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2022-03-02韩楚璇
韩楚璇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金融风险也随之而来,在此情况下,必须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论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原因和传导机制,基于此,从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净化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era, China's internet fina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financial risks have followed. In this cas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nternet financial risk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nternet finance risk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various aspect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purif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e industry.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风险防范
【Keywords】internet finance; financial risk; risk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1-0112-0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且与金融结合十分紧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形式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其能够提高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和中介费,同时还能够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在为人们金融投资和储蓄提供便利的同时,更好地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隐患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对互联网金融引发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控和防范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其不仅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每个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 互联网金融概述
从广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一般是指以云计算、云支付及搜索引擎为核心的互联网财务工具,其不仅可以实现资金的融合互通,而且还能够将信息交流和支付作为中介业务。通常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一般是指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背景,以互联网为核心,基于互联网平台来对开放式、新型化金融业态及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金融活动。
互联网金融特点如下:①创新性。基于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生活娱乐,互联网均得到了广泛应用,金融行业也不例外,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依托社交网络、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平台开展资金融通、支付等业务,是在传统金融机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②高效化。互联网金融一般是通过计算机来开展相关业务操作,并且操作流程逐渐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③低成本。互联网金融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来对资金供求两边进行信息匹配、交易、鉴别和定价,并且具有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的特点。同时,互联网金融还能够摆脱开设营业网点所需要的运营成本和资金投入。
3 互联网金融常见风险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双面性,其不仅存在传统金融风险类型,也存在互联网风险类型。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如下:①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会遇到传统金融所存在的各类信用风险,也会出现新的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支付与交易一般是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这一形式将会导致交易者身份缺失现象出现,提高了信息验证的难度,且会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进一步增大信用风险。我国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并对担保与刚性兑付过度依赖,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②技术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可以简单地认为是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因此,不管是客户还是企业都对资金收益给予了关注。在选择投资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对金融服务质量比较看重,因此,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较高要求。此时,互联网的不安全性将有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风险损失,加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缺陷,也会增加病毒侵害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而诱发技术风险。③管理风险。由于互联网是无国界的,并且不同国家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极有可能引發管理冲突。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很多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网络上的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客户基本需求,主体责任不明确等,交易双方的义务、权利不明确等,这些均会增加金融风险的发生率。
4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当前互联技术的进步、金融行业的改革发展、客户群体的改变等,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同时金融行业与国家的政策相结合,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和价值,满足了所有客户群体的潜在需求。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金融和互联网相结合满足公众对新型金融的需求,能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门槛高以及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间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为了避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并细化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首先需要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逐步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角度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国家态度和监管政策、互联网行业自身的特点、公众个人层面来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4.1 宏观层面
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互联网发展历程给予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我国对互联网监管的态度及互联网发展的根据,从已有的经验中寻找建议。
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出现时间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行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与建议,也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金融风险及诱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下,其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难以解决,相关漏洞并未得到完善和处理,加之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宏观上处于难以监管的状态,进而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4.2 中观层面
互联网金融借鉴了互联网和金融的基本形式,将互联网作为传播发展金融的工具,创新了业务、技术、交易方式,增加了客户量。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功能仍然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与传统金融完全一致,因此同样具有很大的风险,甚至由于技术的限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因此,中观层面要结合互联网行业本身特性来挖掘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通常情况下,互联网行业自身具有虚拟性,容易在交流和交易中放大信任风险;互联网技术具有脆弱性,极易遭受网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而金融涉及大量企业信息及个人信息,一旦技术不完善很容易泄露信息,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互联网加密技术可能会冲击原有的生态格局,进而导致原有体系信用的重建。
4.3 微观层面
通过从微观层面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其一般是对公众个人行为给予全方面的分析,从中获取互联网金融风险诱因,结果发现有以下几个因素会加剧金融风险:①公众对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匮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仍处于初级阶段,公众自身的能力有限,其金融理财知识的有限性导致其对资本市场的风险和收益的了解不全面。我国的基本存款利率较低,难以满足公众通过资产实现收入增加的需求,所以收益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出现时,大多数公众会用银行存款来购置较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却忽视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导致大部分公众收益并不高甚至会亏损。②公众的羊群效应。互联网金融通过在线上吸引部分公众的投资来彰显其发展形势大好,虽然会有部分公众对其收益有一定的疑虑,但会受到周边公众的购买和推荐、相关APP的推送、收益率的实时更新等影响,使得更多的客户加入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人群中。
综上所述,在宏观角度、中观角度以及微观角度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互联网金融风险逐渐产生和形成。
5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以下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因素、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载体等方面进行分析,逐步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因素包括信息高速流动使得互联网金融传播速度快且影响十分广泛、金融体系不健全影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金融風险一直积累到不可控的程度直至传导临界值会严重影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因素通常是附着于各种媒介中,并以一定的路径来达到传导风险的目的,进而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风险传导载体主要包括最主要的数据信息载体,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数据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速度极快。互联网金融业务本身以及业务流程管理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共同构成业务载体,受限于资信的要求等,其业务流程的纰漏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效率,并通过该环节传导给其他业务环节,加剧金融风险。大多数情况下,周围个体或环境的变化会对客户心理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产生心理预期载体,其受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影响十分显著。
互联网金融风险静态的因素包括监管宽松、互联网的虚拟性、互联网的脆弱性等,其一旦突破临界值会形成动态风险,进而通过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传导路线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
6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防范措施
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金融市场的特点、公众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互联网金融隐藏的巨大风险开始慢慢地显露出来。此时,最好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更好地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6.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能够为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法律依据,通过建立规范企业行为的法律体系、夯实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法律基础、建立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等,从不同的主体出发,尽可能保护金融市场各个主体的权益。
由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进而增加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可能性。此时,就需要政府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措施政策,以期引导互联网金融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最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特点,联合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制定行业内规章制度,形成统一化的制度规范,以期为互联网金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明确监管主体、监管模式和原则,并明确动态监管、内外部控制与协调、风险防范等内容,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兼顾金融公平与金融效率,从而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并行的目标;二是要实现不同层次的监管,不同政府层级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实施区别对待、分类监管,完善互联网金融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此来实现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同时,还需要强化地方政府监管,从而形成完整的金融市场监督管理体制。
6.2 构建风险防控及预警机制
互联网金融风险在传导时会通过内部的机制消化掉一部分风险,此时通过构建金融风险防控及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避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通过参考传统金融领域的风险指标的方式建立一套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标准,并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营状况作出一定的调整,做到事前监控和预警,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爆发的概率。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预警机制,并根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交易信息结合大数据建立企业诚信体系,通过对企业征信、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精准扶贫等领域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以此来更好地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此外,政府要强化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防控,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6.3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第三方征信機构和社会公民3个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对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此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互联网金融机构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的要求和行业的道德规范,通过大数据提高评估贷款人信用等级的准确性,主动控制客户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社会公众要学习资本市场的相关知识,理性投资;最后,第三方征信机构要对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征信系统进行完善,并及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公示,以此来提高互联网金融的透明度。
6.4 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基础建设
第一,构建互联网金融基础交易业务。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安全是确保互联网金融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此时,就需要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系统防护能力,而且还可以营造安稳的金融市场环境。同时,加大企业门户网站保护力度,通过身份验证才能登录,并通过分级授权管理等方式来实现对登录过程的多重保护,以此来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第二,加大信息技术开发力度。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发给予重视,如给互联网加密,通过数字认证和密钥认证才可以进入,并借助高端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使互联网金融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
6.5 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销售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涵盖了存款、理财、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此时就需要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构建标准化产品设计流程,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由此形成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产品说明书,进而确保产品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各环节的风险管控工作,具体包括产品要素、收益说明、费用、投资管理、风险披露等内容。同时,网贷行业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此时需要监管层从多个角度给予实时、动态监管,以此来确保各项监管措施的有效落实,进而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7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市场经济体系,为了更好地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则需要对常见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及预警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基础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等防范措施来避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进而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亚彬.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J].赤子,2020(2):113.
【2】赵曼鑫.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环球市场,2021(1):36,49.
【3】李雯娅,吴伟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现状与防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