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亟待破解三个难题
2022-03-01赵菁奇孙靓
赵菁奇,孙靓
(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2.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自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积极履行“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的使命,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一定进展。科创产业融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是践行长三角使命的主要抓手,是铸就长三角科技创新合力的重要载体。
共同体作为哲学概念由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将其引入社会学,科学共同体属科学社会学范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长三角区域内的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秉承共同的创新理念、遵循共同的价值目标而构建的有机整体。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颁布近一年,总体上看,共同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但科技创新层面出现的创新整体效能不高、创新资源整合不够及创新力量布局不优等问题,在长三角区域也普遍存在。《规划》从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共同推进开放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明确到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长三角区域重大科技基础条件优势明显,科技资源共享成效凸显,科技创新平台作用突出,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充足。但目前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开放创新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纵观国际国内先进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经验,要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亟待从科技、人才、产业三个方面破解难题。
一、科技共研是现代化、国际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规划》将“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共同体建设的首要任务部署。科技共研重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在高水平创新基地方面,长三角现有1个国家实验室即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98个(2020年数据),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已挂牌,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已全面布局,应注意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优势。长三角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带动功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率先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应尽快梳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或其他跨区域实验室)的建设经验,从创建方式、组织运行、经费保障和研究规划等方面探索长三角实验室体系的构建路径,在科技前沿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开展跨学科研究。尽快明晰“两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创的目标、路径、举措等,让共创落在实处,为突破世界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科学是科学原理和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桥梁,围绕技术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当前长三角“一市三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在核心技术领域攻关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上有积极进展。创新基地是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长三角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基地统筹推进过程中,切忌定位宽泛、职能重叠、资源配置重复分散。谋划长三角技术联合攻关的顶层设计,成立核心技术攻关领导小组,按照“一市三省”GDP规模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成立专项基金,尽快建立统一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让长三角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能及时共享科技成果。发挥G60、杭州城西科创走廊等重点廊道、“一地六县”(“一地六县”是安徽省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安徽省全面推进与沪苏浙协同合作的重要抓手。“一地六县”合作区包括上海一个基地,江苏、浙江、安徽各两个县,即上海光明集团绿色发展基地,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广德市)等长三角毗邻地区的区位优势,组建技术联合攻关研发团队等多重载体。推动技术攻关主体的多元化转变和技术主体的市场化改革,促使技术成果的双向互动或多向转移。从国家层面出台关于长三角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的政策,尤其注重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二、人才共用是现代化、国际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条件
能否吸引、留住并用好人才是衡量一个区域现代化国际化与否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长三角沪苏浙皖近几年出台若干直接或间接的人才政策,在人才环境吸引力、人才培养投入经费及人才交流机制方面有很大进展。但从长三角内外部来讲,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苏浙皖三省产业同构化局面短时间不会改变,区域内人员竞争与流动将进一步加剧,人才配置市场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从长三角内部来讲,“一市三省”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借鉴“星期六工程师”的经验,根据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注重重点类型人才引进,柔性引进使用人才,切忌盲目跟风和攀比。上海市在“人才20条”“人才30条”和针对各年龄阶段科技人员各种计划的基础上,紧扣国际人才枢纽港的高端定位,为长三角和全国提供人才服务。江苏在资金奖补、购房租赁补贴等形式吸引并资助一批双创人才、团队、博士的基础上,要利用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契机,扩大对南京周边地区的人才溢出效应。浙江到2025年在实现一定数量顶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基础上,克服人才在地域分布上的空间不均衡性。安徽要利用自己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吸引世界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才来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从长三角外部来讲,借鉴发达国家在放宽移民政策、提供优厚条件、建立高端平台、引导本族裔海外专业团队回流等方面吸引优秀人才的方法,参考京津冀在人才工作方面做好政策信息对接、拓展合作交流领域、丰富项目合作载体的经验,发挥政策引领,建立科技人才一体化合作组织,推进人才一体化进程。优化就业环境,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开辟“卡脖子”技术人才支持渠道,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打破固有格局,构建基于“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区域人才共同体。进一步完善中组部牵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增加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人员流动,扩大参与交流的部门和群体。特别注重建设高层次人才交流机制。参与交流的人员在入职前要加强对交流地的了解,可参加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短班培训,充分全面了解交流地的省情市情、未来定位及发展目标等,及早适应岗位工作。同时要注重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按创新贡献、创新效率等维度对交流人才进行评价,为后续交流提供借鉴和启发,完善激励和服务保障,促进交流的良性循环。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可通过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优化就业环境、重塑利益格局、构建区域人才共同体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人才共用程度。
三、产业协同是现代化、国际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导向
当今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优化升级交汇融合。长三角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规划》也强调长三角要以“科创+产业”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上海在产业方面综合优势突出,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5%,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江苏省制造业实力强,高影响力的制造业集群涌现。浙江省数字经济发达,产业数字化和“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指数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安徽省产业后发优势明显,制造特色鲜明,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原始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的后发效应正在显现,省会合肥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有较大优势。但“一市三省”的产业同构化和不协同现象依然存在,长三角区域内科技领军企业依然稀缺。
中央已经明确将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借鉴发达国家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发展的经验,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突破仅仅依靠出台政策进行“重点培育”的固有藩篱,突出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树立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大创新格局,引导高校积极参与企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特别要注重发挥省、市属高校的创新力量,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长三角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发挥智库作用,梳理“一市三省”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异同,找到产业协同的优势和短板。《纲要》里提到的无论是“形成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的十大领域、“培育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十大重点领域,还是“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的八大领域,“一市三省”均有涉及,这就倒逼我们要在产业链和创新链跨区域协同上动脑筋,借鉴中国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和高铁技术发展的经验,促使城市间围绕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由激烈竞争变为紧密合作、从创新联盟走向利益联盟,促进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积极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