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2022-03-02张敏

科技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摘 要: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提升有其必要性,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职业道德提升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提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了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益精神,持之以恒的专注精神,追求突破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时至今日,工匠精神已发展成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具有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工匠精神彰显了巨大的时代意义,其在每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作为高職院校的图书馆员,工匠精神的融入也是职业道德提升的一针强有力的助推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载着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架起了读者与文献信息之间的桥梁,它提供的产品是文献信息和知识资源,服务对象是有一定知识含量和专业诉求的高校学生与教科研人员。如何将资源有效地推送给服务对象,如何将看似平常的服务工作做到极致,其间离不开图书馆员对用户的深入研究,对用户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课题方向、兴趣的了解分析,并根据此提供有效的服务,这样的服务不仅有效,而且节约用户的时间,契合度高。馆员在对馆藏资源研究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这是一个优秀的馆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这也是工匠精神在图书馆领域及馆员职业道德中的有力体现。

2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提升的必要性

2.1 工匠精神塑造出一大批精益求精的图书馆员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批行业精英,他们就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正因为一代代精益求精的图书馆员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图书馆员带来了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由麦群忠、朱育培主编的《中国图书馆界名人辞典》(沈阳出版社1991年出版)就是一部宣传和介绍我国图书馆专家学者业绩的辞书。该书选收了自先秦至1990年度我国图书馆界知名人物3208人,其中古代827人,近现代2381人。包括历代著名的藏书家、分类学家、图书馆学家和杰出的图书馆事业组织者、工作者、有成就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以及其他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卓有贡献的著名人物。俞君立等主编的《中国当代图书馆界名人成功之路》(1996年7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记录我国当代32位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事业家的自传体文章汇集。这些文章朴实无华,读来亲切感人。字里行间不仅反映了这些著名人物的生平和学术成就,更为可贵的是,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充分反映了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就走上成功之路的。这些切身的经验之谈,为我国图书馆界的年轻人和后学者争取早日成才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2.2 工匠精神激励着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员

高校图书馆章程中明确将图书馆定位为科研服务机构,传统的图书馆员是图书的搬运工,工作内容相对单一,服务工作被单纯地理解为上架、倒架、借还等常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新的转变,从重藏转向阅读推广层面,从默默无闻地购买收藏资源到向每一位读者推销自己的资源,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了解其资源,这样的转变离不开每一位馆员的参与和创新。与读者的每一次接触就是一次推销,了解读者、抓住读者的阅读动机和诉求、推广馆藏资源就是我们的工作。每一次的阅读推广活动、电子资源介绍活动、新书推荐等不再停留在“我开展,参不参与随它去”的理念,而是需要大力宣传,了解不同读者阅读动机,做好使用前后的跟踪服务才是宗旨,这些推销活动离不开创新,这不仅是每一位馆员服务理念的创新,也是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这样,图书馆才会更好地走进读者的视野,才能变成读者们最向往的地方。这也是工匠精神在图书馆员身上很好的体现。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就从王启云身上读到了当代图书馆员的工匠精神,他是一个勤奋耕耘、具有创新精神和持之以恒精神的图书馆员,他的勤奋不为自己的晋升,而是为了博客,还有他自己打理的那个圕人堂QQ群,其创新精神和执着精神令人匪夷所思。

2.3 工匠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图书馆员的传承者

几千年前的鲁班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工匠精神已不仅仅局限于手艺人中,它已经覆盖至各行各业,并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世界各国无不提倡工匠精神,这也是强国之道。

图书馆工作在做好常规服务之余,也对服务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开始向服务要质量。那些行业的佼佼者无不秉承着敬业、持之以恒的精神,专注着行业的动态与发展,厚积薄发,勤于思考,善于记录,整理心得,发表看法,进而在图书馆工作中发挥着行业的引领作用。

2018年《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发表了8篇文章,其中包括孟广均先生的《图情46年》,顾犇先生的《我这30年——一个图书馆员的心路历程》,祝朝安先生的《丹心一片献图情》,凌征强先生的《从“受骗”到“钟情”——24年图书馆职业生涯记录》,吴建中先生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外交的使者》,谭祥金先生和赵燕群女士的《“我服务,我自豪”——追忆汶川图书馆灾后重建点滴》等,这些文章基本上没有被引,但流传极广,仅《从“受骗”到“钟情”——24年图书馆职业生涯记录》总阅读量就超过1万人次,感动了一批图书馆人,唤醒了他们的使命,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热情。

2.4 工匠精神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图书馆工作氛围

环境造就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会感染着每一个从业者。图书馆工作有了工匠精神的注入,将会营造出努力向前、积极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的良好态势。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协作已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融入工匠精神的图书馆员,不仅在常规服务工作中积极寻求方法做好服务、吸引读者,在图书馆专业理论、图书馆研究和图书馆发展等方面的科研水平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图书馆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图书馆就会朝着一个集服务、发展与科研于一体的优质的图书馆方向迈进。

2.5 工匠精神培养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员

早在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就曾把图书馆比喻为“大学的心脏”,他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就在。”可见图书馆对于一所大学的重要性和所应拥有的地位。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学生知识获得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能排除在某些人眼里,图书馆是个养老休闲的好去处,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在这些图书馆员身上也变得苍白无力。但从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读者这一层次上来分析,作为服务性的部门,作为图书馆的一名馆员,服务用户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读者就是我们的上帝,敬业就是我们一直不能放松的弦。孟广均、顾犇、祝朝安、凌征强、吴建中、谭祥金、赵燕群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心路历程已向我们展示了“多少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的风采。

新时代的图书馆员更不能丢掉这个职业素养,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图书馆人的准确定位的开始。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就是从最基本的爱岗敬业开始的,由守岗到爱岗到敬岗不断地深入,爱岗敬业是基本前提,是首要条件。要发挥大学心脏的作用,每一个图书馆人就要像古代工匠精心雕琢艺术品一样尊重自己的职业,图书馆员的自我价值才会不断彰显,大放异彩。

3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提升的实践

3.1 挖掘图书馆自身优势,育工匠精神沃土

享有“知识的殿堂”“大学的心脏”美誉的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丰富的馆藏资源,浓郁的书香韵味、宜人的阅览环境,作为图书馆的三大要素为之一的图书馆员在工匠精神的发挥和传承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3.1.1 发挥图书馆员榜样的力量,树工匠精神

刘洪在为王启云书中作序时曾写道:“当前,一方面学术期刊同质化比较严重,另一方面表面上学术繁荣而图书馆危机四伏(最突出的是青年馆员缺乏榜样引领)。学术期刊是‘公器’,当前并不怎么缺论文,缺的正是职业精神與职业情怀。”可见,树立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怀尤为重要。

发挥榜样的力量,尤其是同行内的宣传。梁思庄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工作了整整50年。据史料记载,梁思庄在北平图书馆工作没有几年,很感慨她竟然编目了那么多珍贵的文献,在图书馆学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她是图书馆员的榜样与楷模,无畏工龄长短,要有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动力。

3.1.2 “传帮带”营造图书馆精益求精氛围

图书馆应发挥优秀馆员的岗位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那些爱岗敬业,工作上一丝不苟,服务意识和服务宗旨从未淡化的优秀馆员的传帮带作用,用他们的工作态度、奉献精神感染着新馆员。“传帮带”传的是经验,帮的是困难,带的是作风。图书馆员不仅要对本馆的馆藏了如指掌,更要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推送给用户,主动宣传,让用户更方便快捷地利用资源,以促成工匠精神在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中提升。

以校训、馆训促馆风,积淀传承的校训、馆训都是每个图书馆员牢记于心、时刻恪守的准则。每一个馆员都要以此激发工作热情,发扬工匠精神。图书馆员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生长的沃土要不断施肥,才能更显生机勃勃。

3.2 优化考核评比机制,落实考核细则,促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落地生根

3.2.1 落实考核细则,考评结合

工匠精神所提倡的精益求精、创新精神,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工作的日常考核中体现在读者服务、资源建设、参考咨询、科学管理等方面。每个高职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学校绩效考核、岗位申报考核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表,考核细则兼顾到为实现图书馆员工作的精益求精,应细化,一岗一考核,做到有章可循,不能敷衍了事、笼统行事。以考促评,促工匠精神落到实处。

3.2.2 全方位实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职业道德建设是每个行业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一项全员性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关系到全馆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有时候运用蝴蝶效应将职业道德列入岗位设置的考核体系中以考促评、定期表彰,也会产生令人振奋的连锁效应。工匠精神所崇尚的是精益求精、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就是要求全体馆员都要以此为工作标准,让工作热情和激情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发的精神面貌,营造浓厚的职业道德建设氛围。

3.3 加强职业能力培训为工匠精神保驾护航

3.3.1 图书馆员自身不懈努力

图书馆员应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广泛涉猎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了解行业动态,用专业知识丰富大脑,并应用到工作中去,不仅包含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知识,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学科的学习,以及计算机方面、大数据知识的应用等,要不断充电,超越自我。

3.3.2 “走出去”提升馆员职业能力

通过各种专业培训,聆听专业前沿的成果分享,了解专业动态,提升职业能力素养,为工匠精神保驾护航。利用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专业学术思想的碰撞火花,带着工作中的发现主动提升自我,开展部门交流,传授心得体会,撰写培训感悟,这样的职业能力培训更益于开花结果,不仅个人有了提升学习的机会,部门同行也有了专业知识的获得机会。

3.3.3 “请进来”加强行业交流,汲取营养

“请进来”弥补了“走出去”培训不便上的不足。请的不仅仅是外面的专家,也包括本馆的资深馆员。资深馆员对新员工的培训,内容涉及总体业务概述、历史沿革、采编业界热点、采访工作要点、职业道德、继承传统、创造辉煌等方面。培训不能只是局部的规则和格式,也应该让大家有宏观的视野,对职业的未来有所展望,对工作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图书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囿于有些带头人精力也不够用,可以通过团队分头做,这样大家能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为集体事业有所贡献。一方面为部门内部业务融合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塑造图书馆员的工匠精神意识。

只有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合力营造氛围、提升职业素养、创新服务机制,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平凡岗位上的工匠精神体现,世上没有平庸的工种,只有平庸的工作态度。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应秉持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怀有大梦想,追逐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就能实现从门外汉至学徒至工匠至大师级的蜕变。

参考文献:

[1]王启云.图书馆学漫笔[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2]孟一凡,孙秀娟,展海燕.工匠精神[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8.

[3]王启云.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4]麦群忠,朱育培.中国图书馆界名人辞典[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5]俞君立.中国当代图书馆界名人成功之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

作者简介:张敏(1981— ),女,汉族,江苏仪征人,硕士,馆员,从事读者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