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存在主义角度 解读《金色笔记》中安娜的自我超越

2022-03-02冯敏

今古文创 2022年7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

冯敏

【摘要】 《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突破传统小说结构的一部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安娜·沃尔夫的个人生活及自我追求直至重新开始写作,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存在主义中的存在、自由、人道主义理论角度去解读小说中安娜的自我超越。面对分裂、混乱的人生,安娜最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存在即是自由,维持价值存在的正是她自己。

【关键词】 《金色笔记》;存在主义;自我超越

一、引言

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62年完成了代表作《金色笔记》,以此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金色笔记》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伦敦,由一个题目为《自由女性》的故事和五本笔记构成。

《自由女性》讲述了一个相对完整而连贯的故事,但是它被黑、红、黄、蓝四部笔记切割成五个部分。其中黑色笔记描写安娜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问题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描写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她如何对斯大林主义从憧憬到幻灭的思想过程;黄色笔记是安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一个爱情故事,题为《第三者的影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日记,记录着女主人公精神危机的轨迹,其中相当大的篇幅是一些直接从《政治家》《快讯》等报纸上剪下来的时事新闻报道。最后的金色笔记是安娜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总结。

这部小说分五部分讲述安娜和她的女性朋友莫莉的生活和工作,以上帝的视角讲述着安娜的生活。故事发展到最后,安娜在精神崩溃中放弃了她的多个自我,写下了一本单本的金色笔记。面对五十年代不安宁、不和谐的世界,安娜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并患上了写作障碍症,邂逅了美国作家索尔·格林之后,安娜与不完美的、混乱的世界达成妥协,最终她的写作障碍症被克服,重新开始写作。

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萨特是这种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讓·保罗·萨特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把人的存在即人的主观心理意识作为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本文主要从他的存在理论、自由理论与人道主义理论去解读《金色笔记》中安娜的自我超越。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又可以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独立于意识存在,现象的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意识完全是另一种存在,是自为的存在,这种自为的存在是与现象的自在的存在相对立的”(Sartre 22)。意识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由于自为把意识赋予自在的存在,世界才会变得纷繁复杂,成为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统一体。萨特提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同时表明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Sartre 23)。萨特认为,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人在做抉择时,应该去规划自己的命运,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抉择负责,不应找借口进行开脱去自我欺骗。对于存在主义,萨特强调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人除了自己之外别无立法者,必须为自己做出决定。

二、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莱辛《金色笔记》中的主人公安娜是个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非洲参加共产党组织,但这个组织不去接近黑人群众反而抱着种族偏见空谈解放,回到欧洲之后的安娜生活在同样混乱不安宁的伦敦,在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此时的安娜虽然怀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是精神极度空虚。尤其在苏共二十大之后,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安娜对自己先前所信仰的一切彻底绝望,她不能再做什么事。作为作家,却患上了写作障碍症。安娜在红色笔记中记到,“在我的一生中,我再次意识到自己在狂热的政治中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最后却一无所获。本来我早就应该预见到这一点”(Chen & Liu 474)。安娜对自己所热爱的政治感到失望,对于她来说,真理应该隐含在幽默、讽刺、甚至愤怒与苦涩中而不是逃避严肃的问题一味地去幽默。苏共十二大之后安娜参加过几次政治会议,此后她认为政治会议中的长篇演说和宏论都是一派胡言罢了。

在《自由女性》中,安娜是离异的独身女子,“非常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和政治活动。然而差强人意的两性关系让安娜灰心丧气,再加上共产主义对她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安娜感觉自己的生活即将崩溃。无处不在的分裂让安娜在个人生活和事业上倍感烦恼”(Guo 56)。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想寻找完美的男人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但是现实却不如所愿。作为一个女人,安娜找不到能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男人。在社交生活和政治生活上的失意使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的安娜彻底地陷入了自在的存在中,失去了自由和方向,处于怀疑自身价值的阶段。

安娜选择用不同颜色的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经历以拯救不安宁的灵魂,摆脱分裂的状态,削弱死亡的意志。“红、黑、黄、蓝这四本笔记重在强调安娜人格的分裂。在最后这部金色笔记中,安娜重新找回了自我,实现了人格整合,结束了可怕的分裂”(Guo 56)。黑红黄蓝的象征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外部世界,它的另一端同时又瞄准人的主观世界。它的多彩反映主人公安娜思想的多彩、多态以及她迷乱、失重的灵魂,最终正是这几本笔记让她回归到了有序的生活状态。

《金色笔记》中安娜邂逅的美国作家索尔赋予了她“自为的存在”的意识。在最后的金色笔记中,索尔与安娜探讨人生存空间的本质,索尔提到“我不想成为圣徒,我只会成为一名推大圆石的人。有一座黑暗的高山,那便是人类的愚昧。一群人正在推一块大圆石上山。当他们刚往上推了几尺,却爆发了战争,或是荒唐的革命,石头便滚落下来—不是滚到底,总能停在比原先高几寸的地方。于是那群人用肩膀顶住石头,又开始往上推。与此同时,一些伟人站在山顶上。有时候他们往下俯瞰,点点头说:好,推石头的人仍在尽责”(Chen & Liu 474)。

索尔将人类的愚昧比作一座黑暗高山,伟人是站在山顶的,一群人推大圆石上山但战争或荒唐的革命使石头滚落下来,那群人用肩膀顶住石头继续推。安娜一直以来都想成为站在山顶上的伟人,索尔认为安娜与他都是推石头的人,安娜因此意识到自己从来都生活在人的世界中,从前困于自我处境中否定自我价值而忽视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索尔赋予了她生存的本质就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推动那块大圆石。意识是自为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正是由于自为把意识赋予自在的存在,世界才会变得纷繁复杂。安娜意识到人生本就是不完美的,世界是由各种混乱的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人为推动历史的进程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而人的自我价值正体现在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中。

安娜由自在的存在转化为自为的存在,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完成了自我拯救。正如萨特所认为的那样,“人首先是存在,人确实是一个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Sartre 8)。人不去质疑,就会完全存在于自在的存在的水平上,在面对两次世界大战重创后的世界,作为陷入精神困境那一代人中的安娜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从存在的虚无中走了出来,从“自在”转换为了“自为”的存在模式,脱离了精神困境完成了自我超越。

三、自由与责任

《金色笔记》中安娜陷入精神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法与混乱的世界相妥协。政治信仰的崩塌、写作中的困境以及感情生活上的失意使安娜的生活四分五裂,这一点也体现在安娜所记录生活的几本笔记中。而最后的金色笔记实际上是安娜自我救赎的过程,象征安娜分裂的生活和人格开始统一。

在金色笔记中,安娜遇到了对美好生活有很多向往的索尔,索尔的坚持激励着安娜重新整合自己分裂的精神和生活,她开始真正面对生活。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类的处境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处境”(Sartre 26)。人有自由去规划自己的主观生命,我的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在面对混乱的世界时,安娜可以自由选择如何规划自己的主观生命,在面对分崩离析的共产主义时,安娜选择逃避不再参与政治会议但又被其困扰着。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又渴望感情,希望一个完美的男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又认为自己的不幸是男人造成的。这些矛盾使得安娜陷入持续的分裂,最终导致了她的精神崩溃。

《金色笔记》中安娜实现了由自在的存在到自为的存在的转换。金色笔记的最后,索尔要求安娜为自己的小说写下第一句话,他认为安娜是团体的一员,安娜对此很是疑惑并谈到自己讨厌团体。索尔提出“我们的人散布在全世界,虽然互相不知姓名,但我们仍相互依赖。而且我们始终相互依赖。我们同属一个团体,我们从来就不曾屈服,还将继续战斗,我们便是这样的人。有时候我拿起一本书,我会说:行,你已经先写出来了,是不是?你是好樣的。好,那么我就不用写了”(Chen & Liu 474)。安娜意识到自我并不能完全地、彻底的脱离世界而是独立于世界的同时又依赖于它,因此她为索尔的小说写下了开篇第一句。

从活在自我处境下摧毁自己的精神与信仰,到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人的宇宙中,理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就在于理解生存的本质。人生价值的“真理”就在于存在,在混乱中求生存而不是逃避和放弃。承担应尽的责任,做该做的事本身就是在争取自我生存的权利。这正如萨特所提出的,“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Sartre 8)。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人是自由的同时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在索尔的激励下,安娜认识到世界的混乱与自身的渺小,不是山顶上观望世界的人而是芸芸众生,因此承担自己处境下的全部责任就足够。作为一个作家,就继续写书,理不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这团乱麻就置身事外。在混乱的世界中求生存,绝不应该因混乱而放弃自我生存的权利。最后在金色笔记中,索尔为她未来的小说写下了开篇第一句,她也为索尔的小说写了第一句。这不仅代表安娜克服写作障碍重新开始写作,也代表着安娜开始面对现实,承担自己当下处境下的全部责任,为找到生存的真正意义与最终的自由而走出的第一步。

四、人道主义

对于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意义,萨特是这样解释的,“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使人存在”(Sartre 30)。《金色笔记》中安娜将自己关闭在自身的处境之内,陷入自在的存在状态中,忽视了人是永远处在人的宇宙里。四本笔记抚慰了安娜几近崩溃的精神同时也将她封闭在其中,使她不断地陷入对政治生活的无奈与情感上的空虚。

在《自由女性》的故事中,安娜的好友摩莉之子汤姆也像安娜一样对世界绝望,陷入精神危机。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无法忍受充满混乱与荒谬的世界,选择开枪自杀。这件事刺痛了安娜,人不仅处在自身的处境之下也是处于拥有各种人际关系的世界中,与世界怄气并不会使这混乱的世界获得警示。就像推圆石的人,尽管他们无法把圆石推上山顶甚至倒退了,但是他们仍不是失败者。

安娜、摩莉、索尔、汤姆都是推圆石上山的人,面对自己推着并期待向上的圆石甚至开始倒退的情境,他们都陷入了对自我和世界的怀疑中。安娜和汤姆认为这个世界已经无药可救,汤姆选择自杀去逃避开这混乱的世界,安娜则陷入极度的精神危机,而索尔虽然也对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非常失望但他接受了世界就是这么个模样,用不着自暴自弃或否定自我,正是由于每个人的努力,那块大圆石才没有滚下来将所有人都碾碎压扁。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这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虽然收效甚微,但努力本身就是价值。人不仅仅作为个体存在于世界,也是作为组成世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安娜开始意识到人正是靠将自己置之自身之外的世界才得以存在。世界是混乱的,而每一个存在于混乱世界中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真正开始治愈安娜灵魂使得安娜完成自我超越的是金色笔记,金色笔记的“金色”,象征意义就是“真理”,存在于这世界的真理就是与世界达成妥协,与之和平共处。萨特在解释人道主义的意义时提到,“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既然人是这样超越自己的,而且只在超越自己这方面掌握客体,他本身就是他的超越的中心”(Sartre 30)。对于安娜来说,要存在就要靠超越的目的实现,陷入精神危机的安娜寄希望于写作,记录自己经历的四种笔记,治愈的同时也在为安娜重新开始写作做铺垫。金色笔记中安娜决定重新开始写作,索尔给安娜小说写的第一句是,“两个女人独自住在伦敦一座公寓里”(Chen & Liu 676)。这句话同样也是《自由女性》这篇文字中的第一句,《自由女性》是安娜与世界妥协之后写的,因此在结尾追求女性自由的安娜与摩莉意识到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世界是相辅相成的。最终摩莉选择再婚而安娜也从封闭的自我中走出。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构成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人不能反求诸己,而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想的目标,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Sartre 30)。失意于政治与感情的安娜将自己困于写作障碍症,重新开始写作意味着安娜完成自我超越,找到了自我存在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这种寻求自我解放以及找寻生存价值正体现了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五、结语

《金色笔记》的故事背景是处在混乱与荒谬之中的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强烈冲突使人们对于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感到迷茫,女主人公安娜正是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文坛广泛传播,存在主义强调人应该走出精神幻灭的自我世界,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金色笔记》安娜正是在意识到存在重要性的基础上完成了自我超越,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激励人们去存在,以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存在而努力。尽管书中当下的世界仍是极不安宁、不和谐的,但安娜将自己投入自身之外的处境,对抗自在世界的混乱,最终完成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M].陈才宇等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3.

[2]郭晓辉.本我,自我,超我—— 《金色笔记》中安娜的精神分析[J].河南农业,2016,(09):56-57.

[3]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浅析《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存在主义之思
莫里斯的自由选择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特征分析
简析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