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常规对立/反义语义结构的语序翻译探析
——标记论视角

2022-03-02席建国

外国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神采译法语序

席建国

(广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0 引言

英汉语言中,语义“大/多”与“小/少”概念(等级反义)、“积极/正面义”与“消极/反面义”概念(互补反义)共现时倾向于“大/多前-小/少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不对称语序分布,这属于常规语序,具有以下特点:无标记性,无标记重音模式,表现出多方面优点:语义自然、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且表达效果好。不仅如此,这种语序符合人们一般的社会语用心理,而其相反语序则不然(详见第1节说明)。不了解这些属性,势必会影响我们使用英汉语言进行交互信息交流(如英译汉)的效果。笔者在对照欣赏一些英语名篇译文时发现,有译者将“大/多前-小/少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语序译为相反语序,这种语序译法严重影响了译文的翻译质量。本文以《英语世界》《中国翻译》等英译汉译作中“大/多前-小/少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语序的不当语序译法为例,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并解释这些弊端影响译文功能对等效果(译效)的原因;同时,给出相应的参考译文并对采用这种语序译法的理由给出说明,以期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实践、翻译教学提供参考。

1 英汉对立/反义语义结构的语序格局-性质、句法-语义功能特征分析

英汉语言中,“大/多前-小/少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语义结构属于常规语序。

请看英文例句:

It is a fallacy that the affluent give relativelymoreto charity than thelessprosperous. (《简明英汉词典》)

Cafeterias,bigandsmall, are all at full bursting point.(《简明英汉词典》)

The gap betweenrichandpooris widening dramatically.(《简明英汉词典》)

All members of the family,oldandyoung, are very pleased.(《现代英汉综合大词典》)

在这些例句中,前后划线词就是“大/多前-小/少后”语序,这属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

再看在汉语中的情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康有为《公车上书记——上清帝第二书》)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王维《陇西行》)

在这些例句中,前后划线词就是“大/多前-小/少后”语序,这属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

无标记语序是相对于带标记语序而言的,前者指常规、自然语序,后者指非常规、特殊语序,如倒装句(沈家煊,2015:166-167)。无标记语序表现出以下特点:复现率高、标记度低且语用最中性(最没有特定语用功能表达要求、语境条件要求最低),而带标记语序则相反(Whaley, 1997:100-103)。“大/多前-小/少后”语序相对于其相反语序,表现出以下优点:语义自然、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修辞效果好。即:

“大/多前-小/少后” “小/少后-大/多前”无标记+-语义自然+-符合逻辑+-韵律性+-也就是说,“大/多前-小/少后”语序与无标记、语义自然、符合逻辑、韵律性表达之间存在内在、自然对应关系;“小/少前-大/多后”语序与带标记、语义不自然、不符合逻辑、无韵律性之间存在内在、自然对应关系。

在人类语言中,“大/多前-小/少后”结构属于无标记语序有其认知基础:语义“大、多”概念相对于语义“小、少”概念,前者具有更高的突显度和关注度。概念化时,说话人总是倾向于把认知上最显著的成分或最先引起注意的成分先于其他成分说出来(Talmy, 2012:311),这就是英汉语言中“大/多前-小/少后”语序的现实化认知基础。

英汉语言中,语义“积极、正面”概念与语义“消极、反面”概念共现时倾向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不对称语序分布。英语中,例如:

It was thebestof times, and it was theworst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wisdom, and it was the age of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belief, and it was the epoch of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light, and it was the season of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hope, and it was the winter ofdespair. (Charles Dickens:ATaleofTwoCities)

前后划线词就是“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语序,这属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即使是对负面、不利结局的描述也采用“积极前-消极后”语序,如I could not judge whether the delay was good or bad(《简明英汉词典》)。不仅如此,“积极、正面”义动词与“消极、反面”义动词共现时,同样倾向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分布。例如:

Unitedwe stand,dividedwe fall. (J. Adams)

Oysters are the only seafood Ilike. Idislikethe rest.(《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

这属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上述结构表现出以下优点:语义自然、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修辞效果好;其相反语序则不然。汉语中,“积极/正面”义概念与“消极/反面”义概念共现时,同样表现为“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分布。例如: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巴金《激流总序》)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的时候,就感到很空虚。(鲁迅《野草》)

这属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具有以下方面优点,如语义自然、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修辞效果好等,而其相反语序则不然。汉语中,“大/多前-小/少后”结构、“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结构也被视为一种辞格(胡习之,2014:37)。上述讨论内容,概况如下:

“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 “消极/反面前-积极/正面后”无标记+-语义自然+-符合逻辑+-韵律性+-也就是说,“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结构与无标记、语义自然、符合逻辑、韵律感之间存在内在、自然对应关系等,而“消极/反面前-积极/正面后”语序与带标记、语义不自然、不符合逻辑、无韵律感之间存在内在、自然对应关系。

英汉语言中,即使是隐喻性“积极/正面”与“消极/反面”表达共现时,同样倾向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语序分布,同样属于常规语序。例如:

If you love him,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it’s hell.(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在英文例句中,说话人将New York(目标域)分别隐喻为heaven(源域)、hell(源域);而在汉语例中,说话人将“死亡”(目标域)分别隐喻为“泰山”(源域)、“鸿毛”(源域),这属于单向性隐喻投射:将源域中对应的属性、特征激活,投射到目标域上,使后者具有了同样的属性、特征,从而建立起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的相似性关系,这符合一般隐喻表达的运行机制。上述隐喻性表达属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如语义自然、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修辞效果更好等,而其相反语序则不然。

“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不对称语序有其认知基础:可能是根据“上-下”这种最基本的空间关系引申出来的,如我们习惯于将“好、优、积极、正面”事物视为“上”,将“坏、劣、消极、反面”事物视为“下”(Lakoff et al., 1980: 241)。这种认知规律在英汉语言中均有具体例示,如“上等货/top-class goods-下等货/low-grade goods”“进取向上/keep going-up-消沉/down-heartedness”“正派人物/upright character-反派人物/downright person”“赞扬/speak highly of-贬低/put down”等。

在英汉语言中,不少对立/反义语义结构可重叠使用,其优点特质更加明显(见第2节例句)。以上分析和讨论,对于英语常规对立/反义语义结构的汉译实践、翻译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 常规对立/反义语义结构的语序译法与翻译质量对比分析

2.1 “多前-少后”结构的语序译法与翻译质量对比分析

在对照欣赏《英语世界》(英译汉)美文时,笔者发现有译者将“多前-少后”语序译为“少前-多后”语序(如下面译例1),这种语序译法之翻译质量不理想。

原文:They don’t want to look beautiful,” he says, “just fresher and less worried.

译文1:“这些人不是想变美”,他说,“只是希望自己看上去‘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神采’”。(《英语世界》)

在原文中,补语部分fresher and less worried属于“多前-少后”语序,其属性是: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表现出以下方面优点:语序义自然、语义连贯、具有韵律感,修辞效果好。短语fresher and less worried表达常规含义(conventional implicature),这种意义是明说的(what is said)一部分,不是通过违背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Grice, 1975:45)推导出来的。Fresher and less worried语序用法符合人们一般的社会语用心理。

反观译文1,小句“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神采”属于“少前-多后”语序。这种语序译法未译出fresher and less worried之语序风格,且造成译文1在多方面与原文不对等。具体来说,一是“少前-多后”结构属于带标记语序、带标记重音模式,这与fresher and less worried属于“多前-少后”无标记语序、无标记重音模式不对等;二是小句“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神采”的语序义迥异于fresher and less worried(“多一份神采,少一份焦虑”);三是译文强调“少一份焦虑”与原文强调fresher(“多一份神采”)完全不符;四是小句“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神采”表达更多说话人会话含义(speaker implicature)——“提醒受话人减少焦虑”,这与fresher and less worried表达常规含义——“多些神采”不对等;五是“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神采”的主观性程度更强——涉及更多说话人自我的视角(perspective)、情感(affect)和认识(epistemic modality),这与fresher and less worried的主观性程度较弱不一致。不仅如此,“少前-多后”语序译法造成译文中前后小句语义上显得不和谐,且缺乏韵律感。上述方面不对等致使译文1给汉语读者的感觉和印象迥异于原文给英语读者的感觉和印象。其实,原文完全可以译为如下“多前-少后”对应语序。

译文2:“他们不是想变漂亮”,他说,“只是希望自己看上去‘多一份神采,少一份焦虑’。”

采用上述语序译法,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小句“多一份神采,少一份焦虑”语序上与fresher and less worried完全对应;二是小句的语序属性对等:均属于无标记语序;三是译文强调“多一份神采”信息,这与原文强调fresher(“多一份神采”)完全对等;四是小句“多一份神采,少一份焦虑”与fresher and less worried共享以下优点:语序义自然、和谐、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译文2就像是原文作者使用汉语进行的对等内容写作,高度传神达意,且不见丝毫翻译腔。

2.2 “大前-小后”结构的语序译法-翻译质量对比分析

在对照欣赏《中国翻译》(英译汉)美文时,笔者发现有“大前-小后”结构被译成了“小前-大后”相反语序(如下面译例1)。这种语序译法造成译文在多方面与原文不对等。

原文:One has to make ten compliments for every one negative remark.

译文1:要批评一句,你得表扬十句。(《中国翻译》)

原文属于“大/积极前-小/消极后”语序。这种“主句+补语”句式,在类型学看来,属于优势语序(dominant order)。SVO语言中,补语、状语从句以后置于动词(SV(O)X)为优势语序,以前置于动词(XSV(O))为劣势语序(recessive order)(Lehmann, 1973; Dryer, 1992),这被概括为SVO⊃V(O)X蕴含关系。优势语序是相对于劣势语序而言的。前者指与其基本语序相和谐或遵循某一(些)语序共性原则的结构;劣势语序指与其基本语序不和谐或不遵循某一(些)语序共性原则的结构(席建国,2016:34)。原文表达了强烈的道义情态功能。

反观译文1“要批评一句,你得表扬十句”属于“条件状语+主句”句式(即XSVO)。在类型学看来,这属于劣势语序(见上段说明)。从标记论来看,这属于“消极/小前-积极/大后”带标记语序、带标记重音模式。译文1未译出原文之“ten compliment前-one negative remark后”(“大/积极前-小/消极后”)语序特色,并造成译文1在多方面与原文不对等。具体来说,一是译文1属于劣势、带标记语序,这与原文属于优势、无标记语序不对等;二是“条件从句+主句”句式表达的句法-语义功能迥异于“主句+补语”句式(原文),即“形式变⟹功能-意义变”原理。三是译文1强调状语“要批评一句”信息,这与原文强调主句One has to make ten compliments信息不符;四是“条件状语+主句”句式体现的主观性程度和道义情态功能远弱于原文。上述方面不对等致使译文1给汉语读者的感觉和印象迥异于原文给英语读者的感觉和印象。这同时让笔者想起“英语含有状语从句、补语的句式,其语序译法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余涛等,2015)、“翻译英语的长句(尤其包括状语从句)时,要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译出原文的意思,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2018:148)等提法,可能过于主观化了。其实,原文可以译为如下“积极/大前-消极/小后”对应语序。

译文2:你必须表扬十句,来弥补批评一句。

采用这种语序译法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译文2属于优势(补语后置)、无标记(“积极/大前-消极/小后”)语序,这与原文完全对等;二是“主句+补语”句式在句法-语义功能方面高度对等于原文;三是译文2强调主句“你必须表扬十句”信息、弱化从句“来弥补批评一句”信息,这与原文完全对等;四是译文2体现出强烈的道义情态功能,这十分贴近原文。译文2就像是原文作者运用汉语进行的对等内容写作,高度传神达意,且不带丝毫翻译腔。

何雅媚(2017:41)同样认为译文1存在译法缺陷,并主张将原文译为:“褒多贬少”,并认为这种译法“既传达了原文语义又用词精炼”,值得肯定。然而,其评析未能将“褒多贬少”译法上升到“积极/多前-消极/少后”对应语序可确保译文在语序性质(无标记)、句法-语义功能、语用功能、说话人主观情感方面高度对等于原文这一理论高度,实属遗憾。

2.3 “积极前-消极后”结构的语序译法-翻译质量对比分析

在参阅《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时,笔者发现有“积极前-消极后”结构被译成了相反语序,见下面译例1。这种语序译法造成译文在多方面与原文不对等。

原文:We shouldlove ourselves moreandhate others less. (J. Danvoir)

译文1:我们应该恨别人少一些,爱自己多一些。(《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原文语序特点简述如下:“love…more前-hate…less后”属于“积极/多前-消极/少后”无标记语序,表现出以下优点:语义自然、符合逻辑、修辞效果好,这种语序用法符合人们一般的社会语用心理。原文表达常规会话含义,是明说的一部分(Grice, 1975:45)。

译文1属于“消极/少前-积极/多后”语序。这种语序译法不妥,未译出原文“积极/多前-消极/少后”的语序风格,造成译文1在多方面与原文不对等。具体来说,一是译文1属于带标记语序,这与原文属于无标记语序不符;二是译文1强调“恨别人少一些”,这与原文强调love ourselves more(“爱自己多一些”)不符;三是译文1表达明显的说话人会话含义——“暗指受话人多恨别人”,与其违背合作原则下的方式准则(Grice, 1975:45)——“要用常规、自然顺序”有关,这与原文表达常规含义性质不对等;四是译文1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这与原文带有较弱主观性不符。上述方面不对等,严重影响了译文1的翻译质量。其实,原文完全可以译为如下“爱/多前-恨/少后”对应语序。

译文2:我们应该爱自己多一些,恨别人少一些。

采用译文2这种语序译法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译文2之语序性质(无标记语序)、对等于原文;二是译文2在句法-语义功能、会话含义(常规含义)、语用功能(强调“爱自己多些”)、主观情感、韵律特征方面高度贴近原文。上述方面对等/贴近关系,大大提高了译文2的翻译质量。

上述三节讨论内容,概况如下:

3 结语

英汉语言中,“大/多前-小/少后”“积极/正面前-消极/反面后”属于常规语序,具有无标记性,表现出多方面优点:语义自然、符合逻辑、具有韵律感、修辞效果更好;其相反语序则不然。英语的常规对立/反义语义结构汉译时,应采用对应语序译法,这可使译文在上述方面最大限度地等值、忠实于原文,较好体现了“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文信息”(Nida, 1964:128)之翻译理念;其不对应语序译法之翻译质量欠佳。

猜你喜欢

神采译法语序
惊艳世界的“青花”神采
书法欣赏的审美层次刍论
展示植物朋友的“神采”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刘畅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