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年吃饺子,全家享团圆

2022-03-02马冠生

大众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饺子馅张仲景饺子皮

马冠生

俗话说,“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确实,饺子好吃,很多人都喜欢吃饺子。如果想吃的话,我们可以天天吃饺子。

饺子最开始叫做“娇耳”,还有“扁食”“饺饵”“粉角”等叫法。饺子来源于我国古代的“角子”,是从馄饨逐步演变来的。别小看小小的饺子,它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饺子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据说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创造的,原本是用做药用,后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家家户户都喜欢的吃食。

相传,当年张仲景告老还乡,回到家乡河南南阳。那年冬天特别寒冷,尤其是冬至那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乡亲们中有不少人的手、脚、脸、耳朵都生出了冻疮,很是受罪。张仲景看到此般情景,心里非常难过,就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祛寒娇耳汤”给乡亲们吃。乡亲们吃后,冻疮就被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乡亲们便模仿张仲景的方法做吃食,并逐渐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慢慢地,还衍生出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包饺子的两大主料,一是饺子皮,二是饺子馅。

大多数情况下,饺子皮是用面粉+ 水做的,也有用米粉的。传统的饺子皮就是面粉的原色,现在有所创新,用蔬菜汁和面,可以做出五颜六色的面皮,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传统的饺子馅以肉馅为主,那是因为之前生活水平有限,逢年过节当然要吃得油腻一点,打打牙祭。现在的饺子馅有荤有素,有甜有咸,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馅料除了经典的猪肉、牛肉、羊肉,还有鱼、虾、蟹黄、海参等海鲜,白菜、豆腐、西红柿、鸡蛋等日常食物,不一而足。

在除夕包餃子时,大家还会把糖、花生、硬币等包到馅里。吃到糖,寓意生活甜美;吃到花生,寓意健康。吃到硬币,寓意财运不断。好寓意、好兆头,惊喜连连。

饺子皮和馅都有了,接下来就是包饺子啦。逢年过节,包饺子是家里非常有仪式感的一件大事。把案板、擀面杖、面粉、盖帘等必需品拿出来准备好,就可以开工了。只见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片片圆圆的饺子皮在擀面杖的擀压下如雪片飞出。这边包饺子的也不甘示弱,手法熟练地捏挤出一个个漂亮的形状。大家说说笑笑, 不一会儿的功夫, 小巧玲珑的饺子就整整齐齐地摆满了盖帘。

包饺子是个和谐、温馨的过程,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又激发了人们的食欲。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吃饺子除了节日应景、品尝美味,也想吃得更健康。那么,怎么包饺子、吃饺子,才有益健康呢?

合理膳食可以促进健康。食物多样是实践合理膳食最基本的原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实现食物多样, 每天至少要吃12种食物,每周吃25种食物。饺子皮是用面粉做的, 属于粮谷类;饺子馅可以包罗万象, 蔬菜、肉、蛋、海鲜等;调饺子馅时可以加油、盐…… 只要搭配合理,小小的饺子就可以轻松实现食物多样。

关于健康吃饺子,有以下几点建议:

包,自己动手

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包饺子。尤其是全家人一起动手,吃出美味、吃出亲情,而且更加营养、安全。当然,市场上各种速冻水饺也是应有尽有,购买方便,也可节省时间,但还是少了自己动手包饺子的融融暖意。

肉,适量为宜

不少人喜欢吃“一兜肉丸”的饺子,就图那一口香。我们平常吃的肉已经不少了,包饺子还是尽量多放蔬菜、少放肉,或者直接做成素馅饺子。做馅时用的肉不要太肥,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动手剁馅,乒乒乓乓地,才有节日气氛。

油,点到为止

许多人调饺子馅时,觉得只放肉香味不够,还要另加好多油。口味要讲究,健康也要注意。我们吃的油已经过量了,油多容易影响健康,所以应该点到为止。

菜,留住营养

由于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较多,用蔬菜做馅时怕馅太稀,大家都习惯把蔬菜中的水分挤出去倒掉再拌馅,这样等于把其中的营养素也给倒掉了。菜需要挤水的话,最好把挤出来的水分用来打肉馅,以免营养白白流失。

盐,尽量少放

油多了,口感会有点腻,多加盐或酱油,口感会变好。可盐吃多了,血压就会升高。所以,油适量,盐也要尽量少放。

吃,煮着最好

饺子可以煮、蒸、煎、炸等。用煮或蒸的方法,饺子中的营养流失较少,也符合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猜你喜欢

饺子馅张仲景饺子皮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调拌饺子馅有技巧
让饺子馅鲜美多汁的小妙招
饺子皮巧变葱油饼
饺子皮巧变葱油饼
厨房料理小妙招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学学如何包饺子
百变饺子皮
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