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
2022-03-02王伟业
王 新 王伟业
一、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思政课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反渗透、防剧变工作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价值,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指路明灯
高校思政课是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主阵地,是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三观的关键路径。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教育教学工作要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培养德智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育人质量。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在培养青年学生养成正确“三观”中的关键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投身社会实践的领航者。针对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问题,直面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指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热议社会现象,在分析和热议的过程中做到将理论内化于心。
(二)是恪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防洪堤坝
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人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塑造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既不是一所封闭的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处世外桃花源地。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价值观念引领的重大使命,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二法宝。一方面思政课是落实大学生培根铸魂任务的重要课程,另一方面也是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拒渗防变的关键课程,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三)是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抓手
善于搞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看家本领和显著政治优势,党和国家能否顺利完成其他一切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预期成效。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解决“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讲好高校思政课要注重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课堂上进一步使大学生将科学道理学懂悟透,通过师生之间心灵沟通,启发大学生心智和激发大学生奋斗激情,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涵养、政治觉悟、道德品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成为高校大学生内心真正信服并身体力行的崇高信仰。作为高校培根铸魂的大熔炉,思政课贯穿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过程,将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工作的满意度。
二、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不强成因探究
“获得感”是指思政课在满足大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发展需求后,因“获得”而产生的正向的、持续的、实实在在的心理感受,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1]。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水平总体较高,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漠视、排斥的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教师没有把道理讲深,浮在表面,缺乏吸引力
将思政课道理“讲深”就是在将教学内容的“是什么”讲清楚的同时讲出深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素养,但课堂知识转化能力不强、教学视野不够广阔,存在以理论证明理论、用书本解释书本、生搬硬套讲思政课的现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小学阶段主要是对国家和民族历史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教育为主,中学阶段是以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为主,而大学阶段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民族历史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层次感不明显,导致教育内容纵向进阶性不足,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重复学”的思想错觉,思政课吸引力待进一步提升。
(二)教师没有把道理讲透,没有说服力
将思政课道理“讲透”就是将理论逻辑的“为什么”讲清楚。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就是将道理细化,讲透彻。面对学生的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思政课教师存在理论讲解不清晰、论据不充分和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形成及演进逻辑论述不深入等问题。要想将思政课讲透彻,就必须将相应的理论串联起来,将琐碎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立体的框架并不断填充内容。针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论断,思政课教师要从多主体、多方面进行分析讲解,用有力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论点,廓清学生存在的模糊思想认知,将道理讲清晰、讲深入、讲透彻,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说服力。
(三)教师没有把道理讲活,缺乏感染力
将思政课道理“讲活”就是把理性认识的“怎么看”讲清楚,怎样将授课形式搞活,让同学们能够更容易接受。所谓“讲活”就是把冰冷的文字讲得生动鲜活、有生命力,能够引人入胜并能入脑入心。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的主导者,把道理讲出烟火气是思政课教师的分内职责。首先,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相对陈旧,使本就枯涩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显无滋无味,单向传递灌输的教学方式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其次,部分思政课政治嗅觉不够灵敏,未能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相关的章节之中,导致思政课堂活力不足。由此就会导致教师自导自演与大学生不听不学的两张皮问题。最后,思政课教师个人魅力不足。善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是讲活思政课的关键,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搜集材料讲故事并不是难事,难在如何选取恰当的材料讲出效果。
(四)思政课业没有高阶性,缺乏挑战度
高阶性是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有机融合,是指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课业高阶性不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多是识记性的内容,课程内容难度较小。另外,对于平时作业的布置不够重视且任务缺乏一定的难度,思政教育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缺乏高阶性,对学生缺乏挑战性。其次,思政课课时分配存在短板,一堂思政课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参与课堂时长较短,学生出席率高但参与度不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最后,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地位还须不断强化,思政课学分占比须提高,社会实践课时安排较少,社会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
(五)学生低估思政课价值,缺少动力源
正确认识思政课的价值是大学生上好一堂思政课的前提。受市场经济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大学生将学习重心全部倾注于专业课之上,对思政课的突出价值性认识不到位,产生抵触、排斥的心理,甚至出现学生迟到、早退、逃课等各种现象。此外,思政课教学内容情感体验较低,学生实践层面获得感不显著,自认为没有实用性的课程就是无用课程,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缺乏动力源。
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通过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2]。鉴于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探索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做适时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高校思政课丰富的素材库,持续挖掘具有理论说服力、现实感召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和大学生兴趣点相吻合,教学内容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生活化,也就是教育内容要接地气,把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具有可读性的现实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具备理论深度又蕴藏现实温度,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最后,通过建立高校教育实践基地,加大思政课实践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开展高校第二课堂系列实践活动,赓续提升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实践层面的获得感。
(二)以教师为主导,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首先,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要不断除旧布新,借鉴国内各高校同行经验,改变过去低效能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凭借师生之间双向良性互动,缩小师生心灵上的天然距离感。思政课教师也可以从增进对学生情绪的感知能力、增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能力、提高与学生的对话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增进思政课教师教学实效性。其次,思政课教师需要发掘自身学术特长,不断寻找自身新的学术水平增长点,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关切的社会焦点问题的现实解释力,能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地解答和回应学生存在的困惑,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和效应,“亲其师,信其道”,注重民生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通过不断增强课堂语言魅力,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造诣来吸引学生,不做教材的复读机。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而言是起到“助产婆”的作用,通过创设对话学习情境、翻转课堂、历史情景剧等,让高校大学生由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实现与大学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与共鸣。
(三)推进教学改革,实施小班授课模式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弘扬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用积极心态看待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依靠线下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要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利用爱课程、智慧树、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线上优质的思政课,开设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系列讲座,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对迟到、逃课、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要给出相应惩罚,确保思政课上座率,致力于营造风清气正、学风优良的班级文化,为开展思政课高质量教学提供必要前提和基础。最后,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的教书匠,更是塑造大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当前思政课大多采取大班上课方式,思政课教师难以做到生生兼顾。因此,应当使课堂教学班额编制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实施小班教学模式,将总体上的大水“漫灌”模式改变成因人施策“滴灌”模式。适当提高思政课学分绩点和平时成绩的占比,深入开展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的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