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的价值逻辑与生成逻辑
2022-03-02文建华
文建华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坚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支柱,培育担纲民族复兴大任一批接续一批德才兼备人才的政治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红线性教育内容、魂灵性教育内容、传家宝性教育内容。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传承发展才能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在恪守其政治品质、传承其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创新。在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为高校育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大格局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新动力新举措由此推出。专注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的逻辑理路,基于逻辑思维对教育的作用,就价值逻辑与生成逻辑进行探讨,在理实结合的基础上拿出见解,是本文为促进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改革深入进行的思考。
一、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的价值逻辑
(一)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
任何理论探讨都需要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实现,逻辑推理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是建立在一连串因果关系基础上的阐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研究较之抽象思维更具规范、缜密、确定、可反复验证的特点。在逻辑思维的规律与规则作用下,人们的理性思维会始终专注于对符合中心论题的有理有据的阐释,避免出现思维发散、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问题的出现,形成的结论才会相对准确和可靠,所拿出的研究成果才更能具有符合客观规律性的正确理性。与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相联系进行具体阐释,基于其逻辑理路的分析思考,就是基于论点与论据的相互支撑、相互佐证、相互匹配的分析思考,也即在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进行逻辑理路的分析,其主要的突出的价值意蕴就是要将论点和论据建立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严守逻辑基点,严密逻辑思考、严实逻辑推理,形成论点与论据具有合理因果关系的可靠观点。
(二)厘清课程思政的逻辑基点
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践对于高校育人来说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课程思政的逻辑基点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是思政教育观念是否关注了这个逻辑基点,重视了这个逻辑基点,依循了这个逻辑基点。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包括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以厘清课程思政的逻辑基点为出发点、为延寻轨迹、为追求目标。那么,其逻辑基点应精确认识到哪里?应精确到对于党的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再精确到语文教学的特指,是智育的启迪与德育的熏陶相结合,以智启人、以德育人相结合,架起知识与德行共同输运给予的桥梁,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互印证与协同效应,达到传播文化的专业教学与养成德行的思政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融会贯通、相互促进[1],克服文化课程与思政课程、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各为“孤岛”,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事倍功半问题,体现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立德树人价值。实则,这样的逻辑基点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符合思政教育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观点。
(三)架构课程思政的逻辑体系
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意识关联构成的有机整体,逻辑体系更加关注和强调这一有机整体的构成逻辑,处在整体逻辑下。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逻辑理路的价值意蕴在体现出上文两层含义的同时,亦体现在架构课程思政的逻辑体系方面,这个逻辑体系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统一,也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语文学科的定性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与人文性质相统一。工具理性可称之为知识理性,语文课程传授给学生以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拥有这方面高等教育的熏陶和培养,学生才能够拥有利用中文交际的才华。价值理性则通过调动理想自我、激发理想自我、引导理想自我,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学生的感受、思考及表达,作用于学生的“三观”。将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培育有机融合,强化学生人格品质塑造,方能体现母语教育的属性[2]。对于语文教学课程思政逻辑体系形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架构的理解,还可以换位于内在逻辑的思考,这个内在逻辑就是立德树人即为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那么,追求教育的本质和思政育人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对学生施与敦品励学教育,实现品学双修双馨,这样的品质就是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凝结与化合,缺乏了某一方面和弱化了某一方面,都会造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错位。换句话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客观上是融通的,具体的参照物或标的物是建构认知的载体与酶体,课程思政就是基于这样客观存在的主观考量与主体设计,体现了这样的载体与酶体作用。
二、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高校课程思政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明确要求,高校课程思政以融入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形式进行,形成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和主阵地,以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主渠道输入涓涓细流的大循环,为课程思政输入强基固本的宝贵资源。课程思政是教育创新的动力与举措,尚处于开拓其教学局面的生成阶段,基于生成逻辑的现实探讨很有必要,而针对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生成逻辑,有理由做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文以载道是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源头活水
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丰富,尤其特殊的是拥有文以载道的学科优势。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都是我国古代用以阐明文章、文学、文论所持有的观点,又都集中于文以载道的通识通用,诗言志,歌咏志,经、史、子、集等作品中无一不在论“道”。对于文以载道的含义,郭沫若先生有着最为通俗简练的阐述:“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对“文”“道”关系不断开展讨论的共鸣共识,是古典古训的至理名言,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名篇乃至优秀传统文化所涵养和见证,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认同和倡扬,为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提供了同向同行、形式互补、情理融通、相互促进的源头活水。譬如《大学语文》教材中,对文体的教学往往遵循“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先文言,后白话”的顺序[3],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导向下,既可以结合文学观、社会观、政治观、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新的逻辑排列,也可以通过对某一文体代表作的讲解分析,建立在思政教育引领的文学讨论基础上。再譬如在博古通今的基础上教学《礼记·礼运》名篇,进行传统文化滋养的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文化滋养的家国情怀的比较,进行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的引领。
(二)文道并重是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遵循
文道并重对于高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说来,是观念上的澄清、学科建设的秉持、教学过程的实行、教学考评的依据。其“文”为语文知识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其“道”为课程思政教学,是对语文教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二者并重并非取等量齐观之意,而是在于提示语文学科建设、语文教学管理、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的验收,不能囿于缺失语文课程思政指导下的教学惯式经验,更不能将语文课程思政视为阶段性语文教学要求,或形式化的语文教学要求。应将文道并重视为的实践原则与实践遵循,借助学科优势,从摸清学生思想状况、吃透教材精神入手,促进教学体系重人文、教学内容重联系、教学方式重启发、教学效果重双评(文道并重的双评)的实现[4]。
(三)大道至简是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融通特点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就是融入,包括显性融入与隐性融入,对于所融入的学科说来,不是喧宾夺主,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抢占课时,而是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目标明确的改革,把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其中,也即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每一学科和每一专业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融通起来,把课程教学人文化起来,将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德育相联系相促进,让学生在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质养成的熏陶。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对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融入是立体的和多元的结构,是融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那么,课程思政是如何融入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之中的呢?即课程思政是如何融入语文课教学之中的呢?最为精练的表述就是情理交融下的大道至简,正如这个成语追溯至五代时的《还金述》所论:“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四)以文化人是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诉求
以文化人中的“文”含义丰富,包括了“文章、文德、文教”之意,语文教学其本源就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熏陶和母语文化洗礼,但缺失了课程思政融入的语文教学的以文化人,很容易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文化洗礼片面化或偏歧化至单纯的工具理性,缺乏应有的价值理性,譬如通过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培育了工具理性,缺乏培育的价值理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财富的品位和汲取缺失或不足,对民族传统文化古今关照的文化自尊、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缺失或不足。又譬如通过高校语文教学文育了的学生,可以夸夸其谈文理,但由于人文内涵的缺失、文化立场的不正,而陷于文风不端,有失人格民格和国格。亦有正面的例子作为佐证,著名的女作家宗璞,曾经为读者奉献了她很有名气的代表作《红豆》与《西湖漫笔》。为什么这两篇散文对读者很有吸引力,深受好评?因为文中不仅仅可以阅读到景物的极度传神,更透视出作者对祖国山水无限热爱、真挚赞美的浓郁情怀,她本人因此而自诩,之所以能够写出赏览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是因为自己是被中国文化“化”过的人。再引用所赞同的观点,以文化人包含了“文”的本质和功能、“人”的身份和“化人”的目标,[5]依托于实践场域的施教,从情感共鸣到价值树立,再到行为矫正的培养人塑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