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点支撑,破解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瓶颈

2022-03-01王翠朝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读书

王翠朝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小学 甘肃 白银 730400)

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孩子各项能力的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动脑动手能力较弱的小学阶段,学习能力看似复杂,但其实和知识一样,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引而增长外,都指向另外的同一个渠道,那就是阅读。知识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方法和技巧也可以通过阅读来得到。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个建议》中就深有感触地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阅读。在学科种类比较少、书面作业不太多、升学压力不太大、学习负担不太重的小学时期,在小学生刚刚接触文字、对书本富有好奇心、对知识充满渴求、对教师的认可度和信赖度特别高的最佳时期,在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数量、拓宽阅读思维、完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质量上下功夫、想办法,给学生烙下终生阅读的习惯烙印。让学生不但爱上课本阅读,更要走进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涉猎能树立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今后发展需要的社科和自然等各类知识。

那么,我们在小学阶段采取哪些策略,才能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落到实处呢?

一、筑牢阅读的支撑点:课堂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本语文书也就十来篇文章,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而浩如烟海的课外阅读,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天地。但在小学阶段、尤其是起始年级段,刚刚接触语文的小学生,大量字、词的积累需要在课堂上完成,语文的各种技巧需要在教材中学习,语感的提升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只有在课堂上完成了这些原始的积累,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语文的基本知识、学科特点,掌握了语文阅读的基本技能,才能倚靠课本这个“梯子”,登堂入室,进入课外阅读的广阔世界。

正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需要的初步知识和技能都要在一二年级的课堂上形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组词训练、造句训练、文章整体感知训练、语文知识传授等各个环节上,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做,给学生打好语文底子,完成筑基工作。

譬如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完成得越充分,小学学生就能越早地进入课外文本阅读,因为面向低年段的几乎所有的少儿读物都带有拼音。学生可以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凭借文字上面的拼音,读完一篇完整的故事、背会一首古诗,在浅层阅读方面,就不存在多少障碍。

而识字教学更是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前提。认识了字并且弄清了它的意思,才能正确地组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进而弄懂句子的意思,整篇文章的内容;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感知,产生感悟,升华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体验美的享受,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这时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常识和阅读技能,然后进行课外阅读,才能游刃有余地把阅读上升到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主题和欣赏文章内涵美的更高层次,这样的阅读才能产生促进语文素养提升的实质效果。因此,必须强化课本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储备。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荣。

二、占领阅读的制高点:兴趣

始于兴趣,成于爱好。爱因斯坦坦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大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现身说法:“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这些伟大的成功者们,用自身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但凡一个人要想在某个方面能取得成功,就必须对该事情有浓厚而且持久的兴趣。

但小学生因为心智还不够健全,学习的兴趣并不强烈、学习的动机也不明确。他们到学校里来,是从众的玩伴心理和家长的督促,并不是基于对自己未来成长需要的考量,也不是因为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上课学习文化知识、下课做作业和看课外书,主要是应付老师的布置和要求。此时的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做什么事又很难保持持久的恒心。而且这种兴趣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变化大、迁移快。

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倒逼我们必须要对其容易反弹的阅读兴趣,进行细致而又富有艺术地培养。因为一个人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可塑性极强的小学生,“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

刚刚离开父母的小学生,强烈的向师性促使他们不自觉地亲近教师,并进而崇拜教师、依赖教师。只要我们用自身渊博的语文素养和人格魅力,固化学生的这一印象,并对学生表达出阅读的期盼和鼓励,小学生强大的迎合心和模仿力就会催生出阅读兴趣;同时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上依托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内容,给学生勾画趣味横生、情节跌宕、哲理深邃、意境优美的语文世界,把学生带入浩瀚博大、奥秘无穷的语文天地,从而激起他们学习语文、重视阅读的兴趣。

在拼音识字环节中,我利用汉字本身固有的结构特点和无穷的造字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学生学了“木”字,我告诉学生“木”的意思是“树”;要表示有很多“树”,我们的古人发明了一种办法,那就是把两个“木”字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字“林”;要表示更多的“树”,就用三个“木”构成的“森”字。你们还能找出类似这样的其它字来吗? 学生的识字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翻字典、有的查课文。找出来的同学大声炫耀,而暂时没找出来的同学不服气,低声在质疑找到的同学是否知道该字的读音和意思。就这样,高昂的情绪和浓浓的兴趣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三五成群地讨论着、比拼着,争当识字小冠军。

学完《一去二三里》课文后,我抓住本首诗主要运用数字展开的特点,让学生在爸妈、哥哥姐姐等人的帮助下,动手找一找有类似特点的诗。结果在第二天的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背出了“一片两片三四片”的《咏雪》诗,有的背出了“一东一西垄头水”的“一字诗”《古谣》等等。就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空前激发出来,爱语文、爱阅读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心中了。

三、培植阅读的生长点:课外

首先,从课文内容迁移到课文背景,实现语文教学课内课外“两条腿”的初步结合。结合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向学生提前布置查阅与课文相关资料的任务,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借此机会,扩大孩子们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和情感价值观,实现阅读的第一层迁移。

譬如学习古诗《题临安邸》时,让学生查阅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那段历史。这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拓展,也在激发他们阅读历史的兴趣。学习《火烧圆明园》,引导他们查阅资料,了解正是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腐败无能,才使国家和民族遭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党思想;查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誓死卫国与军舰共存亡等资料,通过了解民族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懂得并学会担当。

其次,从分散的点到整合的面,实现课内课外的终极迁移。

如我在讲古诗中的“春花”,告诉孩子们,在天性浪漫、率性而为的李白眼中,“春花”是“客到花间迷”的陶醉与迷人,而在老成持重的杜甫眼中,却是“纷纷桃李枝”对生命的思索。同样是杜甫笔下的“春花”,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时候,眼中只有“感时花溅泪”的无限伤感;而有了固定住所和收入、生活稳定时,看到的却是“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绚烂与美丽。

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时,我就趁势引导:为什么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里,人的感受不一样呢? 那么你们想知道,“春花”在豪放的刘禹锡、忧伤的李贺、落拓的贾岛、佛系的王维、魔性的白居易等人的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呢? 谁能通过今天课后的查找,在明天的语文课上告诉大家?

在小说、散文等等的教学中,我都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拓展和引导,设计一些诸如“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小说中的诸葛亮”“看看文学作品中谁最吝啬”“比一比哪里的秋天最美”等等学生只有通过课外阅读并且大量占有文学资源才能完成的“趣味拓展题”,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比如学习五年级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时,我要求孩子们查找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中另外三个,说说主人公有哪些不同。学习《冀中的地道战》,因为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课前让找出《鸡毛信》《小兵张嘎》《王二小》等进行比较阅读,看看那时的少年都在干什么? 同龄人的事迹更能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出爱国之情。这样理解课文容易、迁移课外轻松。

好奇心、好胜心和表现欲都特别强烈的小学生,只要教师合理诱导,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的查找中。而完成精准查找的前提,必须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样,学生必然会心甘情愿地进入课外的阅读中,实现阅读对象的迁移。

四、发掘阅读的增长点:数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都在强调语文学习的一个规律的重要性,那就是积累。语文知识面的拓展、语感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大量有质量的阅读的基础上的。没有数量,何谈质量?

我们经常提倡小学生多读书,但很多时候都落不到实处。原因很简单,只要求,不落实。我们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们多读书,但没有定量,自然没法确定孩子们读书的多少。到最后,阅读往往就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在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后,教师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语文、提高其它科目的学习,就必须要大量阅读。在学生取得共识后,量化书目,质化阅读。规定具体的书目,要求孩子们阅读。

为此,我做了以下的尝试,收效不错。

每学期开学初我就选择好本学期内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包括读书的数量和具体要读的书名,并定出每本书要花费的时间,要求孩子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比如:五年级的学生可以用三周的时间读完《爱的教育》,四周的时间读完《格列佛游记》,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读四、五本这样的书,寒暑假时间多,还可以完成两三本的阅读。这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既很容易完成新课程要求的十万字的读书量,又能让有余力的学生,冲刺更多更高的目标。

向初入学者推荐必读书目,可以让他们避免被书海里淹没,少走弯路,在阅读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古到今的有识之士都在做这件事,古有张之洞的《书目答问》,近代有梁启超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今有《教育部推荐的1-6年级小学生必读书目(100 本)》等等。成功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复制、套用。

当然,要让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并且在数量上达标,就要教师充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有切切实实去读书的条件。以往孩子们不愿多读书的原因是负担太重。我们的老师、家长,一说让孩子们读课外书,就必须要做摘录,抄笔记,甚至写读书心得。还没怎么读就要写,除了加重孩子心理负担、对阅读产生反感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针对这种大大挫伤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积极性的错误做法,我尝试了另一种方法:我要求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只要把精彩的内容在书中画出来就行,不用多写。甚至,可以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才可以翻书看一看。试想,水过留痕,只要他读了,能没一点点印象? 他既然能找出让他感动的句子,还怕他没思考吗? 不理解吗? 没积累吗? 用这种几乎没有要求的要求去鼓励孩子读书,他们的兴趣空前高涨,阅读量一下子就蹿升了。

五、突破阅读的临界点:习惯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并不是说,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语文素养就会自然提升。是否能取得效果,还与阅读习惯的好坏和阅读质量的高低密不可分。中国宋代的大学者张载就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一个人的课外阅读能不能持久、用不用心,决定着读书有没有效果。同样,如果阅读方法不对头,尽管读了很多书,但缘木求鱼,只是一味地死读书,最终只会读书死,与我们期望的阅读效果南辕北辙。如何改变?

1.阅读“合约”养习惯。笔者所在的景泰一小,在教学上采用大循环制,也就是教师从初始的一年级接手班级和学科教学后,要一直带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这样的教学安排,给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提供了极大的连贯性和时间保障。我从学生一年级开始,就与学生共同约订阅读的合约。每升一级,就修改一次,从阅读的数量、完成的项目、达到的目标,只准增加提高,不能减少降低。并采用小孩子们喜欢的拉勾勾方式,一边和学生拉勾,一边齐诵“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许诺方式,共同完成庄严的承诺。然后将大家认可的“阅读合约”张贴在教室里,印发给学生家长,互相提醒、共同监督。用六年持之以恒的强化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家校衔接保习惯。为了保证小学生持久地阅读下去,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采用亲子共读的办法,强化孩子的阅读习惯。积极动员家长做孩子阅读路上的学伴。每天抽出半小时,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倾听孩子分享的读书乐趣;每周末抽出一小时,放下手机和家务活,与孩子共同阅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成长路上的温馨,使学生在阅读书籍时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读书的乐趣;每学期抽出一个半天,到学校里参加班级组织的、亲子共同参与的“精彩阅读家庭故事”活动,分享阅读体验,交流家教经验,带动全班学生和家长共同遵守、一起成长。

3.课堂抽查保质量。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书目,规定了阅读的进程还不够,教师必须要做到适时抽查,这样才能把阅读活动落到实处,才能让习惯得以坚持,也才能让阅读读出质量。抽查的时间不固定,内容和方式也不固定。有时在课间休息,我会和他们交流所读书籍的情节和内容;有时会抽出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交流精读书目的阅读感受。内容自选,可以是背诵精彩的段落,可以是畅谈主人公的优缺点。方式也可以共同商定,可以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还可以就精彩的内容演一演。这两节课,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这两节课上的孩子,往往是最活跃的。一板一眼,唇枪舌战,那个激烈,别提多有趣了。有时听得让你掉眼泪,有时笑得让你肚子疼。你想,这样的阅读,难道还担心没有质量吗?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以上方法和策略,所带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技能、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大量的课外阅读,又反哺课堂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完善学生的社会人格,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实践证明,以上策略是可行的,方法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读书
小满课外班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