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是最暖的港湾

2022-03-02罗念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2期
关键词:代沟作文题目汪曾祺

罗念

亲情是陪伴我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力量。这几年中考作文中,以亲情为主题的文题不断出现,这样的主题在坚持立德树人、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里关注生活,关注家人,感悟成长。对比近几年的“亲情类”类考题,有以下几种导向:

一、常规亲情文题

常规亲情写作中,内容侧重于表达长辈亲人是如何付出和关爱自己成长的。比如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目“______伴我成长”,2020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目“藏在心底的______”,2020年重庆中考 B卷作文题目“绊·伴”,题目中给出了这样的提示:“绊,磕绊;伴,陪伴。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朋友、老师的陪伴,他们给予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二、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感恩亲情

为引导考生对亲子关系有进一步的深刻理解,各地命卷老师对亲情类主题写作进行了调整。以2017年长沙中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为例——一位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點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这则材料作文在亲情的主题下,对考生提出了新的思考:在接纳和享受亲人关爱的同时,青少年是否也对亲人回馈了爱?这样一来,写作的重点不再是单一叙述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而是更侧重于亲子之间情感的互动,以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情感的回馈。类似的题目还有2020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目“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江苏徐州中考作文题目“当你需要时有我”等。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亲子关系

“代沟”是青春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处理“代沟”下的亲子关系成为了近几年命题老师关注的焦点。

以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题为例:“端午节,奶奶送来一盒绿豆糕,我都不领情,‘这是你喜欢的,我不喜欢’,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深思,请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命题者在文题中所创设的环境能够引发考生的共鸣,在日常生活中,奶奶错把自己的所爱当作了孙辈所爱,孙辈为坚持自我而不领情。“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深思”,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件还有哪些?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代沟带来的问题?类似的文题还有202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目“教育里的爱”,2021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

要想写好亲情类的文章,一定要学会以“情”动人,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作为写作素材。写作时,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加之适当的抒情或者议论,文章才能产生打动读者的效果。

【预测金题】

1.命题作文:餐桌上的美好故事

【思路点拨】

这道命题作文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从题中的关键词“餐桌”和“美好故事”可以看出,文章的整体基调是“美好”的、温暖的、积极向上的。因为有“故事”二字的限制,很显然,这个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

餐桌是我们每个人离不开的地方,提到了餐桌,也就想起了家。这些“故事”大家要注意,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才叫故事,一些细微繁琐的小事同样也叫故事。比如,餐桌上,家人围坐一起,一起探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在家人的谈论中,自己获得了什么样的感悟;再比如,为了鼓励没取得理想成绩的自己,奶奶为自己做了一道最爱的菜,从她做菜的动作描写以及餐桌上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上,突出奶奶对自己的爱。

【素材速用】

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到北京访问,汪曾祺在家给她安排了家宴。汪曾祺自己在《自得其乐》里说,“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到北京,在宴请了几次后,不知谁忽发奇想,让我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他们。我做了几道菜,其中一道煮干丝,聂华苓吃得非常惬意,最后连一点汤都端起来喝掉了”。台湾女作家陈怡真到北京来,指名要汪先生给她做一回饭。汪曾祺给她做了几个菜,其中一个是干贝烧小萝卜。那几天正是北京小萝卜长得最足最嫩的时候。汪曾祺的女儿回忆说,有一回汪曾祺的朋友来了,汪曾祺也拿萝卜招待他,谁知这个朋友在餐桌上说萝卜太不值钱,还不如苹果好吃,汪先生却说:“苹果有什么意思,哪有萝卜雅。”雅,就是汪曾祺对待生活的方式。

【预测金题】

2.材料作文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有着自己的习惯。

小明是一名街舞爱好者,习惯周末在客厅里听舞曲,练习街舞动作;爷爷则喜欢每天下午坐在书房听评剧,为此两个人经常会因为对方的习惯影响了自己而发生矛盾。

小明对爷爷说:“那些老掉牙的评剧有什么好听,你就不能改改你的习惯,让我有点自己的空间?”

爷爷反问小明:“为什么你总习惯什么事都和我对着干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与“习惯”有关的文章。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非常切合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对关键词“习惯”的解释;另一部分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展现了生活中两代人因为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产生的代沟问题。通过对材料的细致阅读,考生不难发现命题老师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习惯下的代沟矛盾应该如何处理,意识到了这一点,文章的立意就显而易见了:可以写两代人的习惯需要被尊重;也可以写因为爱,习惯也可以被改变等等。

【素材速用】

毛泽东在抗战时,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拿起书本阅读,书无论读过多少遍,仍会再次拿来读,每次阅读也会带给他不同的心得与感悟。不仅如此,还用学到的知识来抗击日寇,最终赢取战争的胜利。喜剧大师卓别林小时候因相貌奇特被许多人嘲笑。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坚持练习幽默感与令人发笑的肢体动作,终被认可,成为喜剧大师。可见,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好习惯,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三观”,带我们走向成功。

【佳作示例】

为爱改变的习惯

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  吕皓凯

理解是透过暮霭照亮彼岸的暖阳。

——题记

落日西沉,第二天早晨又将再次升起,而我的奶奶每天都会在此时的阳台上打太极拳,那是奶奶的习惯。练习太极拳自然需要音乐,奶奶耳朵不好,为了更清楚地听到音乐,她总是将音量调至最大。

一个周末的早晨,正当我深睡之時,一阵喧嚣而熟悉的音乐声钻进了我的耳朵,本想好好睡个懒觉的我,怒气冲冲地冲到阳台,愤怒地抗议道:“周末让人睡个好觉行吗?你这大清早扰民呢,这太极早就落伍了,有什么好练的!”

奶奶随即停了下来,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她默不作声地关掉了音乐。我心满意足地钻进被窝儿,蒙起头继续酣睡。

我不知道那天的红日有没有把她的影子拖得很长,她的脸是否褪去了往日对太极的热情。自此我再未听到类似的音乐声,我认为我赢了,我改变了奶奶的习惯。

直到一天早上,我去学校的路上,忽然看见奶奶独自一人在小区的中心花园里练着太极,曙光照在她饱经沧桑的脸上,霎时间我突然感到奶奶的身影在晨光的照耀下是多么的单薄。

又是一个周末,我醒来得格外早,阳台静悄悄的,楼下花园里的太极音乐隐隐约约飘了进来,是奶奶一个人在楼下练太极。我忽然没有了之前的胜利感,看着楼下那个孤单的身影,我的内心反而多了一份浅浅的愧疚感。

不知何时,母亲站在了我身边,在她的娓娓道来之中,我才知晓,奶奶自幼和家人一起练习太极,这多么年下来,打太极早已是刻入骨髓的习惯。

“或许,奶奶练太极不止是为了强身健体吧。”母亲看着奶奶,轻声地说了一句。

我忽然明白了“太极”对奶奶的意义了,那轻缓的音乐,那飘逸的身姿,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多的是奶奶对于过往生活的一份怀念吧。

心头的愧疚更加强烈,我跑下楼,等奶奶打完太极,向奶奶诚恳道歉,我不该不尊重她的习惯。奶奶也决定,为了不影响我休息,以后都在小区花园里打太极。

又是一个假期的清晨,窗外下起了小雨,阳台上,音乐照常响起,只是音量调得比以前小了。伴着这轻缓的音乐声,我一改自己睡懒觉的习惯,选择了起床,站在奶奶身后,与她一起感受太极的魅力。

老一辈人的习惯曾被年轻的我们看作是腐枝陈叶,落伍于时代,可是他们的习惯是封存的时光,是情感的寄托,是根魂之所在,唯有尊重与理解,才能让他们跨过时代的鸿沟,度过一个安稳快乐的晚年。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远程学校)

猜你喜欢

代沟作文题目汪曾祺
看汪曾祺写绝句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80、90、00后,年度代沟调查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聆听爱的声音,让代沟化为无形
你眼中的我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言简意赅
和理发师的代沟
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