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03-01李晓红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德育内容

李晓红

(河北省固安县大王村幼儿园 河北 廊坊 065500)

幼儿正处于启蒙时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教学可对幼儿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起到负面作用,由此来看,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渗透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可一味照搬和模仿,这对每一位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而言都是一项艰巨挑战,为缓解相关教师的工作压力并持续有效推进德育教育,特引申出此次研究,为广大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幼儿德育教育概述

(一)德育内涵

在国内,德育教育理论最早由陶行知、陈鹤琴先生提出,他们认为语言教育和行为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手段,也提倡行教重于言教,侧面引申出行为教育比言语教育更为重要的观点。陶行知先生看重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认为“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在陈鹤琴先生看来,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重视幼儿与自然、社会的接触,只有亲自观察、亲自体验才可获取更完整、更立体的知识和经验,推崇生活化教育,特此提出“五指活动”。

结合陶行知先生和陈鹤琴先生的观点,可将德育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来解析。广义而言,德育是在明确目标下、明确计划下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狭义而言,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受教育者可以形成适应社会的品德和社会所需的品德,可简单概述为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目标

就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可概括为几点:一是让幼儿初步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思想情感。二是让幼儿养成科学思维,做到诚实守信、勤学好问、团结友爱、勇敢礼貌、遵纪守法等,具备适应社会和社会所需的各项品质,同时让幼儿拥有成长和发展所需的一切品质。面对学前教育教学的德育目标,需要相关教师从情感入手、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入手,切实将德育教育科学渗透、人性化渗透。

(三)德育内容

学前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可划分为社会性教育、个性教育和创新三大板块内容。

社会性教育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内容:其一,幼儿需要自觉听从教师提出的规范来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是幼儿德育的核心,主要反映道德行为和人际关系确立的基本要求;其二,形成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如升国旗的严肃认真、行注目礼,又或是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其三,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旨在让幼儿轻松融入群体生活并打开个人交际圈,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实现健康成长。

个性教育主要侧重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如独立性、勇敢、坚强等品质,对幼儿个人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避免人们经济水平提升导致幼儿产生较强自私性、较强依赖性等负面个性。

创新教育与其他教育在内容上存在较高相似性,一方面在人的价值体现上进行完善,另一方面要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幼儿个体价值认知在过去的德育教育落实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一味的将幼儿培养成符合社会公德的人是错误的思路和做法。

二、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德育渗透现状

(一)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对幼儿发展十分重要。首先,德育是幼儿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包括身体发育、品德养成、性格与情感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在大多数国教育学家眼中,意志比天资更重要,且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阶段,对今后长久、深入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如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有研究表明,成就与智力并无直接关系,且存在的关系不能证明为正向关系,差异主要集中体现在意志品质方面,由此奠定了德育教育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渗透意义、渗透价值。其次,德育教育对幼儿情商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影响,是幼儿情商形成和提升的必不可缺支持,德育教育会让年龄较小的幼儿接受正向引导、形成正确做人和做事准则,只是要达成情商培养和提升目的,需要家庭介入德育教育中。

另一方面,对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视角下,提高每一位公民的道德水平是必要工作,其中便包含幼儿群体。另外,幼儿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然会在道德品质方面面对更高要求,有助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和谐,也会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和谐局面需要以较高的道德水平作为支撑,而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便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所作出努力中的小小缩影。

(二)学前教育中德育渗透现状

就当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学前教育德育渗透效果较于之前有较大改善,但是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和瑕疵,使得学前教育德育渗透工作有较大进步空间,目前将德育渗透工作中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幼儿教师采用过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如通过口述方式向学生灌输道理,教育过程极为枯燥,使得幼儿失去了聆听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和反感情绪,不利于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成果。

其二,幼儿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并未关注和引起重视,往往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出现专业术语也会让幼儿模棱两可,又或是教育内容过于高、大、上,不能较好的与幼儿生活相结合,会导致德育教育失去原本育人价值。

其三,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德育教育不能全方位渗透,育人成效自然会差强人意,同时,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容易导致幼儿滋生更多不良思想和习惯,如在溺爱环境中养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使得幼儿不够独立,也会使得幼儿私心加重,若不能得到家人纠正,势必会对幼儿今后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树立正确德育观

在学前教育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中,幼儿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更是在德育渗透工作的执行人,可谓直接关系着德育渗透成效和育人质量,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可谓重中之重的人物,在真正实施德育渗透工作之前,率先树立正确德育观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正确与客观看待德育教育,认知和把握德育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和渗透的必要性、重要性,更要明确自身在德育渗透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视幼儿为教育主体,出于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思量而有目的、有计划的渗透和推进德育教育;其次,要认知自己的能力、素养在德育渗透工作中起到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进而不断学习并不断在品德、个性、能力上有所提升;然后,要在德育渗透工作中对幼儿一视同仁,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关爱幼儿成长,不可在工作中松懈,杜绝虐待幼儿事件出现;最后,认知家庭教育在德育渗透工作中的不可或缺性,尝试构建家校合作的德育机制。

(二)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在德育渗透过程中,创设良好德育环境至关重要,可避免德育渗透过于突兀、刻意,可防止幼儿出现心理不适感,教师可酌情按照以下思路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一方面,通过良好互动创设良好德育环境。幼儿教师要以平等姿态与幼儿进行互动,建立良好关系并营造出愉悦与轻松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幼儿想说、爱说,在互动中更好的传递德育思想。

另一方面,通过室内布置、多媒体渲染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在美观与干净的室内环境中更好渗透,可带领幼儿一起参与到课堂打扫活动中,亦或是在室内环境中添置花花草草、张贴或悬挂名人警句,进一步突出教育属性。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在多媒体的音效介入下,提升室内环境的轻松氛围、德育氛围,让德育内容、德育主题更轻松渗透。除了关注室内环境,还要关注室外环境,即幼儿园环境,需要将德育教育资源充分使用。

(三)科学选择德育内容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大多没有较强理解力、判断力且阅历较为缺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事物影响,这也是为何学前教育阶段孩子可塑性较强的根本原因,也正因如此,才需要更科学的选择德育内容,只因幼儿会受德育内容的显著影响,往往会将了解到的德育内容视为重要准则,出于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思量,还需幼儿教师负责任的将对幼儿有益的德育内容搜集、筛选和总结。

教师可将培养幼儿的个性习惯视为德育教育前提,从而在教育中配置和推出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上厕所后洗手、上下楼梯靠右走、学会说谢谢等内容,让幼儿学会独立、学会尊重他人和学会与人正确相处,后续可为幼儿补充爱国、爱家、爱护自然环境和小动物等内容,确保德育教育内容足够积极、正能量,让幼儿可以感受到高尚品德就在身边、就体现在日常小事中。

(四)结合实情明确德育渗透大致思路

不同地域、不同幼儿园的幼儿有着较大差异,需要幼儿教师从实情出发,结合德育渗透目标、德育渗透需求等酌情选择德育渗透路径,不可一味的模仿其他幼儿园幼师采取的渗透方法,为此,幼儿教师需要在德育渗透中具备如下两个基本思路。

一来,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渗透,也可在幼儿家长支持下在幼儿家庭生活中渗透,需要教师和家长发挥指导作用,从小事中渗透德育思想,让幼儿可以获得启发,从而更好的养成好习惯。

二来,可在幼儿心理变化中进行渗透。幼儿心理十分敏感,有些幼儿外向,什么事都不放在心力;有些幼儿则相对内向且不善言谈,情感不会轻易外露。面对不同性格与心理的幼儿,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沟通,博取幼儿信任,在谆谆教诲中塑造幼儿良好心态并提高道德水平。

(五)创新德育方式

教育发展新时期,幼儿教师需要确保德育教育渗透工作与时俱进,更要保障德育方式不断优化、得以创新,从而带给广大幼儿不一样的体验、体会,从而健全幼儿道德品质并发挥德育教育真正育人作用,可酌情参考以下方法:

其一,教师亲身示范,发挥榜样作用。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对象,鉴于幼儿好模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幼儿教师不妨严格要求自己并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在实际行动中感染幼儿“有样学样”,间接渗透德育教育,如见人微笑打招呼、吃饭不浪费一粒米、看到垃圾就捡起来并将其扔进垃圾桶等,让幼儿在向教师看齐过程中逐步提升道德水平。

其二,开展有意义和趣味性德育活动。幼儿喜欢参加活动,对各式各样活动都充满兴趣,且幼儿参与活动往往带有较强意愿,也会在活动中全身心参与,由此来看,活动不失为较好教育渠道。建议幼儿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如德育主题的表演活动、编故事活动、演讲活动、辩论活动等等,让幼儿参与其中并理解对错、明辨是非,才可以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等等,增强幼儿活动感受、加深幼儿活动印象。例如将《孔融让梨》作为蓝本进行表演,让幼儿了解谦让美德,从而构建与人正确交往的能力和品质。

其三,让家庭介入德育教育中。幼儿教师需要认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着手构建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德育教育格局,弥补德育教育家庭缺失的不足,在家长的配合下改掉幼儿的娇惯习惯、自私行为,更可携手幼儿家长组织母亲节活动、感恩节活动等,为幼儿提供历练机会,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进幼儿生活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部分,是幼儿的重要启蒙阶段,将德育渗透学前教育有其必要性,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对幼儿建立自己的人际圈、更好适应社会有较大益处。还需幼儿教师将德育教育巧妙渗透于日常教育,更要寻求幼儿家长的帮助,方可保障德育教育全方位渗透,自可让幼儿成为最终受益者。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德育内容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