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及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01张大琴
张大琴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旧铺中学 江苏 淮安 211731)
前言
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主要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对时间的确定是根据远古时代传下来的神话与歌谣,一直使用在五四运动前,这个时期出现了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古典文学可以划分为文学内涵与外延,保证中国古代文学史在各个时代文学作品进行了一致的划分,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和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文学事件、期间所发生的具有意义的文学运动、各文体形成的缘由和文体发展变化的历程、各作家作品的考察依据和研究成果等。中国古典文学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关键的一部分,是书面传承的一种。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育部提出了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纲要,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体现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思想观念、情感认同以及传统文化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以及价值取向等,有着很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重视给青少年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着手于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进而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
1.范文系统
范文系统就是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规定来选择典型的文章,是语文教材的主题,为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提升其思想教育与审美情操。部编版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在范文系统中内容呈现是以整个文学经典作品实施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便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一,爱国情怀。教材中表达的方式有:通过描述国家中壮丽的山河体现爱国,对边塞驻防、出征艰难还是想要以身殉国实现过国家统一山河的决心,即使不被重用被贬于外还是关系国家的走势,想为国出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对亡国的怀念倾诉自己的亡国悔恨之情,以上的主题教育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表达国家的气势澎湃,作者抒发想要为天下的能人志士所用的豪言壮语,有着统一天下的决心,还有对国家大好山河的喜欢。
第二,社会关怀。教材中表达的方式有:父慈子孝突出仁爱之心,文人志士对阴暗社会的讽刺,还有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表示同情,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这个主题就是为了让学生重视现实社会,理解人民群众,为美好社会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花木兰》中写道可汗大点兵”,木兰家“无大儿,无长兄”情况如果父亲去往前线必将死于战场,花木兰于心不忍,只能自己穿上铠甲代父从军;花木兰在即便有着欺君与战死的风险下,还是收获了数不清的军功,之后选择回归故乡是对父母的尽孝。
第三,人格修养。选取文章的类型为: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还是怀抱希望、自信的生活,不随意猜测,体现了勇敢、坚毅的品德;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下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独特之美;突出古人的遵纪守法、谦和守礼的美德;勤俭节约、廉洁公正,突出勤劳、廉洁之美。以上的主体就是为了激发初中生乐观、自信的成长与生活,保持自己的原则,不危及他人、恪守本分,坚持自己的操守。例如:蒲松龄在《狼》中就是警戒人们即便是面对狼这样凶残的动物,要积极发挥人们的智慧,敢于与其战斗并获得最后的胜利。
2.助学系统
助学系统就是教材编排者设计的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注释与各种介绍等材料,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文本中蕴含的深意,怎样开展有效的学习,继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动力,主要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主。
针对第一单元中的文章“孙权劝学”助学系统进行课前预习给与了不同的提示。第一,教材编排者强调学生在预习期间需要了解“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这两个成语故事。中国的成语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里面包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通过只言片语就可以传递生动的语言和智慧,体现了教材编排者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进而在预习的助学系统中就会引导学生清楚,使其养成重视这个问题的习惯,进而在学习“孙权劝学”文章时及时关注“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这两个故事;清楚吕蒙在学习上收获的成果都是其严谨治学的功劳,促使学生养成这样的学习态度。第二,引导学生清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中国古代使用的语言不仅仅有大量经典的成语,还有一些简短的可以表达生动寓意的因素,只有在了解了语气词的基础上才能精准把握任务的形象,进而理解文章中塑造任务的性格,便于学生对相关语气词的使用,教材编排者的用意就是让学生重视这个问题,在使用语气词时能把握人们人格修养的程度。
3.作业系统
作业系统就是通过语文教材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练习与思考,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经典内容的重视,进而下作业系统中更好地呈现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孙权劝学”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称谓语,包含自称、他称。针对以下句型中的称谓语看其属于哪一种?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1.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这个值环境与目前的正式环境相差甚远,那么参与者的内心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只有把自己引入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才能确切感受当时相关人士的感受与心理。例如:学习“出师表”的文章先要确定“表”在中国古代是公文写作文体的代表,一般都是大臣呈递给君王,抒发自己参与政治的诉求或是抱负,整个就是给君亡谏言的过程,主要突出自己的忠诚。
想要开展国家情怀的教育,在宣扬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与目前爱国方式有差距的地方,语文教师就要在这个时候及时引导学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与目前的优秀文化的差距,深入了解其中的价值与优缺点。例如:“马说”这篇文章的就是借物寓意,通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表带自己的才华没有施展的空间与机遇,突出了韩愈的苦闷以及对当时掌权者不识才、不能选贤的愤慨心情。学生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熏陶,才会把文化与实际结合到一起,不断反思,进而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为中,促使文化知识、情感、行为等的融合。
2.社会关怀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背景下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保证学生的个性与各方面能力可以融合起来,保证学生知识的输出与输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语的引导。例如:学习“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时,作者使用“莺、树、燕、泥、花、草”等物种来构图,继而运用“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展现了早春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与学生不同的关怀;学生是祖国未来的重要人才资源,了解学生自身的优势,对学生的长处给予肯定与支持,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总结需要反思的内容,不要局限在分数上;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与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与自身的特点,根据其学习需求,促使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中的合作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还要重视整体学生的发展情况,需要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突出其关怀他人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按照优劣分组,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进步,保证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时候进行亲身的实践,进而感受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例如:学习“诫子书”的时候就要按照学生的优劣分组,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现,小组的成员有擅长搜集资料、有擅长翻译、有善于解决文章内涵的、还有善于朗读的,什么类型的都有,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一定的问题合作解决,锻炼其互补的能力,加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传统教育文化的传承。
3.人格修养的教学策略
学生在教师建设的具体情境中锻炼学生对道德文化的认知,就是感性认知对抽象思维的转变,保证这样的抽象知识存在学生的脑海中。例如:针对“爱莲说”的学习,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用爱莲来突出其高贵的品格,对名利的厌恶情感,同时莲也成为教师当下教学重点讲解的内容。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反思的地方,这也是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的关键时候。再如: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义利,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反思,保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促使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
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反思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部编版语文教材要重视渗透德育、美育等内容,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发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健康的审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展的教学不要局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更不要形成唯教材论。语文课程标注中提出,语文教材要保证教材的开放性与弹性,根据教学时间安排合理的课程内容,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合理的教学空间,进而多给学生拓展学习的机会,便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实践需求,这就反映了教学活动不要局限在语文教材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调整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抽闲思维还在发展的阶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学习“竹里馆”的内容时,写到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想要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可以试谈王维为什么这样淡薄名利,其思想受到了什么影响? 引出作者“诗佛”称谓的原由。教师这个时候还可以拓展与佛教相关的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拓宽教师知识广度
学校一定要重视教研活动的成果与质量,让学校中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开展相关论题的研讨会,促进教师间对传统文化的交流与活动,新旧教师互相交互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实际的班级情况,便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同时也要多给与教师培训的机会,进而落实教师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重视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本地的文化,吸收相关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相关资源的典藏馆,建立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便于查阅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典籍。教师在放假期间可以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参观、走访的形式,亲身去感受,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
结论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比较重视传统文化要素,在全套教材中古典文学的比重较高,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教育,而教育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