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1贾慧
贾慧
(新疆博乐第五师幼儿园 新疆博乐 833400)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知名度最高,应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幼儿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很高,此时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则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其所采用的教育理念也符合幼儿原本性发展需求,因此通过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合理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也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目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在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奥尔夫所倡导的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强调要让学习者以自然的形式参与到音乐中去。具体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语言进行教学。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及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奥尔夫指出,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将语言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当然这种融合离不开一个基本的要素,那就是节奏。对幼儿来说,要想学好音乐,掌握良好的节奏感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人类语言本身就带有丰富生动的节奏,相当于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因此奥尔夫强调要将语言融入节奏练习中,比如进行语言朗诵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2)结合动作进行教学。与语言相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做的一些动作,如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其实都带有一定的节奏感。通过借助声势训练和与游戏结合的形体表演等方式,巧妙地将动作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也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全身来感知音乐,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3)结合乐器进行教学。乐器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学工具,但奥尔夫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很少会采用钢琴和小提琴等乐器,而往往会采用自己特制的打击乐器,这类乐器所具备的功能比较简单,通常只能进行节奏的敲击和音色效果的呈现,但也正因为它足够简单,所以更适合幼儿去进行摸索和学习。(4)结合戏剧进行教学。无论是故事、音乐还是舞蹈,这些元素对幼儿来说都十分生动有趣,而且还能帮助幼儿传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将这些元素融合到一起,进行小型音乐剧风格的教学,则能够有效吸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也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
2.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必要性
过去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较为单一枯燥,一般会让幼儿先听几遍歌曲,再带领幼儿进行反复练唱,这个过程对幼儿来说是较为煎熬的,因为他们很难从中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和唱歌的乐趣,不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元素如语言、动作、游戏和乐器等的教学法,通过将其合理应用于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则能够极大增强歌唱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儿对所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才是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有必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幼儿园歌唱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我国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在如今的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示范—模仿模式,即当教师要带领幼儿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时,教师会先为幼儿进行一遍示范演唱,让幼儿仔细听,之后则让幼儿根据自己刚才的演唱进行模仿,如果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则会予以纠正,然后重复一遍正确演唱,再让幼儿跟着模仿,直到学会整首歌曲。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十分单一落后的,幼儿年纪较小,不仅在听示范演唱的时候很难全程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而且也很容易在大量枯燥的模仿练习中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这就不利于切实保障歌唱教学的效果。
2.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一些幼儿园对歌唱教学并不是十分重视,没有采用专门的音乐教材,在需要进行歌唱教学时,临时从网络上搜索一些歌曲,然后教给幼儿唱,这也正是《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流行歌曲会出现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原因所在。这些歌曲虽然旋律简单,对幼儿来说很容易学会,但其内容却过于成人化,并不适合幼儿进行学习,因此把这些网络流行歌曲作为幼儿园歌唱教学的素材是十分不可取的。另外,幼儿的音域有限,嗓音也比较稚嫩,如果强行让他们唱一些成人的歌曲,则只会对幼儿的嗓子造成损伤,不利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3]。
3.缺乏完善的音乐教学资源
歌唱教学活动对环境、设施等条件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最好是能够在一个较为专业化的环境下来开展。但目前很多幼儿园其实都不具备完善的音乐教学资源,比如,有的幼儿园的音乐教室环境较为简陋,相关的设施设备也都是多年以前的了,导致教师在开展歌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歌唱教学的效果。还有的幼儿园甚至根本都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电子琴和打击乐器等设备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从而难以有效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4.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一个完整的歌唱教学过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教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相关的教学培训,则是很难有效保障歌唱教学质量的。但目前很多幼儿园中负责进行歌唱教学的教师其实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的。比如,有的教师是美术专业出身的,却也兼职教学生唱歌,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的歌唱教学是很难真正促进幼儿音乐素养提升的。另外,还有很多教师对一些科学、先进的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知之甚少,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将其很好地应用于幼儿园歌唱教学,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歌唱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语言进行教学
歌曲是将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歌曲的内容往往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情感的反映,而幼儿歌曲则往往会反映出幼儿所熟悉的生活以及他们所具有的一些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的节奏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歌唱教学的素材,然后借助这些儿歌来组织相应的语言活动,让幼儿先充分熟悉歌词,之后再与音调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使他们能够更加生动地将歌曲表现出来。以巴西儿歌《小红帽》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播放相关的动画短片,用《小红帽》的童话故事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使他们能够大致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念诵歌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声音的起伏,让幼儿能够认识到声音的这种高低变化。在念诵完几遍歌词之后,教师则可以为幼儿进行歌唱示范,让幼儿能够结合刚才念诵时的音高,更加准确生动地将歌曲表现出来。
2.合理开展声势教学
声势指的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通过采用不同的动作与身体发生接触,从而发出一定声响的一种手段。声势教学其实就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结合动作进行教学这一内容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合理开展声势教学,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节奏感。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比较脆弱,做不了一些太过复杂或者是难度系数过高的动作,教师在开展声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尽量多采用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拍肩和跺脚等,配合歌曲内容,让幼儿借助这些动作来对歌曲进行表现,带给他们一种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的感觉,从而更有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粉刷匠》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歌曲一共有四段,每段又有四个小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每段的第一小节做拍肩、拍手的声势动作,在每段的第二小节做跺脚的动作。从每段第三小节开始,音高的递减发生了变化,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在第三小节做拍腿、拍手的声势动作。而到了第四小节,教师则可以让幼儿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四小节做拍肩的声势动作,在第二段和第四段的第四小节做跺脚的动作。通过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增加歌唱教学的趣味性,使幼儿更加集中地进行歌曲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切实保障歌唱教学的质量[4]。
3.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教学
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将打击乐器合理运用于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则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师辅助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而为了切实保障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效果,幼儿园有必要尽快配备完善的音乐教学资源。比如,建设专门的音乐教室,引进一些适合幼儿的乐器设备等。目前幼儿园比较常用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碰铃、三角铁和沙锤等等,这些乐器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操作起来较为简单,非常适用于针对三到六岁幼儿展开的歌唱教学,因此各幼儿园可以选择重点购置此类的乐器。以《小星星》这首儿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根据儿歌的整体旋律,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并根据这些乐器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乐句分配。具体来说,首先由于大鼓能够发出的音量较大,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现每个小节中的重拍,其次由于碰铃这种乐器能够发出较为清脆柔和的声音,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现一些弱拍,而在节奏的演奏方面,则可以应用双响筒这种乐器。另外,这首儿歌中还有一些二分音符,这些地方就可以用串铃来进行展现。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来进行歌唱教学,则能够有效提升整首歌曲的层次感,也有助于增强歌唱活动的趣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合理开展戏剧教学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通过将故事作为幼儿园歌唱教学的素材,合理开展戏剧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也能够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传递的感情。以《狼和小兔》这首儿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参考歌词的基础上为幼儿编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先讲给幼儿听,让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师再为班里的幼儿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这里可以适当参考幼儿的意见,并要尽量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最后角色分配的结果就是请一个幼儿当兔妈妈,另一个幼儿当大灰狼,剩下的幼儿扮演小兔子。定下角色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幼儿详细说明一下他们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应该唱什么以及应当进行怎样的表演,然后开始进行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在合适的节点加入乐器的演奏,以更好地烘托气氛,使幼儿能够更加投入。通过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增强歌唱教学的丰富性,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5]。
5.重视培养高素质教师
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会对幼儿园歌唱教学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切实保障幼儿园歌唱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幼儿园有必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具体来说,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相关的教学培训活动,向教师传达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并深入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外出观摩学习活动,让教师多听一些公开课,学习一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以便于更好地完善他们自身的教学实践。除此之外,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也要重视不断学习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自觉主动地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系统学习,并不断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切实保障幼儿园歌唱教学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幼儿园歌唱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缺乏完善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等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将语言、动作、打击乐器和戏剧等与歌唱教学融合到一起,有效增强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园歌唱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