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
——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

2022-03-01浙江省余姚市丰北中学税慧宇

学苑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意识科学思维

浙江省余姚市丰北中学 税慧宇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学科素质和学科能力的关键时期,学校和老师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着重培养。问题意识会让学生产生探求问题的心理,能让他们产生好奇心,产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让学生更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问题意识对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积极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积极有效的解决,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应该积极地培养全方面的人。在现在的教学方式中,由于现在的教学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教师为了升学率,就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强硬灌输,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消化,是否能够接受,而学生也为了取得好成绩,不得不消化教师硬塞的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精力提出问题,更不要说提出新的问题。这种现象是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严重阻碍,在学习科学时,学生不能够思考和提出问题,就不能够很好的学习这门学科,更影响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渐渐地学生就失去了对科学学习的激情,这无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教师落后的教学方式需要急切改变。

2.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但往往一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没有耐心去解答,甚至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这就使得孩子们从小就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因为提出问题和不提出问题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当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孩子们不知道该怎样提出问题,甚至不敢提出问题,所以家庭、家长对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学生缺乏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和思维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从哪提出问题,还有就是对提出问题表述不清楚,不能准确地提出问题,更不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4.没有课堂氛围,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生生关系不和谐。

由于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等因素,教师快节奏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提出问题,于是慢慢失去了提出问题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导致学生不敢或不想提问题,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僵化。一部分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而出现避而不提的现象。一部分独生子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学习,别人提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自己提出的问题与别人无关,既然无关就没必要提出问题,别人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其他学生也会失去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初级形态。能否让学生的问题意识继续提高,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鼓励学生,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和自卑心理,让他们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思考,从而提高问题意识。

(1)优化师生关系。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一些教师的严厉形象一直扎根在学生的思想深处,这就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害怕的心理,压抑着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的动力,更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降低。所以教师要着重优化师生关系,创造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变得更活跃,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教师应侧重于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而不是问题的结果。

(2)构建民主平台。

初中生的青少年好奇心理很强,求知欲也比较旺,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初级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营造融洽平等的民主平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压抑感和紧张感,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慢慢发挥出来,学生的思想也获得解放。对于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让他们被足够的尊重,对问题中的正确部分进行肯定,对于不正确的部分,也要能够委婉提出。

(3)真诚鼓励,树立信心。

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保护,经常性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言,让学生能够从鼓励中变得更加积极。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回应,让学生们感受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对于基础差、胆子小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树立好自信心,从而能够更积极地提问题。对于好问但问不到要点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耐心的引导,让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勇敢地提出问题。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的创新思想,让他们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一致,来保持心理平衡。但是在新的情况下,人们出现了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就出现了认知冲突,问题意识就会由此产生。人们就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者行为,来达到平衡。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讲述故事,引入佳境。

一些科学原理教学,通常因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觉得枯燥无味。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问题。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第八章“星空世界”一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拓展杨利伟的事迹,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求知欲,从而产生思考,提出问题。

(2)引起认知冲突。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引起学生们的认知冲突。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中,向同学们介绍压力压强,提出为什么一根针可以扎破人的皮肤,但是人在钉床上却不会。教师从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顺其自然地提出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牢固。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难被培养出来。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推现。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做出调整,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对学生实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各种教学模式,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通过实验创造情境。

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行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的方法,学生们会对其的感受更直观。实验是学生们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能够选择出能够充分吸引学生们的实验,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做实验,学生们会对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二章光的一课中,其中的凸透镜成像与学生们密切相关,因为目前近视的学生较多,这种贴近生活的实验会更让学生们产生兴趣,近视与远视,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学生们会更容易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

(5)利用生活原型创造情境。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教师可以将问题创设在与学生们相近的生活原型中,会更容易的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问题意识也会更加容易体现。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植物,让他们能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植物是怎样呼吸的?”等问题,让学生能够产生问题也能够思考问题,相互解决问题,促进彼此提高。

(6)联系生活生产,结合科学概念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让其对生活中的事实和科学概念之间产生矛盾,当矛盾越来越强烈时,会使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加旺盛。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将铁块和泡沫分别放入水中,让学生们观察现象,一般东西放入水中都会下沉,而泡沫却不会,由此产生矛盾。学生对此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也会对此产生兴趣,从而逐步培养问题意识。

3.对提问方式进行丰富化。

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方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需要对提问方式进行丰富化,把多种提问的方式融入到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

(1)因果提问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因果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们形成一种探究的问题意识,当遇到问题时能够下意识地进行对问题的探究,让问题成为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全面发展做铺垫。在讲解单元课程中,教师要能够寻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加以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逆向提问法。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来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电磁感应”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逆向思维,奥斯特发现电能够生磁,那么磁能够生电吗?怎样才能实现磁生电等问题。

(3)发散提问法。

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一个问题的一个知识点出发,对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知识点扩展,形成思维的发散,从而产生新的问题,得到新的答案,来使思维变得更活跃。例如,在学习“能源与社会”这一章中,学生知道了可以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利用,教师就通过太阳能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就会产生风是否能够发电?水是否能发电等多种问题,从而得到多重的结论。

4.强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训练。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逐步进行引导。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利用各种模式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外,为了能够让学生问题意识更加深化,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设计出专门训练学生的提问题能力,例如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章中,教师可以建立小组,然后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各个小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且解答,让学生们感受到得到解答的愉悦感,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表达,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问题,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5.及时评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有提到:“评价的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评价是必要的,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该通过学生的学习的客观事实,来对学生进行语言鼓励和评价。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们明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鼓励他们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自信。

例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这一章时,学生通过观察燕子的迁徙现象提出冬天燕子为什么向南飞的问题,教师需要适当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鼓励,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的方式得到答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加。

6.兴趣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调动学生的思维影响非常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学生才更愿意去学习,教师要能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简单机械与功”这一课程中,因为学生在小学时都玩过跷跷板,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对跷跷板的理解来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准备简易跷跷板,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引出跷跷板的原理是杠杆原理,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真正的理解。

结束语

我国新的课程改革对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现在的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想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对初中科学学科进行教学改进,让学生能够在科学学习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学科学习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要更加重视,把问题意识的培养应当放在首要位置,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新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教师和学生实现共同进步。除了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也不能懈怠,多给予孩子关注、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共同感、让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提升孩子的自信,让学生能够愉快的成长和学习。

猜你喜欢

意识科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