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逆商教育探究

2022-03-01黄谋

关键词:逆商逆境挫折

黄谋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四中学 广东湛江 524500)

引言

新课改不断深入延展视域下,国家教育部正式印发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应当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1]。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些经典诗词展现出诗人博大胸襟与面临人生困境和挫折时的豁达与洒脱,对于高中生能够产生优质的逆商教育培养效果。当前阶段,如何让优质的逆商教育有效渗透和融入高中语文经典诗词课堂教学之中,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

一、解析逆商的主体概念及培养高中生逆商的教育重要性

逆商通常也被定义为一个人在人生中面对各种逆境时所能够承受压力、挫折与失败的综合能力。对于逆商的新时期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而言,在社会经济全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逆商已经成为人类走向成功、战胜困难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素质和必备条件。新课改视域下,学术界普遍认为:对于中小学生的逆商培养极具教育实践意义和教学价值。语文新课标的主体方向和总体目标也明确指出:在新时期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实践中全面渗透和应用逆商教育,不仅能够让高中生更加深入感受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人面对各种人生困境和挫折时所展示出的宽广胸襟与豁达情怀,而且能够让高中生通过逆商教育视域下的经典诗词教育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形成活泼、开朗、乐观的健全人格[2]。

二、逆商的主要维度

1.逆境的认知

心理学对“逆境”的解释是这样的:逆境“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高中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因某些主客观因素影响而遇到众多挫折,“挫折”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其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它的态度和方式也就不同,进而产生差异较大的行为结果。认知能力高低是不同“挫折”效果生成的核心影响要素。心理学认为,认知是个体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个体后续情绪发展走向和行为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中生之所以畏惧“逆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缺少对逆境的正确认知,特别是在心理机制还未足够成熟时。随着他们心智不断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开始逐渐生成,能够举一反三地去看待事物,对事物和现象作出综合性思考,与事物本质的距离逐渐拉近。但由于有限的世界认知水平和该时期下所特有的个体心理特征,他们在进行衡量和判断时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一个拥有高逆商的高中生应该对逆境有正确的认知,即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不同阶段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挫折,而这些挫折除了其固有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有益的一面。人们努力冲破逆境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自身潜力的过程,在不断超越逆境的经历中,个体的逆商也不断在提高。

2.逆境中情绪的调节

相对而言,高中生要比初中生更加理性和成熟,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更加客观、冷静,包括对自我情绪把控意识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具备情绪把控意识,不代表拥有把控情绪的能力,特别是当环境因素与自身利益、欲望、需求以及价值观念产生冲突时。实践表明,当今我国高中生对自身情绪把控的能力明显不足,更多大幅度情绪变化现象往往产生逆境时,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较于初中阶段更加理性,但对情绪的控制依旧不成熟,再加上青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也让他们往往为了博取他人的关注而刻意夸大自身的情绪。国外一项心理研究表明,个体在遭遇困境时,最先生成的便是消极情绪,它对于处理和解决麻烦有着巨大阻碍,只有具备良好情绪控制力的个人,才能用相对合理的方式解决麻烦。显然,是否具备情绪自控能力已成为衡量个人逆商高低的一项指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高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评价学生逆商高低的重要标准。

3.逆境容忍力

所谓“容忍力”,是指个体在遭遇不良突发事件后,心理和行为不会因这一重大“灾难”而发生“失常”的能力。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自律和自制能力上有了一定提升,但同时也保有冲动的少年心性。遇事容易头脑一热草率行事,过后又常常后悔。高逆商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能压抑住逃避的冲动,以无畏的勇气和韧劲直面困难,即使难免有短暂的害怕,但最终能坚持自己的方向,以强大的耐挫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突破逆境,解决困难。

4.超越逆境的能力

正如前段所讲,容忍力是个体在遭遇不良突发事件后,心理和行为不会因这一重大“灾难”而发生“失常”的一种能力。但具备容忍力,只能说明个人能够很好适应环境,而若要在逆境中继续前进,则需要具备战胜挫折的能力,过程中,积极的处事态度、强大的心理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超越力,亦可理解为超越逆境的能力。从挫折容忍力到挫折超越力是一个人心理发展逐步成熟、心理健康日益增进的过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逆境容忍力的培养,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克服和超越逆境的能力。

三、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渗透逆商教育的创新策略

1.教师应让学生跟随作者创作思维激发逆商意识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让逆商教育能够有效融入和全面渗透于教学体系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性格特点、思想压力、学习需求与人生目标,进而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类经典诗词的学习跟随作者的创作思维、创作情感与豁达胸怀的完美展现,形成自身对于各种困难和逆境的主观清醒化认识。举例说明,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归园田居》(其一)的经典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中,作者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出名的“田园诗人”,其大多数优秀作品中都抒发出一种“云淡风轻”的豁达、愉悦情怀。诗人希望去过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在本首作品中可谓生动细致地描写和展现出归隐之后的生活感受,并且抒发出自身辞官归隐于田园之间的乡居之趣与愉悦心情。陶渊明也曾面对人生中许多挫折与困难,但从他的经典诗作赏析与解读过程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境与胸怀却是世人少有。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种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下与学生讨论“人生的意义”:在人的短暂一生中,许多人都曾努力拼搏,不断奋斗,但却收效甚微,甚至面临人生中各个阶段的不同困境、坎坷与挫折。这其中一部分人会选择逃避、拒绝、沉沦与屈服,而其中一部分人会从容淡定地面对各种困难与挫折,最终能够战胜困难,从失败与挫折中吸取教训,进而获得成功。这就是良好的逆商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应当教育高中生:只有在生活中时刻保持微笑,保持宽广豁达的胸怀,从容面对各种困境、挫折与挑战,人才会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最终在各种逆境与挫折中吸取教训,凤凰涅槃。这种交流互动与畅谈人生的优质教学氛围中,高中生必然能够重新对经典诗词作品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并且能够跟随诗人的笔触与情感,获得优质的逆商教育,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乐观、豁达、开朗、阳光的人。

2.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创设优质逆商教育情境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语文教师想要让高中生在经典诗词学习过程中获得优质的逆商教育,养成良好的健康心态,就必须要推陈出新,摒弃传统经典诗词教学的禁锢与羁绊,充分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为高中生创设优质的逆商教育情境。举例说明,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的经典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首先为高中生播放一段经典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曹操横槊赋诗的视频剪辑,进而彻底打破“曹操”在学生传统概念上的“奸雄”形象,立体化、生动化地展示出曹操伟略雄才,以及招贤若渴的人物性格。接下来,教师可以结合《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情壮志,以及想要让天下贤才为他所用的迫切心情进行深度解析,进而让高中生体验到曹操想要借助各类优秀人才统一天下的英豪气概。与此同时,教师在这种立体化、生动化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下,能够让高中生充分领悟与感受到:无论面对人生的巅峰或者低谷,都要拥有一颗宽广且包容万物的心。无论是高中阶段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以及未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憧憬和迷茫,如何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稳定的心态,高中生必须要通过经典诗词的领悟与感受学到应有的知识与情怀,进而在优质的逆商教育模式下,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勇敢、执着。

3.教师采用提问教学方式激发高中生逆商意识

除了上述两大创新教学策略与有效路径之外,想要让逆商教育能够完美融入和渗透于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要采用问题设置法激发高中生逆商意识,让高中生能够自我认知、自我判断与自我反思——人在逆境之中应当表达怎样的态度与做出怎样的抉择。举例说明,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司马迁这部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结合逆商教育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屈原的一生堪称为一个悲剧,但作为一个爱国者、一个改革家、一个政治家,他所秉承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感流传千古,被后人所敬仰、尊重与赞扬。那么你在面临人生各种挫折、困难与失败时,会选择一种怎样的应对方式?显而易见,这个具有一定深度性和延展性的问题必然会激发高中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认真回顾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曾经面对过的各种困境、逆境、挫折与失败,进而充分意识和感受到无论在何种环境与状况下,人都必须要选择坚强、淡定、乐观,勇敢地面对与承担各种压力,最终战胜自我、接受挑战,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而继续奋斗。

四、普通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逆商培养评价

新课标实施后,教学评价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对教学评价的理解,基于不同维度,结果也有所不同。现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评价,更多针对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和古文与文言文知识的应用,侧重于内容,很少会涉及学生的学习品质,比如本文所讲的逆商。在普通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商教育,除了要关注学生逆商在学习中的表现,以及有针对性地培养逆商外,更要注重对学生逆商形成效果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今后逆商教育提供有效资源和参照。下面以建立逆商培养档案袋为例,对普通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逆商培养评价进行论述。

1.逆商培养档案袋评价特征

所谓“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它具有如下三种特征:

第一,目的性。在经典诗词教学中,教师根据逆商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档案袋内材料的收集。

第二,丰富性。档案袋中的材料要同时反映学生的进步与不足,还要有学生自己的反思记录和教师的评价记录,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

第三,发展性。档案袋评价本身是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来帮助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进程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2.逆商培养档案袋评价内容

在普通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学生逆商培养档案袋评价内容既包括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程度、效果的评价,也包括了对问题情境处理能力的评价;既包括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也包括了对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意态度的评价。具体来说可分成两类。

第一,学生逆商教育作品。包括不同阶段的自我鉴定以及在各种调查活动中获得的一些文档资料,相关课外书籍的读后感、活动体验书、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等。

第二,学生逆商教育活动的辅助材料。例如学生在进行逆商调查时拍摄的活动照片、学生对自身调查目标的陈述或对选题进行的自我反思等。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普通高中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逆商教育创新化应用与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高中生创设优质的逆商教育情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经典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自身经历的折射形成反思与总结,进而提升自身抗挫折综合能力。在面对人生中各种困境、失败与挑战时能够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时刻保持一种乐观、豁达、开朗的态度,让自己成为一个敢于向困难挑战、敢于向逆境说“不”的优秀新时代高中生。

猜你喜欢

逆商逆境挫折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挫折使我更坚强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挫折
培养孩子的逆商始于接纳
逆商:决定孩子人格完整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被忽视的“逆商”培养
生活需要挫折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