前言中详细说明了此书的撰著过程、刊印经历及点校底本、参校本,我们大体可以确定此书有两个阶段的编纂。第一阶段(康熙年间)的主要编纂者黄宗羲及黄百家父子,一方面突破了《宋史·道学传》的程朱理学道统框架,对朱学(理学)、陆学(心学)、浙学(事功之学)等各学派一视同仁,从而使得《宋元学案》作为宋元儒学思想史的框架大体齐备;另一方面仍以宋元道学的发展脉络(先驱、高峰、后继)为主线并在其案语及附录文章中致力于哲学思想的阐释与评价。第二阶段(乾隆十一年—十九年,1746—1754)的主要编纂者全祖望在“黄氏原本”《宋元学案》的基础上作了修定、次定、补定、补本四个方面的增补修订工作,从而确定了百卷本《宋元学案》的总体规模及其思想史框架。此书最终由王梓材、冯云濠校定,在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刻出版。
《宋元学案》共收录有八十六个学案、两个党案和三个略案。横渠学案分上、下,见卷十七、十八。
《献公张横渠先生载》一文中有关张载的生平经历介绍基本同于《横渠先生行状》,有关张载的评价同于《宋史·张载传》。
这篇传前附有全祖望案语一条、传后附有黄百家案语一条,值得关注。这两条案语全文如下:
1.全祖望案语
横渠先生勇于造道,其门户虽微有殊于伊洛,而大本则一也。其言天人之故,间有未当者,梨洲稍疏证焉,亦横渠之忠臣哉!述横渠学案。[14]662
全祖望案语简单,却指出张载学问规模宏大,特别是其主张“造道之言”,张载的学问不同于“伊、洛”,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学术根源。黄宗羲(梨洲)对此进行了考证,专门做横渠学案来说明。
2.黄百家案语
先生少西谈兵,本跅驰豪纵士也。初受裁于范文正,遂翻然知性命之求,又出入于佛、老者累年。继切磋于二程子,得归吾道之正。其精思力践,毅然以圣人之诣为必不可至,三代之治为必不可复。尝语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任之重如此。始不轻与人言学,大程曰:“道之不明久矣,人善其所习,自谓至足,必欲如孔门不不愤不启,则师资势隔,道几息矣。随其资而诱之,虽识有明暗,志有浅深,亦皆各有得焉。”先生用其言,所至搜访人才,惟恐失其成就,故关中学者郁兴,得与洛学争光。猗与盛哉!但先生覃测阴阳造化,其极深至精处,固多先儒所未言,而其凭心臆度处,姑置无论。圣人之治,要不在制度之细。窃恐周官虽善,亦不过随时立制,岂有不度世变之推移,可一一泥其成迹哉!况乎周官之繁琐,黩扰异常。先生法三代,宜不在周礼。是又不可不知也。[14]664-665
黄百家案语对张载学术贡献做了全面评价,指出张载理论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阴阳造化方面的论述与思考,而其不足之处是法三代、以期恢复周官周礼的主张。
3.关于“高平门人”一说
从《宋元学案》整部书来看,重视学派源流、传承,但对于张载的师承表述多有分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卷三高平学案,首先列有高平学案表,张载作为范仲淹的门人出现在表中;卷十七横渠学案上,首先列横渠学案表、横渠学案序录(全祖望案语),书高平门人,然后是《献公张横渠先生载》传记题目及全文。显然是把张载当作范仲淹的门人。为什么把张载划入高平门人呢?卷三高平学案序录,全祖望案语中写道:“高平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14]133“导”,就是劝导的意思,范仲淹劝导张载潜心学术,张载由此踏上为学之路,出入佛老,返诸六经,终成北宋理学宗师。范仲淹对于张载踏入道德性命之学功不可没,有指向性意义。这条材料来自前面所论吕大临的《横渠先生行状》。
第二,卷三高平学案“易议”附录第五条,“汪玉山与朱子书曰:‘范文正公一见横渠,奇之,授以中庸。若谓从学,则不可。’”[14]139汪玉山在与朱子书中否定了张载师从范仲淹的观点,认为范仲淹之功在“导”而非“教”,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人的师从关系并不成立。
面对相同的材料,冯从吾在《关学编》中并没有写张载师从范仲淹,而是从关中地域文化深厚、滋养了张载来说,“我关中自古称理学之邦,文、武、周公不可尚已,有宋横渠张先生崛起眉邑,倡明斯学”[13]412。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从吕大临的《横渠先生行状》到《宋史·张载传》《关学编·横渠张先生》《宋元学案·献公张横渠先生载》,四篇传记都写到先生“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其坐,取烛以书”,四篇传记也都写着先生“方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立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灾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这些生动的描写是否可以成为张载思想形成于其读书、思考、践行的最好诠释呢!
林乐昌编校的《张子全书》是迄今收录张载著述最为完备、校勘更为可靠的一个全集版本。仅附录一中收录的四篇张载传记来看,四篇作品都堪称经典。不论从传记文学的角度来审视,还是从学术史的角度来审视,都是值得细细研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