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谐班级氛围,助良好班级风貌
2022-03-02李莉
李莉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其言行很容易受到影响。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新一轮课程改革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的作用较以往显得更为重要。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这些年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如果没有每个科任老师的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一点一滴的付出,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一、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不动就发怒,而会耐心地对学生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勤”即工作要勤恳。班主任要带好班上的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要做到“五勤”,即: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家访、勤谈心。“勤观察”指的是不论课上、课下,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患于未然。“勤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以及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勤动手”指的是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要亲自手把手地教学生,比如五年级学生打扫卫生区,可孩子们还不怎么会用大扫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家访”指的是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可以通过打电话、上门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勤谈心”指的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后还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二、抓住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客观条件,当教育学生的“时机”未到时,要善于等待;当“时机”来临时,要立即抓住;当“时机”已过,应善于迂回并创设、捕捉另外的“时机”。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次数学课上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请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孩子们都高高地举起手,随后我请一个“后进生”来演示,他上来就来了个搞笑的动作,同学们哄堂大笑。我想这个同学本来就自卑,怕被人笑话,这下不更糟了?我得帮他!我严肃地全班同学说:“大家为什么要笑?这位同学不但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而且还知道了老师要让他表演,只是他还没做完演示,是这样吧?”这位同学点点头,眼里含着感激,教室里也随即安静下来。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良好的“时机效应”。
三、捕捉闪光点——鼓励上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绩再好的学生也难免有不足之处,成绩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别人看来,“后进生”不求上进,没有任何优点,我不那么认为。谁说他们没有优点?每天为班级摆桌椅,捡地上的纸屑;主动为班级擦窗台,帮助我们班的卫生不扣分;捡到人民币交给失主;下雨天为低年级的小同学打伞、背书包……这些不都是那些成绩不那么优秀的同学做出来的吗?这不正是他们优秀品質的体现吗?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去帮助他们。我相信,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赶上来。
总之,建立和谐的新型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品德、性格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同时,和谐、融洽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建立,会使班主任的工作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增加成就感。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