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研究

2022-03-02王美佳王菲菲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思政课程

王美佳 王菲菲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绝不是教育教学的附加任务,而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必经之路。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授课目标的必修课,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时,必然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计算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是向标,才智是动力,只有方向对了,才智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发挥价值。所以,计算机课程要配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为操作技能指引方向,确保不会行差踏错为他人做嫁衣。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守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专业能力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接班人,必然德育为首、思政先行。

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持续的育人活动,尽管课型不同、层次不同和学段不同的育人要求、目标任务也各不相同,但“三全育人”提出要求,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思政教育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教育环节,要求所有可以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协同完成。计算机课也是全程育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完成思政教育引导就是在完成国家交给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和高校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授课对象普及全国高校全部学生,形成体系后价值更大

计算机操作是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不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通识必修课,计算机课程均是高等教育的必修环节,覆盖全国高校千万莘莘学子。

好多计算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作,是为非思政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立好标杆。思政类课程归属文科,所以文科类的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相对容易,而理工科的课程思政元素相对难挖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以覆盖全国高校的工科类的计算机课程为样本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必将为高校文、理各类课程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三)让机械理智的工科课程变得生动鲜活的必经之路

计算机课是以教授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科课程,教师治学严谨,课堂气氛不容易调动。思政教育通常是有血有肉带情感的文科内容,思政课教师通常能用鲜活的历史事实向学生传达政治信仰、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所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枯燥的计算机操作课赋予情感色彩的有效途径,甚至是让计算机课程变得生动的必经之路。

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当下热点话题作为学生的操作素材,讲课时由学生关注的新闻话题引入材料,既可以为教师增加吸引力,又能为学生提神醒脑,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鲜感;讲课时,慷慨激昂的情绪渲染配上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引经据典地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刻苦钻研,让学生感受“青春不辜负热血”的国学盛典,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在为学生留课后作业时,限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督促学生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时,更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计算机课程思政开展艰难的原因分析

计算机课作为典型的工科课程,授课内容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总是显得困难重重。

(一)课程属性的客观原因

计算机专业课程对于一些人文专业的课程而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性较强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联系不是太密切,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术界经常区分文科思维、理科思维,两者之间像被设定了楚河汉界,让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变得泾渭分明。这无疑是为实现文科内容和理科课程融合设定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众所周知、客观存在的鸿沟。

(二)教师主观态度不够重视

教师的任务被公认为“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还经常附加一条“术业有专攻”。很多计算机教师更多地关注计算机操作技能与技术的传授,也就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教授,没有意识到教师的德育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没有深刻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所以,教师无论从教学任务落实还是学生学习成果考查方面,都未考虑到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

(三)计算机授课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确实,术业有专攻。计算机教师的思政水平不够,学科之间又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联系,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与思想政治教师建立良好的课程共建联系,在专业课教学中对思政内容把握不彻底,思政教学能力有限是当前高校普遍现象。

(四)学生对学习思政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学生经常把课程按照考试方式分类: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需要“推理计算”的科目和需要“实践操作”的科目。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导致学生把思政课程自动归入“死记硬背”的行列。无论学生的性格和偏好如何,通常都把学习思政理论知识认定为“枯燥乏味”,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知不足,未曾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理解,只为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而“死记”思政教材,“硬背”思政答案,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认知尚且如此,对计算机课程中融入的思政教育更是听而未闻、视而未见。

三、计算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与建议

计算机课程是覆盖全国各高校的必修课(通识必修或专业必修),“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高校、教师和学生多角色共同努力,也要从政策激励、课程改革、思政资源共享等多角度全面推进。

(一)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思政水平

计算机课的授课教师是社会上比较固化的理工男、工科女的形象,性格耿直而有耐力,刻苦钻研的技术型人才形象深入人心。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政治素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信仰坚定、品格高尚、体魄强健、技术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人才。

1.增强计算机教师的思政教育使命感,努力提升自身思政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教师应该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为达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要求,计算机教师要坚定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保持家国情怀,主动学习思政知识,拓展知识面,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开阔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自觉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自信。尤其在讲述信息化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鼓励学生的爱国行为和民族精神,支持民族企业发展,购买国货。

2.与思政课教师组队教学和进行课程改革,提升计算机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思政课教师无疑是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队、主力军,开展思政教育和挖掘思政元素他们更加专业、高效,所以,将思政课教师融入计算机课程教学组,由他们提出融入思政元素的课改建议更加直接,效果更立竿见影。

3.教育部牵头,全国大、中、小学携手共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库,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要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非是某一个学校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这项覆盖全中国教育体系的大工程,由教育部牵头推进会更有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库建成后,主管部门将资源及时向学校公开,学校再及时组织学习,实现各类课程教师共享思政资源。

(二)大刀阔斧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1.革新计算机课程的实操素材。所有的实操素材都要深入挖掘凸显思政元素:打字测速的素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文;word文字编辑内容是有关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历史典故;PPT制作的主题是节能环保、建设文明生态环境;Excel数据素材、图片素材、视频素材和互联网搜索主题课设定为中国梦的建设成果;音频素材可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红歌;等等。

2.革新授课技巧,巧用学生的语言走近学生、走进教学。大学生是有活力的青年群体,有自己的时代标签,喜欢特立独行,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被认可。所以,计算机教师想融入青年大学生群体,首先要缩短师生之间的代沟,有亲和力,认可并使用青年学生的语言文字,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效果才能更好。

3.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当“思政先锋”,深入“挖掘”课程里的思政元素。教学相长,大学生常常拥有惊人的创造力和观察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并进行素材加工,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不断更新思政素材,保证思政元素的趣味性、新鲜感和与时俱进。

4.对学生施行分组教学,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调查发现,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虚拟化特点:网络社交的普及,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青年学生把虚拟的人际关系当成现实,降低他们在真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能力[7]。计算机课通常会与计算机竞赛挂钩,以赛促学,而参赛选手通常会组队报名,鲜少单打独斗。所以,分组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参赛提前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还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化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

5.健全课程评价机制,检验学生思政教育的成果转化。通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考试。但计算机课程的期末考试针对的是操作技能,需要完善计算机课的评价机制,不仅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评价,还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出勤率和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进行评价,关注技能以外的学生收获,尤其是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获得感。

(三)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培养充足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由思政教师对包括计算机课程在内的所有非思政类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对各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予以专业的指导,并由这类“专业师资”组成思政专项考核小组,对各类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进行考核。

人事处在教师的绩效考核表中设置思政建设专项考核模块,教务处在课程评价表中设置思政元素的分值,在每次的教师评优评先、晋升评职过程中,予以政策倾斜:思政专项可以设定为加分项目或者缺失一票否决制,根据情况调整激励力度。

四、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越是技术性、应用性强的理工课程,越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越是看似机械的、冷冰冰的科目,越需要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意识引导,才能保障大学生思想不偏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计算机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